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相忘江湖 何潘仁別離中土返西域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1      字數:2571
  一直到晌午過後的申時,李三娘才醒過來,她慢慢睜開雙眼,柳眉微蹙,側過身子,發現四妹李琇蜜睡在自己身旁,她既驚又喜,努力地回憶昨夜所發生的事情……

  李琇蜜因為三姐翻身而被驚醒,她坐了起來,握住三姐的雙手。

  李三娘的雙手開始顫抖,忽然間,她撲到四妹懷裏哭了起來。

  這樣的情景,令李琇蜜一時不知所措,從小到大,隻有她鑽到三姐懷裏哭泣的份兒,平日裏淡定穩靜的三姐,如今卻像小妹妹一樣倒在自己的懷裏,委屈的有苦難言,惟有哭泣。

  當然,李琇蜜心裏太明白不過了,三姐昨晚受到過何等的欺淩啊!

  這回,李琇蜜倒像個姐姐一樣,她摟住三姐的頭,一邊給她拭淚,一邊自己的淚水卻不停地滴在了三姐的臉龐。

  她努力止住自己的淚水,安慰三姐說:“沒事姐,什麽也沒有發生,一切都好好的。

  兒已經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好了,沒有人可以再欺負姐了。

  ”

  過了好一會,李秀寧一把抱住四妹,她沒有說一句話,但李琇蜜心裏明白,三姐是在說:“謝謝妳,我的好妹妹。

  ”

  之後,她們倆誰也不願先提起昨夜之事,就像那場性命攸關的經曆從未發生過一般,隻是並肩坐在榻上,閉目養神。

  又過了一夜,月亮還像一麵銅鏡斜掛在天邊,李三娘早早就起床了,她凝視著那淡淡且朦朧的月亮,揉了幾下眼睛,捋了幾把頭發,搓了幾回臉頰,仿佛是對著銅鏡梳妝一般,但眼中分明帶著幾分惆悵。

  今晨,娘子軍統領大將軍何潘仁就要上路西行,返回吉爾吉斯斯坦他的家了,作為告別,李三娘要親自送他到渭水邊上船。

  為了確保他一路平安,李秀寧執意安排了五位一直跟隨何潘仁左右的親衛,令他們一路護送何大將軍安全到家,才許返回中土。

  渭水岸邊一排排柳樹隨著微風飄柔起舞,那明明是翠綠色的柳枝,倒影在卷帶泥漿的渭河水中,卻顯得朽黃,像是已經在渾水裏泡了許久一樣。

  此刻,李秀寧感覺自己的心裏就像有無數的柳枝在纏繞,被折斷,綠變黃,嘴上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也沒想要說什麽,因為她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要說點煽情的吧,她害怕自己那已經聚集在眼眶周圍的淚水隨時就會像奔湧的渭水一樣漫堤而出;要說些輕鬆的吧,又實在不是她此刻的心境。

  李秀寧沒有告訴何潘仁關於安乾府的事情,事實上,她沒有將此事告訴娘子軍中的任何一個人,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另一邊,何潘仁也處於同樣的狀態。

  他這個平日裏總少不了來點

  小幽默的人,原本性格開朗且多言,而此刻也變得異常沉悶。

  他想說點什麽,哪怕就是表表離別之情也好,緩解一下眼前的傷感也好,但卻無論如何也張不開口,仿佛就像嘴巴被夾子夾住了一般,隻見嘴唇幾度顫動,依舊緊閉。

  他們倆都知道,這一別,可能就是永別,盡管之前李三娘不厭其煩地請求何潘仁回到西域後,帶上嬸嬸和弟妹們一塊重返中土,並說新朝一定會保留他的位置。

  說真的,他多年生活在中原,早把中原當成是自己的故鄉,至少是第二故鄉。

  他在這裏“發財”,又在這裏“發跡”,但這些似乎都不是叫他留戀中土的原因,畢竟他的根在西域。

  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此去是否還有機會重踏中土,他內心裏留戀這裏,留戀這裏的人,所有人,特別是那些曾經與他一道生生死死的弟兄們,尤其是將他一手從“匪首”改造成“將軍”的侄女李秀寧!

  盡管他心裏明白,李秀寧不是他血緣上的侄女,隻是他“生拉硬扯”認的,但他卻覺得她比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親,他有時感覺自己似乎已經多少忘卻了自己親生女兒的模樣和秉性,但他知道他此生絕不會忘記李三娘的一點一滴。

  他知道自己也留戀這裏的一切與他有過交集的事情和事物,但他的時候到了,這裏曾經有過的一切,都隻能成為他心中永恒珍藏的記憶。

  他昨日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向所有他覺得應該麵辭的人一一道過別了,因為他打算今朝一大早在眾人尚未起床之前就啟程返鄉,免得大夥兒來送別,還少不了整出一番煽情的場景出來,因為他不想他的將士們看到他的眼淚,隻要他們記住他的幽默,樂觀和情誼。

  然而,送別的人還是來了一大撥子,隻是見主帥和大統領都沒有說話,他們也就各自都保持沉默狀態不做聲了。

  李秀寧令那五位親衛替何潘仁擔負所有行裝,但何潘仁執意要自己親身攜帶李秀寧送給他的那幾件禮物。

  他並非信不過他們,而是他已經將這些禮物當著他最珍貴的東西了,絕不能離身!

  在水邊停了好一會,他們對視了半晌,何潘仁走過來緊緊地摟著李三娘,仍然沒有任何一句言語。

  接著,何潘仁從自己那馱在馬背上的包袱中解下一個小布袋,雙手交給李三娘,仍然沒有任何一句言語,隻是做了個讓她收好的手勢。

  李三娘走前一步,想要將這布袋還回給何潘仁,但對方一雙大手死死地擋住了,並示意她收進衣襟內,他們之間還是沒有任何一句言語。

  片刻,李三娘也從馬背上取下兩管長竹筒,她雙手遞給何潘仁。

  何潘仁一臉驚

  詫,不知其中為何物。

  李三娘努一努嘴,示意他抽出竹筒內的一卷紙。

  何潘仁照辦了,他從其中一個長竹筒內取出來了一幅紙卷,他小心翼翼地展開,發現是一張畫,驚訝地看到畫中全副武裝、威猛神氣的自己、還有李三娘、馬三寶和郭勇等,各自以不同的姿勢站在司竹園的一片竹林之前,背後還有一麵胡馬幫的幫旗和一麵娘子軍軍旗。

  何潘仁激動得雙手劇烈地顫抖起來,這個不輕易掉淚的胡漢子,居然瞬間就淚如泉湧,淚水掛在他臉上的胡子上,像是一串串念珠一樣。

  接著,他又從另外一個長竹筒中取出了一卷絲綢織物,展開一看,原來是兩麵旗幟:麵胡馬幫的幫旗和一麵娘子軍軍旗。

  何潘仁更加激動了,忍不住抽泣起來了,但依舊沒有半句言語。

  他小心翼翼地將畫和旗按原樣卷好,又小心翼翼地塞回竹筒裏麵,再從馬背的行囊中取出一件他最珍愛的虎皮大衣,小心翼翼地用它們將竹筒包好。

  他兩手掌往胸前一貼,向李三娘深深地鞠了一躬。

  此時的李三娘早已梨花帶雨地在一旁哽咽。

  她沒有告訴何潘仁,這張畫是她還在鄠縣的時候就請了一位有名的畫師來專門給他們畫的,她也是昨天晚上才從畫師手中得到這幅最終完成了的畫卷。

  末了,何潘仁登上了渡船,他向她揮了揮手,右手在胸前比劃了一個十字架,意思是上天保佑李三娘,然後又做了一個示意她回去的手勢,但仍然沒有任何一句言語。

  何潘仁的船啟動了,不一會兒便消失在朦朧的晨曦中。

  李秀寧靜靜地望著漸漸遠去的船和佇立船頭的何潘仁,他還在高舉並晃動著一雙大手掌,向她行最後的告別禮。

  淚珠滾出了李秀寧的雙眼,模糊了她的視線,那岸邊柳樹和水中小船,還有船上的堂叔何潘仁,剛才還是一幅色彩鮮明的工筆畫,此刻慢慢變成了一幅墨跡暈散的朦朧寫意畫……

  此情此境,大有“英雄相忘於江湖”那種意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