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雪上加霜(求訂閱!)
作者:任鳥飛      更新:2020-05-16 00:18      字數:3430
  …

  蔡攸自五月十八日離開東京汴梁城,六月十三日才到達雄州。

  這千裏之路,蔡攸竟然走了整整二十五天。

  一路上,蔡攸逢廟就跪拜,見神就燒香,據說用了整整一馬車的香。

  不管是麵對佛祖,還是麵對觀音菩薩,蔡攸都雙手拈香,閉目祈禱,口中念念有詞,乞求滿天神佛保佑大宋之師旗開得勝,一舉收複燕京,讓他自己載譽而歸。

  走到北京大名府時,蔡攸獲知宋軍兵敗白溝,他突然病倒,臥床不起。

  大名府留守趕緊找來一些美女,日夜精心照料,蔡攸這才漸漸康複起來。

  蔡攸到達雄州宣撫司時,趙佶下令撤軍的手詔也正好剛剛傳來。

  童貫打算先退回到河間府,在那裏等待時機。

  蔡攸則很想回到大名府,繼續養病。

  前線之人,各自在做撤軍的準備。

  ……

  耶律淳本想向大宋稱藩的,然後跟大宋借兵抵禦北邊的完顏阿骨打和西邊的蔡仍和耶律延禧,為大遼、為他們契丹一族保住燕京這最後的疆土。

  不想,蕭幹和耶律大石擅自出戰將宋軍打得一敗塗地,讓耶律淳的謀劃全部都落了空。

  蕭幹和耶律大石在最不該打敗宋軍的時候將宋軍打敗了,不,應該說,蕭幹和耶律大石在最不該跟宋軍開戰的時候跟宋軍開戰了,將北遼的最後一絲生機也給斷送掉,雪上加霜,讓耶律淳萬念俱灰,隨即病情急劇加重。

  一天,臥病在床的耶律淳,忽然看到一些黑色的蝙蝠在他的寢宮裏飛來飛去,讓他心煩意亂。

  耶律淳對伺候他的蕭普賢女說:“這大天白日裏,怎麽會有蝙蝠飛進來?它們從哪裏飛進來的?快讓人將它們趕出去!”

  蕭普賢女聽言,趕緊叫人驅趕蝙蝠。

  其實——

  大殿裏根本就沒有蝙蝠,這全都是耶律淳的幻覺。

  誰都能看出來,耶律淳的病情越來越重了,可能時日不多了。

  這讓本就被陰霾籠罩的燕京,更加灰暗了。

  自從那日起,耶律淳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還一會兒恍惚、一會兒清醒。

  六月中旬,蕭幹匆匆來到耶律淳的寢宮。

  盡管耶律淳已經死氣沉沉的了,可蕭幹還是小聲在耶律淳耳邊說道:“陛下,西邊剛剛急湊,說蔡仍親率十萬精兵正在攻打儒、媯二州,看樣子像是準備要殺過燕山,來攻打燕京。”

  耶律淳大為震驚,他急忙吩咐蕭幹說:“你趕快召集群臣,來這裏商議對策!”

  北遼的番漢大臣們接到通知後,陸續來到耶律淳的寢宮開會。

  望著白發蒼蒼、精神憔悴、目無神采、瘦成皮包骨的耶律淳,北遼的番漢大臣們既心酸又焦慮。

  耶律淳半躺半臥在床上,望著眾臣,有氣無力的說:“現在,蔡仍率領十萬精兵準備要來攻打燕京,你們看該怎麽辦?”

  眾人聽罷,在大驚之後,立即吵作一團!

  有人說:“死戰到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大遼勇士既然能打敗宋軍,就一定能打敗蔡仍的人馬!”

  有人說:“蔡仍曾經以相同的兵力大敗金軍,戰力不可小覷,非是孱弱的宋軍可比,如今又親率十萬大軍東來,怕不是那麽容易戰勝的。”

  有人說:“觀蔡仍所作所為,應該也是大宋的敵人,燕京若被蔡仍得了去,大宋離亡國也不遠矣,咱們可以以此跟大宋結盟,共同對付蔡仍。”

  有人冷笑道:“咱們剛把宋軍殺得大敗,令大宋損失數萬人馬,大宋能跟咱們結盟嗎?退一步說,就算大宋願意跟咱們結盟,咱們又敢讓宋軍進入境內麽,不怕大宋假道伐虢?”

  有人說:“要不投降女真人?借女真人的……”

  沒等這人說完,就有人怒道:“我大遼落到如今這般田地,皆因女真人叛亂,我寧可投降蔡仍、投降大宋,也絕不投降女真人!”

  有人趁機道:“那投降蔡仍如何?”

  “……”

  聽著眾人的爭吵,想著他們北遼已經無路可走,耶律淳急火攻心,哇得吐出了一大口鮮血,隨即頭往後一仰暈厥了過去!

  守候在旁的禦醫們見狀,趕緊上前搶救。

  直到第二天上午,耶律淳才慢慢醒了過來。

  此後,耶律淳的身體徹底誇了,全靠千年人參吊著最後一口氣。

  這天,陽光很燦爛,灑滿了木格花窗。

  耶律淳突然覺得今天頭腦特別清爽,他讓蕭普賢女通知李處溫前來覲見。

  耶律淳當著蕭普賢女的麵,親筆給李處溫寫下一份手劄,授予李處溫為番漢馬步軍都元帥讓李處溫統領遼國所有兵馬,並囑咐道:“朕死以後,你們一定要迎立秦王耶律定繼位,不可有誤。”

  李處溫含淚答應。

  耶律淳隨後閉上眼睛,好像是睡著了。

  其實——

  耶律淳並沒有睡,他也實在是無法入睡,他想:“現在,蔡仍親率十萬大軍來攻打燕京,而女真大軍已集結至北邊北安州,大宋又陳兵於南部邊境,這三支利箭都要射向燕京,燕京如何能保住?”

  耶律淳慢慢睜開眼睛,然後望著蕭普賢女說:“我死以後,你要好自為之。我登基稱帝之事,連累你了。你……算了,時也,命也!”

  說完,耶律淳便默默流淚。

  見耶律淳這明顯是要駕崩了,李處溫急忙派人暗中去通知一眾大臣,說陛下病情危重,請大家速來侍疾。

  趁宮中忙亂之際,李處溫悄悄離開了宮城——他想去關閉燕京城門,將蕭幹和耶律大石等將領擋在城門之外,然後再派人去雄州聯係童貫,讓童貫率軍前來,那時他便開門迎降。

  可當李處溫趕到迎春門時,守門軍士向他報告說,剛才蕭幹率領三千精騎急速入城了。

  李處溫聞訊大驚!

  在此敏感時刻,蕭幹率軍入城,那不用說,肯定是他妹妹蕭普賢女安排的。

  李處溫實在沒想到,蕭普賢女的行動速度會如此之快。

  從這一對決上來看,李處溫完敗給了蕭普賢女。

  蕭幹來到耶律淳的寢宮時,耶律淳已經徹底閉上了眼睛,大遼這個曾經的草原霸主、這個曾經幅員遼闊的大帝國再度雪上加霜。

  蕭幹立即封鎖消息,並對皇城實行戒嚴,矯詔群臣來皇宮議事。

  大臣們來到皇城,隻見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氣氛異常嚴肅,便都猜到是怎麽回事了。

  果然!

  蕭幹很快就對眾臣宣布:“遵照陛下臨終遺囑,遙立淮陰王之子耶律定為帝,王妃蕭氏普賢女為皇太後。由於耶律定隨父北獰,所以由蕭太後權主軍國之事。”

  眾人唯唯,沒有人敢提出異議。

  蕭普賢女隨即改年號為“德興”——蕭普賢女號“德妃”,因此,從她給自己立的年號上,就不難看出她的野心、她的期待。

  李處溫也接到了開會通知,但他在家稱病不出,隻讓他兒子李奭趕緊聯絡燕京的豪傑勇士,準備暗中起事,將燕京獻給大宋。

  為保萬無一失,李處溫其實也暗中聯係了大金。

  總之,李處溫見大遼真的是亡定了,已經開始為他自己一家找後路了——這裏麵也有為北遼找後路的意思,在李處溫看來,耶律淳所走的路是對的,在這種情況下,北遼唯有向大宋稱藩才能得以保全。

  李處溫作為百官之首並沒有來參拜,換而言之,李處溫並沒有承認她的統治地位,這讓蕭普賢女有些不安。

  蕭普賢女對蕭幹說:“李處溫手中有個劄子,是先帝寫給他的,委任他為兵馬都元帥,如果那個劄子在他手上,你也要受他節製,應該及早將那個劄子收回,不能讓那個劄子在一個漢人的手中,免得留下後患。”

  沒錯。

  蕭普賢女並不相信漢人。

  甚至可以說,蕭普賢女很恨漢人,恨他們卑鄙無恥、趁人之危、左右搖擺總想著投降。

  有時,蕭普賢女都想將治下的漢官和漢人全部殺光,以泄她心頭之恨。

  可惜!

  現在的北遼已經是千瘡百孔,根本不支持蕭普賢女這個念頭。

  蕭幹說:“明天太後請他進宮,臣保證讓他乖乖將東西交出來。”

  第二天一早,蕭普賢女便下令李處溫立即入宮,有要事相商。

  李處溫、李處能、李奭在李府的密室中商量了許久。

  李處能說:“蕭德妃和蕭幹都是心狠手辣又詭計多端之人,大哥不可不防,我看大哥你還是繼續稱病,不去為妙。”

  李處溫笑了笑,說:“肯定是蕭德妃和蕭幹惦記著我手中的那份兵馬都元帥手劄,想逼我交出去,放心吧,他們才把持朝政,應該還不敢對我下毒手,待我進宮去瞧一瞧,他們有甚麽花招?”

  李處溫隨後入宮拜見了蕭普賢女。

  而蕭幹也在這裏。

  李處溫一見到蕭普賢女,就快步上前,然後跪下,哭道:“陛下撒手離去,老臣因此備受打擊一病不起,今天才好一些……老臣這裏有一份陛下臨終前寫給老臣的手劄,老臣不敢私藏,現呈交太後處置。”

  說著,李處溫便從懷裏取出那份兵馬都元帥手劄,雙手捧給蕭普賢女。

  李處溫的這個表現,讓蕭普賢女很滿意,她微微一笑,說:“李太尉年事已高,還是以保重身體為本,軍馬繁雜之事,就交給年輕人去處理吧。”

  一日後,蕭普賢女認命蕭幹為南北院樞密使兼兵馬都元帥,天下兵馬皆歸蕭幹統領。

  自此,北遼進入蕭普賢女的統治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