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既來之,則安之
作者:柒易71      更新:2020-03-04 16:31      字數:2180
  “殿下是否記起些什麽?”咒禁博士‘收功’後,許敬宗躬身問道。

  李宣習慣性地搖頭,他倒是真的希望能記起些什麽,前提是沒有副作用的那種。

  “既如此,殿下也不必太過憂心,今夜好生休息,老臣告退!”許敬宗再次躬身行叉手禮。

  李宣這時才注意到已經華燈初上了。

  “許相公自去。”李宣說道,卻又聽采薇小聲提醒需要回禮,便學著對方的樣子。李宣本以為自己的動作會有幾分生疏,但沒想到宛如做了千百遍一樣,自然而然就回了禮。

  許敬宗滿意地離開了,離開之前,他還去了禦醫們所在的偏殿,看著他們得出最後的結論——太子殿下思慮成疾,他們無能為力。許敬宗對禦醫們的表現也很滿意,揮揮手將他們趕回太醫署值守去了。

  東宮光天殿內,又是另一番景象,方才,李宣問起許相公名諱,總算知道了自己這輩子的便宜老爹是誰,沒辦法,他總不能直接問當朝皇帝叫什麽吧!

  這一刻,李宣無比慶幸自己有愛看小說的愛好,而且涉獵廣泛,不然他絕對不知道唐朝許敬宗是誰。作為曾經的秦王府十八學士,如今的許敬宗已經六七十歲,而他不過七八歲,所以他一定不是李世民的太子,答案隻有一個——便宜老爹叫李治。

  瞬間覺得自己機智的一批有木有!

  還沒來得及激動,李宣突然想起李治之後不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嗎?難不成自己穿越成了這兩人的兒子?在李宣的記憶裏,不知以前從哪看來的,武則天弄死了兩個兒子後才當上皇帝,印象中,武則天的兒子普遍很慘。而萬一自己穿越的並非武則天的兒子……李宣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那豈不是更慘!

  一旁的采薇見太子殿下眉頭緊鎖,突然間臉色大變,趕緊將小太子從沉思中喚醒,安慰道:“皇後殿下雖然雖然將殿下留在長安,隻帶了兩位大王同行,但這也是因為陛下和皇後殿下對太子殿下寄望甚高啊!”

  “兩位大王?”李宣問道。

  采薇見小太子的臉色比之前好多了,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向小太子介紹起了他的兩個弟弟——六郎潞王賢、七郎周王哲。

  采薇又道:“往日奴也喚過殿下五郎。”

  得知自己排行的李宣心情略微好轉,回道:“既然之前這麽叫,之後當然也這麽稱呼。”

  “噯,謝殿下!”采薇眉眼彎彎,笑吟吟的應下。

  經這一遭,采薇在李宣麵前表現的更生動了些,李宣也覺察到,這李唐皇家的規矩貌似沒有多麽嚴苛,這也讓他的膽子更大了。

  入夜,李宣枕著手躺在低矮的床榻上,想著這一日的收獲——他穿越成了李治與武後的嫡長子,上個月才加冠。皇帝患有風疾,急於培養太子,這個月帝後東巡洛陽,皇帝便命小太子監國,然而八虛歲的小太子還沒來得及監國他就來了……

  李宣轉頭看向床榻不遠處的陰影,陰影後麵就睡著今日與他交流最多的采薇,隻可惜這位東宮頭號女官對政事知之甚少,李宣突然有些後悔自己為什麽沒看過寫高宗時代的小說。

  “既來之,則安之!”李宣在心底念叨,“能夠再活一次原本就該滿足了,又有誰能斷言我接下來會活成什麽樣呢!”

  想到這,李宣,不,李弘閉上了雙眼,養精蓄銳,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次日,李弘醒來發現采薇早就守在床邊,手中捧著衣袍,李弘最初還想自己穿衣,但看了衣袍的各種形狀,還是坦然接受的采薇的服侍。

  朝食是羊肉餡的蒸餅,外加應當是麵條鼻祖的湯餅,飯後,李弘見到了教授他經史的老師——太子洗馬郭瑜。郭瑜身著緋色官服,與昨日紫色官服的許敬宗有所不同。作為太子最親近的東宮屬官之一,他已經得知了小太子失憶的消息,這回趕早前來東宮,就是為了看看小太子是否忘記以前學過的文章。

  昨日采薇在李弘麵前不止一次提起過這位太子之師,郭瑜除了太子洗馬一職外還兼任崇賢館學士,參與編撰了許多書籍,換言之這是一位學術型官員。采薇昨日在李弘麵前說過這麽一樁舊事:

  “殿下去歲向郭公學習《春秋左氏傳》,至楚世子商臣弑其君之事,殿下便問:‘此事臣子都不忍聞,聖人何故書此於經籍之上?’郭公回答說:‘孔子修《春秋》,義薦褒貶,故善惡必書。褒善以示代,貶惡以誡後,故使商臣之惡,顯於千載。’殿下認為此事口不忍講、耳不忍聞,郭公當時就稱讚殿下仁德,還改教殿下《禮記》……這事後來都傳遍了,凡是聽聞的人都覺得殿下最是仁善了!不過,後來陛下還特意讓殿下重讀《左傳》了呢!”

  當時李弘聽完就覺得這事不簡單,自己的便宜老爹,入鄉隨俗來講是便宜阿耶(爺),在這件事中所做的應當不止讓太子重讀《左傳》。如今看到了郭瑜,他心中更確定了這一點。這位郭學士會因為李弘不記得文章而扼腕歎息,也會因字跡未改而老懷大慰,怎麽也不像有心計去為小太子宣揚聲望。

  當李弘拿起毛筆時,就像是昨日行禮時一樣,有些東西仿佛刻在了骨子裏。

  謄抄完一份紙質卷軸上的文章,看著鋪滿矮桌的卷軸,李弘揉了揉手腕,問道:“郭師,為何不將文章裝訂成冊?不是比卷軸更易翻閱嗎?”

  “殿下,何為裝訂成冊?”郭瑜問道。

  難道現在還沒線裝書?李弘仔細回想了一下,這兩天的確沒見過線裝書,便是在現在學習經義的崇賢殿內,都沒有線裝書。既然開了口,李弘也沒打算裝傻,而是將線裝書的樣子向郭瑜描述了一遍,哪知剛說完,郭瑜便拍案而起,口中高呼“殿下大才!臣這便去一試!”說完便拜別離去了。

  李弘沒想到郭瑜會有這麽大反應,看著他消失在視野之中,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老師都離開了,李弘隨意拿起一旁的一支卷軸,還沒看幾眼就有一位內侍通報:行在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