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188章 回歸柴李氏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2      字數:2200
  我們的故事要回到五個月前,也就是義寧二年梅月(公元618年1月)。

  此時的李三娘已有8個月身孕了,她已經被父親和夫君嚴厲禁止參與朝廷和軍隊任何事務,並被強令在輔興坊的家裏養胎,她的娘子軍基本上全數交給了二弟李世民。

  安靜下來,回複到了過去與夫君柴紹兩人世界的生活,忙碌了大半年的李三娘一下子還變得不習慣了,總想沒事找事,幹點什麽,百無聊賴的她突然想到應該利用這段時間多讀讀書,給兒子進行胎教。

  她想:兒子在她肚裏已經練了7~8個月的騎術劍法,現在應該學點詩賦文章了,這樣,他一出世就文武雙全了!不是嗎?得像他阿耶柴紹一樣,威武英縱、聰敏機智、武可護國、文可輔邦、義薄雲天!

  讀什麽書呢?李秀寧選擇了《切韻》。那是當時唯一的一部韻書,也是人類曆史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它成為後世一直遵循的語音係統,也是創作近體詩的韻律根據。平陽從小就喜好作詩,自從嫁給柴紹後至今,她已經斷了好些年沒有寫詩了,隻有斷斷續續地偶然吟作幾首。小時候,《詩經》和《道德經》都是父母所規定的他們兄弟姐妹們的兩門必修科;《詩經》是由中華詩祖尹吉甫作為主要采集者的一部詩集,標誌著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也是這個地球村最早的詩集;《道德經》是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老子的著作。李秀寧想結合《詩經》和《道德經》來研讀《切韻》,提高一下自己的作詩水平,同時也胎教兒子學會吟詩。

  這天食時(7:00~9:00),李三娘正在用早餐,秦王的結發妻子長孫無垢上門來了,她送來了自己親手做的藥材燉鮮魚湯,要給三姐補補身子。

  這位長孫氏就是後來成為曆史上有名的一代賢後的長孫皇後,她的小名叫觀音婢,十三歲那年就嫁給了十六歲的李世民,武德元年冊封秦王妃。

  自從李三娘開始在家養胎之日起,秦王就一再叮囑觀音婢,一定要多去看望三姐,最好每天都來一趟。觀音婢此時還沒有生育,也不太懂養胎之道,但她專門找了幾個有名的大夫(包括藥王孫思邈在內),向他們詢問關於養胎的食譜,並且按照他們的方子,隔三差五的就給李三娘送吃的過來。

  由於在兄弟姐妹中李三娘與秦王最要好,所以李三娘與觀音婢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親密無間的“閨蜜”了。李三娘見到她就高興的不得了,一個勁地妹長妹短的。

  要說這觀音婢呀,真叫一個“神仙妹妹”,那臉蛋———黛眉含笑清麗脫俗的仙女麵孔,最可愛的是她左右兩頰上的小小酒窩,跟許晴臉蛋上的那對小酒窩很相像,煞

  是迷人;那身段———九頭身黃金分割的魔鬼身材;那氣質———就那種隻應天上有的不食人間煙火;還有那一舉一動,哪拍隻是顰眉眨眼、翹唇淺笑、纖指拂發,都充滿了仙氣和神韻,但她的性情和接人待物卻又是那樣的接地氣,她自信而謙卑、大方而婉約、熱情而優雅、嬌媚而賢淑、開朗而端莊、靈動而穩重,十足淑女範,就是一個大成者男人背後的女人。

  特別有意思的是,她平日裏雙手玲瓏纖指總是撚成蓮花指狀態,那絕對不是做作,她天生就那樣,是自然而然的。瞧,她端湯上案的手型也是蓮花指的,這是否與她的小名“觀音婢”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李三娘對觀音婢,從來不客套不見外,她一手揭開沙煲蓋,張口對著冒著熱氣的靚湯大大地吸了一口氣,說道:“觀音妹,這是什麽好燙呀?裏麵是什麽湯料呀?”“觀音妹”是李三娘對觀音婢的專屬稱呼。

  “觀音妹”笑了笑說:“三姐你小心別燙著了。我給這味湯兒取了一個名字,叫‘銀蓮百子湯’,裏麵有剛剛從湖裏撈起來的斑魚肉,加上預先以慢火燉好的藥材,其中有銀耳、蓮子、百合、枸杞子、芝麻子、和山藥。大夫說了,養胎飲食宜清淡溫補,所以我就試著給妳做了一碗,看妳喜歡的話,我每隔兩日就給你燉一鍋來。”

  “哦……我明白了,因為用了銀耳、蓮子、百合、枸杞子和芝麻子,所以妳把它叫做‘銀蓮百子湯’,太妙了!取了“百子”的好意頭。還是我觀音妹有才!可妳真想我生養百子啊?”

  “我哪有三姐那麽有才呀?我還沒有解釋,三姐就已經猜出這道湯名的奧妙了。是啊,像三姐這般百裏挑一的娘子,就得生養百子。”觀音婢是真的佩服和喜愛李三娘,不僅僅因為她一手創建了娘子軍,又將娘子軍交托給了自己的夫君李世民,還因為她學識過人、才智超群,而且自從自己嫁進李家,三姐從來都待自己如同親妹一般,所以觀音婢對李三娘有一種天然的信賴感。

  就說這次平陽搗鼓著要將陰世師之女陰月娥嫁給夫君做妾一事,要說換做其她女人,那一定含怨帶恨的,但觀音婢卻沒有任何一點不悅,反而是對陰月娥姐弟倆非常的好,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姐弟一樣,從不擺譜,更無以大欺小、以主侮客,平日裏問寒問暖,有什麽好東西都不會忘記給她姐弟倆一份,因為觀音婢相信三姐,她說陰月娥好,那肯定差不了。而且,她心態放得正,在這方麵,她絕對不幹涉夫君,男人嘛,誰沒有個三妻四妾的,更何況夫君已經身為秦王。

  觀音婢這種態度和作為不僅僅讓陰月娥對她七分愛戴三分敬重,而且事事聽

  從秦王妃的安排。陰月娥明白自己和弟弟撿了一條命,能夠做秦王之妾,本來已是上幾代祖宗修來的福氣了,又碰上一個如此寬宏仁慈的正房,她這輩子還有何求?

  也正因為觀音婢這種寬厚豁達的性情,李世民與她感情甚篤,可以說是互愛互信相知相伴、生死相隨不離不棄,日後立她為文德皇後,她為李世民誕下四子四女,不僅以賢良治理後宮,使到後宮春風和睦、親切包容,而且以賢德輔助唐太宗,像一麵銅鏡一樣照著夫君,讓他能夠每日警醒自己的一言一行;她還時不時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成為中國曆史上少有的君皇佳偶良佐、千古賢後,母儀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