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捷(中)(求訂閱!)
作者:任鳥飛      更新:2020-05-16 00:18      字數:3810
  …

  在耶律佛頂派出來的探馬探到右路先鋒軍的同時,右路先鋒軍的踏白也探到了耶律佛頂的軍隊。

  不。

  應該說,擁有望遠鏡的右路先鋒軍的踏白先一步發現了耶律佛頂派出來的探馬。

  因為贏了一個先機,右路先鋒軍的踏白,果斷選擇大迂回,然後在河陰探到了遼軍的具體人馬數量,而且還被他們僥幸發現了耶律佛頂分出去的那三千馬軍。

  右路先鋒軍的踏白趕緊將這些消息匯報給了楊再興,楊再興又將這些消息告訴給了嶽飛、張憲等人。

  作戰參謀將遼軍的分布情況畫在了地圖上,嶽飛等人觀後,嶽飛問王德、張憲以及一眾隨軍參謀:“你們怎看?”

  參謀長林師益道:“依我看,不妨先吃掉他分出來的這三千人馬,具體,可以以背嵬軍迂回到那片樹林,然後縱火燒林,將他們逼出來,擊殺。”

  不得不說,林師益此計真毒。

  試想一下,林子著火,別說能不能燒死這三千遼軍,隻說他們縱然能逃出來,也必定驚慌失措,哪能一戰,必然可以輕鬆勝之。

  楊再興覺得林師益此計不錯,道:“我看此計可行。”

  張憲卻反對道:“咱們不可因小失大,咱們此次的戰略目標不是擊敗眼前這支軍隊,而是盡量殲滅眼前這支軍隊,最終目的是攻占應州城,為相公的大軍建立橋頭堡,一旦咱們先對敵人這三千奇兵出手,恐怕會打草驚蛇,無法一舉殲滅其大部隊,若是讓他們逃回應州城,那咱們再想要攻打下應州城,怕是就要廢上一番手腳了。”

  還是原來那話,張憲對神機軍太有信心了,他相信,隻有神機軍一出手,必定會一舉擊潰遼軍,進而將其殲滅。

  林師益和張憲說的其實都有道理,這時候就要考驗統帥的決策能力了。

  嶽飛沉吟了少許,然後扭頭問張憲:“宗本兄,你神機左軍真有把握一舉擊潰遼軍?”

  張憲毫不含糊道:“我願立軍令狀。”

  嶽飛也不廢話,道:“那就撿最大的打,畢竟,隻有第一次曝光,才最有可能取得最大的戰果。”

  見嶽飛已經抉擇了,林師益等參謀立即完善嶽飛的決策,給出最可行的作戰計劃。

  經過林師益等作戰參謀的反複討論,他們一致認為,隻要神機軍的動作夠快,那三千作為奇軍的遼軍根本就不可能趕到戰場。

  不過——

  為了以防萬一,他們還是建議,“當敵以正陣,決勝以奇兵,前後左右俱能相應,則常勝而無敗。”,也就是可以分出來一千重甲步軍和一千騎兵作為機動部隊以防萬一。

  作戰計劃指定好了之後,嶽飛、張憲、楊再興並沒有立即率軍前往河陰,而是先埋鍋造飯,讓將士和戰馬得到充分的休整。

  晌午時分,右路先鋒軍才開往河陰。

  等到右路先鋒軍到了河陰,太陽已經西落。

  耶律佛頂看了看頭對麵的太陽,便知來得這支宋軍一定是由宿將所統製,因為他們竟然連陽光照射的方向都算計到了。

  再一看,來的宋軍竟然有五六千馬軍,耶律佛頂的神色,變得更加凝重!

  然而——

  讓耶律佛頂有些沒看懂的是,宋軍在布完了陣之後,竟然一反常態——原本在最前麵的馬軍竟然全都退到了後麵!

  耶律佛頂再定睛一看,就見宋軍竟然將步軍布在了前麵。

  仔細看了看,耶律佛頂發現,那些步軍的士卒手上拿著的武器很怪——那是三根竹節狀單鐵管聯裝的……鐵錘?

  耶律佛頂問左右:“你們可知那是什麽兵器?”

  眾人皆搖頭。

  耶律佛頂再一看,終於看到了一些他熟悉的武器——床弩。

  耶律佛頂非常畏懼這種大殺器,宋遼以往的戰爭中,這種大殺器給他們遼人帶來過無數噩夢。

  耶律佛頂心道:“此仗怕是不容易打啊。”

  再一看,耶律佛頂愕然發現,宋軍中竟然還有一些用粗布罩著的東西。

  耶律佛頂有些擔憂的想:“這些他們藏起來的東西,是他們故布疑陣,還是他們決勝的手段?布下的東西會是什麽?”

  想了想,耶律佛頂一揮手,叫來一人,道:“去質問一下宋軍,為何要犯咱們遼土?”

  那人聽言,立即打著白旗到了宋軍陣中,然後質問道:“宋朝是禮儀之國,今不顧友好盟約,率先舉兵北上,兵出貴在有名,不知你等緣何至此?”

  其實,耶律佛頂這是緩兵之計,目的是給那三千奇兵爭取來到戰場的時間。

  耶律佛頂的小伎倆,被林師益一眼就看破了,他立即將之告訴給了嶽飛。

  不用林師益說,嶽飛也能猜到耶律佛頂打得是什麽主意。

  嶽飛連眼皮都沒抬一下,就道:“砍了,首級高高掛起。”——右路選鋒軍是以步軍為主,無法主動攻擊,所以嶽飛隻能殺來使試試看能不能逼對方主動來戰。

  可惜!

  耶律佛頂雖怒,卻並沒有立即出兵,因為那三千奇兵離得還太遠。

  直到覺得那三千奇兵差不多應該能趕上這一戰了,耶律佛頂才高聲大喊:“南人不顧盟約趁我們之危不宣而戰,太欺我大遼無人了,也太卑鄙無恥了,今日,有我無敵,有敵無我!”

  “殺殺殺!”

  “殺殺殺!”

  “殺殺殺!”

  “……”

  耶律佛頂的話引起了遼人的共鳴,“金國人我們打不過,難道我們還打不過你們這些宋國人?讓你們不宣而戰,讓你們趁人之危,讓你們不顧盟約,太欺負人了,今天有你們,就沒我們,我們拚了!”

  另一邊,嶽飛也在鼓舞士氣:“軍人,當為戰爭而生,為和平而死;軍人,當以“戰死疆場,馬革裹屍”為榮;軍人,要當得起“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這八個子……遼軍一萬馬軍,咱們五千馬軍、一萬步軍,兵力相當,這種情況,就是狹路相逢,隻有真正的勇者才能取勝!”

  張憲單獨鼓舞神機左軍道:“漢人能否收複雲州,子孫後代能否安居樂業,全看咱們的了。另外,在這無遮無擋的平原之上,步軍怎麽都不可能跑過馬軍,所以,隻有勝了,你們才能活,敗了,你們十死無生。”

  楊再興則鼓舞背嵬軍道:“我們是一群野狼,一群嗷嗷叫的野狼!任何敵人,都是我們嘴裏的一塊肉,我們要吃他們的肉還要嚼碎他們的骨頭……”

  “虎虎虎!”

  “虎虎虎!”

  “虎虎虎!”

  “……”

  右路先鋒軍的士氣也被嶽飛等人調動了起來!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具有天然的優勢。

  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機動性和衝擊力方麵。

  說得通俗一些,步兵打騎兵是贏了追不上,輸了跑不掉,而騎兵在攻擊步兵的時候,可以利用人和馬的總重量對其正麵的步兵方陣形成更大的衝擊力。

  一些體型大的馬的重量甚至能達到一噸二,而運動速度又快,因此衝擊力極為可怕。

  還有更為重要的是,機動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轉軍隊之間的數量對比。

  換句話說,機動性好的一方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攻擊對方的某一個區域,局部形成了兵力優勢。

  盡管整體上來說,可能是防守的一方兵力更多,但是防守一方需要防守很多地方,在一個局部而言,進攻方可以形成數量優勢,並且趕在防守方的援兵到達之前,將當地守軍消滅掉。

  這也就是機動性的作用。

  機動性好的軍隊可以通過快速的轉移自己的軍隊,總是能夠形成局部戰場的兵力優勢,從而把缺乏機動性的一方逐步殲滅。

  因此,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來說,總是具有先天的軍事優勢。

  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萬裏長城。

  那麽農耕民族該如何來應對?

  一種方法是利用地形,也就是利用山地來阻擋騎兵的奔跑,並且居高臨下的攻擊,長城正是這樣防禦方式。

  另一個辦法就是以騎兵對騎兵,通過組建強大的騎兵軍團來對抗遊牧民族,漢之對於匈奴,唐之對於突厥,都是沿用的這種策略。

  如今,嶽飛卻將步軍布在前麵,還是在沒有任何險要地勢的平原上。

  在耶律佛頂等遼軍的將士看來,未戰,他們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再加上對宋人的恨。

  這些之前對上金人無比憋屈的遼人,叫嚷著就衝了上來!

  雖然是生平第一次指揮這種規模的大決戰,可嶽飛卻表現出來了異於常人的沉穩,讓張憲和楊再興不僅暗暗點頭,心道:“難怪大都督這麽提攜他。”

  待遼軍過了河,到了三百步的距離,嶽飛下令:“床弩攻擊!”

  看見旗令官打出來的旗語,前陣總指揮張憲立即指揮床弩指揮官王蘭:“床弩,放!”

  頃刻之間,數十張床弩就一齊扣動扳機!

  金吾軍的床弩,全都是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杆,以鐵片為翎,世稱“一槍三劍箭”,發射的時候蔚為壯觀,箭支有如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裏麵,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緣而上,射人、射馬,哪怕是穿著最好的重甲,都必死無疑,甚至能將人馬死死的釘在地上。

  而且,金吾軍的床弩全都是一弩四箭。

  也就是說,一下就射出去了近兩百支標槍一般的鐵矛。

  “咻咻咻咻咻……”

  頃刻之間,就有六七十遼軍將士和戰馬,應聲落馬!

  首當其衝的耶律佛頂,仗著身手矯健,藏在了馬腹之下,僥幸撿了一條命,不過他也是嚇得脊背發涼!

  很快,“咻咻咻咻咻……”第二輪床弩開始射擊,然後是第三輪床弩射擊。

  僅這三波床弩射擊,就給遼軍將士造成了近二百的傷亡。

  不誇張的說,如果右路先鋒軍還能像這樣射出輪床弩,沒準能僅憑床弩就將遼軍擊潰。

  畢竟,床弩所擁有的,可不僅僅是恐怕的殺傷力,還有強烈的心裏震懾!

  隻可惜!

  床弩的造價實在是在昂貴了,關鍵是製造麻煩,無法量產,另外搬運起來也麻煩,以至於,有錢又巧取豪奪如蔡仍,也隻能給各支步軍各配置一百張床弩。

  而且,通過這三波輪擊,遼軍的前軍已經來到了不到一百五十步的距離,這種情況下,就算他們還有床弩,也派不上用場了。

  耶律佛頂,也清楚這點,他一舉手中鐵槍,桀桀道:“輪到我們進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