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蔡仍就是大都督(求訂閱!)
作者:任鳥飛      更新:2020-05-16 00:18      字數:3262
  …

  等趙佶、王黼等人得知,落梅堂早已經人去樓空了,他們如何還能不知,童貫所湊十有**是真的?

  趙佶在第一時間就將王黼、鄭居中、李邦彥、白時中等重臣找來商量對策。

  趙佶還將蔡京給叫到來,然後將童貫的奏章扔給蔡京看。

  蔡京顫顫巍巍的撿起奏章一看,眼神頓時就變得陰沉不定起來——他怎麽也想不通,擁有大好前程的蔡仍為什麽會走這一步?

  是為了女人嗎?

  雖然蔡京知道蔡仍有些好女色,但在蔡京看來,這是人之常情,世間有幾個真男兒不好女色?

  因此,在蔡京看來,這不足以讓蔡仍犯這麽大的錯誤。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上,還無法斷定,蔡仍是先捉了耶律延禧,還是先將家眷取走的,也就是說,還無法斷定,蔡仍是臨時起意,還是蓄謀已久。

  蔡京的政治鬥爭經驗何其豐富,他立即就做出了取舍,道:“蔡仍那孩子,雖然來京三年,但他大多時間都在外麵征戰,老朽又年老精力不濟,以至與他接觸不多,對他疏於管教,老朽有罪,請官家責罰。”

  王黼看了蔡京一眼,心道:“老狐狸倒是夠果斷,可你以為這樣你就能擺脫關係了嗎?”

  果然!

  趙佶怒聲道:“疏於管教?養不教,父之過,他父早死,你身為大伯,沒將他教好,那就是你之過!”

  趙佶又道:“朕帶你蔡家如何?你蔡家就如此回報朕?奸佞!”

  蔡京道:“老朽回去就將蔡卞那一支逐出族譜,永不承認他們那一支是我們仙遊蔡家之人。”

  蔡京知道這樣不足以消除趙佶心中對他的怨恨,他語氣一轉,亦真亦假又道:“老朽如今已遠離朝堂,不問世事,與尋常老人無異,實在是無法責罰這個逆侄,老朽甘願接受官家的責罰。”

  聽蔡京這麽說,趙佶覺得也是,蔡京都快八十了,已經致仕快兩年了,哪裏還能管得了蔡仍這個權柄滔天的風雲人物?

  加上,蔡京再怎麽說也是趙福金的公公,與趙佶是親家。

  再加上,蔡京再怎麽說也是他好友、他重臣蔡攸的父親。

  所以,氣消了一些之後,趙佶厭煩的衝蔡京擺擺手,讓蔡京去一邊站著。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趙佶看向王黼等人,問道:“都說說吧,怎麽處理蔡仍擅捉、擅放遼主和霸占遼國皇室之女?”

  李邦彥如今算是太子黨的扛旗人物,而蔡仍與太子趙桓又是連橋,這時候不能不站出來做些補救。

  因此,想了想,李邦彥出列,說道:“陛下,如今蔡仍獨領大軍在外,又恰逢收複燕雲的關鍵時刻,是不是……慎重一些對待蔡仍,最不濟,也不能將他逼到契丹人一方,增加契丹人的力量……”

  李邦彥此言一出,趙佶和不少人的神色都變得凝重起來。

  要知道,前線新敗,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蔡仍轉投了遼國,那可就不僅僅是無法收複燕雲的事了,說不準雙方有可能會聯合起來,然後一同南下。

  那樣一來,大宋有可能就危險了。

  見趙佶和其他人意識到了這中間的問題,李邦彥又道:“其實,不論是擅捉、擅放遼主,還是霸占遼國皇室之女,都可以等以後再做計較,現在當務之急是如何將此事對咱們大宋的影響降到最低。”

  李邦彥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先別聲張,先別計較,先別逼蔡仍,免得蔡仍走極端,反而損害了大宋的利益,至於蔡仍,可以等他們準備好了再慢慢炮製蔡仍。

  遲疑了一會,趙佶說道:“朕相信,蔡愛卿也許是一時處理不當,一時鬼迷心竅,並不是真有別的心思……”

  就在這時,內侍突然來稟報:“陛下,開封府府尹王大人求見,他說有重要之事稟報。”

  被打斷的趙佶,眉頭一皺,問道:“王時雍有什麽事?”

  內侍道:“王大人說,有一個自稱是冠軍侯管事的人有要事要當麵湊稟陛下。”

  皇帝哪是什麽人都能求見的?

  這種事,王時雍不可能不知道。

  因此,趙佶敢斷定,這個所謂的蔡仍的管事,所想稟報之事必定不小,至少是讓王時雍覺得有必要帶他來麵見皇帝。

  再結合已知的蔡仍的消息。

  趙佶初步推斷,這個所謂的蔡仍的管事,有可能是來舉報蔡仍想要自立的。

  不僅趙佶這麽猜測,王黼等人也這麽猜測。

  王黼進言道:“陛下不妨先見見此人,知己知彼,方能找到合適的應對之法。”

  趙佶覺得王黼說得不錯,便讓王時雍將人帶來。

  不多時,王時雍便帶來一人。

  王時雍到來之後,湊稟道:“啟奏陛下,此人來臣開封府鳴鼓告秘,臣聽了之後,覺得此事極為嚴重,又涉及朝中重臣,因此不敢受理,遂將此人帶來,請陛下聖奪。”

  王時雍話音一落,眾人都看向跪在他身邊的一人。

  這人很激靈,他恰到好處的說道:“小人蔡全,見過陛下。”

  趙佶還沒說什麽,一旁站著的蔡京,便詫異道:“蔡全?”

  趙佶看向蔡京,問道:“太師知道此人?”

  蔡京稟報道:“他的確曾是蔡仍的管事,可很久以前好像就被蔡仍攆回仙遊老家了,在那之後,老朽就再也沒有看到過或是聽到過他。”

  蔡京這其實是在告訴趙佶:“此人應該不是蔡仍的親信。”

  趙佶聽了,不禁有些大失所望!

  不想,蔡全卻轉向蔡京,道:“太師說得不錯,小人是在三前年被蔡仍那個逆賊給趕走回仙遊了,不僅如此,自那時起,小人其實就已經離開了蔡家。”

  可緊接著,蔡全語氣一轉,又道:“可正是因為如此,才叫小人知道了一件大事。”

  王黼問:“什麽大事?”

  蔡全一字一頓道:“蔡仍狼子野心想要自立。”

  蔡全以為,他這話一說出來,必定會讓眾人吃驚不已。

  可蔡全偷眼看了看,見自趙佶以下竟無一人對他這話感到吃驚。

  蔡全心道:“難道他們已經知道了?”

  王黼皺眉道:“你知道什麽,速度說,如果真有用,陛下會不吝升賞,如果沒用,哼!”

  蔡全一聽,不敢再賣關子,他忙道:“小人離開蔡家之後,便四處訪友,後來,方臘叛起,小人也被裹挾,加入方五相公的叛軍,因為小人自幼飽讀詩書,方五相公便讓小人當了一個小頭目,睦州大敗了之後,小人本想找個機會逃離方五相公的魔掌複為良民,可不想,方五相公竟將小人帶去了台州,在那裏他投靠了一個自稱“大都督”的人,不久之後,那個大都督便派人將方五相公的殘部全都接走,小人也是其中之一。”

  頓了頓,蔡全接著說道:“我們來到海邊了之後,見到了數千艘大船,很多原屬於方臘叛軍的人都登上了那些大船,還有不少東南的亂民,也登上了那些大船。”

  蔡全偷眼看了看,見趙佶等人不再像之前那樣對他所說的無動於衷了,他大受鼓舞,繼續說道:“那數千艘大船載著我們行駛了一天一夜之後,來到了一個地方。”

  蔡全忍不住賣關子道:“你們猜那是什麽地方?”

  王黼冷聲道:“你確定要讓陛下猜嗎?”

  蔡全一激靈,忙道:“那是一座島,很大的島,他們管那裏叫台灣,後來小人多方打聽後得知那裏是流求。”

  趙佶皺眉道:“流求?”

  李邦彥趕緊給趙佶普及道:“流求西隔海峽與東南相望,春秋戰國時期稱那裏為“島夷”,秦朝稱“瀛州”,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時起稱“流求”,本朝初期,已經有人在流求前麵的澎湖生活,真宗朝有人想過要將流求劃歸咱們大宋統治,但流求上瘴氣極為嚴重,非當地土著不能在其上生活,此事便告罷。”

  蔡全接過李邦彥的話,說道:“流求初時的確像這位大人所說的,瘴氣極為嚴重,可是他們在島上放了一把大火,大火燒過之後,瘴氣的問題就沒那麽嚴重了。”

  蔡全又道:“他們先後移民百在流求上建了七座城……”

  “什麽?有民百萬?還有城七座?”

  這回自趙佶以下無不感到震驚!

  王黼追問道:“你所言,可當真?”

  蔡全發誓道:“小人所言,句句當真,如有半句虛假,小人甘願受那千刀萬剮之刑!”

  趙佶君臣相互看了看,白時中問道:“你是說,這上百萬人,都是方臘叛匪?”

  蔡全道:“一部分是,另外一部分是東南亂民。”

  得了蔡全的肯定答複,趙佶君臣無法形容他們此刻的心情。

  王黼反應最快,他道:“這麽說來,當初蔡仍並沒有平定東南之亂,而是將東南的叛匪和亂民全都移到流求去了?”

  趙佶君臣一聽,無不反應過來,他們齊齊看向蔡全,希望能從蔡全那裏得到證實。

  見所有人都向他看來,蔡全深吸了一口氣,道:“這位大人猜得不錯,蔡仍就是大都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