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弘的誤區
作者:柒易71      更新:2020-03-04 16:31      字數:2190
  拋開前兩者,袁公瑜還有最後一種選擇,裝聾作啞,裝傻充愣,當作這件普遍存在的事情不存在。

  但這是下下策,無能之人的選擇。

  將來這件事一旦被捅破,難免有人要問:“當初袁公親去查案,為何一點蛛絲馬跡都沒發現?”

  一個沒有擔當之人,哪有資格去當宰相!

  袁公瑜走到今天這一步,如何會做出如此不智之舉。

  況且……袁公瑜苦笑一聲,回想起幾日前李義府派他的長子太子司議郎李津來傳信的內容。

  李津所代傳的消息很明確——遇到麻煩,盡量把太子牽扯其中。

  袁公瑜很不解,在他看來,李義府是太子左庶子,李津又是左春坊的司議郎,何必與太子做對呢!

  對此李津的解釋是他父子二人打算以此有功於太子。

  袁公瑜將信將疑。

  他不願惹禍上身,也不願拒絕李義府。

  最後他想出了一個主意,讓同行的大理寺丞將案情悄悄透露給李弘派去的人。

  該大理寺丞一路上對袁公瑜很是巴結,有這麽一個人他袁公瑜怎麽會不去不利用一下。

  若是太子因此牽扯其中,不管其後事情走向如何,倘若事後追查,他隻需把罪責全都推到那位大理寺丞身上。而若是太子一直置身事外,袁公瑜對李義府也有說法。

  洛陽東宮的李弘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繞。

  雖然他知道地方官員尋理由抹去軍功這事不歸自己管,但他還是忍不住思考解決之法。

  歸根到底,這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導致惡性循環,致使軍紀更加敗壞。在來自後世的李弘心中,軍紀是軍隊戰鬥力的保證。

  一支連令行禁止都做不到的軍隊如何能成為國之幹城?

  目前唐軍的軍紀遠不至於此,但隱憂已在。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李弘思來想去,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要放在落實有功之人的軍功之上。

  假如府兵在外征戰、駐守逾期,如果能補發軍餉或是以逾出天數當作軍功,是否就能嚴肅軍紀呢!

  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李弘並不知道對不對。

  真正了解的人在軍中,如蘇定方等人。

  但李弘很清楚一點,以他的身份,除非皇帝準許,否則並不適合主動去聯係軍中大將。

  所有的問題歸根結底……李弘對著銅鏡看了看自己稚嫩的臉,還是太年幼了。

  如果他年紀再大一些,按照阿耶李治對他的培養和信任,他應該可以嚐試著主動去解決這些問題了吧!

  隻是李弘卻並沒有考慮到另外一點,一旦他開始掌權,李治對他的信任和照顧還會一如現在嗎?

  畢竟,李治對於他而言,除了是父親,更是皇帝。

  這些事壓在心頭,李弘都沒敢向張文瓘和郭瑜傾訴。不然兩位老師問這麽一句——“臣與殿下日日相伴,卻不知殿下從哪裏得知這些?”

  李弘總不能回答說,這是他聽了閻莊口中的唐軍現狀後腦補的。

  也因此,李弘在郭瑜授課之時時常走神,郭瑜提點兩次後見李弘今日實在不在狀態,還以為李弘因為剛從許州歸來沒休息好,便決定讓李弘暫歇一日。

  下午時分,采薇端著一碗栗米粥走近了李弘。

  栗米是北方的主食,李弘在跟隨皇帝各地跑的時候曾不止一次在地裏見過阡陌相連的田地……

  想到這,李弘腦海中忽然閃過幾幅畫麵。

  然後他才反應過來,自己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誤區。

  在李弘的印象中,農村除了水塘、房屋、道路、溝渠外全是農田,這是他對自己家鄉的記憶。

  所以,當他在考慮各地官府沒有耕田分給有功之卒的問題時,下意識地認為官府手中連土地都沒有了。

  卻忘記了,如今的大唐才四百四十萬戶,每戶一般也就五、六口人,哪怕算是隱戶、奴婢等人,總人口能有兩千五百萬人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真真正正的地廣人稀。

  所以,官府並不缺土地,缺的是耕地。

  “原來如此!”

  驟然想明白自己鑽進了死胡同,李弘難免興奮,作勢就要跳起來抱一抱采薇以作慶祝。

  然而剛一起身,張開雙臂,一個殘酷的事實擺在了李弘麵前,若是擁抱的話以李弘的身高他的眼睛剛好對準采薇胸前露出的一抹白皙。

  采薇臉頰微紅,在她羞澀的目光中,李弘訕笑著坐了回去。

  還是太年幼啊!

  這一回李弘的感慨格外強烈。

  “殿下可是想清楚了?”采薇關切地問道。

  “此前怪我想岔了。”李弘答道,“說起來,采薇,多虧了你的提醒。”

  “啊?”采薇一臉迷惑,顯然並不清楚李弘所指為何。

  茫然的樣子與平時幹練的女官形象判若兩人,更增添了幾分可愛。

  還是太年幼啊!

  “能幫到五郎便是婢的福氣。”

  “有功則賞,采薇,今日我許你一個願望,你可有所求?”李弘笑著說道。

  他本以為采薇會像以前一樣推辭,卻沒想到采薇聽了他的話反倒紅了眼眶。

  “來,坐下說!”李弘拉著采薇坐到自己的對麵,問道:“是否有人欺負你了?你隻管告訴我!”

  采薇搖頭,說道:“婢自入宮之後不久,便與家中斷了聯係,此前見到王小娘子後總能夢見家人,前幾日從許州歸來,夜裏夢見了阿娘,言道阿耶病重,家中無錢醫治。方才聽殿下所言,一時想起夢中所見,是以才……婢失態,殿下恕罪……”

  “何罪之有?思念親人是人之常情。也怪我從來沒考慮過你的事,”李弘說著拿出一張紙,說道,“這樣,寫下你父母的名諱籍貫,我這就派人去查。”

  在采薇寫字的空蕩,李弘思索著該派誰去查,最後發現,最適合的人選正是閻莊,假如閻莊沒來東宮,他大概會被這樣一件小事給難住,繼而還得求助他人。

  “果然還是需要能辦事的心腹啊!”李弘暗想著,誰讓很多人身上領著東宮的官職卻不在東宮辦事呢!以致於現在李弘想找心腹都沒處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