第328章 明主是怎麽煉成的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1-03-08 08:14      字數:3080
  什麽是明主?你要是問一個現代人,哪怕沒怎麽讀過書也知道一二。

  什麽周公吐哺呀!

  什麽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什麽倒履相迎呀!

  當然還有令人叫絕的,‘為汝這豎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這樣的場景,後世的電視上、電影中、曆史文章中屢見不鮮,多到現代人都認為不算什麽了。

  可在古代,在這個信息閉塞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沒有那麽多的機會接受天文數字般的訊息。

  很多人一輩子的交際圈,不會超過五十人,見過的人不過一兩百,他們想破腦袋都想不到這些招數的。

  你以為怒摔阿鬥是個人都能想的出來?

  劉玄德於敗亡之際,想出這個絕地返生,凝聚人心的大殺招,絕對是古代帝王的巔峰之作!

  還比如今天鄧陳常的這些騷操作,換個人,他絕對是討不到好,但為什麽葉開能忍了?

  就因為在後世,他從各種途徑,看到了太多君王不能容人,最後生死國滅的教訓。

  也明白隻要對自己有益的人,你讓他三分又能怎麽樣?因為你隻是付出了一點演技和氣度,人家可是要為你賣一輩子命的!

  後世那些在員工心中口碑好得不得了的大老板,哪個不擅長此道?

  不近人情的、被員工恨得咬牙切齒的,永遠是那些中層管理人員,老板永遠都是好的!

  這不就是帝王之術嗎?是不是後世人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

  而葉開受益於後世的知識大爆炸,這些籠絡人心的招數做起來那更是得心應手。

  所以鄧陳常的這點擺譜與倨傲,在葉開這根本不算什麽,隻要他有才能,擺譜擺的更厲害些,葉開都能受得了!

  這也就是鄧陳常說葉開有明君之資的道理所在,一個明君,就是容人、知人、擅用人而已。

  又回到了書房之中,葉開讓李阿水守在了門口,他倒要聽聽這鄧陳常有何驚人之言?

  “大王可是為如何平定北圻而心憂?”鄧陳常拱了拱手問道。

  “平定北圻?”葉開裝作奇怪的問了一句。

  “懋德先生以為現在北圻還未平定嗎?雖然太原、富平等地尚有人效忠黎朝,但隻要升龍這膏腴之地的士紳支持我,不過一封敕令就能平定的!”

  “大王就不要跟臣下戲言了!”鄧陳常明顯不信。

  “大王如果覺得北圻已然平定,為何非要請封交趾郡王以求內附呢?

  不就是因為北圻之人,還皆非大王之民,大王不得已想要迅速從天朝求得法理,挾天朝以自重嗎?”

  葉開遲疑了一下,輕輕的點了點頭,他非要請封交趾郡王,除了想把越南拉回中原王朝的體係中,和方便從清朝吸血,吸收移民外,也有這方麵的因素。

  拉上清朝這柄壓在北圻人頭頂的利劍,方便他慢慢瓦解這些頑固的本地勢力。

  “大王所想,固然有理,可北圻之地,從蒙元時之陳朝起,權力就不在國王手裏,而是分散在本地土豪士紳手中了,以黎利趕走大明的大功業,也不過人死政消,一切如舊!

  大王以為以北圻彈丸之地,為何還要分為鎮、省、府、縣四級?

  這其中縣一級之土地、人口,尚不如天朝之一區、一甲,把地盤分到如此細小的地步,其實就是為了限製本地土豪士紳之權力!

  如果北圻如同天朝一樣,以升龍為一省,下麵隻設府、縣二級,必然會出現勢大難製之權臣,這升龍城中的天子之位,還坐得穩嗎?

  所以北圻彈丸之地,才設了鎮、省、府、縣四級,以求讓地方土豪互相牽製、互相爭鬥。

  而一有跨縣連省之人出現,升龍城就出兵幹涉,使其保持小而多的局麵。”

  咦?不管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葉開一直也不理解越南這行政區劃的意義所在。

  劃得太散碎、太多了!

  比如後世越南,一共有五個直轄市,五十八個省,特麽全國就中國一個省的規模,結果省一級的行政區,比中國多得多!

  鄧陳常這麽一解釋,葉開覺得還真有些道理。

  聯想到越南曆史上,農民起義的很少,成功奪權的更是沒有,基本改朝換代就是以下克上,權臣篡位為主的情況,看來這個越南國內的行政模式還真是這麽回事!

  國王是大土豪,下麵是一堆小土豪,大土豪領著小土豪弄成了一個國家。

  國王是明君的時候國力還行,國家也算安寧,甚至還有餘力到處惹事,一旦國王能力不行,則隨時就有改朝換代的可能。

  這北圻,水深啊!

  這邊葉開思考的時候,鄧陳常繼續說話了。

  “大王如今這些舉措,當一個黎利那樣的國王,子孫後人有一份富貴那是可以的,可大王要是想要做一個真正的天子,還遠遠不夠!”

  這人還真有些才學,葉開興趣來了,雖然他心裏已經有一個大概的計劃,來如何整治北越這些存在了幾百上千年,或許從越南立國就存在的頑疾,但多聽聽別人的意見總是沒錯的吧!

  於是他清了清嗓子,鄭重的一拱手,“懋德先生既然知道這頑疾所在,定然就有消解之法,還請先生教我!”

  鄧陳常也還了一禮,“鄧某一介書生,得過一些微末官職,雖說有些名氣,但本事未顯,大王真信我有消解之法?”

  又來了,你妹的,葉開隻能做出一副情真意切的表情。

  “我即刻任命先生為吏部侍郎,日後就是尚書、次輔、首輔也是先生囊中之物!”

  吏、兵兩部是‘分贓大會’上葉開的自留地,現在他並沒有吏部尚書的人選,侍郎也沒有,鄧陳常隻要一當上這個吏部侍郎,那就是吏部第一人了。

  而且當上了吏部侍郎,那就表示葉開把他看成自己人了,跟吳時壬、阮理等北越土豪士紳,是不一樣的。

  鄧陳常沒想到葉開出手如此大方,又要準備下拜,葉開趕緊拉住了他。

  整天跪跪跪!搞得太繁瑣了。

  “懋德先生無需講究俗禮,還是快快往下說吧!”

  鄧陳常站了起來,沉吟了一下,“大王要想打破此頑疾,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北圻的人動起來,要讓他們沒有多少閑情逸致蹲在北越休養生息,互相勾連!”

  “動起來?怎麽動起來?”葉開還真有點迷糊了。

  “我大南,南北分治已經數百年,之前阮惠欲用南人治北,把南圻人弄到北圻來當官,大王何不來個北人治南?

  中圻、南圻甚至真臘、水舍、火舍之地,大王不想征服嗎?

  不如就驅北圻土豪為官為將,民間豪傑之士為精兵,帶著他們南下征討天下!

  事成則把他們分在各地為官,這當了官,自然就要把親族故友帶上沾沾好處,到時候北圻豪傑之士都去往了各地為官,餘下之碌碌者,還不好料理嗎?”

  說完,鄧陳常喝了一口水,隨後接著說道“可要驅使北圻人,就憑大王麾下萬餘兒郎可不行,大王必須要有自己的國族。”

  信息太大了,葉開還沒能完全消化,但聽到國族兩字,立刻就問了起來。

  “先生所言我之國族,從何而來?”

  鄧陳常右手手指往上指了指,“大王本是天朝客家人,如今天朝兩廣人多地少,土客械鬥一年比一年慘烈,就是臨近的粵東、八桂之地,就有無數居住在貧瘠之地的客家人,他們不但要跟本地人爭鬥,擁有的土地也貧瘠的很。

  大王請封完成後,當從此地多多吸引客家人南下,北越富庶多水田,與粵東、八桂之地相比,無異於天府之國。

  這些客家人是大王同族,又得大王賜田,還不為大王效死?

  如能得三十萬眾,則大王之位就穩如磐石了!

  當然這還不夠,我聽聞緬北果敢有桂家人,阿瓦河東、猛臘之地又有敏家人,其後人多為跟隨大明永曆陛下之遺民。

  李晉王犧牲後,雖然次子嗣興降清,但三子潤興,養子李遠皆在清緬之交,族人居於高山之上。

  北圻西北雖然貧瘠,但比彼人居住之地好的太多了,聽聞大王有邵武天子血統,何不遣使召此三處明之遺民前來?

  正好北圻西北之萊州、合江、高平、太原等地不服王化,大王自升龍出兵討伐,此三家從西北入境,事成之後,他們居於北圻西北,可為大王臣民!

  有此兩國族在,北圻之吳時壬、範貴適等文人何以相抗?

  到時大王就可以驅動他們南下了,不出兩年,北圻入大王手中,天下亦入大王手中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