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為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
作者:任鳥飛      更新:2020-06-27 21:14      字數:4646
  …

  龍孫十二(王)盡,更有十八子(李)。

  這是高麗西京最近傳得沸沸揚揚的一句讖語。

  高麗西京,曆史悠久,是高麗人的發祥地,在半島曆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相傳公元前兩千多年前,天帝庶子桓雄與熊女所生的檀君(又稱王儉)建立朝鮮國,其都城阿斯達就位於此,因此此城又有“王儉城”之稱。

  中國商朝滅亡後,殷商貴族箕子來到朝鮮,以此城為都城,是為“箕子朝鮮”。

  當地民眾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為朝鮮民族的始祖,因此此城的地位也顯得神聖起來,被稱為“箕城”。

  隨著曆史發展和曆史變遷,此城已有數千年曆史(中間也多次推倒重建),早已被建成了一座防禦設施極其完善的都城。

  加之,城中有十萬大軍和五十幾萬民眾以及充足的糧草,還有拓俊京這樣經驗豐富的名將統治。

  以至於,遼東要想將這裏打下,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

  高麗西京中的人也不是鐵板一塊。

  這些人中:

  有人主張,想辦法讓王楷複辟。

  有人主張,王楷無能致使高麗遭此浩劫,又年幼無法服眾,該擁護一個老成持重素有威望的人為高麗王帶領高麗人渡過這個難關。

  有人主張,靠金人打敗遼東強盜,還高麗一個太平。

  還有人堅決反對金人進入高麗——他們認為,遼東人是虎,金人是狼,別因為拒虎,而引狼入高麗,那樣,前有狼後有虎,一定會加速高麗的滅亡。

  這些人爭吵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威望不足以稱王的拓俊京,也隻能勉強維持這個局麵,不能帶領高麗人走出這個困局。

  拓俊京覺得,現在能帶領高麗人走出眼前困局的,隻有李資謙——王楷實在是太年輕了,勢力也實在是太小了,不足以帶領高麗人走出眼前這個艱難的局麵,隻有從政經驗豐富威望又夠高的李資謙才有可能帶領高麗人走出眼前這個艱難的局麵。

  也正是因為如此,拓俊京一直在幫李資謙造勢,那句讖語也是拓俊京派人放出去的。

  不過——

  拓俊京能做的,也就這些了,剩下的,還得靠李資謙自己——如果李資謙不能從開京逃到高麗西京,那不論拓俊京做什麽,都是沒用的。如果被王楷先從開京逃到高麗西京,那不論拓俊京有多看好李資謙,拓俊京都得因形勢而選擇王楷。而如果李資謙和王楷都不能從開京逃到高麗西京,那拓俊京恐怕也維持不了現在的局麵了,到那時,拓俊京要麽選擇一個宗室立之,要麽就隻能等著高麗滅亡了。

  李資謙和王楷也知道,現在正是高麗的關鍵時刻,也是他們彼此之間對決的關鍵時刻,甚至就連他們的支持者也知道,勝負就在這段時間了。

  因此,李資謙和王楷兩派的人可以說是絞盡腦汁公關蔡仍……

  ……

  掐指一算,蔡仍占領高麗開京已經半年多了。

  雖說,進入開京沒幾天,為防止高麗王氏複辟,為防止別人滋生挑戰自己的野心,蔡仍就已經宣布了,將高麗王氏的男子全都軟禁起來,將高麗王氏的女子全都納入自己的後宮之中,不過,截至到目前為止,蔡仍一直都沒有動高麗王氏之女,也包括李資謙送給自己仁川李氏之女。

  蔡仍如此,自然不是因為蔡仍變了,變得不好女色了,而是:

  首先,蔡仍真是太忙了——先不說,高麗南部地區,一直到五月中旬,才完全平定,也不說治理這些陌生的地區有多難,隻說讓他們這些外來人在這些地區站穩腳跟,就有夠蔡仍忙的了。不誇張的說,來高麗這半年多時間,蔡仍幾乎沒有一天不加班的,尤其是在李綱、趙鼎等人沒過來的時候,那段時間,蔡仍幾乎天天都忙到亥時,有時甚至得忙到子時。

  其次,蔡仍原來的妃嬪也不少,關鍵很多都是好久沒見了,像梁紅玉、王三娘、方百花、陳進姑、趙三十六娘、將勤兒,她們想蔡仍,蔡仍也想她們,自然得先可著她們來了,否則,本來就因為蔡仍女人越來越多而生悶氣的她們,就更得鬱鬱寡歡了。

  可以說,蔡仍好不容易才將自己的地盤和自己的女人們穩定下來,自己也終於可以閑下來了。

  尤其,隨著蔡仍登基,又升賞一大堆人,讓大家各司其職之後,蔡仍真是可以閑下來了。

  沒了那麽多的事,蔡仍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在自己的妃嬪身上耕耘,消了自己妃嬪們的怨氣。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高麗水養人,這幾個月時間,蔡仍戰果斐然——後宮之中頻頻傳出喜訊,幾十個女人因蔡仍耕耘,而暗結珠胎。

  也正是因為如此,蔡仍的後宮中,損兵折將,戰力大減,而蔡仍也終於有時間消化高麗王氏之女了。

  所以,吃飯的時候,蔡仍就隨便問了已經成為自己尚寢女官的吉祥和如意一嘴:“高麗王氏之女是不是都在後殿?”

  ……

  後殿。

  高麗王氏之女生活的地方。

  起初,這裏人有很多人——不僅高麗王氏之女在這裏,還有大量的宮女在這裏。

  後來隨著蔡仍的賞賜與結婚都監和寡婦初女推考別監的建立,那些相貌差一些的宮女陸續都離開王宮嫁人了,相貌較好的宮女也陸續被蔡仍賞賜給自己的妃嬪做使女了。

  再後來,蔡仍又下了一道命令:三十五歲以上的高麗王氏之女(不論是王室,還是宗室),全都搬去王宮角落當中的慈寧宮中居住。

  到現在,這裏就隻剩下了一百多年輕的高麗王室之女(也包括王俁和王楷的妃嬪和高麗宗氏之女)和一些特殊的高麗女子——像投靠蔡仍的高麗大臣送給蔡仍的高麗美女和禮部給蔡仍從民間挑選的一百名高麗美女,比如鄭克永的兩個女兒,比如蔡孝的兩個姐姐。

  提到皇室、王室之女,人們往往想到的都是其光鮮亮麗的一麵,都會忽略她們所要承擔的。

  像有的朝代,在帝王死後,無子嗣的妃嬪得殉葬——有些殉葬的妃嬪才十三四。

  像有的朝代,在帝王死後,沒有幫帝王生下一兒半女的妃嬪會送往冷宮亦或是強迫出家——武則天還是“武才人”時,就在李世民死後被送去當了尼姑。

  像有的朝代,一些不受寵的妃嬪不得不利用自己在閨房中練就的刺繡功夫賺些錢來貼補,很多妃嬪甚至活得都不如宮女太監。

  這些都不說了,隻說如果運氣不好遇到皇王城被打破她們全都被抓的情況,那她們有可能就會生不如死,就像靖康之恥之時的趙佶和趙桓的嬪妃和女兒。

  蔡仍已經是很文明的了,雖然他也將不少高麗女人賞賜給了遼東軍的將士,但蔡仍強令遼東軍的將士必須納娶,得有正式的儀式,如果是娶妻不是納妾,王庭還為高麗女人陪送二十元的嫁妝,並且明令遼東軍的將士不許迫害高麗女人,並且還要出台相關的保護法——蔡仍此舉主要是為流汗又流血的遼東軍的將士成家,這裏麵婚配的意思大於賞賜。

  雖然蔡仍已經很文明了,但對於什麽都不知道的高麗王室之女而言,蔡仍和遼東軍仍是很可怖的存在,尤其見到那些宮女相繼被帶走了以後,她們更是無不擔心她們自己的命運,她們一直在想:是否哪一天她們也會被陌生人帶走?

  可讓這些可憐的高麗王氏之女沒想到的是,她們左等,沒有人來處置她們,她們右等,也沒有人來處置她們。

  後來,又有不少高麗女人(即投靠蔡仍的高麗大臣送給蔡仍的高麗美女和禮部給蔡仍從民間挑選的一百名高麗美女)來到她們這裏。

  從這些後來的高麗女人那裏,高麗王氏之女知道,高麗亡了,現在已經改朝換代,變成遼東國了,而她們這些人,全都成為遼東王蔡仍的妃嬪了。

  這讓高麗王氏之女很傷心,她們中甚至有一些選擇為高麗殉葬。

  可這些為高麗殉葬的女人,就像是扔入大海裏的幾粒小石子,連點波瀾都沒能擊起。

  慢慢的,這些高麗王氏之女,也就不在做這些無用的犧牲了,她們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在這種她們不逼自己就沒人逼她們的環境中生活下去。

  很快,這些高麗王氏之女就發現,這麽生活,除了枯燥一點,也沒什麽,不缺吃,也不缺穿,她們就是有什麽需求,跟管理她們的女官說,也大多都能滿足她們。

  似乎,現在的生活,比從前那個爾虞我詐的生活,還要好一些。

  這種情況下,令很多本來很僵的關係也緩和了下來。

  比如,敬和太後李氏與承德公主和興慶公主。

  承德公主和興慶公主都是李資謙的女兒所生(她們分別是李資謙的大女兒和二女兒所生),說起來,她們二人還是延德王後李氏(李資謙的三女兒)的外甥女,也算是半個仁州李家的女人。

  而李資謙原本想讓延德王後李氏來繼承王俁的順德王後的王妃之位,這樣這個王妃之位就還在他們仁州李家,可惜最後繼承了順德王後的王妃之位的人卻是敬和太後李氏——李氏其實姓“王”,她是王俁的堂妹,高麗王氏為了名正言順的亂搶,掩耳盜鈴的頒布了一個法律,就是高麗王氏之女出嫁,不能隨父姓王,要隨母姓。

  無疑,敬和太後李氏便與仁州李家成了死敵。

  而承德公主和興慶公主怎麽說也是半個仁州李家的人,加上對敬和太後李氏搶了她們母親的王妃之位的膩味,最主要的是有李資謙為她們撐腰,結果承德公主和興慶公主與敬和太後李氏的關係非常僵。

  不過那是從前。

  現在大家都是待宰的羔羊,搞不好哪天還得被一個男人大被同眠,到那時就需要彼此照應了。

  這種情況下,還鬥什麽鬥?

  再說了,靜下來細想想,敬和太後李氏除了是承德公主和興慶公主的繼母,還是承德公主和興慶公主的堂姑,也不是外人,大家完全沒必要弄得這麽僵。

  關係挺複雜,也差著輩分,但實際情況卻是,敬和太後李氏與承德公主和興慶公主的年紀其實差不多大——她們三人之中,最大的是承德公主,然後才是敬和太後李氏,再然後是興慶公主。

  三個年紀相仿的女人暫時放下彼此之間的成見,才發現其實彼此之間竟然還可以成為朋友。

  承德公主的住處。

  敬和太後李氏和承德公主正在苦中作樂下著一種古棋,興慶公主則站在一旁觀看。

  這種棋的棋盤是用淺線條刻畫出四個四方形後再畫出了對角線等。

  這種棋的玩法是用自己的棋子逼死或吃掉對方的棋子,最終將對方的棋子全部吃掉,就算獲勝。

  眼見雙方就要分出勝負。

  門外突然傳來了一個不大又急切的聲音:“請問,承德公主可在此間?”

  敬和太後李氏、承德公主、興慶公主全都是一怔!

  不過很快承德公主就道:“本宮在。”

  門外之人又道:“奴婢是陛下派來的。”

  承德公主猶豫了一下,問道:“不知是哪位陛下?”

  承德公主說出這話之後,不論是她,還是敬和太後和興慶公主,全都是一臉苦澀!

  要是以前,說陛下,隻能是高麗王,也就是王楷,可現在,說陛下,還有蔡仍,而且,敬和太後、隨德公主、興慶公主都覺得後者的麵居多,要知道,現在這裏可是後者的地盤。

  門外之人並沒有糾結承德公主的大不敬,而是直接說道:“奴婢是高麗王派來的。”

  高麗王,就不能是蔡仍了,隻能是王楷,否則就是遼東王了。

  敬和太後、隨德公主、興慶公主互看了一眼,最後,還是敬和太後點了點頭,興慶公主才把門打開。

  門開了之後,敬和太後、隨德公主、興慶公主才發現,門外之人是一個宮女打扮的二十歲出頭的少女。

  少女一閃身進入房中。

  四下打量了一下,見敬和太後也在,少女趕緊給敬和太後請安道:“見過太後,奴婢是韓安人之女韓彩英,是陛下派奴婢來給你們送消息的,太後在這裏正好,省得奴婢再去找太後了。”

  敬和太後點點頭,道:“陛下讓你來找我們,所為何事?”

  韓彩英道:“陛下說,現在是高麗生死存亡之際,希望太後、兩位公主,還有其她高麗王氏和宗氏的人,為高麗做出一些犧牲……”

  與此同時。

  一個宮女也敲響了延德王後李氏的房門。

  延德王後的妹妹(即李資謙的第四女)打開房門之後,那個宮女一邊警惕的看著門外的動態、一邊說道:“陛下今日有可能會臨幸你們這裏,李太師托我帶話給你們,他說你們務必要把握住這個機會求得陛下放他北去,他還說這是為了仁川李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