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該不會叫梁紅玉吧(求訂閱!)
作者:任鳥飛      更新:2020-05-16 00:18      字數:3273
  …

  其實——

  蔡仍之所以敢從溫宗建手中將泰寧軍奪過來,是有原因的:

  首先,當然是蔡仍得了梁秉聰等衙內的幫忙。

  其次,是蔡仍現在的身份已經不同於之前了,一趟東京之行後,蔡仍的身份地位已經倍增。

  不過最關鍵的其實還是,溫宗建背後的楊戩失勢了。

  是的。

  權傾朝野十幾年的楊大總管失勢了。

  楊戩逼反宋江一事,還是叫趙佶知道了。

  當然了,這是有心人運作的結果。

  而這個有心人就是楊戩的死對頭梁師成。

  楊戩和梁師成這對冤家鬥了十幾年,一直未曾分出勝負。

  可那十幾年,掌管北宋王朝最高權柄的人是蔡京,他平衡玩得好,所以楊戩和梁師成誰也勝不了對方。

  可現在,蔡京致仕,掌管北宋王朝最高權柄的人是王黼——梁師成一手推上去的王黼。

  這種情況下,楊戩怎麽可能鬥得過梁師成?

  僅僅幾個回合下去,原來可以跟梁師成平分秋色的楊戩,就被梁師成打得落花流水。

  趙佶也終於發現,楊戩是何等的奸佞,如果沒有楊戩弄得西城所,宋江等人又怎麽會反?

  恰恰趕上了方臘也反了,趙佶一怒之下,差點奪了楊戩的知入內內侍省、彰化軍節度使、太傅之位。

  楊戩因此一病不起。

  趙佶得知此事之後,想到北宋朝廷立明堂,鑄九鼎,修大晟府、龍德宮,都是由楊戩擔任的提舉官,便暫時放過了楊戩。

  可趙佶雖然念及舊情沒有處罰楊戩,但卻以楊戩病重為由,讓給事掖庭、掌管後苑的李彥暫代楊戩為大內總管。

  從這些事上,那些搞了一輩子政治的人,哪能看不出來,楊戩完了?

  而且,楊戩的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從太醫局傳出來的消息說,楊戩很可能活不過三個月。

  在這種情況下,蔡仍如果還不將泰寧軍吃下,那蔡仍也就不用去想取趙宋而代之的事了。

  ……

  蔡仍的船艙中。

  蔡仍在帥位坐著,嶽飛和劉錡站在蔡仍對麵。

  蔡仍看著嶽飛和劉錡問:“聽說牛皋和王勝經常跟你們兩個對著幹?”

  嶽飛和劉錡同時沉默,算是默認了蔡仍所說的。

  蔡仍道:“這兩個混球是在我組建金吾軍的時候就跟我的,流血、流汗,牛皋更是差點將命都送了,王勝也是數次經曆生死,而且他們本身的能力也都不錯,都是大將之才,而你們兩個,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的確是勝不過他們,這也就不怪他們會不服你們了。”

  其實——

  蔡仍隻說了一半——他隻說了牛皋和王勝比嶽飛和劉錡強的一麵,並沒有說,嶽飛和劉錡資曆淺、年紀小、威望不夠,不足以服眾。

  可嶽飛和劉錡都不是一般人,蔡仍不說,他們也都心裏有數。

  劉錡一抱拳,道:“末將明白,末將理解王勝將軍,所以末將是不會跟王勝將軍一般見識的,也會充分接受王勝將軍的建議的。”

  不想,蔡仍卻道:“錯。”

  劉錡一怔,問道:“不知末將錯在哪裏?”

  蔡仍道:“我是說了牛皋和王勝不錯,都是大將之才,可我卻將興德軍和泰寧軍將交給你與鵬舉了。”

  劉錡似所悟,但卻沒有說出來。

  蔡仍繼續道:“因為牛皋和王勝隻是大將之才,而你和鵬舉卻是帥才,我認為你們能統領他們,所以才將興德軍和泰寧軍交給你們來統帶。”

  蔡仍又道:“為帥者,自然是要聽一聽別人的建議的,尤其是參謀人員的專業建議,但關鍵時刻,卻要勇於拿主意,畢竟,有時候戰機稍縱即逝,由不得主帥猶豫,所以,牛皋、王勝的話,你們可以聽,但卻不能讓他們左右你們的決定。”

  嶽飛、劉錡聽言,拜服:“諾!”

  蔡仍又道:“我會幫你們先壓著牛皋、王勝等人的,不過,這隻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若想治本,你們必須勤練你們所統領的將士,按照我金吾軍的軍法嚴格約束你們所統領的將士,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來折服你們所統領的將士。”

  嶽飛道:“將軍放心,嶽飛必不給將軍丟人!”

  其實,對於統領一軍這件事,與劉錡相比,嶽飛才更意外,才更激動,才對蔡仍更感激。

  劉錡可是正兒八經的軍門子弟,雖然給趙佶當了幾年小廝和跑腿,但畢竟是從西軍出來的,畢竟是自少就隨其父征戰真刀真槍的跟西夏精銳打過好幾年硬仗在西軍當中是有口皆碑的少壯派軍人,如果不是去京師當質子,現在也指定獨領一軍了。

  而且,劉錡今年二十三歲,年齡也勉強能服眾。

  再看嶽飛,是地道的草根兒出身,雖然習武、習兵法多年,但實際上卻是標標準準的野路子,從軍也僅僅一年時間。

  雖然在這過程當中,嶽飛也曾立過不少戰功,但這些戰功很明顯不足以支撐他統領一軍,就是統領一指揮人馬都很勉強。

  而且,嶽飛今年才十八歲,太小了。

  事實上,嶽飛自己都沒想到,蔡仍沒讓牛皋去統領泰寧軍,而讓他去統領泰寧軍。

  金吾軍上下都說,嶽飛是蔡仍失散多年的親弟弟,甚至,如果不是蔡仍也才二十歲,他們都會說嶽飛是蔡仍失散多年的親兒子,否則是絕不能這麽提拔嶽飛的。

  更為關鍵的是,蔡仍真有本事,且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讓嶽飛非常信服。

  (提代統領,金吾軍的所有人的資曆、戰功、威望都遠遠不夠,這不能說蔡仍有功不賞。)

  在這種情況下,嶽飛自然是對蔡仍極為尊敬,甚至是言聽計從、緊緊追隨。

  蔡仍又交代了嶽飛和劉錡一些之後,說道:“從現在開始,興德軍和泰寧軍隻是對外的稱呼,對內,興德軍改為金吾中軍,泰寧軍改為金吾後軍,金吾中軍暫時作為選鋒軍的中軍,金吾後軍暫時作為選鋒軍的後軍。”——另外,還有安化軍充當選鋒軍的左軍、武寧軍充當選鋒軍的右軍,皆由蔡仍所統製,不過,他們不是從金吾軍出發的,而是分別從密州和徐州出發的,目前還在路上。

  ……

  正月初三。

  金吾軍的船隊行使到了池州。

  因為需要跟當地的地方政府交換通關文書,船隊稍稍站了站。

  原本——

  這其實也就是一會的事。

  按照北宋朝廷的規定,地方州府長都會提前準備好通關文書,派人在岸邊等著軍隊的到來,畢竟,這可是涉及到貽誤軍機的事。

  可北宋南半邊已經有一百多年沒有經曆過戰事了,這就導致了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懈怠,根本就不守這些規矩。

  其實——

  軍方也同樣如此,跋扈一些的,直接就率兵闖關了,就像楊再興和李寶,就是這麽幹的——因為需要搶時間,所以蔡仍特許他們這麽幹的。

  可輪到蔡仍自己了,卻不能這麽幹,因為他跟楊再興、李寶不同,他需要名聲。

  所以,盡管有些麻煩,可蔡仍還是按足了規矩行事——反正他也不著急,反正大不了他提前點派人去通知一下地方政府也就是了。

  可是這次卻不同。

  雖然蔡仍已經提前派人去通知池州府了。

  可直到金吾軍的船隊到了池州的碼頭,池州府也沒派人過來。

  不僅如此,蔡仍派去找池州府的人也沒回來。

  沒辦法,蔡仍隻能讓船隊暫時在碼頭休息一會。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蔡仍派去通知池州府的人才回來稟報:“稟報將軍,池州知州去抄家問族了,現不在府衙,他還將通判等人也帶了去,剩下的人不敢做主,所以現在沒法給咱們出通關文書。”

  蔡仍一聽,眉頭就是一皺!

  抄家問族這種小事,哪裏用得著一州知州親自去,隨便派個人帶著衙役去就行了。

  蔡仍派去的人是柴進,柴進本身就是搞情報的,打聽消息已經成了他的本能,所以,一見蔡仍皺眉,他立馬說道:“被抄家問族的這戶人家,並不是尋常人家,而是寧海軍一個叫梁功成的統領家,而且他兒子梁繼祖也是寧海軍的一個指揮使,父子二人都是品級不低的武官,他家算得上是池州數得上數的大家族,不久前,方臘攻占杭州,他們父子帶軍去平叛,結果貽誤戰機,戰敗獲罪,現已經被杭州知州趙霆擒下,準備開刀問斬,梁家也被判抄家問族。”

  遲疑了一下,柴進又道:“還有一個消息,沒有被證實,我聽池州府的一個衙役說,那梁繼祖有一個女兒,生得貌美如花,且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更難得的是她武藝也不錯,生有神力,能挽強弓,每發必中,池州知州好像很喜歡梁有成的這個女兒,有意將之納為侍妾,所以才親自去抄家問族的。”

  “姓梁?”

  “生有神力,能挽強弓,每發必中?”

  “祖父和父親都因在平定方臘之亂中貽誤戰機戰敗獲罪?”

  蔡仍突然靈機一動,然後問道:“梁繼祖的這個女兒該不會叫梁紅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