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我大清的天威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0-10-21 08:02      字數:2818
  “昭六書殿下,你們如此苦苦相逼,不知天朝上國之乾隆皇帝陛下可曾知曉?”

  氣氛越加微妙的時候,一直跟到了茶室,同樣蹲坐在一張紗簾後麵的阮氏玉琬出聲問道。

  昭六書是廣南阮家對於拉瑪二世的稱呼,而葉開也是一愣,這怎麽就跟乾隆皇帝扯到了一起去了?

  對於大補老人,葉開可沒什麽好印象,他那滿天亂飛的牛皮膏藥圖章,一生寫了五六萬多首卻從未有一首達到中小學生背誦標準的詩,當然還有他那豔俗的農業重金屬殺馬特審美觀!

  不過拉瑪二世卻是臉色一暗,對於乾隆皇帝,卻克裏家族,或者說暹羅貴族的們感官是很複雜的。

  因為要是沒有乾隆皇帝拉不下來麵子,連續四次猛攻緬甸,暹羅很可能已經亡國滅種了。

  要知道,當時的緬甸貢榜王朝可是中南半島第一大國,威名赫赫,不但基本滅亡了暹羅,還打到了印度的曼尼普爾邦,更把沙廉的荷、法兩國殖民者暴打一頓,武力強橫一時無雙。

  但站在葉開的角度,不管是他的認知中,還是網絡上的段子裏麵,大補老人這四征緬甸那都是槽點滿滿,處處露出了讓人忍俊不禁的頭鐵。

  再加上大補老人的臉皮實在太厚,竟然把一場可以說打了一個平局偏下風的征緬之戰,弄到十全武功裏麵,更是讓後人好一通嘲笑。

  這其實是中國人一直以來的天朝上國思想在作怪,我不管你什麽緬甸最猛的王朝,我也不管你什麽王朝初創,處於萬眾一心的上升期,統治四萬萬人的清朝,連同時跟暹羅打仗的緬甸都對付不了,那就是無能,那就是傻嗶!

  但從其他東南亞的土著看來,就完全不是這麽回事了,因為他們看到了清朝可怕的戰爭潛力!

  四次清緬戰爭,清軍的人數都不占多大的優勢,兵員更是水土不服,裝備那就不用說了,清軍還在用鳥槍、抬槍,緬甸人已經基本是一半燧發槍了。

  他們還有一個三百多人的法蘭西俘虜軍團,擁有十幾門的三磅野戰炮,而且清軍的鳥槍還遠沒有緬甸人的燧發槍多。

  就在這種情況下,從東北、西北各地調來的清軍士兵,竟然還在明瑞的帶領下打到了緬甸首都阿瓦城附近,最後逼得緬甸人不得不堅壁清野,才把清軍餓走。

  撤退途中的清軍表現也還可以,他們遭到緬甸五萬大軍包圍的時候,統帥明瑞、紮拉豐阿、觀音保等人親率五百多精銳健銳營八旗兵殿後,為使大軍順利撤退,三百多滿八旗兵,硬生生把幾千緬甸先鋒阻擋了大半天。

  其中觀音保手持清弓,下馬步射,竟然射殺十餘緬甸火槍手,力竭之後用最後一支弓箭刺穿自己喉嚨自殺。

  這一戰,極大的震懾了緬甸人,擊破清軍阻截後,他們以為明瑞未死,竟然不敢繼續追擊。

  這些沙雕緬甸人,拿著燧發槍,竟然被弓箭射的死傷枕籍,他們自己的記述中還曾提到,拿著火槍、梭鏢,並未批甲的緬甸士兵,極為害怕清國之騎射兵(應該是八旗的馬甲之類),平地交戰,往往被隻有自己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八旗兵殺散。

  這除了說明東南亞國家戰鬥力水以外,也可以看出,乾隆時期的八旗兵還沒有完全腐朽!

  北京的健銳營、驍騎營,以及從東北老林子中招募的索倫人,甚至某些綠營兵,也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軍人不畏死,便不能說他們腐朽。

  可以說四次清緬戰爭,直接把大有一統天南,一家獨大的緬甸貢榜王朝給拖垮了,最慘烈的時候,緬王孟駁的大臣甚至在勸他逃亡了。

  最後緬甸人盡發在暹羅的占領軍五萬人,交由大將瑪哈.嘻哈修亞和內苗.希修統領。

  還讓登賈.敏康利用熟知地理的優勢,不斷襲擊清軍從今天木邦到曼德勒之間的漫長補給線。

  在這種即斷了清軍的糧道,又以六萬五打一萬五的優勢下,這才把清軍趕走。

  而且清軍統帥明瑞等親自殿後,一萬五清軍竟然有一萬二三順利回到了國內,強弱高下立判!

  而從暹羅帶回了五萬大軍,緬甸人留在暹羅的軍隊就隻有了不到八千人,鄭信等人乘勢而起,重建了暹羅國,本已到了亡國滅種時刻的暹羅人,又奇跡般的複國成功!

  一個處於上升期的緬甸貢榜王朝直接被四次清緬戰爭拖垮了,堅壁清野說起來好像猛的很,但實際上這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無奈之舉,這之後,緬甸人就再也沒能恢複他們的雄風。

  所以在後世的網絡上,大補老人獲得了暹羅國父的美譽,跟斷頭援美的美利堅國父路易十六大王齊名!

  同時這場戰爭也讓東南亞的土著,重新認識了一下清朝,這倒不是說清軍打的多好,而是讓這些東南亞土著見識了清朝的戰爭潛力!

  這場拖垮了緬甸人的戰役對於清朝來說,簡直算不上什麽,總共也就花了九百多萬兩白銀的軍費,乾隆就曾說‘此等耗費,何損天朝萬一’。

  是吧,你特喵的下一次江南就十倍花費於此,打個大小金川能砸進去一個小目標。

  這麽比起來,九百多萬兩白銀打了四仗,確實不算什麽!

  但緬甸人就慘了,國內民生凋敝、軍隊厭戰、國庫空的耗子都流淚,剛剛占領的暹羅也丟了。

  更何況這是清軍在裝備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打的,看到這些情況,東南亞的土著就會自動腦補了,以清朝如此強大的國力,換裝一批燧發槍,弄幾百門野戰炮算什麽,分分鍾就能辦到!

  水軍不強也簡單,中國南海上,可有總數多達十餘萬的華南海盜呢!

  乾隆完全可以不費一兵一卒,隻需要灑一灑官帽子,幾千艘福船、紅單船,十來萬海軍立馬可得!

  雖然海盜們多是洪門中人,都說過反清複明什麽的,但他們連西山朝的官職都看得起,乾隆灑一點什麽提督、副將的官職,還不就屁顛的過去當官去了。

  隻是他們當然不會知道,滿清統治者防備漢人遠勝過防備外國人,要是都換上燧發槍了,人口不過百來萬滿洲人,還能統治得了四萬萬漢人嘛!

  於是一直到了1840,道光老兒的軍隊還是在用火繩槍。

  所以拉瑪一世和暹羅貴族是非常畏懼清朝的,呃,說畏懼可能不太準確,應該是帶著三分感激,稍稍偏頭,眯著眼斜向上看,露出一種這就是強者嗎的感慨!

  拉瑪二世稍稍的直起了身體,他深深的看著葉開。

  “哪有如何?猜鑾你的家族是早就下了南洋的,荷蘭人屠殺華人時,清國皇帝陛下就曾說過,棄國之海外人,他們是不會管的!”

  紗簾後的阮氏玉琬先是看了葉開一眼,眼見他沒有絲毫不悅,才站起身來大聲的說道:“三十七年前那是因為無利可圖,萬裏發兵空費國帑而已!

  但現在可不一樣,據聞皇帝陛下身邊有重臣名曰鈕鈷祿.和珅者甚喜黃白之物,我們葉家當散盡家產以求,昭六書殿下,你認為可以嗎?

  而且巴達維亞之事,荷蘭紅毛對於清國是化外蠻夷,但你們暹羅可是遣使朝貢的藩屬之國,豈有藩國之人敢行殺戮於天朝之民的?

  聽說乾隆皇帝陛下欲在有生之年成就十大武功,怎麽,昭六書殿下,你們卻克裏家族要襄讚一二嗎?”

  葉開愕然了半晌,看著拉瑪二世憋氣的樣子,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竟然還真有仰仗我大清‘天威’的一天,而且這個虎威還挺好使,至少把拉瑪二世給噎住了!

  而且葉開還想到了一個狠招,那就是拉瑪一世害怕乾隆皇帝為鄭信報仇,治他不臣之罪,可是在貢書中自稱鄭信之子鄭華的。

  這要是捅了出去,那可是欺君之罪,最好麵子的乾隆要是知道了,暹羅絕對沒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