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告狀需謹慎
作者:柒易71      更新:2020-03-04 16:31      字數:2298
  囑咐完采薇,李弘在寫奏疏和直接找皇帝告狀中間稍作猶豫,最終選擇了後者。

  便於隨機應變。

  冬狩的目的當然不止圍獵這麽簡單,還有一個更主要的目的是看諸衛演武,算是皇帝了解軍隊戰鬥力的一種方式,隻不過規模要比講武小一些。

  說起來,李弘對講武並不陌生,年初的時候皇帝就曾在晉陽城西講武,當時參與演練的是準備參與征伐百濟的十萬水陸大軍的一部分。

  李弘當時就跟在皇帝身後。

  不過再向皇帝告狀之前,李弘看著手中的軍功文書,上麵左武衛大將軍的印鑒。

  蘇定方。

  時人有以字行於世者,蘇定方便是其一,當世許多人都聽過蘇定方的大名,卻不一定知道蘇烈是誰。

  李弘對蘇定方算是聞名已久,蘇定方這些年東征西戰,屢立戰功,自本朝永徽六年開始,也就是李弘被冊封為太子的顯慶元年的前一年,一步步憑借戰功,從一介中郎將,變成了臨清縣公、邢國公。

  顯慶年間所立戰功無人能及,便是此時朝中在職的大員,軍功能與之相比的,恐怕隻有一個隻上朝不問政的司空李勣了。

  “今日聖駕在何處?”李弘問采薇道。想來以蘇定方這等功臣,此刻應該會陪伴皇帝左右吧!

  為防止有緊急國事,便於通報,皇帝的行程往往會有所規劃,營地這邊雖不一定清楚皇帝具體的位置,但大致的方向還是知道的。

  “早間聽聞往南狩獵去了。”采薇不負李弘的期望,說道。

  見李弘策馬要走,采薇急忙問道:“殿下,不稍作歇息嗎?”

  “不必,照顧好王小娘子。”

  李弘回頭見跟隨自己的衛士皆神采奕奕,閻莊在馬上朝著自己作揖道:“但有所命,無敢不從!”

  “好,出發!”李弘意氣風發地說道,策馬逐漸加速。

  路途中,李弘問道:“往日都是百騎護衛,今日換成左衛率,閻郎將可知原因?”

  “殿下,臣麾下將士皆是由臣與程務挺程將軍從左右屯營遴選出的精銳,充任勳府護衛,並非需要承番輪替的府兵。”

  府兵耕戰一體,受征召便稱作承番,根據距離遠近算上來去路途時間,若是來京駐守,一般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而如果是征戰,那時間就不一定了,但一般不會太久,像蘇定方攜大軍攻百濟,三月出發,十月歸來,如王小娘子的父親,在回京路途中就已經獲得準許歸鄉了。

  李弘問起,閻莊也樂得與太子拉近關係,在馬上大聲說道:“不知殿下是否知曉,程將軍意欲參與東征,聽聞他此前向陛下提起,陛下已經準許了。”

  東征?

  李弘驀然反應過來,自百濟得勝以來,皇帝征討高句麗之心從來未加掩飾,東征,可不就隻剩下一個高句麗了嘛。

  平定高句麗並非隻是太宗皇帝的意願而已,東北實際上的邊防威脅,自前隋遺留下來的血海深仇,以及想要證明自己不辜負先帝期盼的皇帝李治。

  東征勢在必行。

  “我依稀記得,東平郡公應當在河北道任職吧?”

  東平郡公不是旁人,而是程務挺的父親程名振,同樣是以軍功封爵的大將。選兵之時閻莊與程務挺相熟,倒也不會不知道東平郡公是誰。

  “程將軍與某提起過,東平郡公現任蒲州刺史,每年都會與營州都督府一道派兵襲擾高句麗……這回再攻高句麗,想來程老將軍父子應當能在高句麗見麵。”閻莊回到道。

  李弘報之一笑:“若是父子縱馬平壤城,領兵相會,那也是一樁美談!”

  交談中,李弘總算知道了閻莊的父祖身份,閻莊出身頗高身份卻不敏感,通軍事但叔父閻立本是工部尚書,名聞遐邇的文臣,尤善丹青,與閻莊的祖父閻毗、父親閻立德三人並以工藝、繪畫聞名於世。

  未久,李弘遇到了一火巡邏人馬,表明身份後被帶向了皇帝李治所在。

  李治此時並未在射獵,聽到近侍所報太子尋來,不免覺得有些驚訝,倒也沒想太多,便讓內侍引太子前來。

  而在皇帝下首正跪著的兩人卻心中一驚。

  李弘一路上沒瞧見蘇定方,隻能跟著內侍先去見皇帝,路上,李弘隨口問道:“阿耶沒去射獵,是有政事待處理嗎?”

  引路的內侍深知眼前這位殿下深受寵愛,而且出手闊綽,回答道:“大家正在接見左威衛兩位將軍。”

  左威衛,惡人先告狀?

  李弘很快見到了皇帝,旁邊蘇定方、契苾何力、薛仁貴、劉伯英等各軍衛大將軍或將軍在列。而且不出所料,他還見到了郭待封。

  “弘兒來的正好,”李治說道,“方才左威衛曲將軍還來請罪說有人闖入非山,被你捉了去,不知可有此事?”

  李弘注意到郭待封前麵跪坐著的,應該就是皇帝所說的曲將軍了。

  在李弘注意他的同時,曲將軍對李弘說道:“郭中郎一心盡職,也是為了殿下安全著想,若有冒犯之處,臣代請殿下寬宥。”

  郭待封在一旁附和請罪。

  李弘當然不願意原諒,就如同後世那句話,道歉有用,要警察幹嘛。

  雖然李弘並不知道郭待封到底在皇帝麵前說了什麽,但他可以確定,郭待封一定沒全說實話,否則就憑他衝撞自己的那份架勢,皇帝阿耶能饒過他才怪。這點信心李弘還是有的。

  隻不過皇帝與幾位將軍都在一旁看著,李弘總不能這時候叫囂著對峙不原諒吧,隻好捏著鼻子表示無礙。

  但……李弘看著郭待封,君子報仇,從早到晚。

  “阿耶,兒之所以匆匆趕來,正是因為闖入非山那女子……”說著李弘取出軍功文書,看向蘇定方,“請問蘇大將軍能否辨別這份文書的真假?”

  內侍將文書遞給蘇定方查看,李弘便將王小娘子之父的遭遇大致講了一遍。

  蘇定方待李弘說完後也說道:“文書不似作假。”

  “那便是了,”李弘又說道,“說起來,早先郭中郎追到營地去要我交出刺客,若非在這裏又見到郭中郎,我都要誤會郭中郎與那清流縣令同流合汙了!”

  李弘說完,周邊一片安靜,也不知道是因為王小娘子之父還是因為郭待封。

  好在終於有人打破了平靜,蘇定方離位朝皇帝拜道:“臣請陛下徹查此案,勿使有功之人受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