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連環夾擊 驍果軍轉勝為敗遭吊打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1      字數:2641
  我們之前提到過墨菲定律,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鐵律!一個人想到什麽不好的事情,這不好的事情就必定會前來造訪。此刻正是如此,就在衛孝節心生不祥感覺之時,隋軍背後的東、東南和東北三個方向幾乎同時響起了一陣陣震山憾樹的喊殺聲,在山穀久久回蕩,連成一片。

  沒多會,東麵和東南麵那些衝殺在最後麵的隋軍士兵開始亂了陣腳,他們被從背後突如其來的娘子軍將士們衝殺得紛紛作鳥獸散……

  幾乎與此同時,那隊被臨時遣去沿東北方向追擊娘子軍的一隊隋軍,在剛剛行進至通往縣府的大道上招到了埋伏在路兩側娘子軍的衝殺,一時間也亂作一團。

  李三娘見狀,立即下令山寨的娘子軍分批次向下麵的隋軍發動猛烈衝擊。

  衛孝節一下子蒙了圈,他不明白怎麽自己的背後會突然出現娘子軍,他更加不知道他的東北路軍也幾乎同時遭到了娘子軍的伏擊。

  其實,他本大可不必慌張,因為無論是背後襲擊的,還是兩麵伏擊的娘子軍,都是來自山寨上李三娘那2千人而已,比起衛孝節的1萬3千人,實在算不了什麽。隻是當時被打得一頭霧水,又不知虛實,所以才造成極大的慌亂,而且在慌亂中受到極大的損失。

  衛孝節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娘子軍大對人馬下山不是為了逃竄,而是來了一個出其不意的背麵偷襲,反叫我軍腹背受敵,原來被困在山頂的李娘子眼看就要被自己衝垮了,沒想到他們現在反而來了個中心開花,乘隋軍混亂而主動出擊。

  原來,當李三娘得知有萬把隋軍突然前來攻打山寨時,她知道靠硬拚來堅守山寨,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必定是玉石俱焚!丟了山寨倒還不算什麽大事,因為娘子軍本來就沒有打算長期蝸居於此處,而是要奪取整個武功縣,並將武功縣作為娘子軍的第三個根據地。關鍵是,靠硬拚的話,自己手下這兩千人都將獻出寶貴的生命,而且還會因此而陷向善誌部於隋軍的夾擊之中,使他們在劫難逃!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唯有以智取為高,出奇兵攪亂敵軍,使之不戰自亂,娘子軍才能夠在混亂中尋機擊敗敵人。

  既然隋軍留下東北向一個開口,那我何不將計就計、順勢而為?李三娘當即決定分兵兩路:一路1500人從山寨東北和正西方向下山,之後一分為三,分別沿山腳迂回到隋軍背麵,從隋軍進攻的三個方向對他們實施突襲;而另一路500人則由自己親率鎮守山寨,同時吸引敵軍進攻。

  後來,李三娘發現正在從東北方向進攻山寨的隋軍突然撤退,快速折返下山。她稍作思索,猜透了敵軍的意圖,她即刻派人通知東北路娘子軍改變原定的方案,

  抄近路快速行進,趕在隋軍之前,預先在通往縣府的馬路兩旁山坡上埋伏下來,帶隋軍進入伏擊圈後發動猛烈的進攻。

  李三娘這一招,帶著很大的賭博成分,但在軍情緊急、瞬息萬變的情形下,她沒有時間猶豫,隻能夠按照自己的直覺加判斷行事。

  就這樣,戰場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按照京城驍果軍和扶風隋軍的聯合計劃,原本是試圖以三麵包圍和兩麵夾擊的策略,將武功娘子軍與土匪一並清除,甚至活捉或斬殺娘子軍主帥李娘子;沒想到最終的結果是,隋軍反過來被娘子軍人三麵包圍和兩麵夾擊,人數占盡優勢,卻反被娘子軍吊打和狂虐而玩殘了。

  關鍵是,隋軍眼前的頹勢,遠不是他們厄運的終結,而是開端!

  卻說隋軍扶風方麵軍夾道伏擊了向善誌部娘子軍,卻在追殺的路上自己反倒中了娘子軍的伏擊,他們還以為是中了娘子軍誘敵深入之計,並不知曉那隻是李秀寧派去接應向善誌的3千娘子軍而已,因此不敢繼續追殺娘子軍,反而是掉轉頭循原路拚死逃命而去……

  另一邊,李三娘的娘子軍對驍果軍的反包圍,將衛孝節的行動計劃攪亂了,也讓驍果軍陷入了一種無法自救的恐慌狀態,也都以為是中了娘子軍誘敵深入之計,一時間滿山亂跑,找不著回家的路了。

  本來,僅僅靠李三娘堅守山寨這2千人的兵力,要想吃掉這1萬3千強悍的驍果將士軍,那絕對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但是,偏偏這個時候向善誌率領的娘子軍回到了終南山,發現情況不對,詢問了幾個正在追殺驍果軍的守寨娘子軍士兵後,才知道原來山寨也受到了隋軍的襲擊。

  他們二話不說,立刻加入了戰鬥!本來就因為之前被隋軍伏擊而窩了一肚子火,現在回到自己的地盤,有了一個絕好的複仇機會,將士們一個個都使出各自的絕活,逮著一個隋兵就狠命往死裏整。

  這下子敵對雙方的實力發生了逆轉,或至少變得勢均力敵了:1萬2千多驍果軍(原本的1萬3千人已經有幾百人戰死)對1萬1千多娘子軍(原本的1萬3千人或戰死或被俘於扶風方麵軍)。但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娘子軍此刻無疑已經占據了優勢地位。

  戰場的局勢也隨之發生了逆轉,驍果軍完全被攪亂了,而且因為慌亂,衛孝節不僅難以維持繼續進攻山寨的態勢,且又無法組織有效的撤離。他方才是在懷疑自己對戰局的推斷,而眼下可就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了。

  在此情形下,衛孝節即使心有不甘,也隻好領著身邊的數十名衛士,拚死向山下衝出重圍,溜之大吉了;而失去了首領指揮的驍果軍士兵們就如無頭蒼蠅一般,六神無主,在林

  子裏亂衝亂撞。

  娘子軍將士們那憋了半天的冤屈和戾氣,已經使到他們胸膛內的氣壓驟升,到了出氣的時刻,一下子就想爆米花筒一樣炸裂開來一樣,他們狠命廝殺,直將驍果軍當作林中鼬鼠一般宰殺。

  最終,1萬3千驍果軍中7千多人躲過了娘子軍的刀槊劍斧而成功逃命,3千多人投降娘子軍,其餘1千誓死不降的士兵皆被娘子軍就地斬殺。娘子軍損失了1千多人,又從驍果軍降兵中補充了3千來人,總賬算下來,還反賺了2千多人。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甚至害死三軍。李三娘意識到,隋軍這次慘敗,並非因為隋軍將帥無能,他們設計的道路兩側伏擊戰,釜底抽薪包圍戰和兩軍合圍夾擊戰,不能不說是一個上乘的連環計策,但隋軍所欠缺的是“中央軍”與“地方軍”的溝通和默契,是驍果軍與扶風地方軍在這次行動過程中的溝通和默契!如果不是扶風隋軍被3千娘子軍的伏擊嚇破了膽,而做出停止追殺娘子軍的錯誤決定,那麽,這場戰役的結局就極有可能會是翻了個了。

  雖然娘子軍在這次行動中於偶然而又必然地戰勝了隋軍,但李三娘心中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她深感娘子軍犯了兩個錯誤,一個是過於自信,未做好戰前準備,就倉促出兵;另一個是情報工作沒有做到家,連扶風出兵2萬這麽大的事情都沒有預先了解到,而是在戰後才弄清楚。反觀之,隋軍卻是對我們的行動預先就有了相當清楚的了解,否則他們不可能在準確的地點、於準確的時間之內,伏擊向善誌部,也不可能在圍困山寨是喊出要活捉自己的口號。

  李秀寧開始思索之前的全過程,想弄明白隋軍到底是如何了解到娘子軍的行動計劃的。有一點似乎可以肯定,那就是消息是從娘子軍內部泄露出去的,難道是武功縣的巡查所斥候混進了娘子軍隊伍裏?或者是娘子軍內部本身就有朝廷的間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