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再建一個大上海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1-02-08 06:58      字數:3000
  李鋐看著麵前的葉開心裏充滿了期待,進了南京城後,他的心才安穩了許多。

  從湖北的宜昌府順江而下的時候,可把他嚇的夠嗆,因為所過州府,幾乎每個地方都能看見穿著綾羅綢緞的被砍頭者,相反那些穿著粗布衣服的窮人,則一臉的歡天喜地。

  同船的一個錦衣衛指揮僉事解釋說,湖北正在清查貪官汙吏和害人的土豪劣紳,是在懲治貪腐,整頓吏治。

  可是……………!整頓吏治需要殺的如此人頭滾滾嗎?需要把宜昌知府和同知拉到長江邊,如同死狗一般的砍頭嗎?

  某一個時刻,這位棄官而走的滿清川北兵備道,甚至懷疑自己進了賊窩,這種殘酷對待官員士紳的粗暴方式,讓他想起了習慣殺貪官的王聰兒等人。

  不過過了湖北界,他的心就要放鬆很多了,除了剛被攻陷的安慶還彌漫著幾分硝煙味以外,其餘地方跟滿清時候沒什麽兩樣。

  當然變化還是有的,他看見很多民人,都減掉了辮子開始留起了發髻,也多了些穿著奇怪麵料製成的裝束奇特軍服的士兵。

  花蝴蝶般的宮人來回穿梭,幾杯熱奶茶,六七盤五顏六色的糕點送了上來,照例也會賜座,葉開率先捏起一塊綠豆糕吃了起來。

  “朕估計你們起得早,肯定也沒吃東西,咱們邊吃東西邊談。”

  三人麵麵相覷,要按照時下的規矩,哪有皇帝跟臣下如此隨意的,我乾隆從來就是坐在他的大寶座上,尋常官員晉見一次很可能連皇帝的樣子都沒看見,就結束了!

  三人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是跪下磕頭謝恩,還是做感激涕零狀?

  “桂大個子,我聽說你橫行鄉裏、膽大包天,敢當街殺死侮辱你叔父的富商,怎麽今天到朕這裏,吃塊糕點的膽子都沒有了?”

  葉開看著三人都不敢動,知道他們還不習慣,於是換成四川口音,對著桂涵招了招手。

  這家夥的出身比羅思舉好得多,雖然他們家也隻是東鄉的小地主。

  但桂涵生的身高體壯又有一身武藝,少年恃勇橫行鄉裏整個東鄉都鼎鼎大名,從來隻有他欺負別人,沒有別人欺負他的份,是個膽大包天的主。

  聽著葉開一口流利的川音,三人眼睛都是一亮,雖然三人內中隻有桂涵是四川人,但李鋐和龔景翰都久在川地為官,早就習慣了說川話。

  桂涵看著桌子上的糕點咽了口口水,他確實是還沒吃東西呢,他們幾人是跟上朝的官員一起,淩晨三點多就到皇宮門外等著了的,由於沒經驗,也不知道自己帶點吃的,結果活活餓到了現在,早就撐不住了。

  “皇上老爺的四川話比我說得還好,那我………我就不客氣了哈,不曉得皇上老爺吃的糕餅是撒子味道哦?”

  桂涵裝出一副我是粗坯的樣子,故意說的帶些傻氣的話,一下就把氛圍搞活了一些。

  “都坐吧,朕這裏不講滿清那裏的那些破規矩,之所以從川北千裏迢迢的將諸位找來,是因為朕知道你們的名聲,也知道三位都是極有能力之幹臣,朕有重任要委托與三位!”

  不得不說葉大王是個人才,人家三個一塊糕點都沒吃完,他這一句話,又把三人給弄跪下了,不過他沒說錯,這三人確實是人才。

  龔景翰是福建福州人,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堅壁清野議》就是整個滿清在鎮壓白蓮教起義中的指導方針。

  他本人除了有戰略思維外,還特別擅長發展民生搞活經濟,在合州知州任上戶口大增,紳民稱頌。

  同時也很有文才,在循化同知任上寫下了‘出塞方知天地闊,近關已覺語音囂。’‘持節慚為假司馬,從今未敢薄班超’的名句。

  “龔知州你來看。”等到三人起來,葉開拿出一副地圖指給龔景翰看。

  “這裏是鬆江府,地處長江海口水運便利,又有深海良港,當今世界,打開國門互通有無已成大勢,我大明更起自南洋,朕也得預備要開海禁了,但滿清鎖國上百年,國人早已習慣海禁,所以朕準備現在鬆江府試點。”

  龔景翰臉上閃過一絲喜色,他是福州人,鬆江府比起四川合州、甘肅慶陽等地離家更近,也更富庶。

  而且還是一下從知州升知府,他家人早就投靠了葉開,所以龔景翰完全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複興公司和廣安的聯合煤鐵社已經準備在鬆江選址建一個大型鋼鐵廠,以後這裏將成為我大明的工業中心!

  朕意欲將裁汰鬆太道,將鬆江府獨立出來,鬆江知府掛工商部侍郎銜暫定正三品,龔大人,這個鬆江知府,你能勝任嗎?”

  龔景翰的眼睛更亮了,一個知府掛了一部侍郎的銜,雖說是掛銜,但品級已經上去了啊,以後調任,官職最少也不會低於正三品。

  而且在滿清,侍郎是從二品銜,這可是直接到布政使這個級別的,他現在一下就變成了高官的高官。

  “臣,龔景翰叩謝陛下恩典,臣是閩人,不管是海貿還是大興工業都有所心得,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葉開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千裏挑中龔景翰,就是看中他的閩人身份和善於經濟的特點。

  他登基幾個月來,英法兩國已經幾次發出照會,希望建立使館,派遣使節,葉開也有意把鬆江府建成江南發展工業的龍頭,多方思考下,龔景翰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於最重要的鋼鐵廠,葉開也決定選在了上海,就在後世上海寶鋼的那一片,建一個大型的鋼鐵廠。

  之所以選上海不選武昌,那是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鐵路,選在武昌鐵好說,大冶離武昌也不是太遠。

  但要在目前的交通條件下,把萍鄉的煤運到武昌,那就太麻煩了!靠馬車或者挑夫千裏迢迢的運,恐怕運到武昌的煤,會比銅錢還貴。

  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在上海建鋼鐵廠,不但離消費市場近,太平府(馬鞍山)的煤鐵也可以走長江水路,順江東下方便的多。

  看著千恩萬謝,臉上都快笑出花的龔景翰,李鋐也不淡定了,他以一個道台的身份棄官跟阿山跑到南京來,除了對滿清趕到絕望以外,更因為他也是想更進一步的。

  而且他冒的風險的比龔景翰、羅思舉、桂涵三人加起來都大,因為他是山東壽光人,家族還在滿清治下,雖然已經有錦衣衛專程去轉移他的家人了,但誰也不敢打包票不出事啊!

  “李道台,你久在四川,素有威望,朕委任你為四川布政使兼東川兵備道,配合四川總督、巴國公何喜文替朕東拒齊王氏等教匪,西取全川你可做得到?”

  從乾隆十三年起(1748),四川總督就兼任了四川巡撫一職,所以四川布政使就是全川的第二把手了,東川兵備道也就是把後世的整個達州宣漢乃至重慶以下的兵事一把抓了。

  李鋐大喜過望,他也一下就邁進了高官官員的行列,這順江東下的投靠,值了!

  “臣李鋐,定當盡心竭力,為大王拿下一個完完整整的四川!”

  “朕不單是要一個完整四川,還要一個民生富庶的四川,一個被打爛的川省對朕來說,可是毫無意義的!”

  葉開語重心長的說道,天府之國啊,川西壩子一年該收多少稅和糧食,千萬不能打爛了。

  “臣遵旨!臣必不負陛下期望!”李鋐趕緊表態。

  他當然辦得到,曆史上就是這個家夥,把王聰兒逼得在鄖西的三岔河跳崖的,文能治國,武能破強敵,是個虞允文式的人物。

  “桂大個子!朕準備在東鄉招募一支大軍,全部選擇東鄉敢戰之士,待遇與朕的漢兒效節軍相同,朕任命你為川北鎮總兵,好好跟著李藩台大人幹,以後就是提督、總督你也可以當一當嘛!”

  這個時候的東鄉等地民風彪悍,正好把他們組織起來,雖然東鄉民團的打法和訓練都落後了,但現在葉開自己也缺槍缺炮,先用最省錢的辦法把他們組織起來形成戰鬥力,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葉開組建東鄉民團為主的漢兒效節軍,不單是為了四川,更是因為陝甘等地。

  西北之地民族矛盾尖銳,補給也不方便,沒有一支慣用冷兵器的部隊是不行的。

  桂涵和羅思舉都是絕對的悍將,他們將一定會成為葉開平定陝甘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