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帳前軍師 安乾府如願以償暗自喜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1      字數:2068
  而另一方麵呢,李三娘對安乾府幾乎完全是陌生的,雖然父親曾經將她許給了安千福,而且自己當時聽了關於他的介紹,從內心上還是認可和接受的。但自從阿耶替她悔婚之後,就再也沒有聽聞過此人的事情,也從來沒有探聽過這個從未謀麵的“未婚夫君”任何消息。

  盡管他們倆在在幾日前來了一場麵對麵的交手,李秀寧也沒有能夠看得清楚安乾府的模樣。事實上,李秀寧到根本不知道那日與自己過招的拚命三郎就是安乾府。

  起初她想象中的對手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老將,後來讀了他親筆的投降書後,她想象中的他變成了一個有點像衛玄那樣的文官式的武將,而就在此時雙方的目光隔空相碰的那一刻,李三娘才發覺原來對手竟是一個青年才俊,她的麵部表情也閃現出一絲稍縱即逝的驚愕和異樣,內心也生出一縷讚歎和感慨。

  安乾府果然是玉樹臨風、一表人才,堪比宋玉潘安。按現在的話來形容,那就是“帥炸天”的小鮮肉:如若隻觀其貌,超凡脫俗、道貌岸然;但看其體魄,你不得不讚歎著是一位陽剛健碩的男兒漢子。

  見安乾府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而且眼神還有點怪怪的,即使是見過世麵的李三娘,也感覺有些不自然不自在了。

  安乾府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禮,他著意將自己的臉轉向一側,以轉移自己那雙難以自控的眼睛。

  為了緩和眼前的尷尬,同時拉近自己與李三娘的距離,安乾府款款地說道:“三娘,哦不,主帥,在下早就認識娘子了,隻是今日才幸得相見,幸甚,幸甚!”

  李秀寧有些愕然,該不是市井之徒套近乎所慣用的伎倆吧?

  安乾府決定實情相告,便低聲道:“在下多有得罪,五年前,三娘曾經與在下有過短暫的婚約。”

  李三娘更加愕然:“安乾府、安乾府、安乾府……”

  她心裏突然蹦出一個有點熟悉的名字出來:“難道安乾府就是安千福?”

  安乾府應該是看出了李三娘的疑惑,便連忙解釋道:

  “安千福乃吾之本名。不瞞娘子說,五年前娘子悔婚,不,請饒恕在下口誤,是令尊悔約,給在下當頭一棒,從昏昏噩噩中被打醒,在下明白令尊悔約乃是因為那時候的在下是個不學無術的登徒子。從那時起,在下便開始清夜捫心、改過遷善,雖然仍舊學無所成,但終究脫離了膏粱子弟、花花太歲的生活。後來在下就改了名字,改成了安乾府。”他稍微停頓了一下,眼見李三娘還願意聆聽自己表白的樣子,便饒有興致地繼續說道:

  “在下首先應該好好感謝娘子主帥和娘子的令尊唐國公!在下若有任何改變和長進的話,那也是多虧了你們父女倆的

  警醒。如今在下能夠投在娘子軍中,也算是緣分一樁,實屬三生有幸,還望娘子多多看顧照拂。若能夠在娘子帳下為娘子鞍前馬後出謀獻策,就是赴湯蹈火、肝腦塗地亦在所不辭,這是讓某為自己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若蒙娘子抬愛,在下就算不枉此生了。”

  說完,安乾府再次下拜行大禮。

  原來如此!難怪自己從來沒有聽說過“安乾府”這個名字,隻知道“安千福”,這名字倒是改得蠻好的。

  對於五年前的事情,李三娘內心閃現了一絲惻隱之心,覺得此事確有對不住他們安家的地方,但父母當時之所以那樣做,必定有他們的道理或苦衷,一切命中注定。

  就眼下而言,她一時還沒有發現安乾府有什麽不對的地方,甚至可以說對他頗有好感,不僅僅因為他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能夠叫自己在戰場上受挫的對手,而且也因為他的文筆和言談顯示出來,他是個有文章才氣的“文藝青年”。

  娘子軍正需要這樣的人才,李剛雖然能文,但不善武,而安乾府能文善武。

  整個受降過程相當順利,有條不紊。

  按照慣例,5千降軍加上三日前被俘的萬把驍果軍所有將士,全數被拆散,分派於娘子軍各不同分部中去。

  安乾府則如他自己所願,被委任為李三娘帳前軍師(也就是隨行軍師)。

  這樣的安排一方麵是因為李三娘看重安乾府的才能,另一方麵是這麽長時間以來,李三娘身邊一直沒有一個具備雄才大略的謀士做參謀,雖然四妹李琇蜜給她出過不少主意,但她畢竟不在身邊,除了行軍打仗之外,娘子軍還有不少內務外交的事情,都得由李三娘一人燒腦、一肩承擔,使到自己無時無刻都處於一種緊張和應激狀態,她急需要一個有文化有才幹的謀士來協助她,讓自己能夠有一些空閑的時間,特別是自己有孕在身已經近4個月了,也該讓自己的身心有機會歇息一下了。

  李三娘委任安乾府做帳前軍師,跟隨自己左右,其實還有更深一層次的考量。

  之前每個山寨歸降或加盟,李三娘都給頭領們一個不低於大將軍的職位,可以獨立領兵,因為李三娘真心信任他們,他們頭腦相對簡單,當時都是為了求生存求發展,沒有比歸降娘子軍更好的出路;可安乾府就不同了,他乃朝廷命官,文武雙全且又受到朝廷重用,他的投降多少有些蹊蹺,盡管他已經解釋過,說投降娘子軍的原因是他在最近的一場對娘子軍作戰中慘敗,受到陰世師的問責,說是要從嚴處置,甚至可能會掉腦袋,因為他是立了軍令狀來與娘子軍交戰的。

  對於這種有才學又頭腦複雜的人來說,李三娘是不會輕易信任的。

  按理

  說,他安乾府完全可以回京向陰世師解釋清楚,更何況在這場敗仗之前,他怎麽地也算打了連續三場的勝仗吧?功過相抵,陰世師理當不會輕易就要他的命啊!

  所以安乾府的話不能全信!既然不能全信,就得有所防備,李三娘將他安排在自己身邊,就是不給他獨立領兵的權力,以便限製他的行動,直到能夠完全信任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