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二舅爺你可來了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1-01-06 09:02      字數:3166
  “二舅爺,可把您老給盼來了,快快請坐,阿山,去泡一壺好茶,再去成珠樓叫一桌上好早茶送來!”

  宋湘的嘴角抽了抽,他是乾隆二十一年生人(1757),現在才三十九歲,也就比葉大王大了十歲,可這一聲二舅爺和您,把他喊的跟七老八十一樣。

  葉開看著自己這個舅爺宋湘,那也是十分滿意的,他一到廣州就想把宋湘找來,可這位舅爺直接就跑了,藏起來了。

  沒法,葉開隻能派了幾十個錦衣衛,跟著舅舅李文新一起回了嘉應州,幹脆把宋家全家族給綁上了他的賊船。

  這下宋湘就沒辦法了,隻能乖乖的自己跑了出來,還主動請纓去說降他的好友,惠州知府伊秉綬。

  惠州是粵東大府,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其實就算伊秉綬不來歸降,也壞不了什麽大事,因為整個惠州已經被葉開全部拿下了,伊秉綬能控製的,也就是半個惠州府城。

  葉開本來是準備是派彭人傑前去,要是伊秉綬還是不識相的話,他也不介意拿起刀把子,讓他知道知道什麽叫反清複明。

  可誰成想,他這二舅爺宋湘比他還狠,直接把伊秉綬全家騙到了嘉應州,來了個釜底抽薪。

  “大王,宋某不負所望,已經將伊知府帶來了,這位乃是乾隆三十四年進士,伊知府的叔父,閩省文宗伊朝棟伊鬆翁。”

  葉開稱他二舅爺,宋湘可不敢以二舅爺自居,他趕緊把伊朝棟、伊秉綬叔侄兩介紹給了葉開。

  一壺清茶,七八樣成珠樓的招牌茶點,四人就在這間小屋中相對而坐,不像是一個大王召見剛投靠的三個臣下,更像是朋友間的敘舊飲茶一樣。

  自從進來廣州城,伊朝棟、伊秉綬叔侄兩就在觀察著廣州城,與他們想象中的兵荒馬亂,市麵蕭條不一樣。

  整個廣州的市麵,跟滿清在時區別不大,也就是來來去去頂著辮子頭的人變少了而已,甚至看起來還要比滿清在時多了一份勃勃生機。

  葉開用公筷夾起一塊蝦餃,親自給伊朝棟布菜,就像是個晚輩對長輩那樣,驚得本來就有點無所適從的伊朝棟,猶豫了一下就要下跪叩謝。

  當然要叩謝,要在我大清,乾隆乃至嘉慶讓太監給你布一筷子菜,那都是需要磕頭謝恩的!

  葉開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動作嫻熟的一把扶住了頭發花白的伊朝棟。

  “鬆翁乃是孤王之尊長,無需拘束,我們漢家君臣,不興滿清那動不動就下跪的繁文縟節,今日就當是家宴,我不是大王,您也不是我的臣子!”

  這些話,甚至就是扶住伊朝棟這個動作,葉開已經熟悉到跟本能差不多了!

  從在興都收攬鄧陳常起,這七八年間,葉開不知道做過多少次了,奇怪的是,每次都能收到不錯的效果,至少現在伊朝棟表麵看起來就很感動。

  “敢問鬆翁今年高壽?”葉開把伊朝棟扶正然後問了起來。

  按說這位年紀應該不小了,因為他侄子伊秉綬估計都已經四十多歲了,但看麵相的話,伊朝棟竟然跟伊秉綬看起來差不多,並未有什麽老邁之相。

  “回大王,老朽是雍正七年生人(1729),今年已然六十有七了。”伊朝棟坐穩之後才小心的回了一句。

  他也在觀察著葉開,這位廣安的來的葉大王可真是年輕啊,!

  高體壯、劍眉星目,精神飽滿,行走有風,據傳還是泰西法蘭西與英吉利兩國翰林學士,更能親自上陣殺敵。

  而一對比之下,乾隆雖然有些小聰明,但從小在深宮中養大,實際上並不知道多少民間實情,嘉慶就更不用說了,在伊朝棟眼中完全就是半個糊塗蛋。

  當過禦書房師傅的董誥,曾悄悄對伊朝棟說過,嘉親王之資質,倘若生在民間,就算是生在書香之家,中秀才都得看運氣,這與麵前的葉大王比起來,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我觀鬆翁精神矍鑠,孤王這裏正缺一個弘文殿輔理大臣兼刑部尚書,不知道鬆翁能不能勉為其難,為孤王分憂?”

  伊朝棟楞了一下,來之前就對葉大王這的官職做了了解,弘文殿輔理大臣是除開左右相外的政府第三把交椅。

  而且葉開這是沒有滿學士,滿尚書的,他也想過葉開會給高官厚祿拉攏他,但沒想到一出手就是第三把交易。

  當下伊朝棟也顧不得什麽德行有虧,老來為賊了,******傻子才不當,他雙膝跪下。

  “臣伊朝棟,願為大王效力!”

  “鬆翁請起!”葉開把伊朝棟扶了起來,隨後看著長得稍顯老成的伊秉綬說道。

  “墨卿先生,孤王已命平遠伯陳文淇會同廣西巡撫馬正法,曲靖知府劉君輔攻取昆明,可廣西新定,人心不安,我想請墨卿先生出任廣西巡撫,不知先生可否願意?”

  願意,當然願意,一省封疆,傻子才不願意,伊秉綬也趕緊如同他叔叔一樣跪下謝恩。

  葉開也滿意的點了點頭,總算找到接替馬師爺出任廣西巡撫的人選了,他最近正頭疼怎麽辦呢,因為攻取雲南的軍事行動,竟然順利的葉開都始料未及。

  劉君輔一到貴州普寧,僅僅憑著三百複興軍和兩千南籠仲人義軍的支持,隻用了七天就攻下曲靖府的府城。

  要知道,曲靖可是昆明的東北大門,離昆明隻有一百五十公裏。

  於是滿清雲南巡撫江蘭和雲南提督烏大經,隻能趕緊率領拚湊起來的雲南綠營兩萬餘人,並征發了滇西、滇南土司兵七八千人,前來收複曲靖。

  他們想的倒是不錯,因為劉君輔在曲靖總共也就兩三千人,得趕緊趁劉君輔立足未穩將其剿滅。

  但實際上,陳文淇帶著複興軍第三師四千多精銳日夜兼程,一日跑了三十幾公裏,搶在他們之前到達了車洪江邊的尋甸州,截住了他們。

  這一仗,複興軍用二十幾人陣亡的代價,摧枯拉朽的殲滅了整個雲南綠營。

  雲南綠營光被俘的就超過一萬五千人,巡撫江蘭絕望中自殺,提督烏大經帶著還能收攏的殘兵敗將,跑到了滇西北的麗江府,頓時昆明門戶大開,雲南一省,對葉開來說已經是不設防的了。

  可問題也來了,葉開手裏沒有合適的人坐鎮雲南,思來想去,也就隻有算他半個學生的馬師爺可以勝任,因為雲南這個地方,對於現在的葉開來說,太重要了。

  後世人提起雲南,一點也不覺得他們是祖國的西南要地,四通八達什麽的更是不沾邊,印象中的雲南,除了少數民族多就是空氣好、天氣好。

  但從東南亞起家的葉開卻發現,雲南簡直太特麽的重要了,整個省就像是一座泰山一樣,壓在東南亞諸國的頭上。

  它東南邊就是越南的紅河地區,也就是現在葉開的重中之重廣安省。

  這時候的雲南開化、廣南兩府就挨著廣安的西山、高平兩府,這樣一來,葉開就多了一條控製廣安的繩索。

  而南邊的臨安、普洱兩府,屁股下麵就坐著南掌三國,葉開可以從容的從臨安府伸出一隻手去,慢慢的同化吸收萬象、琅勃拉等三國。

  西南的騰越廳、永昌府則是騎在了緬甸人的脖子上,葉開經營好了,就可以順帶收複木邦、巴莫,克欽等地,有餘力了還可以一衝而下,直接衝到印度洋。

  就算不打緬甸,他也可以給英國人搗搗亂,曆史上英國人征服緬甸一共發動了三次英緬戰爭,本來就打的並不算太順利。

  到時候葉開從雲南給緬王孟雲送槍送炮,甚至出動誌願軍,英國人不打個十次八次的,就想控製緬甸,做夢?

  而且就算你控製了,葉開還能把緬甸王室接到雲南來,隨時可以給英國人添點亂。

  而且現在東南亞各國的第二或者第三大民族是什麽?不是別的,是特麽苗族人

  到時候來個苗漢合一,把蚩尤也當做中華的文明始祖供起來,東南亞還跑得了?

  更何況現在的暹羅主體民族泰族人,實際上就是雲南的傣族人南遷的後裔,泰北等地甚至語言都還和傣族人能相通,葉大王手裏握著傣族人,拉瑪一世還敢紮刺?

  現在英國人不是想在南洋當攪屎棍嗎?有了雲南,葉開也有了反製他們的手段,現在傣族同胞在印度東北建立的阿洪王國還在呢。

  極端情況下,葉開完全可以從滇西出發,去支援阿洪王國給英國人搗搗亂,你在南洋當攪屎棍,老子就在印度當攪屎棍,老子看誰的頂得住!

  當然,這樣複雜的局麵,一般人是搞不定的,必須要馬師爺出馬。

  所以葉開需要立刻將馬師爺調任為雲貴總督,同時將陳文淇的第三師分出一部分安置在雲南。

  但廣西巡撫的位置就空出來了,伊秉綬的出現,算是解決了葉開的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