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扼守山寨 李三娘三麵被圍陷險情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1      字數:2384
  原來,自從武功縣境內出現向善誌等幾夥“山賊”以來,朝廷就在武功縣各鄉鎮甚至村落都設有美其名曰“巡查所”的流動性情報站,這些“巡查員”即斥候一旦眼見風吹草動或耳聞鳥鳴雞啼,並界定為可疑或異動時,就會及時通報周圍的駐軍。對於朝廷來說,這是一種無奈之舉、一個權宜之計,實在是因為楊廣連年征兵討伐高句麗,致使官軍兵力銳減,加上還要分兵對付全國各處的義軍變民,朝廷的兵源極其有限,無法在每個縣鎮都安排駐軍。

  當日衛文升從武功巡查所的斥候哪裏得知娘子軍將要派兵前往武功終南山與向善誌的匪幫結夥後,就自然而然地推測到娘子軍必定要順勢攻占武功縣,就一改原本要出兵剿滅司竹園娘子軍的計劃,製定了一個在武功一帶以逸待勞,伏擊並絕殺李三娘的新方案。為此,衛文升決定派遣自己的侄兒正四品上左武衛中郎將衛孝節首領驍果軍1萬人,聯合部分始平縣守軍,湊夠1萬3千兵馬,從始平方向進發武功,直搗終南山向善誌的匪巢。

  衛文升認為衛孝節的1萬3千人,恰與娘子軍在武功的1萬3千人旗鼓相當,驍果軍要戰勝變民軍,本不在話下,但驍果軍缺乏在山溝樹林作戰的經驗,要全殲娘子軍,僅靠衛孝節的兵馬使不夠的,他因此同時令驛卒飛馬扶風郡,請求那裏的隋軍出兵相助。

  為什麽是請求呢?因為扶風郡不屬於京畿屬地,衛文升無權調動那處兵馬,他隻能夠以京城告急為由,請地方軍馳援。還好,拱衛京師,人人有責!扶風郡守爽快地允諾了,而且一開口就答應出兵2萬人馬,協助驍果軍將娘子軍消滅在武功境內!

  在衛文升的籌劃下,決定讓扶風隋軍潛伏於娘子軍欲進攻武功縣府最可能經過的路徑兩旁的山崗上,待娘子軍進入伏擊圈之後,便“關起門來打狗、堵住籠子抓雞。”於是就發生了之前所描述的那一幕幕。

  而另一方麵,衛孝節的兵馬則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行拿下終南山匪窩,然後再揮師北上,與扶風軍會合,前後夾擊,確保李三娘和向善誌無處可逃。

  就在向善誌於清晨匆匆出發之後,李三娘心裏總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擔憂,這擔憂首先來自於探子的匯報,就是那幾個有李秀寧於前日派出去偵查武功縣府極其周邊狀況的探子,根據他們探回的情報,那裏相當平靜,沒有顯現任何異樣。正是因為如此,李三娘當時相信向善誌一舉拿下縣府,應該有8~9成的把握,因此她沒有在最後時刻阻止向善誌出兵。

  但過了小半天時間,李三娘內心猛然一驚:糟了!縣府周邊的平靜似乎不太正常,因為隋軍應該已經知曉娘子軍將要攻打縣

  府的消息,而且應該已經為此做好了應戰準備,怎麽會平靜如常呢?現在那裏越是平靜如常,就越是不正常!

  此外,李秀寧也相當清醒,要想在武功縣複製盩厔縣的成功,絕非易事!因為攻打盩厔縣是在朝廷完全不知曉無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而盩厔縣的陷落必定會促使朝廷警覺,並做出各種部署來防止其它京畿縣鎮的丟失,甚至有可能出師前來剿滅義軍。

  想到這些,李三娘決定立即派遣3千人輕裝出動,抄山路捷徑快速追趕向善誌,萬一他們半路上遇到什麽意外,須及時出手解救他們,並保護他們回到山寨,絕不可與隋軍互拚;而她則自帶2千人堅守終南山“匪巢”。

  當3千娘子軍追趕到半路時,打前哨的前隊緊急回報,說是向善誌的隊伍遭遇隋軍衝擊和追趕,正在潰敗而回,敵軍數目不詳,但肯定不少。

  領頭的按照主帥李三娘預先交代的機宜,決定隱秘於大路兩側的山坡上的草叢中,給隋軍一個出其不意的伏擊戰!因為僅靠3千娘子軍,想要對抗為數眾多的敵軍,同時救出向善誌部的弟兄們,那是不現實,隻有讓敵軍誤以為我方人數不少於他們,並打他們一個出乎意料,才有可能將他們忽悠而去。他於是令3千娘子軍隱秘於大道兩側的山上,等待自己人經過後,讓隋軍進入伏擊帶,然後才猛烈出擊。

  就這樣,他們解救了向善誌部的大隊人馬,一同撤回終南山山寨。這樣,向善誌部被俘和被斬的娘子軍將士多達近千人。

  另一邊,李三娘領2千人獨守山寨,此刻正在焦急地等候向善誌他們那邊的消息。

  就在李三娘準備派遣幾人前去打探的時候,忽然手下匆忙來報,說是有一大隊人馬正在從東邊朝山寨方向而來。

  李三娘問是否向善誌所部,答說不明,因為離得還遠,且有密林遮擋,看不清楚,隻能確認人數眾多。

  雖然心裏著急,但李秀寧依然心中有數,即使向善誌他們真的在半道上出事了,也不可能這麽快就回到山寨,但如果不是他們,那又是何方人馬呢?武功縣境內的其它匪幫基本上都是一些不成大氣候的“散兵遊勇”,完全不可能是正在前來的大隊人馬。

  這讓李三娘心頭一驚、眉頭一皺、兩眼微眯,露出一絲不解的神情,難不成是隋軍前來偷襲?可哪來的隋軍呢?他們從東邊過來,難道是始平守軍?她立刻令手下快速前去暗中探查,並及時回報。

  很快,探子折返山寨,報告說是隋軍,約莫有千把人,至少也有8~9百人,而且他們已經行進到山腳下,眼下分兵三路,正在從東麵、東南麵和南麵三個方向形成一個口袋狀,向山寨包圍過來,隻留下西北方向

  一個缺口。隋軍將士們一邊進攻,還一邊高喊“活捉李娘子,賞錢五萬兩”的口號。顯然,隋軍已經知曉娘子軍主帥就在山寨上。

  李三娘聞報後,靜思了半晌,忽然感覺心髒一陣冷顫,血液仿佛都接近冰點而凝滯不流動了,之前對於向善誌倉促出兵雖有一種不祥之感,但那僅僅是擔憂他出師不利而已,何曾想到隋軍竟然會前來直取向善誌的山寨老巢,運用了一招“釜底抽薪”和“驅虎下山”之計,斷了武功娘子軍的後路,同時逼迫娘子軍從西北方向撤出山寨,逃往向善誌他們進發武功縣府的方向,最後讓自己所部和向善誌所部全數娘子軍進入隋軍兩麵夾擊地帶,一並成為風箱裏的耗子———兩頭受氣。如此這般,朝廷既解了武功縣府之危,又滅了武功境內最大的匪幫,重要的是還能夠圍殲武功境內的娘子軍,最後,還有可能一舉拿下娘子軍主帥李娘子,大有一石四鳥之功。

  顯然,隋軍對娘子軍的行動計劃不說是了如指掌,也算是知之甚多了。但李三娘不明白官軍如何得到這些情報,又如何能夠做出如此迅速的行動?特別是,隋軍是如何得知扼守山寨的是娘子軍主帥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