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 267章 昭星保佑 柴紹修成一代戰神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21 14:35      字數:2136
  武德七年(624年),秦王李世民和柴紹各領一支軍隊開赴邊關抵禦外敵,結果,李世民率軍在五隴阪(今陝西鳳翔西)擊退突厥軍,柴紹則在杜陽穀(今陝西麟遊西北)擊敗了突厥軍;

  武德八年(625年),突厥軍再次南下攻擾唐邊,柴紹奉命救援鄯州(今青海樂都),擊潰突厥;

  武德九年(626年)五月,柴紹(時為平道將軍)再次率軍在秦州打敗突厥,斬殺突厥特勒一名將,凱旋而歸。

  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李世民命柴紹與殿中少監薛萬均率軍攻打反叛並依附了突厥的梁師都,一舉剿滅了梁師都,並擊退了突厥軍,柴紹轉任左衛大將軍,同時任華州刺史;

  貞觀四年(630年),柴紹奉命為金河道行軍總管,受李靖節度,出征西域,徹底從地球上鏟除了東柴紹突厥。

  每一回征戰,柴紹無一例外地身先士卒,奮力殺敵!他不僅勇武過人,而且智謀超群。智勇雙全的他,在幾乎所有抗突戰鬥中,百戰百勝,保衛了華夏疆土、大唐江山。

  柴紹一時成為了當朝抵禦外敵之民族英雄,抗突之第一戰將。

  之後,秦王李世民率部發動玄武門之變,即皇帝位,柴紹遂拜右衛大將軍,實封一千二百戶;貞觀七年(633年),柴紹加鎮軍大將軍,行右驍衛大將軍,改封譙國公。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柴紹又是怎樣煉成為一代“戰神”的?

  許多人相信,至少是李家人相信(當然包括高祖李淵和太宗李世民):那是因為平陽昭公主的英魂進駐了柴紹體內,讓他一發不可收拾地展示才華、彰顯雄風!

  柴紹自己信不信呢?信!當然信!那是必須的!

  因為他堅信,愛妻的英魂長住在自己心裏、平陽的智勇充滿了自己身體,所以自己才能夠如神附身如虎添翼,百戰百勝無往不利!他在心裏將自己的所有成就功勳全數歸給了愛妻。

  平心而論,柴紹自身就是一個極有能耐的漢子,隻是在曾經的一段時光裏,他的光輝完全被平陽頭頂自帶的光環映照得“燈下黑”了。這就好比夜晚燦爛耀眼的星星,到白天就失去了光芒,這並非因為它們消失了,而是因為它們的光芒來自於太陽,一個比它們更加耀眼的發光體。

  柴紹於貞觀十二年(638年)去世,受唐太宗李世民贈荊州都督,賜諡號襄,列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第十四位。

  他最終也沒有兌現自己在平陽公主離世之時所立下的誓言:戰死沙場。

  不是他不想死不敢死,而是天上的平陽昭星一直在保佑他,不讓他死。

  難能可貴的是,在平陽離開他的整整15年間,

  他沒有續弦再娶妻室,更沒有另納妾小,在他四十如虎、五十回春的歲月裏,他潔身自好、不茹腥葷、堅守獨身、甘為鰥夫,不為別人,隻為平陽,為那個他始終如一深愛著的妻子!

  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愛妻並沒有離他而去,她一直住在自己心底裏最為赤誠、最為熱血的那塊寶地,他也固執地將她珍藏在心底,隻要自己的心在,平陽她人就在!

  每每想念愛妻的時候,他就走出房間或營帳,抬頭凝望星空,尋找那顆永遠屬於他的昭星,他向她問候,還不厭其煩地向她解釋,自己沒有兌現那夜的生死承諾,在黃泉道上陪她一程,是因為大唐還需要他,需要他用他的生命和熱血去保衛她所為之奮鬥至死不渝而創建起來的新朝國土和這塊疆土上的黎民百姓!

  他期待得到愛妻的認可,他也每次都確定了平陽的認可,因為隻要他凝視著那顆星,同時心裏想著她,昭星就會立時顯得尤其明亮,而且還會連續閃動數次,就像平陽那雙明亮的眸子在深情撲閃,仿佛是專門為他而展示出來的笑容和讚賞。

  臨將離世,柴紹作了一首題為歲歲平陽的《沁園春》詞曲,以為自己臨終時對愛妻的永恒懷念:

  三九韶娘,平水曦陽,再世鳳凰。

  獨舉兵司竹,威降眾傑;關中征戰,氣蕩隋皇。

  葦澤關山,驅狼禦虎,娘子軍魂千古芳。

  唐朝幸,有統軍巾幗,唐李三娘/柴李三娘。

  莫言兒女情長。

  引多少男兒夢斷腸?

  歎智超蔡琰,貌追西施;德齊太姒,才比莊薑。

  鹿韭殘英,杜鵑啼血,化碧香消萬類殤。

  蓬萊喜,拜絕塵仙子,公主平陽。

  顯然,這首詞飽含了柴紹對愛妻的懷念,頭兩句“三九韶娘,平水曦陽”便以藏頭隱尾的方式分別唱出了“三娘”和“平陽”兩個對愛妻的稱謂;同時,可以看得出來,他仍然糾結於是應該將愛妻看成是李家的人還是自己柴家的人,所以在上闋末句中,他無法確定應該是用“唐李三娘”還是用“柴李三娘”,故幹脆將兩句都寫下來。

  柴紹將這首曲詞親筆一式三份,一份給愛妻,一份給兒子,另一份留給自己。他吩咐兩個兒子務必在娘親的祭日將給愛妻的那一份歲歲平陽,帶到墳頭念三遍後燒掉,而將留給自己那一份用錦緞包裹,裝入一個瓷合中在存放,屆時用來給他作陪葬品。

  沒過幾日,柴紹隨妻而去,連同那首歲歲平陽……

  筆者讀到柴紹這首詞頗有感動,便在此也作一首《沁園春》以為對平陽昭公主的讚譽(這首詞大體上是步毛澤東《沁園春?雪》韻而作的):

  曆

  史風光,千載塵封,萬裏霧飄。

  憶長安內外,烽煙滾滾;渭河上下,惡浪滔滔。

  劍舞龍凰,駒馳城野,建國功勳誰比高?

  封神榜,看紅妝統帥,獨自妖嬈。

  平陽如此多嬌。

  引天下英雄競折腰。

  惜昭平呂母,略輸武略;賽兒良玉,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平陽公主,娘子軍旗日月昭。

  書青史,數風流人物,夢返唐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