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一次騎鶴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286
  天歌騎在仙鶴背上,晃晃悠悠的坐不穩,一時之間倒是東倒西歪的好玩極了。

  “噶,咯咯……”惹得仙鶴童子也是笑的不得了!

  “臭小子,你笑什麽,還不快給我想個辦法,想要嚇死我呀!就這個樣子怎麽能飛升呢?現在在地上都這麽不穩當的,飛到天空中還了得呀!”

  天歌第一次騎仙鶴,還真是沒有把握,本以為是愉快的玩耍,誰知道,還沒起飛就遇到難題。可能是中心部門的人都這個樣子吧,想來自己從小坐車都是暈車,坐船都是暈船,怎麽可能受到了這是飛來飛去搖搖晃晃的動物呢,這可怎麽辦?

  特別是仙鶴脖子又長又細,雖然這麽巨大的龐大的身軀,那脖子還不如個手臂的,讓人怎麽有個安全感,而且坐在仙鶴背上麵,總得抱住什麽抓住什麽吧,這就沒地方抓,沒地方抱啊!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主人,要不我給你變出一條絲帶來,你拽在手上,恐怕就穩當多了?”

  天歌說:“就像騾子,馬一樣的韁繩吧?這個我知道,也好就變一條韁繩來我抓著還安心一點兒……”

  仙鶴童子無奈翻白眼道:“呃,主兒,這是絲帶,你見過哪個飛禽綁了韁繩的,那都是牲口成綁的,就是張果老的毛驢它也成仙了,不可能綁韁繩了!你看看,是不是我們這麽細的脖子,要不是對你這麽放心,你若是拉緊一點,豈不是讓我上吊了……”

  天歌:“呃,好吧,算我沒見過世麵總可以了吧?你就變條絲帶來,我保證不勒死你,呃不拉緊韁繩讓你上吊……”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哈哈哈,呃,主人,真是服了你,騎個坐騎,至於緊張害怕成這個樣子居然都語無倫次起來,你要是這樣的話把我都嚇著了呀!”

  “天歌,你怎麽還沒走,殿下讓我來看看你,催你快走……”

  天歌:“呃,我,寒雲哥哥,我這坐不穩仙鶴,看樣子我也是福薄之人無福消受啊,天下給我這麽個坐騎,我居然坐不穩,真是有點掃興,可別耽誤了殿下的正事……”

  寒雲破天荒的笑了,被天歌逗笑了,還真是沒見過這麽窩囊的仙子。

  “要不我同你一起騎著仙鶴去,路上也好有個照應,到時候我教你如何駕馭,等下一次你也就學會了,這如何駕馭仙鶴坐騎了,到時候就不會這麽為難了!不然的話小心耽誤了太子殿下的正事,恐怕波及了太子的怒氣,大家都不好過啊……”

  天歌笑道:“呀!這樣正好呀,不知道傲白他,有沒有駝得動你的能力啊?”

  “傲白是誰?”寒雲不解道。

  “嗬嗬嗬,是我給仙鶴童子起的名字,他說長這麽大都沒有名字過,我竟然作為他的主人,他說他等了我1萬年之久,我就該負責任給他取個名字,這樣也好稱呼啊,總不能每天都仙鶴童子,仙鶴童子的叫吧……”

  寒雲笑道:“好吧,這個名字有點太仙氣了,跟他一個畜生叫,有點可惜……”

  “噶,你個寒雲,你有什麽了不起的,我都修行1萬年了,你在太子殿下才幾天才幾天你就這麽無禮,居然還敢說我,主人我不要駝他,我駝不動……哼!……”

  天歌為難道:“那就算了,既然這樣,我們分頭行動吧……”

  寒雲道:“說你這畜生就是聽不懂人話,一點都不為你主人著想,你主人從來都沒有提過做起,如果讓他一個人出事了的話,你能擔當得起嗎?莫非是你想這樣陷害於她,本來就不想要好好的讓她過去……”

  “哼!”

  仙鶴童子傲白,百般為難,最後才讓兩個人共同坐乘一隻仙鶴。

  好不容易起飛,天歌,也沒有再一驚一乍的喊叫了,不管怎麽樣,自己後麵還坐著寒雲哥哥呢,他會保護自己。

  寒雲也是護著天歌,一陣秋風高遠,天空藍悠悠,清風徐徐讓人神清氣爽。

  寒雲道:“天歌你可知道今日要去做什麽?”

  天歌道:“恭賀張果老仙師聖誕!農曆十月初十,恭賀張果老仙師聖誕!”

  寒雲道:“除此之外呢,你還知道些什麽呢?”

  天歌道:“我知道張國老不就是八仙過海中的八仙嗎?其他的我倒是不清楚……”

  寒雲道:“張果老仙師,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原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道教稱中條洞天帝主通玄應變天尊。居中條洞天。張果老仙師寶誥

  至心皈命禮,鶴髮童顏叟。長生不老仙。恒州寄跡。往來汾晉之間。秦政亂平。養息嵩華之穴。坐騎之變幻偏奇。齒落之重生更異。太宗高宗。徒切白駒之慕。百歲千歲。疇知年數之長。佯卒於妒女。廟前欺武。實所以拒。偽樂素於集賢。院內談道。總有以開。君號錫明。延冠衝鬥酒。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條洞天帝主通玄應變天尊。你記住,說不定有用……”

  天歌點點頭道:“好,對了他有什麽故事嗎?”

  寒雲道:“其神異事跡很多,為八仙中最年長仙翁。張果老常背負一個道情筒,雲遊四方,宣唱道情,勸化度人。他倒騎著一頭小毛驢,日能行萬裏,當然這驢子也是一匹「神驢」,據說不騎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折疊起來,放在皮囊裏。後來民間的名言“騎驢看唱本”就源於此。”

  天歌道:“我以為隻是小說裏杜撰出來的人物呢!”

  寒雲道:“張果老,確有其人,盡管他自己隱去出身、年歲和籍貫,而其得長壽胎息之法,時人有目共睹,況史不絕書。他曾三次回絕太宗、高宗和武則天皇帝之召請,第四次應玄宗之召請,到東都洛陽,住集賢院,其種種超常跡象,表露無遺;其高深箸作流傳後世。唐太宗,唐高宗征召他時,都被他婉拒了。武則天也召他出山,張果老就在廟前裝死,時值盛夏,不一會,他的身體腐爛發臭。武則天聽後,隻好作罷。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的山中再次見到他。天寶年間,唐玄宗忽然心血來潮,又想起了張果老,立即派人到中條山召請張果老到京城,張果老一見來使,便倒地死去,弟子們便就地將他入棺埋葬。若幹年後,起棺遷葬時,開棺一看,棺內空空,才又知道他是成仙而去。後來,皇上下詔於此地建棲霞觀以作祭祀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