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衛玄招降 表舅父充當說客訪三娘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1      字數:2524
  “打小我就知道妳秀寧不是一個平凡女子,現在看來我的眼光絲毫無誤!瞧,才三個月功夫,妳已經成為一個統領十萬之眾的巾幗將軍了,不,一個說是元帥了,我做舅舅的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舅舅過獎了。兒不過是把小時候受過的教誨用到生活中去。都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其實,女子也有責啊!”

  “說是這麽說,不過,做人家娘子嘛,本分還是相夫教子,對吧?”

  “和平盛世當然該是如此,可如今世道紛亂,百姓連安家之處都失去了,我們又何以心安理得在家相夫教子呢?”

  “別人不行,妳還不行嗎?妳父我妹夫乃朝廷重臣,妳夫君同樣,擔任太子千牛備身的要職,妳父最初在前主上楊堅手下也是太子千牛備身。你們雖則不能呼風喚雨,但榮華富貴總是享用不盡的。更何況,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也應該是除暴安良,穩定社稷才是正道,對吧?可秀寧我的外甥女啊,妳前些時候可是把勁用錯方向囉!妳覺得我說的對嗎?”

  “舅舅,聽上去你怎麽像是為誰做說客來的?”李三娘款兒一笑,她已經猜到了竇迪的真正來意,但還不清楚他是代表誰而來的,故此繼續問道:“一定是朝廷派你來的吧!”

  “妳瞧瞧,妳瞧瞧,我的外甥女就是聰明,什麽事都瞞不過妳。其實,我也沒打算要瞞妳,是刑部尚書衛文升讓我來的。”竇迪有意避開衛文升的大將軍武職,而強調他的尚書文職,以表其重文輕武的宗旨和原則。

  李三娘確定了表舅的來頭之後,腦中倏忽閃現出《孫子兵法》中《用間》篇的一段文字:“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這段書讓她眉頭未皺,卻已經計上心來。她不動聲色,故作陷入沉思之態。

  見狀,竇迪覺得有戲,應該趁熱打鐵,於是便難掩悅色地說道:“衛公承諾,如果三娘妳願意回歸大隋,保證不會追究妳前些時候的反叛行為,而且還會奏表聖上,保準妳為朝廷命官,賜免死金牌。”

  “可,可是,可是舅舅,我們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呀!更無可能射出回頭箭啊!我如何能夠說服和安撫我手下那幫弟兄們呢?”李三娘裝出一副甚為無奈的表情。

  “衛尚書已經想到這一層了,他明確表態說對變民軍,哦不,是對娘子軍所有將士既往不咎,有才能的還可以為朝廷所用,各按功名和能力封官進階,願為軍隊效力的幹個尉官將軍,願

  為政府出力的謀個文職畿官什麽的。總之,朝廷都會作出妥善安排,令大家都滿意!”竇迪趕忙說著,還顯得有點手舞足蹈的。

  “可還是,還是……還有兒的夫君,他,他……”李三娘故作難言之態。

  竇迪沒等三娘說完就道:“衛公第一時間就考慮到這件事了。他承諾了,秀寧妳絕對放心,不管柴紹他做了什麽事請,朝廷不僅不追究,還會讓他官複原職。如果他能夠回歸朝廷,對變民軍,哦不,是義軍,對義軍反戈一擊,還會加官進爵!”

  “可,可是,陛下本人他能饒恕我們嗎?恐怕不太可能吧?”

  “這有啥呀,主上不在西京,這裏發生什麽事情還不都是看他衛尚書怎麽上奏啊!有衛公為妳在主上跟前說話,妳還有什麽可擔憂的呀?”

  李三娘感覺火候已到,可以進一步給他來個腰間打邊鼓———旁敲側擊,探聽一下大興城內的情況,她裝成很隨意地問道:

  “若是這般,那自然好,容兒再想想。兒要是將娘子軍十來萬弟兄都歸順衛大將軍,那大興城能夠容得下這麽多人嗎?恐怕連吃飯飲水都成問題吧?”

  “大興城現在的守軍隻有七八萬,人馬不足,隻能重點把守北麵的宮城和皇城,還有就是西麵的金光門和西南麵的延平門和安華門,為的是留一條後路。大興城還需要更多的兵士把守東南麵,東麵和南麵。另外,衛尚書還考慮在大興城外部署軍隊,以保衛京城,隻是眼下募兵困難,才一直無法實現,外甥女若是領著十萬娘子軍歸順,不就正好應了衛尚書的計策嗎?那絕對算是為朝廷立下一大功勞呢!”

  這竇迪還是低看了三娘的智商,才兩句話就被套出這麽多軍事情報來,沒有經過“間諜”訓練就是差點兒。

  關鍵是,他還在繼續“泄漏”秘密:“說到糧食,大興城本身確實不足,要想長期維持,就要靠妳去勸降琇蜜和她夫君段綸,之後京都禁衛軍便可以毫無阻攔地東進到洛陽附近的回洛倉去取糧。”

  為了強調要李三娘放棄藍田,竇迪有意避開提起就近的廣通倉(陝西華陰),而是提到更遠一些的回洛倉。

  這些信息讓李三娘欣喜萬分,這不正是當初自己與四妹在觀溪亭所預測的那般情形嗎?此刻,她更加堅信自己當初定下的清掃大興城外圍隋軍這一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同時讓她了解到,大興城現有的存糧撐不了很長時間,隻要四妹琇蜜那邊能夠阻止京師官軍出城東去運糧,京城內的將士就是餓也會被餓暈餓死,哪還有什麽戰鬥力?看來,娘子軍務必盡快拿下始平和鄠縣,以完成對大興城的半包圍圈!這樣,京都就成了甕中之鱉,可以不戰自垮了。眼下要做的

  是讓衛文升誤認為她會領娘子軍歸降朝廷,使其放鬆戒備而懈怠,以便娘子軍能夠以最小的代價奪取始平和鄠縣,幹脆就將計就計,忽悠一下舅舅,並借他來忽悠一下衛文升。她故作無可奈何的表情說:

  “說真的,兒一女兒身,本不想在外拋頭露麵、舞槍弄棒的,隻是因為夫君一走了之,兒害怕朝廷官府追究,不得已拿起刀劍,隻是為了保命,要是真的有其它路子可走,兒當然知道回頭是岸,但不知道衛尚書如何能夠保證兒和夫君,父親,兄弟姐妹們,還有娘子軍的一應弟兄們的性命安全?”

  “就這一點,秀寧妳著實無需擔憂,衛尚書是什麽人,妳必早有所聞,他乃一正人君子,必會堅守諾言,就因為他是個言而有信之人,我才答應前來做說客。說真的,如果是其他人讓我來,我必借故推辭!”

  “若果真如此,兒定會考慮這條退路。但是,舅舅你絕對不可將此事泄露出去,還勞煩你請求衛大將軍務必保守此事,否則,若是讓兒這邊弟兄們事先知道的話,此事難成不說,還恐怕還會激發兵變,兒可就擔著性命之憂了。如果控製不好,他們對朝廷可是一大禍患啊!如果不是兒在這把住,他們早就攻打京城了,還立誓要殺光朝廷命官呢!”李三娘有意嚇唬竇迪。

  “哦……把心放在肚子裏吧!除妳、我和衛尚書之外,不會有他人知道此事,這一點我完全可以承諾,我也會提醒衛尚書的。”竇迪滿心歡喜滿臉堆笑地回道。

  “那這幾日,我們思考一下具體的實施計劃,然後再會,行嗎?”

  “一言為定!”竇迪起身告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