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初到我大清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0-10-21 08:02      字數:2826
  我大清,廣東,惠潮嘉道,嘉應州城西北。

  一棟占了整條街快三分之一的大宅院門口,身穿一裹圓長袍的李文新李老爺,正無精打采的站著。

  雖然已經是八月了(農曆),身處天南的嘉應州仍然十分炎熱,穿著長袍的李老爺,早已熱的滿頭是汗,但他竟然像是沒有知覺了一樣,任憑汗水順著臉頰肆意的淌下,連動都不動。

  這天氣再熱,哪及得上李老爺的心涼!

  他本是南海縣的縣丞,去年年底,傳聞禍亂台灣的林爽文要渡海來粵,兩廣總督孫士毅親至潮州府戒備,結果他所在的整個南海縣衙,牛馬飼料、兵甲器械籌辦最不得力,當時就挨了總督大人的申斥。

  提心吊膽的過了大半年,李老爺以為終於熬過去了,結果就在前些日,一封自巡撫衙門來的行文,直接就把李老爺給擼了個精光,趕回家吃自己去了。

  他這還算好的,因為他有個秀才的功名,人家見他是讀書人,雖然是買的官,但也是正兒八經選過的吏部選官,算是給了幾分顏麵,讓他回家待參。

  他下麵的稅課司大使、倉大使、班頭等,可都是被打了個半死再趕出縣衙的。

  但即便如此,李文新李老爺還是感覺猶如末日來臨了!

  因為他這十幾年宦海生涯,從一個買來的主薄幹起,攢下了偌大的家業,同時也結下了不少的仇家,官麵上的事,他出了大血買了個平安,算是把事了了。

  可是道上呢?

  前年他暗害了一個上岸的海盜,得了他的家產。

  但誰知道,那個看著挺懦弱的海盜,竟然是大海盜大辮三的親弟弟,那些家產也是大辮三為自己上岸準備的。

  據相熟的洪門西江堂人透漏,大辮三可是在菩薩麵前發了誓願的,一定要他李老爺的項上人頭!

  以前他有官身罩著,人家動不了他,可現在,他一個待參的罪官,一個年邁的老秀才,他該怎麽辦?

  雖然住在嘉應州這種城鎮裏麵,大辮三還不至於敢入城來劫殺他這種地方士紳名流,可他總不能一輩子就呆在嘉應州不出去了吧?

  就算他可以不出去,但他的兒子們呢,老大在廣州城住,老二在隔壁潮州的大浦,人家弄不了他,肯定會去找他兒子們麻煩的。

  而且,自從他李老爺回了鄉,又有很多人知道他得罪了大辮三之後,他那兩萬多畝地的租子,就不怎麽收的上來了。

  可不要以為現在的佃戶,是後世戲劇電影中的那種楊白勞,那確實是有,但大部分在北方。

  相對於廣東,北方清政府控製嚴密,普通的農人也沒有兩廣福建這些可以下南洋的出路,一輩子都被栓在了土地上。

  所以在麵對地主士紳階層時,總是處在被奴役的位置,因為一旦失了佃,基本就是全家餓死的局麵,

  但廣東那可就不一樣了,這的農人都還保留著尚武的風潮,後世廣東遍地的拳館、武館就是明證。

  而且他們出路也多,種地種不下去了,就舉債去南洋,實在不行還可以上山當山賊,下海做艇匪。

  他們可不會把自己一輩子拴在土地上,有了不怕失佃的底氣,廣東的農人,那就比別的地方蠻橫的多。

  北方的農人是沒辦法隻能苦捱的多,敢豁出去的少。

  廣東則是敢豁出去的多,苦捱的少,在這個地方當地主,沒點手腕和勢力,你毛都收不上來一根!

  因為惹毛了,那些佃戶就會變成些喊著幾大就幾大的暴徒公然抗租。

  極端的時候,他們甚至敢把屬於地主的地裏糧食以及農具一賣,隨後跑到南洋去,讓你人財兩空。

  李文新以前是靠著自己的官身,以及李家是嘉應州和潮州地盤上大族的優勢收租的。

  可現在他官丟了,還惹上了要命的大辮三,如今已是秋收,上萬畝的良田,才有小貓三兩隻來給他繳了租子。

  唉!李老爺歎了口氣,回頭看了看自家宅子高大的門楣,如果他解決不了大辮三帶來的威脅的話,李家很可能就要衰敗了。

  要是以前,自己那個狡詐如狐的老子,還可以幫他出謀劃策一二,可最近,老頭子的身體越來越不行了,稀裏糊塗的天天嚷著要見他的細妹(小女兒)。

  想到自己的小妹,李文新心裏也滿不是滋味,當年為了籌錢給他買官,老頭子含著眼淚,把自己最愛的小女兒嫁去了南洋。

  結果隻有六七年,沒等女兒帶著孩子回娘家省親,就傳來了死訊,自那以後,老頭子的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他這個官,他李家的現在的大屋良田,都靠是‘賣’了妹妹的三萬兩銀子掙來的。

  他現今還記得妹妹出嫁時的眼淚,那個小他十幾歲的妹妹,是那麽的乖巧,識字懂禮、精通女紅。

  她本可以不用遠嫁去蠻荒般的南洋,可以嫁一個好人家的,是自己害了她!

  “阿爸!阿爸!”李文新神態恍惚了的時候,對麵街上傳來了淒厲的喊叫聲,聽著像是他的二兒媳。

  恍恍惚惚間,一個穿著細布衣服,灰頭土臉的年輕婦人,拉著兩個同樣灰頭土臉的男童,噗通一聲就跪倒在了李文新的麵前。

  李老爺定睛一看,竟然真是自己的二兒媳,兩個孩童也正是自己的孫子,還來沒得及問問情況,二兒媳就扯起嗓子開始哭嚎了。

  “阿爸!你要救救正輝啊!他昨天出門收租後,就沒回來,今天早上人家丟了個紙條進來,說是不拿出一萬兩銀子,就要正輝的一雙手,你要救救他啊!阿爸!”

  李文新一陣天旋地轉的搖晃,耳朵裏嗡嗡作響的厲害,仿佛整個世界都慢了下來一樣,耳邊隻有二兒媳驚慌的喊叫和兩個孫子的放聲大哭,隨後他眼前一黑,什麽也看不見了。

  。。。。

  葉開有點不自在的摸了摸腦袋後麵的辮子,這當然不是他這麽快的時間又給自己留了一根辮子,而是這辮子和頭上的瓜皮帽,都是買來的。

  他身上穿的也是一身玫瑰紫的馬褂和一裹圓長袍,看起來就像是哪裏官家的衙內一樣。

  但葉開總覺得一陣沒來由的憋氣,自從踏上了我大清的土地,他看哪都不順眼。

  嘉應州就是現在的梅縣,州城並不大,也不怎麽繁華,梅縣在後世是著名的華僑之鄉,但伴隨著這個名字的,必然就是窮困,不窮的話,哪來的的那麽多的人背井離鄉呢?

  這一點從路邊走過人頭上的辮子就看得出來,要是在廣州,大多數人的前額,都是刮的鋥光瓦亮的,現在是乾隆後期,金錢鼠尾已經不多見了,陰陽頭才是主流。

  你以為滿洲人不覺得自己的金錢鼠尾難看?

  狗P!

  不覺得難看的話,康麻子怎麽會留鬢角,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從高高在上的十全老頭,到下麵的屁民,頭上的頭發是越來越多。

  經濟條件好的廣州城,人們還是舍得花點錢把自己的陰陽頭打理一下。

  而在嘉應州,大部分拖著一根大辮子的人頭上,本該是光光的前半部分,基本都是一副雜草叢生的樣子。

  那是因為他們舍不得幾個大錢去找待招剃,而選擇自己亂刮後留下的。

  而葉開買來的帶辮子的瓜皮帽,其實有心人一看就能看出來是假的。

  但也沒有去管這份閑事,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滿清,賣假辮子的生意是很紅火的,四萬萬人呢,總有那麽幾個不怎麽長頭發的。

  葉開的阿公家還是很好找的,畢竟一個縣丞在地方上還算是名流,擱到後世至少也是排名靠前的常務副縣長。

  隻是那些人看向葉開的眼神,總是帶著幾分奇奇怪怪的感覺,還有人嘀咕著李家要倒大黴了。

  倒大黴?

  倒什麽大黴?

  不就是舅舅李文新,被巡撫衙門趕回家吃自己了麽?

  這算得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