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重新部署 李三娘決計畢功於一役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1      字數:2281
  娘子軍雖然在終南山自己的地盤戰勝了驍果軍,收獲頗豐,但戰役目的沒有達成,首伐武功行動計劃算是失敗了。其根本原因在於己方沒有做好足夠的戰前準備,但更為關鍵的是你自己的軍事行動計劃被泄露了。

  李秀寧覺得有必要對武功娘子軍做一次全麵排查,才能夠解開這個謎!但隻能密查,不可明查!

  排查的結果表明:問題的確處在娘子軍自己隊伍裏,但不是李三娘從司竹園帶過來的那一部分人馬,而是向善誌的原屬部下,嫌疑人就是那個名叫“趙孝仁”的武功山寨之三當家是也,因為從李三娘達到武功到向善誌出兵縣衙之間的這段時間裏,他是唯一一個曾經出過山寨下山的人。

  但是,向善誌詢問他的時候,他卻極力否定,說是自己下山不過一個半時辰,目的隻是去為山寨置辦糧草而已,因為就要開戰了,糧草的需求量比起往常必定大很多,而寨子裏的庫存即使傾囊而出也不夠消耗。

  趙孝仁的回答似乎沒有紕漏,因為在出征前,他的確有從外頭弄回寨子一大批糧草回來,而且後來都全數隨軍帶下山了,隻是因為在遭到隋軍伏擊時,又全數“奉還”給了隋軍。更加糟糕的是,當時連同寨子裏過去積攢的寶貝也被隋軍一掠而光。

  臨出征前,向善誌本來不同意隨軍攜帶這些鎮寨珠寶,但後來硬是被趙孝仁給勸服了,他說奪取縣衙後,大王日後肯定是要居住在官邸裏的,再也不會回到這山溝溝來了,現在不帶上,難道以後再回頭來取?

  向善誌當時未加多思,也就允諾了。

  這個事情在李秀寧看來,其中蹊蹺多多,為什麽趙孝仁堅持要在出征時帶走山寨所有珠寶?盡管他可能對娘子軍出征取勝有絕對的把握,但隨軍攜帶珠寶無論如何也不算尋常。更何況,他趙孝仁不過一個三當家的而已,憑什麽決意要大王從了他?

  更重要的是,李秀寧那日派出的探子,曾經在山下林子裏不意看到趙孝仁與一幫人像是在為什麽事而爭吵,還迷迷糊糊地聽到趙孝仁說了一句“此事隻有你知我知,否則天打五雷轟”之類的咒語。當時因為認出趙孝仁是山寨的人,探子也就沒有在意。可現在李秀寧將所有零零星星的但相關的事情擺在麵前,趙孝仁似乎就像一根線一樣,能夠將它們串聯在一起。

  然而,向善誌對趙孝仁絕對信任,他說就論這次偶遇隋軍伏擊,趙孝仁就一直跟隨他作用,奮勇殺敵,還幾次豁出自己的性命保護向善誌,所以向善誌說什麽也不相信趙孝仁會出賣山寨,出賣娘子軍。

  鑒於此,李秀寧隻好將此事暫時擱置一邊,因為眼下的當務之急乃是盡快製定一個對付東、西兩麵隋軍的計策

  ,以圖盡快拿下武功縣。

  經過深思熟慮,李三娘做出了一個新的行動計劃。

  這個新方案的第一步是,連夜遣人回到司竹園,令郭勇率1萬兵馬於次日白天浩浩蕩蕩地渡過渭水,開赴武功終南山,但在當日夜晚就一小股一小股地悄悄回到司竹園。李三娘如此行事的目的是為了迷惑敵人,叫隋軍誤以為娘子軍調來了大批增援部隊,故而不敢對武功娘子軍輕舉妄動。

  完成了第一步之後,李三娘就開始實施新方案的第二步,她令向善誌依舊率領8千娘子軍按照與上一次相同的路徑直取武功縣鎮府!不過,這一回他們將8千人分為三隊,第一隊1千人做前鋒,第二隊6千人為主力軍,第三隊1千人做後衛,三隊相隔兩裏地之距。兩日後,向善誌部便於清晨出征了。

  新方案的第三步是由李三娘自己留下7千人馬,負責堅守山寨。不過,所謂堅守山寨隻是做給眾人看的,她實際上將此7千人一分為三:

  其中2千人是真正堅守山寨的;

  3千人由秦鶴鳴率領抄小路向西直奔武功與扶風交界之處,設伏於由扶風縣劉黃堡村通往武功大莊鎮的必經大路兩旁隱秘處,並派3百輕騎遊擊隊遊走於大路兩側地帶,以防官軍炒小路來援。此外,他們還肩負著在必要時支援向善誌部的責任;

  而李三娘則親自率領2千人下山,向東疾行,計劃到武功與始平接壤地帶,設伏於由始平縣湯坊鎮通往武功小村鎮的必經大路兩旁隱秘處,其中2百輕騎作為遊擊隊遊走於武功東北部,以防官軍繞開大路而從小道偷襲而來,同時也擔負著必要時馳援伏軍的責任;

  李三娘定下如此方案,並非隻是憑借自己的想象力,而是建立在對武功全縣當前狀況的全麵了解的基礎上。

  自從上一戰役之後,李三娘就暗中安排了為數近3百人的探子,他們都是身手了得、腦子機靈,且有對武功較為了解的將士。這些人下山後就分別行動,遍布武功各處,刺探敵情,同時查出朝廷在武功境內安置的“情報站”,並將隋軍斥候盡量除掉,切斷隋軍的眼線。

  這一回,李三娘沒有與和將領商議作戰方案,也沒有在行動前預先做任何部署,而是直接下達命令,讓各級將官按部就班地執行。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防止軍事機密被泄露出去。

  期間隻有向善誌鬥膽問過李三娘,為什麽要他照著前番的路線進發,如果再次落入敵軍的伏擊如何是好?

  李三娘解釋道,正是因為我們前番吃過隋軍的虧,他們肯定會認定我們不敢重蹈覆轍,必定會改變戰略,所以他們也會改變策略,不太可能會像上一次那樣打埋伏。

  見他仍有疑慮,李三娘給

  他出了一個兵分三路的主意,並且跟他交了底,說是萬一他們發生意外,到時回有另一路娘子軍前來增援。

  如李秀寧所料,向善誌部於當日黃昏之前就將娘子軍大旗插遍了武功縣中部的所有鄉鎮官府,當然也包括武功縣衙。

  8千之眾的娘子軍士兵除了個別受點輕傷之外,沒有任何減員,當然,也沒有殺傷很多敵人,因為在整個過程中,除了少數誓死效忠隋朝的卑職官員和廿來個盡職盡忠的“保安團”和“民團”隊員,因負隅頑抗而被誅殺之外,娘子軍所到之處,沒有遇見任何算得上成規模成建製的敵軍。

  向善誌心裏明白,李三娘這一回之所以還是讓他統領大隊人馬攻打縣府,目的就是給他一個能夠輕易立下“解放”武功首功的機會。

  向善誌當時所不知道的是,這一回武功的真正戰場不在武功縣中部,而在武功的東、西部分別與始平縣和扶風縣接壤的地帶。這是什麽回事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