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 269章 儲君缺乏自信忌諱秦王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21 14:35      字數:2143
  平陽公主在世時,李淵對李世民的打壓力度比較小,而且比較隱晦,因為平陽極力維護李世民,每每父皇對李世民有任何負麵的想法之時,平陽總是能夠擺事實講道理地消除他對李世民的忌憚,從而放棄了打壓李世民的念頭。

  但是,在平陽過世後,再沒有人能夠撫平他那忌憚之心,他對待李世民的態度發生急轉直下的轉變了。

  從武德六年起,也就是平陽離世後的日子裏,老李就對李世民開啟了全麵打壓的態勢,雖然這種打壓僅限於消弱李世民的秦王黨勢力,而盡力避免觸及他的人生安全,但他同時也需要利用秦王勢力來遏製一下太子黨勢力,故此也會不時地敲打太子。

  這是老李忌憚兒子與重視親情之間的矛盾統一所體現出來的秉性。

  這一年,李建成已年近34歲,他比李世民整整大了一旬。

  自從大業13年夏父親起事開始,李建成跟隨父親左右效力,作為嫡長子,他也是理所當然地得到了父親對他的格外信任和器重,每每被委以重任,他本人也不負父望,一展雄才為大唐建國立下了不朽功勳。

  相比之下,即使是長期跟隨李淵身旁,並且早已顯露軍事天才的李世民,也隻是被安排在李建成之下:李建成為左膀,李世民為右臂。那年頭,“左”重於“右”。

  李淵對李建成的良苦用心,由此已經可見一斑。

  奪取西京後,李淵被楊侑封為唐王,他即刻就冊封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淵登基稱帝之後,他又立馬冊立李建成為大唐太子。

  一切都是那樣的行雲流水、水到渠成,無需爭奪、無可爭辯。但也正因為李建成的一切來得如此順理成章,而這種理所當然又主要憑的是他的嫡長子身份和父皇的賜封,這令他底氣不夠足、自信不夠強,他本身又是一個性情敏感、稍偏懦弱的人。

  因此,在太子之位這個問題上,他總懸著一顆玻璃心,而這顆本來就比較脆弱的玻璃心還要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而其中最大的壓強正是來自於二弟李世民!

  他自己也理不清楚具體從何時何地開始滋生了這種感受,細細想來,好像是早在二弟平定了薛秦開始,他就不自覺地下意識地在自己的心田裏埋下了這顆憂慮和戒備的種子。隨著二弟的軍功越來越大,李建成這顆種子發芽萌生出來的苗也越長越高……

  每當這種憂慮襲腦,李建成總是告誡自己,這不過是自己的胡思亂猜而已,二弟還是二弟,還是自己的好兄弟。然而,他越是這麽自我安慰,就越覺得二弟似乎已經開始覬覦他屁股下麵的太子寶座了。

  有句網絡流行語叫做“屁股決定腦袋”,將其翻譯成我們的

  日常口語,那就是“位置決定思路”,一個人坐什麽位置,往往決定了他思考的角度、高度和範圍,乃至他的思維方式。

  太子李建成正是“屁股決定腦袋”的真實寫照!他坐在高高在上的太子準龍椅位置上,每日首要考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儲君之位。

  同理推斷,李淵更是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的主兒。他坐在至高無上的龍椅上,他必須考慮的首先就是如何維護自己的皇位和皇權,如何防止自己周邊的人,包括太子在內,對自己的“屁股”不懷好意。

  而李建成堅信自己的猜忌絕非空穴來風,更非無源流水。

  其一,二弟一役滅兩國,他的功勳之大,可說是大出了新高度,遠非吾之所能及;

  其二,二弟在朝廷內外官員和大唐子民心目中的形象和聲望,已然亮出了新高度,聲譽日隆,地位日顯。這些天就有風聞,民眾百姓都認為大唐的天下是秦王打下來的,功名蓋世、眾望所歸。他儼然成為了大唐的一號“男神”,吸粉無數,迷妹萬千、擁躉千萬,除了他身邊的“鐵粉”之外,他的“死忠粉”也可說是遍布民間,簡直都把太子撂一邊涼著去了,可見他的國民認可度完全碾壓了自己;

  其三,二弟居功至偉,無人可比,父皇已經先後封他為司徒(三公之一)、尚書令(相當於宰相)、中書令(亦相當於宰相),乃至封無可封、無可再封之時,隻好創造性地發明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封號:“天策上將”,位在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僅次於父皇、直逼我太子。如果他再立下什麽大功的話又該怎麽辦,再設一個比“天策上將”更高的封號嗎?恐怕到那時,二弟要淩駕於吾之上了。特別是,父皇內心最愛的其實還是二弟,實在是出於政治考量和傳統思維,才將作為嫡長子的我立為太子,日後父皇也可以各種理由廢了我而改立二弟;

  其四,最糟糕的事情是,原本二弟隻對行軍用兵感興趣,可是,他的秦王府現在卻又派生出了文學館和天策府,招賢納士,開始關心政治、涉足政務、染指政權,且文臣武將、人才濟濟,這難道不正是他欲將我取而代之的節奏嗎?

  想一想,其實二弟還在剛剛平定了薛秦之後,就已經開始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氣度和胸懷,當時父皇下令要斬殺薛仁杲和他所有手下,說這是為戰死的唐軍士兵報仇,但此事被二弟阻止了,他向父皇陳明,河西百姓亦是我大唐子民,並勸父皇不僅不能濫殺無辜,反而要對他們實行懷柔安撫政策。

  滅了夏、鄭兩國,二弟又極力阻止父皇斬殺竇建德和王世充,雖然他沒有能夠成功勸住父皇,但他卻得到了朝廷上下

  的一致讚譽。

  關鍵是,從表麵上看,朝中大員大多是自己陣營裏的人馬,但實際上卻非如此,他的直覺告訴他,宰相蕭瑀、陳叔達,還有許多其他朝臣如宇文士及、唐儉、屈突通、殷開山、劉政會等,在內心裏和骨子裏都是支持李世民的,朝臣們之所以在表麵上擁護自己,完全是看在他的太子身份和父皇的旨意上,而非出自真心實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