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少林寺十八火銃僧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0-12-07 18:38      字數:2490
  歸德門,等到朱珪的督標和善德的旗丁開始發動進攻的時候,武文鴦早就布置好了防禦。

  李胡子帶著一票江湖高手和拳師在甕城下集結,會用火銃的則基本都在城牆上,幾門小王爺也分配好了射擊點。

  冒險帶進廣州城的一百多顆苦味酸炸彈,也基本由他們這些錦衣衛負責扔,他們一人分守一小段城牆,基本上做到了老帶新。

  不過最讓武文鴦驚訝的,是覺因大師從南少林帶來的那十幾個武僧,竟然他媽的會用火銃!

  這就很稀奇了,武文鴦親眼看著他身邊一個叫做圓正的和尚極其熟料的倒火藥,放燧石,裝鉛彈,壓通條,然後‘砰’的一聲,將一個離著他有一百來米,拿著弓箭正向城頭射箭的旗丁給打死!

  放完了槍,圓正和尚又撿起腳邊的熟銅棍,一棍就把一個腰間纏著繩索,剛爬到城頭的綠營大兵敲了個滿頭開花。

  綠營兵的鮮血飆的圓正和尚光光的頭上全都是,他用灰色的僧衣袖子一擦,大叫了兩聲痛快,然後又蹲下去,拿起燧發槍繼續裝填!

  這尼瑪!這還是和尚嗎?殺人放火的速度,快跟他們這些長時間訓練的錦衣衛差不多了!

  這哪是什麽南少林武僧,而是精銳的士兵啊!估計以後南少林的招牌就不是什麽十八棍僧了,而是南少林十八火銃僧!

  “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以前武文鴦覺得唐三藏千裏迢迢去天竺求經就是找死,但現在,他突然認為這副畫麵很可能是這樣的。

  一個拿著金剛降魔杵,身上肌肉凸起,看著慈眉善目,實際上心狠手辣的大和尚,帶著一個看著身材精瘦,但卻武藝高強的大徒弟。

  二徒弟則是一個如同肉山一樣恐怖大漢,拿著寒光閃閃的九齒釘耙,尋常人十來個近不了身的那種,三徒弟則是個看著憨厚,實際上殺人如麻甚至還吃人的惡徒!

  你說說!這樣的唐三藏如果從你家門前經過,哪個不開眼的山賊土匪敢去搶?那些西域隻有幾千臣民的小國之主,還不得乖乖的以禮相待?

  “施主小心!”武文鴦愣神的瞬間,他身邊的圓正大喝一聲。

  他來不及拿地上的熟銅棍,直接從腰間掏出一把短刀,將一個爬上城頭,已經來到武文鴦身邊的綠營兵撲倒。

  圓正左手掐住綠營兵的脖子,右手迅如閃電的一頓猛紮,綠營兵疼的在他身下不斷翻滾,但就是掙脫不了,很快就隻剩下了呼哧呼哧的喘氣聲!

  “多謝大師!”武文鴦一下回過神來了,這是在打仗呢,還敢愣神!

  “謝什麽,都是殺韃子的好漢!”圓正和尚豪爽的大聲說道,不過手上卻不慢,他已經開始蹲下裝填燧發槍了。

  “救命之恩怎能不謝,等明王進城,在下當宴請大師!”

  武文鴦說著話,一火銃就把一個吱哇亂叫指揮的綠營軍官打翻了!

  “不,呃甚好!甚好!”圓正和尚樂開了花,好輕輕的咽了口口水,看起來平時的夥食應該一般。

  “貧僧最喜吃肥瘦相間的莆田鹹肉和肥肥的鹹水鴨,這個時節,也能喝到酸甜夠勁的枇杷酒了!”

  吃肉,喝酒?

  武文鴦又差點楞了一下,作為全家都是佛教徒的他,是想說請這位大師吃全素宴來著。

  南傳佛教雖然能吃三淨肉,但他們家信的是中土佛教,南傳佛教那是真臘人和上人那種蠻夷信的,這大和尚還真是。。。。!

  。。。。

  東莞縣衙,由於朱珪封鎖了道路,還不知道廣州城發生了什麽的葉大王,正擺著一副聖君明主好爸爸的慈祥模樣。

  他鼓勵了來投靠的幾個東莞大家族當家人,接見了東莞本地的洪門堂口大佬,還安撫了一個附監生出身的知縣,並承諾對外宣傳他已經殉國,等接到他的家小,再允其效忠的願望。

  這個叫做彭人傑東莞知縣,葉開還是很看重的,雖然隻是個小小的知縣,但也是第一個投靠他的滿清官員,必須要好好宣傳一下。

  安撫完知縣,就剩下後邊的一個雄壯大漢還沒接見了,葉開看著這個叫做葉雄邦的大漢,也十分滿意。

  此人是乾隆48年癸卯科鄉試第十二名武舉人,與剛剛出去東莞知縣彭人傑一文一武,雖然都不是什麽大官,但兆頭不錯嘛,文武都來投靠了。

  特別是這個葉雄邦,他本身武藝高強,還會用火銃,手下三百道滘葉家兒郎也是東莞和香山兩地械鬥的主力。

  不說別的,至少比一般的綠營強得多,而且道滘葉氏也是出自葉氏南陽堂,往上數還能和葉開家找到同一個祖宗,有了這重身份,那就能放心用了。

  “抗清義士、大明東莞守備葉如日六世孫,道滘葉氏禮耕堂葉雄邦,叩見明王殿下!”葉雄邦一進來就來了個大禮參拜!

  葉如日?

  葉開想了一下,好像沒聽過這個名字,聽職位好像隻是個守備,可能史料沒有記載,不過既然抗清義士,那也是值得尊重的,當下葉開站起身把葉雄邦扶了起來。

  “既是抗清義士後人,為這位壯士看座!”

  葉開點了點頭說道,當下就有一個少年近衛拿了一張小凳子,給葉雄邦在葉開的身邊安排了一個位子。

  葉雄邦頗為感激的又要下拜,葉開趕緊擺手阻止了。

  “我等漢家兒郎,不講究那等繁文縟節,說起來當年大明天傾之時,我之先祖鐵庵公,也曾在此抗擊東虜,或許與義士之祖如日公,還曾相識呢!”

  葉開隻是這麽說了一句,但葉雄邦卻突然瞪大了眼睛,他坐在凳子上哆哆嗦嗦的拱了拱手,好像又覺得有點失禮似的站起了身!

  “敢問明王,您之先祖是否乃是永曆初丁亥年南下的,他還帶走了一位小爺!”

  嗯?

  葉開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他的先祖義信公,確實是在永曆初年下的南洋,帶走的小爺,不就是正是那位後來娶了陳家小姐的紹武帝幼庶子嗎?

  “你是怎麽知道的?”葉開連稱呼都沒用,急切的開口問道。

  “敢問明王,您是鐵庵公的幾世孫?”葉雄邦沒有回葉開的話,而是反問道。

  “我。。孤王乃是鐵庵公五世孫!”

  “阿叔!”

  一聲淒厲的大喊嚇得葉開一抖!

  “侄兒可找到你了!我們道滘葉氏過得苦啊,當年我們先祖起兵反清,滿清朝廷深恨之,一百多年了,他們把我們道滘葉氏打為賤民,不讓我等讀書科考,侄兒還是寄籍增城,才考了個武舉,阿叔!你一定要為我道滘葉氏報仇啊!”

  哇的一聲慘叫,站著的葉雄邦嚎叫一聲,撲過來保住葉開的大腿就開始嚎哭!

  ?

  這?

  這算什麽?

  葉開也有點蒙了,怎麽就突然多了個年紀比自己還大的侄子呢?

  而且他家不是祖籍嘉應州的嗎?怎麽成了道滘葉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