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189章 吟詩作賦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2      字數:2088
  觀音婢見三姐榻上放著幾本書,就問道:“三姐,在讀什麽書呢?”她對書籍特別敏感,因為她自己就是“一條書蟲”,喜愛看書籍圖傳,據傳她即便是梳妝打扮時也是手不釋卷的。她的修養、賢慧、大氣、慈愛、見識和見地等等、無不有賴於從書籍中所得到的裨益。

  “《切韻》,還有《詩經》和《道德經》。”李三娘走到榻前,將這幾本書拎起來遞給觀音婢:“觀音妹,《切韻》妳讀過嗎?”

  “沒有認真讀過,就是翻看了一遍。三姐,妳知道嗎?妳二弟自從在晉陽交朋結友開始,也迷上了讀書和書法。他告訴我說小時候他偏好兵法書籍,輕視文章詩賦,可現在他對史書和詩書變得特別感興趣了。”

  “是嗎?那敢情好!他是怎麽對讀書來了興趣的?”

  “他說現在要廣交賢士、善結人才,自己必須得通今博古,否則難以與人深入交往,他結交的好友中,有不少文人墨客,他覺得自己也必須能詩善賦才行,才能夠與他們有共同語言。他還說,我們終究要取得江山,以後就不能夠隻靠打打殺殺了,要學會治國輔國之道、治民安民之法,想要達成這些首先都得靠多讀書多用腦。這不,他還在晉陽的時候就不知道從哪裏弄到一幅字作,是近人臨摹王羲之的書法,他可是愛不釋手,常常在夜裏學著臨摹練字呢。”

  “小時候我就感覺二弟非乃池中之魚、籠中之鳥。他天賦高、能力強,他要好好讀書,也能成為一代文豪的。除了寫字,二弟還有做點其它什麽嗎?”觀音妹的敘述激起了李三娘極大的興趣,故此便追問下去。

  “這幾天呀,我見他每夜都在作詩,有時候還會跟我一塊討論他詩作的詩情意境、遣詞造句。”

  觀音婢這麽一說,更加激起了李三娘的興趣:“觀音妹,給姐說說,他都寫了些什麽詩?記得嗎?吟來聽聽!”

  “他寫了不少,我現在隻能夠背誦其中幾首,我就給你吟唱他最近寫的一首詩吧!”觀音婢清了一下嗓子後,深情吟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遠。落雁帶書驚,啼猿映枝轉。”吟唱完後,她停頓了一下解釋道:“這首詩的標題是詠弓。”(李世民這首詩被收錄在《全唐詩》卷1—76)

  “好詩!弦月比作滿弓,流星比作飛箭,狀物形象生動;被箭射落的大雁受傷的身上還縛著家書,被驚嚇的猿猴嚎叫著在樹枝間逃竄,這第三、四句一轉一合、承前啟後。好詩!聽得出來,二弟他雖然尚武精神未泯,但其悲憫情懷和惻隱之心卻溢於言表!”李秀寧一邊讚歎,一般自我解釋這首詩作。

  “瞧,我說三姐厲害嘛!聽一遍就對這詩理解如此深

  刻。夫君他就偏好五言詩,我看他寫了也不下十來二十首了,全是五言詩。對了,他還提到過,有空的時候請三姐潤色呢!”

  “二弟現在的詩比我寫的好多了,我哪敢給他潤色。不如這樣,我們找個時間大家聚一下,一同吟唱各自的詩作,叫父親一塊來,以後我們李家坐江山了,就要依靠筆杆子來治理天下了,正好借這麽一個吟詩會來激勵所有兄弟姐妹們,開始重視文科、發展治世才能。”

  “三姐這主意甚是好!阿耶一定會喜歡的,還有阿兄肯定也樂意。我們進城了這些日子,家人都還沒有好好聚一聚。乘著三姐還沒有生產,我們應該歡聚一堂,一來預祝你生兒,二來祝賀四妹誕女,何樂而不為呀!”

  “好!我們就這麽定了。要不我們現在就去四妹那裏,看看她有什麽想法,這個把月來,她天天坐月子,都坐得心情煩燥了許多。”李秀寧建議道。

  “是啊!我昨日去看她,她就嚷嚷著要我帶她出去逛街,我左說右講才把她安住。我們是得多去瞧瞧她,她要知道我們商量辦吟詩會,那指不定有多興奮呢?”觀音婢答應了。

  李琇蜜明明與李秀寧是同一個月懷上孩子的,而且她懷孕的具體時間比李秀寧還晚好幾天,怎麽她就已經在坐月子了呢?

  原來呀,李琇蜜的孩子早產了。還在上個月,也就是義寧元年(即公元617年)農曆12月末,李琇蜜就在輔興坊新家誕下了一個女孩。

  雖然是早產,孩子出來不到幾天就長得胖乎乎、白嫩嫩、紅撲撲的。太醫也說不清楚她為什麽會早產,隻是揣測她可能懷孕期間過度奔波疲憊。但不管如何,最重要的是母女平安無恙。

  剛開始,李琇蜜頗感失望,因為她一直盼著的是生個兒子,其實她自己倒不太在乎是兒是女,但為了夫君段郎著想,她當然是一門心思地想著要個兒子啦。沒有懷上兒子,還落了個早產,她對自己這不爭氣的肚子恨死了,好幾回她掄起大木棒就朝自己的肚子敲,嚇得父親和夫君坐臥不安,兄弟姐妹們也都為她擔憂。

  不過,現在好了,這胖閨女可愛極了,興許是她為自己過於著急鑽出娘胎,弄到阿娘心身俱疲,而不停地像阿娘道歉吧,她一來到世上就會憨憨的咧嘴笑,不帶哭的,也不帶鬧的。就這樣,她不僅在最短時間內討得了她娘的鍾愛,而且也討得了阿耶和外公的鍾愛,當然也就討得了叔伯姨嬸們的集體歡心,皆大歡喜。

  外公李淵給這個小外孫女取了一個名字:段簡璧。這裏的“簡”表示“大”的意思;而“璧”乃環狀美玉之通稱,亦有方中圓外之意。此名取自《淮南子·說山》中的“周之簡

  圭(大的玉圭)”和《詩·衛風·淇奧》中之“如圭如璧”。段簡璧十八歲時嫁給了長孫皇後族叔長孫順德之子,後封為邳國夫人,與她娘李琇蜜感情極其深厚。不幸的是,三十五歲那年,也就是永徽二年(651年),段簡璧就因病去世於長安城頒政坊的家中(也就是之前段綸和李琇蜜住過的宅子),弄得李琇蜜白發人送黑發人,好不淒涼!四年後,李琇蜜也辭世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