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進剿武功 娘子軍收降山匪向善誌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1      字數:2678
  還在一個月前,盤踞在武功縣的向善誌便收到了段綸派親信送來的手書,勸他加盟李秀寧的義軍。當時,他有點拿不定主意,對一個娘子能否成大事心存疑慮,因而處於觀望狀態。

  當聽聞李三娘已經拿下盩厔全縣,緊接著段綸有占領了藍田,他曾想率領全山寨人馬前往藍田,加盟段綸義軍。

  但是,他後來又得知段綸的義軍其實也隸屬於李三娘時,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再加上段綸已經有書在先,要他投靠李三娘,故此也就改變了主意。此時,李秀寧的大名也已經如雷貫耳響徹關中,他深知要歸順娘子軍,還得趕早不趕晚,因此就主動派心腹前來司竹園麵見李三娘,請求加盟,無條件的加盟,而且表示甘願獻上武功老巢,並願以其3千人馬作前軍,率先進發奪取武功全縣。

  聽聞此意,李三娘自是欣喜萬分。其實,自從與四妹在李氏莊園一別後,她就一直在平盼望著武功向善誌和郿縣邱師利的消息,期待他們來加盟,沒想到現在向善誌終於有消息了。

  李三娘沒有片刻遲疑,斷然拍板,接受收編向善誌部,並在與何潘仁及其他幾位主要將領商榷後,任命向善誌為“中軍副統領大將軍”兼武功行軍總管,並令其部原地候命。

  這邊武功向善誌此刻的加盟,加上那邊四妹要拜訪郿縣邱師利和丘行恭兄弟,這些變化促使李三娘對原定的計劃也做出一些相應的變動,憑她的直覺,娘子軍現在有八成的把握同時奪取武功和郿縣。

  為此,李三娘決定親率1萬人馬於明日開往武功正式接收向善誌部。

  她同時令郭勇率5千人屯兵於二曲鎮、富仁鎮和崗村鎮沿渭水布防,以防武功之官軍渡河南下逃竄,同時在需要時還可增援武功娘子軍。

  她再令馬三寶帶1萬人馬,於三日後與李琇蜜同行,前往邱師利處說服他們加盟娘子軍,如果李琇蜜和馬三寶一行沒能成功收服邱師利、丘行恭兄弟,便相機行事,於七天後以馬三寶率領的1萬人馬攻取郿縣。

  最後,她讓何潘仁則暫時領剩下的2萬5千人馬留守司竹園,稍作休整,同時保衛娘子軍總部,以備京師隋軍出兵來收複司竹園,乃至整個盩厔縣。

  但有一點,軍隊“整改”行動不停,現下先從留守司竹園總部的人員開始,正好將此作為試點,待娘子軍取得武功和郿縣之後,再進入全軍“整改”階段。

  武功縣距大興城約85公裏,因其境內有武功山而得名,屬京兆郡轄管。地處關中平原西部,東迄始平縣(當今的興平市),西鄰扶風,南隔渭河與盩厔相望。武功縣植被茂密,大部區域被森林和草原所覆蓋。渭河是該縣較大的過境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

  。武功是個不得不提起的地方,這裏有幢李家別館,乃是人稱“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出生地,隋開皇十八年(598)十二月,“唐帝哥”李世民就降生於坐落於武功的慶善宮。

  命運喜歡巧合,而且命運之巧合往往還會帶上幾分幽默感:李世民的親表叔、大隋帝國皇帝楊廣的陵墓也在武功。眼下是公元617年,一年之後(即618年),宇文化及兄弟及其貼身虎賁侍衛等人謀反,縊弑楊廣於江都揚州,楊廣被初殯於江都宮流珠堂,後葬吳公台下。622年8月開唐三年後,高祖李淵令李世民負責遷葬楊廣於武功鎮西塬上,與其父楊堅泰陵構成一脈之穴,遙遙相望,算是對姨夫表兄有個說得過去的交代了。這樣一來,推翻和顛覆表叔皇位的李世民的出生地,也就成了隋煬帝的埋葬地,這曆史製造的黑色幽默也是真夠黑的了。

  這還不算,作為李淵晉陽兵變主要策劃人之一的劉文靜,也是武功人,而他正是當初極力慫恿李世民脅迫李淵起兵鬧事推翻隋煬帝的“首犯”。從某種意義上說,李世民和劉文靜就是促成晉陽兵變的兩個始作俑者。這樣看來,誕生在武功的李世民和劉文靜,似乎就是命運為隋煬帝楊廣所預備的掘墓人,盡管楊廣的死與他們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所以說,武功這地兒既是前朝兩代皇帝的最終歸屬地,也是新朝一代偉帝的出生地。

  到達武功後,李三娘先是麵見了向善誌,向他了解武功義軍的情況和武功縣的敵情。

  向善誌所述與她安排的“探子”所收集的關於武功的軍情基本上吻合:武功縣是個軍事“真空”縣,朝廷沒有專門駐紮軍隊,而東、西兩麵的臨縣始平和扶風都有官軍重兵把守,每隔十日,這東、西兩麵的官軍都會各自派遣一支一千人的騎兵遊擊隊相向巡邏武功縣,以確保此地治安,也算是對武功域內終南山山賊的一種威嚇和鎮懾。

  此外,武功縣還有自己的官屬“保安團”和民間的“民團”,這些“團”的職責就是保衛縣衙和維護本縣治安。

  這樣,武功縣一直以來也算得上是一個“縣泰民安”之地,除了向善誌這夥“山賊”利用終南山各險要作移動“匪窩”,玩起“老鼠躲貓”和“老鼠戲貓”的遊戲而使得官兵百般無奈之外,縣內其它區域基本上沒有什麽成建製的匪幫,隻是一些地痞流寇時不時製造一點不鹹不淡的匪患。

  因此,要攻占武功縣本身並非難事,但必須防止扶風和始平兩縣的官軍來援,並對義軍反過來實施兩麵夾擊,致義軍於進退兩難的境地、甚至遭受滅頂之災。

  從向善誌這證實了自己所了解的情況後,李三娘當即決定從自己帶來的娘子軍

  人馬中撥調5千歸向善誌統帥,加上他原有的3千人,向善誌所部就多達8千人馬了。

  李三娘本想在正式奪取武功縣之前,利用一周時間,對向善誌的3千匪兵進行一番整頓和訓練,但向善誌立功心切,他執意要於翌日清晨就拔寨下山,向武功縣縣衙進軍!並一再表示,無需李統帥勞師動眾,他的八千人馬定能夠在日內蕩平武功!他還告訴李秀寧,他的手下現在正處於士氣高漲的狀態,都想盡快拿下武功縣,作為加盟娘子軍的一份覲見禮。

  李秀寧認為如此倉促行事,必犯兵家大忌!但見向善誌已經下了決心,她不想在他和士兵們已經燃起的火焰上潑上一盆冷水,加之按照時間計算,今天恰恰是扶風和始平官軍上一輪巡邏武功縣完畢之日,應該剛剛離開此地,各自回到他們的駐軍地盤,明日武功縣正是軍事“空城”之際,或許的確是義軍迅猛出擊之機。所以,她沒有再阻攔向善誌,但也沒有允許他明日就“倉促”出兵,而是來了一個折中,令他在兩日後出兵。

  在這兩日之內,李三娘派遣了多路探子,前往武功縣鎮府及其周圍地區探查。

  在今日剛進入向善誌的山寨頭領帳內時,李三娘一眼瞥見一張似曾相見的臉和這張臉下的身影,她有片刻的驚愕,試圖快速“腦補”,從“腦庫”中調檔查對此人,但她發覺對方也是帶著一臉驚愕的表情盯著她,似乎也是在努力回憶和辨別“此人是誰”。

  根據向善誌的介紹,此人名叫“趙孝仁”,位居山寨三當家,也算是向善誌的左膀右臂級別的人物。正因為如此,在李三娘與向善誌會麵的整個過程中,趙孝仁也一直在場。

  在此期間,李秀寧腦海中曾經浮現兩幕情景,意識那日初遇郭勇時,那個試圖用飛鏢暗害郭勇的蒙麵黑衣人;而是在初次前往司竹園的半道上遭遇伏擊時瞬間瞥見的蒙麵黑衣人。

  但那兩幕情節現時相當模糊,李秀寧局促之間一時難以理清,於是大腦立時切換到正事“頻道”,暫時忘卻此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