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 205章 產後抑鬱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2      字數:2006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三月七日,平陽公主經過整整一天一夜的痛不欲生和精疲力竭的叫喊和掙紮,終於誕下了第二個兒子,母子平安!

  分娩期間,平陽因為疼痛和力衰而發生數次短暫的昏厥,好在每一回她都頑強地蘇醒過來,繼續死勁生產,否則,兒子極有可能胎死腹中,自己也難免有個什麽三長兩短的,這就好比一個人被拉進鬼門關好幾趟,最終都勇敢地掙脫了閻王爺的索命鬼,起死回生。

  通常,二胎母親產子應該比較順利和容易,特別是對於年輕母親而言。但平陽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一胎時順產,二胎時反而難產。

  她兩次生產都由同一個助產婆接生,按照她的說法,長子和次子的胎位都屬正常無異,但長子出生時大小體重正常,生產時體重為六斤多一點點,而次子則在娘胎裏就超重,出生時小十斤重,體型太大而難以鑽出產道。

  這麽一說,似乎也有道理,在懷長子時,平陽戎馬倥傯、鞍馬勞頓,在娘子軍中上下操心,平日裏也都是粗茶淡飯的,這樣的生活反而充分調動了平陽自身的身體機能,同時肚裏的孩子也不會營養過剩而超重。

  相反,平陽自從懷上次子之後,除了為討伐薛舉父子和李軌的事情,頗有操心和勞累之外,基本上就鮮有體力活動,而且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父皇和夫君都“逼”著她養身保胎,每日裏盡是些好吃好喝的,她越是因為妊娠反應而嘔吐,家人就越是要塞她多吃,而且還不許她做任何牽扯到體力的事務,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產兒體型過大、體重過高,造成平陽極度難產。

  當下,難產的痛苦總算熬過去了,兒子也平安出世,可是這樣的痛苦經曆卻已經在平陽的心裏播下了一顆產後抑鬱症的種子,這個種子在適當的條件下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不幸的是,這樣的條件恰恰就為平陽公主而產生了。

  平陽不是一個懼怕苦痛的人,但產後抑鬱症卻可以叫任何一個堅強無比的母親,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在沒有任何抵抗意識中,進入一種不可名狀的、無法自製的狀態。

  平陽沒有能夠逃脫這個魔咒,一個半月後,平陽開始表現出許多產後抑鬱症狀出來:情緒低落、悲傷哭泣、擔心多慮、膽小害怕、煩躁不安、易激發怒、快感缺失,偶爾還會摻雜一點悲觀絕望的情緒,對床笫之事無心、對夫君的殷勤無感。這些症狀於每日早上或入夜時分表現得特別嚴重。

  那時候的人們還沒有抑鬱症這一說,也根本不懂得這是一種病症,需要心理調整,甚至心理治療。不管是調理還是治療,首先得找出平陽患上產後抑鬱症的主因

  。

  難產所帶來的痛苦經曆無疑是原因之一,但對於像平陽公主這樣一個堅強的女性來說,這絕對不是主因。

  自從司竹舉義以來,平陽從一個深閨轉身成為一個人所皆知的義軍娘子統帥、大唐開國元勳,她的心誌也隨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她不再僅僅安於埋頭家庭瑣事,她多了一份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心誌,她覺得自己的生命不應該僅僅為了自己和柴紹這個小家庭而活著,而應該為了李唐這個大家,為了實現天下一統這個夙願而奮鬥。

  換句話說,她已經不再滿足於在平波恬靜的荷塘上泛舟,而是要投身於波瀾壯闊的洪流中去逆浪飛舟,因為她細胞裏的遺傳物質所攜帶的“為國為民基因”被激活了,不可逆的激活了!

  然而,正是在她進入人生一個新角色的時候,她開始生兒育兒了,她與許多能夠體現自己新角色風貌的機會失之交臂,這叫她深感惆悵迷惘、憂傷鬱結,以致內心無法接受,覺得自己已經成了明日黃花,再難綻放出青春的豔麗。

  正是這種無奈和不甘,與那難產苦痛的經曆,交織在一起、糾纏為一團,慢慢地攪亂了她的心緒、束縛了她的活力、堵塞了她的情感通道。於是,抑鬱症尋機而侵、乘隙而入。

  所以究其根源,造成平陽產後憂鬱症的主因就是她一時間無法從一名娘子軍主帥重新回複到一個家庭主婦這麽一種角色轉變。

  曆史往往喜歡重複同樣的故事,任何一個帝皇,無論是皇一代,還是皇二代,乃至皇N代,從他的屁股剛剛碰到龍椅的邊緣那一刻起,心裏就會自然而然、難以自禁地冒出三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按照帝皇的心理活動過程和軌跡來看,這三個問題有一定的順序:

  第一,自己是否能夠坐穩皇位;

  第二,第二,自家是否能夠坐穩江山;

  第三,第三,自家的江山是否能夠延續不斷。

  這就像在終南山頂迎北風冒雪霜———高寒!所謂高處不勝寒嘛,這乃是人類與生俱有的喜高而又恐高的德性。高立巔峰,無人企及,就是孤家寡人一個。就像玩蹦極一樣,既享受那“自由落體”帶來的刺激快感和人們的喝彩讚譽聲帶來的榮耀感,同時又生怕“自己落地”粉身碎骨。

  李淵也脫不了俗。每當他端坐於高高在上的龍榻,撫摸著扶手上和靠背上雕刻的龍紋,橫覽著大堂內的九根筆直碩大的擎天巨柱,仰望那裝飾得富麗堂皇的拱頂,俯視著滿堂鞠躬磕頭的臣子們,他都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至尊無上的感覺。

  然而,就在這種沾沾自喜的背陰下麵,他又總有一種難以名狀的隱憂:

  那柱子該不會折斷吧?

  那拱

  頂該不會塌下來吧?

  這龍榻該不會散架吧?

  而且特別奇怪的是,這種隱憂往往在大唐被強敵環伺而陰雲籠罩的時期,會被隱藏得無影無蹤;相反,在安定太平陽光燦爛的日子裏,它卻偏偏會在老李的心裏投下一片揮之不去的陰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