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亭林先生
作者:江若虛      更新:2020-03-04 05:49      字數:3094
  乾州城作為神殿帝國西南邊境的重城,對於本城進出人員的審查還是挺嚴格的。

  那些看守城門的人都是凝氣期的小修行者實力也就比起那些武林高手強上那麽一點,但是一群凝氣期的兵卒加起來,就是尋常的築基期的修行者也會忌憚幾分。

  李重光沒有偽裝自己,就是尋常打扮,稍微露出一點金丹期的氣勢,那些看門的兵卒就不敢為難他了。

  李重光可不像某些話本裏的主人公一樣,非要扮豬吃老虎,裝成一個是尋常的人,然後被那些看看守城門的士卒為難後才顯露自己的實力。

  李重光覺得那些主人公簡直就是幼稚爆了。

  李重光算是一個比較不喜歡麻煩的人吧,反正是怎麽簡單怎麽來。像扮豬吃老虎那種事情,他可是實在做不來。

  而且他現在看起來雖然也就是弱冠之年,但卻是實打實的中年大叔的心態。雖然現在的他的臉上看不到歲月滄桑的痕跡,但是他的心理卻早就已經過了年少輕狂的階段。

  乾州城的城牆非常高,比起同樣身為軍事重城的襄陽城的城牆還要高大。而等到李重光進了乾州城之後發現,就連牆體的厚度也比襄陽城牆厚了大約三分之一。

  如此看來,天庭對於乾州城確實是非常重視,不僅僅是在修行者的部署上,更在於乾州城本身的防禦能力。

  就連軍隊也全都是招募的堪比武林高手的凝氣期修行者。

  這些修行者的個體實力都非常的弱,但是加起來就是一股足以令築基期甚至是金丹期修行者忌憚的龐大的勢力了,尤其是在練習了軍陣之後,實力更是強上幾分。

  不得不說,天庭對於修行確實非常精通,不論是個人的修行還是修行軍隊的合擊陣法。

  李重光來到乾州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尋找住在城南的亭林先生。

  亭林先生當年和老人是相交莫逆的好友。當年亭林先生就已經是金丹期後期的強者了,現在這麽多年過去了,怕是也早就已經踏入了金丹期巔峰吧。

  雖然老人再也沒有來過乾州城,但是這些年來卻一直和亭林先生有著書信的交往。自從當年老人失勢之後,亭林先生也就自動退出神殿了,不再擔任乾州城神殿神使一職。

  亭林先生當年雖然說也在神殿當值了有一些年頭,但是卻和那些剝削百姓的神使有著本質的區別。

  亭林先生小時候也是窮苦子弟,隻是後來遇到了一些奇遇,偶然走上了修行之路,並且越走越遠。

  對於神殿,亭林先生自然也是非常的不喜歡的。在很多年前,神殿還不像如今這般腐朽黑暗的時候,亭林先生就已經有了很多的看法。

  剛開始的時候,亭林先生也是滿懷激情,想要改變神殿這種不好的狀況,但是他在碰了很多次壁之後,才發現很多事情不是她想做就一定能夠成功的。

  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還是太大了。很多時候很多人也有自己無能為力感到無奈的時候。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足夠強大就可以解決的,

  還需要有思想基礎,生產力基礎等等。

  在當時的情況下,亭林先生激烈的做法無疑是觸及到了很多神使的利益,而且亭林先生是孤立無緣的。

  對於亭林先生,李重光還是非常敬佩的。在天庭神權統治的黑暗時代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之下,還能保持這樣純粹赤子之心的人很是難得,尤其是他在經曆了很多次碰壁之後,仍然能夠堅持自己。

  雖然他現在隱居幕後,很少過問乾州城的事物,但是卻一直是心係百姓,心係天下的。但是他卻是一直沒有心係過神殿,心係過天庭。

  對於拜訪這樣一位具有革命性的前輩,李重光心裏還是非常期待的。

  到目前為止,亭林先生的形象還一直停留在老人給李重光的描述上。

  按照老人給的地址,李重光兜兜轉轉在繞了很多街巷之後,終於找到了亭林先生居住的地方。

  這是一座並不很大的宅院,比起齊王府顯然是小了很多,而且從外麵看非常的不起眼,甚至是顯得有些破舊。

  在大門兩旁的牆角處長滿了很多苔蘚和蕨類植物,原本白色的圍牆也滿是斑駁。那一扇掉漆嚴重的朱紅色的大門上還掛著生鏽的門栓。

  李重光覺得,或許這個亭林先生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更有風骨。

  但是他更覺得,亭林先生住在這種地方也實在是太過於寒酸了。

  以亭林先生的身份與修為,完全可以住在比這種地方更好的住處。但李重光不明白的是,哪怕是亭林先生有這個能力與財力,他也不願意那樣做,因為那些都是神殿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是百姓的辛勤勞作換來的。

  或許作為一個皇族,李重光並不是特別更夠體會到這些。哪怕是在大幽王朝新政府領導下的新國家新時代熏陶了好多年。

  大幽王朝的權力過渡是很和平的,而且這些年來發展的一直都不錯,和乾州城的實際情況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所以李重光不能夠體會到這一點,還是情有可原的。

  “砰砰砰。”

  李重光小心翼翼的敲著那扇看起來非常破舊的朱紅色大門,他絲毫不懷疑,這扇朱紅色大門很有可能在下一秒就被他給敲爛了。

  而李重光的心理,你在敲門之後悄然發生了變化。他忽然有些緊張,似乎是一種像一個平民馬上即將見到皇帝一樣。

  雖然這個比喻有些太過於誇張了,但是這確實是李重光此刻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對於隻需要敢於進行改革甚至革命的人,李重光心中一直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而具體到底是什麽,他也說不上來個所以然。

  “來了。”

  不久就從院子裏傳來一個中年人的聲音,聽起來很是儒雅。李重光開始繼續想象這個亭林先生是怎麽一個形象。

  是怒目圓睜、嫉惡如仇的猛士,還是羽扇綸巾的儒將。聽剛才的聲音,似乎應該是後者。而且亭林先生為自己取的“亭林”二字也更符合後者的設定。

  不過很快李重光

  就見到了答案,朱紅色的大門被緩緩打開,來人是一個留著大胡子的大漢。

  再見到胡子大漢的那一刻,李重光都有點愣住了,難道眼前的這個大漢,就是老人常說的亭林先生嗎?

  李重光不僅有些咂舌,感覺眼前的這個亭林先生與自己想象的實在是差別太大,一時間卻是有些反應不及。

  “您是亭林先生?”

  李重光還是有些難以置信,這試探的問了一問。

  “小夥子,話可不要亂講,你可是折煞我了。亭林先生是何許人也,又豈是我這等粗糙大漢可比的。”大漢急忙矢口否認,看得出來,他對亭林先生非常的尊敬。

  聽到大漢的話之後,李重光心中重重的鬆了一口氣,看來亭林先生卻是一一個羽扇綸巾的儒將沒錯了。隻是鬧了這麽一個笑話,李重光也是非常好尷尬。

  “你好,我是來拜訪亭林先生的。這是信物。”李重光說著那出了老人給他的東西遞給大漢。

  “您稍等一會兒,我給先生通報一聲去。”

  大漢關上門,過了一會兒又打開了門,對李重光說道:“小先生真厲害,平常很多人都來拜訪我家先生,但都被先生拒絕了。而小先生第一次來,我家先生竟是爽快的答應了。看來小先生也是來頭非凡吧。”

  大漢一個來回後就改變的對李重光的稱呼,看向李重光的目光也和之前有些不同。

  在他看來,能夠成功拜訪亭林先生的,都是不簡單的人。

  李重光微笑的示意一下,以表禮貌,但卻沒有正麵回答他。大漢也是非常識大體的人,很是懂得察言觀色,看起來一個粗魯匹夫,但是心思卻很細膩。大漢移步挪開身體,躬身請李重光進去。

  當大漢移開身體的時候李重光看見了這個小院的布置,很是精致,有假山,有流水,還有一些花花草草,但是都不是很名貴,都是尋常可見的東西,但是在這個小院兒裏看起來卻是混然天成,沒有絲毫違和感,意境與層次一下子就提上去了。

  看起來這條亭林先生還是一個文人雅士,不然不會有這樣的布局。

  院子不是很大,但卻勝在小巧精致,管不得亭林先生會選擇隱居在這個地方了。從外麵看起絲毫不起眼,甚至是有些破舊,但是來到裏麵,卻是別有洞天。

  這個亭林先生倒也是一個妙人。

  大漢對李重光說,這些都是亭林先生親自一點一滴布置的,從來都不讓他幫忙。

  花是亭林先生親自去野外移植的,石頭是亭林先生在河邊拾的鵝卵石,木料是亭林先生在深林裏尋找的紫檀木,小溪是亭林先生自己挖的。整個布局都是亭林先生自己設計的。

  而且這布局,李重光一直覺得有些玄妙,但是他卻隻是隱約察覺到,並不明白其中深奧之處。大漢帶著李重光從前院繞過房屋到達後院。

  李重光看見了一個半頭銀發,打扮普通的人打理著花圃。隻是李重光隻看到了他的背影,並未在第一時間見到他的真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