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會
作者:東一太白      更新:2020-10-23 20:13      字數:3389
  自承王趙涵回到京城已有半月有餘。

  朝廷上就分封柳廷玉為秦王的事情爭執不斷,連續三堂早朝都鬧的不歡而散。

  對這件事情,趙肅的態度也是前後反複無常。

  一會覺得行,一會又覺得不行。

  而那些反對派也提出假意答應柳廷玉,引他來建安,而後直接將其誅殺!

  這言論提出來之後朝野轟動,早朝就像炸了鍋一樣。

  嘰嘰喳喳,指桑罵槐,揭人老底,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都來了。

  吵的趙肅幾次因為頭疼直接退朝了。

  這一堂朝會已經是這個月第四次了。

  按照大建律,朝會是五日一朝,本來今日不是算在開朝會的日子裏,隻是因為前日朝會吵的太凶,導致皇帝惹了痛疾,昨日發了雷霆之怒,午後的時候,就有幾人直接被飛鷹司的人給拿進牢裏去了。

  今日算是消停不少,雖然文武百官全部聚集,卻個個端著玉牌閉口不言,倒不像前日那般,在朝堂之上都惹媽媽問先人的。

  一秒記住https://

  一眾人都是低頭不語。

  當然,今日朝堂之上也進入了新鮮血液,那幾位被按下去的大人,今日就已經有人補了他們的缺,雖然隨著眾人也紛紛低頭,但是臉上表情洋溢著笑容,得了大利。

  本來,這事情在趙涵離開京城之時,就已經定下了。

  不過,

  在趙涵回來的第一堂朝會上,才提出此事,但是事情超過了趙肅的預計。

  本來並沒有什麽,柳廷玉想做秦王的消息由趙涵提出來,隨後大家討論。這件事情宰相何術均是提前知道的,所以一部分人在大家表現出驚訝之後還是很快說出了一些道理來迎合這件事情。隨後趙肅詢問其他官員的意思。

  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情除了趙靈,這些人從剛開始的不表態逐漸到後來的見風使舵,表示同意以外,其他那些官員,甚至是王家的人,都大部分同意了!

  這倒是超出了趙肅的預計,因為照他所想,這件事情畢竟是大建向柳廷玉妥協,所以有傷大建國體。隻是在打青州的問題上,那些青州出身的官員自然是反對的!

  在他看來,這樣的情況倒是省了朝會上鬧的沸沸揚揚,他這做皇帝的也下不來台,這倒好,沒人鬧,沒人說,幾乎全部同意!

  但是就在他準備敲定這件事情的事情,禦林軍的殿前將軍忽然參報,遞了一張折子。

  這張折子是誰遞的,沒人知道,但是趙肅知道,這是他的月亮門密探遞給他的折子。上麵明明白白寫了一些名字,在最前麵打了標號,這些人被柳廷玉收買了,他們事先就知道立秦王的事情,並且許諾柳廷玉在朝會上支持立秦王,並且表示盡力爭取柳廷玉來京城受封!

  這種事情被收買都是小事。

  要知道之前在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王鼎陽像是料到了,專程進了一次宮,與趙肅密談了此事。並將此事與大建的國運聯係在一起,一提到“焚天”,趙肅不由寒顫。幾乎沒有過多猶豫就改變了計劃,讓人傳信給已經出城的趙涵,這事情無論怎麽談也不能讓柳廷玉進京!

  趙涵畢竟是親血脈,在大建的問題上,無論如何都會向著大建的,所以在西雍,他幾乎都是堅守底線的!

  可是朝堂上這些官員,大到三品,小到五品,幾十個收了柳廷玉的銀子。所以才會就柳廷玉進京的事情爭論不休,若不是何術均親自開口,他們怕是都不會停的!

  趙肅的臉色立刻就變的奇差,甚至瞪著這些官員們。

  能在這殿上為臣的,腦子自然都是靈光雞賊的,看到皇上那架勢,反應快的立刻明白過來,跪在地上高喊柳廷玉是王八蛋,反賊,必須誅殺才行,讓他進京就是要殺他,不殺他讓他進京幹嘛!?

  一下子朝堂上的氣氛就變了。

  吐沫橫飛,指桑罵槐,

  參這個,奏那個。

  一下子亂了起來,

  這能咋辦?

  總不能把這些家夥都殺了吧?

  無奈之下趙肅隻得宣布退朝,改日再議。

  之後呢?

  回過味來的這些大人們立刻把柳廷玉送的銀子全部送去了集英殿,自己檢舉揭發自己,誓死表忠心。

  這第二堂朝會上來,柳廷玉的事情還沒說,一大堆奏折,奏人,認罪書,全部都來了。

  一早上就在那裏哭爹喊娘承認錯誤。搞的跟辦喪事一樣。

  就這樣最後沒說幾句朝會就又散了。

  隨後趙肅召來趙涵和何術均商量這事情,趙涵沒有表態,但是何術均老丞相也因為這事情沒了話語,因為他兒子也收了柳廷玉的錢,他是不敢說話了。

  最後,就這麽不明不白,第三次朝會開始了。

  這一次,算是認真討論了這件事情。但誰也摸不著皇上的脈絡,不知道他是個什麽意思。於是開始各抒己見,就立秦王和是否入京受封,還有讓他打青州這些事情爭論不休。

  大多數官員還是同意召柳廷玉入京受封,借這個機會除掉他這個禍害!

  這種事情若是之前的話,趙肅和何術均也是這麽個想法。但是自打和王鼎陽談過之後,趙肅已經徹底改變了想法,而這種事情他又不能和任何人說,甚至是何術均和趙涵。

  以至於連何術均都不知道皇帝心裏想的是什麽!

  第三堂朝會上,趙肅也是反複無常,一會問封他秦王怎麽劃分邊界,一會又問將軍如果打三秦能有多大把握!

  這事情連虞世基都為難了。

  他和柳廷玉沒有交過手,而現在三秦的地界上柳廷玉實際的軍隊有多少?大概也就他帶的四萬來人和剛泰的十幾萬人。

  若是剛泰的部隊,那就是紙紮的,一捅就破,但是柳廷玉在那裏,總能搞出一些新花樣,難說會怎樣。

  所以,

  虞世基也不敢打保票,隻能說給他三十萬大軍去平了三秦!

  三十萬啊!

  這可不是開玩笑啊。

  興師動眾,一旦四王趁機作亂,大建剩下的那點兵哪能頂的住啊!

  王西平沒有來,而且之前王鼎陽就說過,王家人不能和柳廷玉發生衝突,巨劍術會被認出來。

  所以趙肅想發火都沒辦法。

  就這樣,眾官員摸不著皇上的心思,一個個也不敢多說話,趙肅也想不好怎麽辦,第三堂朝會就這麽無疾而終了。

  第四堂朝會是加開的,這事情不能拖太久了,柳廷玉已經回了三秦,必須要盡快有個決定。

  怎麽辦?

  “皇上,臣以為,應該誅殺柳廷玉以震朝綱!”

  “哈哈,楊大人,你殺啊?上去試試?你也去見識見識柳廷玉的劍術,看看你這張嘴能把他說死!”

  “你,胡大人,你什麽意思!你是說要讓他當秦王了?你收了他多少銀子?一萬,兩萬?哼!”

  “你,你別胡說,皇上,微臣可沒收他銀子,我可知道楊大人……”

  “來人,把他給朕轟出去!”

  “皇上,微臣該死!”

  都不消人趕,胡大人跪地磕頭之後迅速起身,屁股向後倒退挪步,快速的退出了大慶殿。

  眾人看看,又沒了語言,低頭不說話了。

  後麵的人竊竊私語:“看來是要殺了。”

  “怎麽辦?”

  “走一個?”

  “你去。”

  “我?我不去,萬一再有什麽事怎麽辦?”

  “哎,”

  “你收了他多少錢?”

  “五千!”

  “我收了一萬。”

  “那咱們還是消停點,看怎麽辦吧!”

  “也是,陳大人,張大人,李大人可都進去了,聽說都是過五萬兩的!咱們還是躲躲吧。”

  “也是,這種事情就不該咱們參與。”

  “誰說不是呢?你不知道,昨晚上來了人,綁了我的小芬走了,我都不敢說話!”

  “他的人?”

  “是啊,錢沒個交代,事沒辦成,人家生氣了!”

  “哎吆,幸虧是個小妾!算了,息事寧人吧,哪個得罪的起,當初就不該應這事!”

  “是啊!哎!倒賠銀子!限我十天內準備好銀子他來拿!”

  “準備吧!”

  ……

  “韓士奇,你說說!”

  粗眉大眼的紅緞官員舉著玉牌走出官員隊列,躬身奏報:“咳,咳咳,皇上,臣,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

  “臣昨日略感風寒,說話不利索,請皇上恕罪!”

  “快講!”

  “咳,咳,這個,臣以為,此事無論是如何解決,都不應大動幹戈,哪怕是誅殺他,也不應當借口讓他進京受封的時候誅殺他,這會讓四王有了口實!再說,這樣的話,讓老百姓怎麽看咱們大建?言而無信,殺人誅心!?所以臣以為此事……應當從長計議!”

  眾官員屏息凝神,靜待皇上的反應。

  在那裏想了半天的趙肅一擺手讓他歸列了。

  眾官員長出一口氣,接下說話,有了方向。

  “眾卿有什麽辦法?”

  “……”

  眾文武百官一致保持沉默。

  趙肅不由捏捏鼻梁,做做眼保健操。

  “承王呢?”

  趙涵低頭思考,聽到此話立刻出列,參奏道:“皇上,臣以為,此事韓大人說的對,可以從長計議,但是我國威不能丟,適當的壓製還是必須的。不如放點風聲出去,就說我們要對付他,讓他先害怕一下!”

  眾百官:“承王爺說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