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縛住孝節 娘子軍又逢對手安乾府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1      字數:2107
  躲閃已經來不及,而且也不能躲,否則會傷及被自己擋在身後的將士。

  情急之中,李三娘本能地伸出左臂受劍護胸,以求犧牲左臂來保全自己以及身後將士的性命。

  好在,李三娘身邊的兩名親衛不是吃素的,她們已經同時跨馬向前一步,各自雙劍齊出,四劍交錯,將那飛來的劍挑落在地。

  羅健見狀,先是大吃一驚,之後便是怒火中燒,他一大步跨上前來,將套索繞著衛孝節的脖子纏了幾圈,要將他處以“絞刑”。

  李三娘躍身下馬,一劍將那套索挑斷,同時喝道:“慢!留下他的性命!”

  羅健害怕衛孝節再有什麽對主帥的不利之舉,便將其五花大綁,按到在地,又在他的腰背部踏上一隻腳,使勁往下壓,使他連頭都抬不起來。

  李三娘令手下立刻給衛孝節那還在淌血的腹部包纏好,並將他台上一輛馬車。

  隋軍那方見主帥被縛,頓時驚慌失措,亂作一團,紛紛向後逃竄。

  說真的,衛孝節的行為的確英勇,但作為主將,他沒有事先組織好身後將士們的衝殺進退,而是魯莽地孤身犯險,想出險招,試圖直接致李三娘於死地,不可謂不是這隊官軍悲劇的開端。

  這一邊,娘子軍將士們則乘勢衝殺,斃敵無數……

  眼看這隊人數僅5千的隋軍將士被娘子軍殺得稀裏糊塗的,半路生出個程咬金來攪局了:當娘子軍追殺了約莫5裏地開外時,兩側林子裏忽然間震天價向,喊殺聲瞬間覆蓋了方圓幾裏之地,不過片刻,隻見數千官軍從林子中掩殺過來……

  “救兵來了!救兵來了!”前麵逃竄的隋軍在高呼。見有援軍來救,隋軍弟兄們紛紛掉頭反殺回來。

  娘子軍追敵正酣,突然受到隋軍反殺,一時間三麵守敵,就開始慌亂起來,拔腿就往後退逃……

  李三娘心頭一驚:難道娘子軍中了敵方的埋伏?衛孝節方才是用“苦肉計”詐敗,然後誘我深入,試圖將我軍圍而殲之?前麵敵軍有多少伏兵?*!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李三娘努力克製自己,以免慌神。她走到一處高坡上向四周眺望,發覺官軍人數的確不少,但比起自己的中路軍,頂多也就是半斤八兩的,娘子軍將士們應該能夠抵擋住他們。

  她於是便急忙喝令將領們不要慌張,各自站穩陣步,並令副將和偏將立即將娘子軍分為三部,分別應對三麵之敵。

  同時,她命驛卒急速向左、右兩路軍傳達馳援命令。

  這邊李三娘的中路軍雖然勇猛善戰,但畢竟三麵受敵,士氣受損,隻能勉強抵敵,傷亡不小。

  反觀官軍,他們倒是越戰越勇,而且,一隊沒有打出旗號的隋軍已經開始組織人馬迂回到娘子軍的背後,企圖兜底合圍娘子軍,來

  個“包餃子,一鍋端”。

  敵我雙方拚殺了近半個時辰,官軍士氣高漲,其優勢在漸漸擴大,其對娘子軍的半包圍圈卻在慢慢縮小……

  李三娘感覺再這樣下去娘子軍要吃大虧,必須後撤了。

  正當她準備下達撤退命令之時,隻見官軍隊伍忽然迅速撤離。

  李三娘猜想那應該是娘子軍左、右路軍的援兵趕到了。

  這一仗下來,娘子軍損失近2千多人馬,官軍死亡人數1700多人,但其正麵軍主將衛孝節被擒,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

  可是,娘子軍付出了犧牲這般眾多的傷亡代價,在李秀寧內心,絕對是一場完敗!她“出道”一來,可說是所向披靡,官軍聞風而逃或而降,雖然曾經在武功終南山曆經險境,但娘子軍折損程度也沒有像這一回這麽大。

  她惱怒自己、怨恨自己,居然沒有想到敵軍設有埋伏,叫娘子軍吃了個大虧。好在娘子軍的“V”字形進軍戰術,使到自己的中路軍有兩翼策應,否則,娘子軍的損失會更慘。

  想往常一樣,戰前她遣派了探子在前頭探路,但7~8路探子,沒有任何一個發現埋伏的官軍,難道隋軍是屬“土撥鼠”的,能夠掘地而藏、鑽地而出?抑或是自己的探子喝了迷魂湯,開了小差?

  不可能!他們都是些訓練有素的,敏銳、機靈、認真,且信得過的人。

  李三娘眉頭緊皺,一刻也鬆不下來;心頭上提,一刻也放不下來。她那原本白裏透紅的臉龐此刻顯得完全通紅,一直紅到了耳朵根;她那原本清澈的雙眸,也顯得有點迷惘。

  這當然不能怪李三娘或者她手下的探子們,因為那突然從林子裏殺出來的人馬,並非預先埋伏的官軍,而是恰巧趕到的兵馬。

  這批官軍約2萬人,領頭的名叫安乾府,是陰世師的手下,他本為一文官,不過是一位從五品上吏部郎中,從未帶過兵,但卻熟讀兵書,也喜愛兵道詭詐之術,而且人長得相貌堂堂、玉樹臨風,更加上年紀才22歲,一次偶然的機會被陰世師看重,很快就成為他的親信,不到兩年就擢升至正四品下的右親衛中郎將。

  話說衛玄派衛孝節領5千人馬與李三娘對陣,本意並非叫他與娘子軍拚命,隻是要他出奇兵遏製減慢娘子軍的步伐,也好讓朝廷騰出點時間來另做打算。

  沒想到衛孝節為了答謝大伯父的信任和重用,立功心切,想出了一個風險極高的計策,那就是一槊虛晃,三箭齊發,再加上一劍手刃。

  他堅信自己這一連串的動作必定能夠出其不意地“斬首”娘子軍主帥,致使娘子軍不戰自亂!

  之所以要冒這種帶有自殺性質的風險,是因為他對娘子軍這幾個月來的攻城略地做過一

  番分析,並總結了上一次他自己兵敗武功終南山和盩厔司竹園的教訓,預判自己這次出征無論是在文韜武略方麵,還是在兵力方麵,都不是娘子軍的對手,要與娘子軍做正麵交鋒,阻止遏製其進攻節奏,幾乎就是螳臂當車!唯有出奇製勝!

  平心而論,他的計策不無道理和可取之處,隻是他的詭計對於李三娘來說,顯得稚嫩了一些,因為他並不了解李三娘的應急能力,沒想到自己一連串的自殺式狠招,竟都被她有驚無險地一一化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