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情濃意深 李琇蜜說服姐妹同逃生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0      字數:4127
  不知是命運的巧合、還是上天的安排?這一夜,對於李四娘與段綸來說,就和李三娘與柴紹臨別那一夜相似,也是一個偉大而喜悅的時刻,因為他們不經意地造人成功!不過,他們也是過了近三個月之後才知曉的。

  更為巧合至極的是,李琇蜜與李秀寧竟同在這一年的5月份懷上了孩子,相差不過十天時間而已,李秀寧在5月中旬,而李琇蜜在5月下旬。

  五更二點,太極宮南麵承天門的城樓上,響起了第一聲報曉鼓聲。隨後,沿南北向大街兩側的鼓樓以及城內一百多座寺廟裏的撞鍾,也依次敲響,擊破長空,喚醒了仍然在沉睡中的大興城。

  李琇蜜原想今天好好地睡個懶覺,可不知咋的,一個念頭躥入腦中,忽然覺得今晨應該去會會姐妹們,因為段綸這邊已經有了著落,隨時都有可能出發前往藍田,現在該是時候去說服鼓動她們一塊撤離京城,通往藍田了。

  李琇蜜於是趕緊起來,洗漱梳妝完畢,呼喚家傭到坊內糕點店和麵包鋪去買些早餐回來,特地吩咐給夫君買了他最喜好的單籠金乳酥(大隋版奶黃包)、金銀夾花平截(一種蟹肉麵皮卷)和金粟平(一種將魚子醬攤在麵皮上麵的隋朝版比薩餅),而她自個則來了兩塊剛出爐的芝麻胡餅和一碗熱氣騰騰的軟麵片餺飥湯。

  之後,李琇蜜肩披帔帛,右邊一頭束在裙子係帶上,左邊一頭由前胸繞過肩背,搭著左臂下垂;頭戴冪蘺;之後,領上一個貼身侍女,讓她懷揣李秀寧托帶給其她三個姐妹的首飾細軟,便出門了。

  要說這李琇蜜也真是滿滿的顏值在線,一路走來,她的光彩,比朝陽耀眼,不知道“擰”歪了多少人的脖子、閃瞎了多少隻豔羨的眼睛,那回頭率直達百分之二百!

  她先來到靠近西市東南角延康坊大姐李秀媛的寓所,恰巧大姐剛剛送兒子馮文瓚和弟弟去私塾讀書,才回到家裏。姐夫馮少師兩年前就跟隨父親李淵,被安排在二兄李世民府中用職,當然也不在家。

  自從得知父親將要造反後這些天來,李秀媛那可真是壓力山大,不知如何是好,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終日愁眉苦臉的。如今見四妹過來,她大喜過望,連忙招呼。

  李四娘沒有像往常一樣跟大姐嘮家常,而是先將三姐托付的一袋首飾交給大姐,然後便直截了當道明來意、說明厲害,並詢問大姐有何打算。李秀媛先是滿心感慨:“不知如何感激三妹,這時候還想著我們。”之後又滿臉愁雲:“哎,妳大姐夫不在家,我一個人如何能夠把兩小兒拽扯到晉陽那麽遠的地方哦!我也一時沒有了主意。”

  其實,李秀媛哪裏是一時沒有了主意,她平時就沒有什麽主見,基本

  上就一個逆來順受那族女子,一個地地道道的賢妻良母、一個終日為丈夫和兒子活著的女人,她的所有日常活動基本上就是相夫教子,所以即使在四妹李琇蜜麵前,也沒了大姐的風範和樣式,反而倒是期待著四妹來給她拿主意。

  李琇蜜對大姐的這些情況當然是如數家珍一般的清楚,所以早就想好了一套方案,隻是在說出自己的建議之前,看看大姐有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現在聽大姐這麽說,她覺得沒有必要再多慮了,就直接建議她跟自己走,好歹相互之間一個照應,便對大姐道:

  “大姐,何不與妹和段綸一同奔往藍田呢?我們已經做過周密的考慮和合計,覺得那地兒不遠,也便於安身。段綸在藍田縣城有棟祖傳的宅子,他在那旮旯有活絡的人脈,而且藍田縣境內還有終南山的崇山峻嶺可以藏身。”當然,李琇蜜沒有道出三姐與她決定舉義旗興義師的事情,因為眼下還不是“泄露天機”的時候。

  這李秀媛的心也真大,她沒有多問一句話,就像在絕望的深淵中忽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幾乎是不假思索、迫不及待地表態願意隨他們同往藍田。

  李琇蜜聽聞心裏自是歡喜無比,就跟她確認道:“那太好了,大姐,我們就這麽定下來了。”她又靈機一動,既然大姐允諾了願意離開大興城,何不把她帶上一塊去二姐和五妹那裏,給她們也做做“思想動員工作”,有大姐為榜樣,要說動其她姐妹不就更容易了嗎?李琇蜜於是提出要大姐同行,李秀媛這會心情大好,也就一口應承了。…~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五妹李琇娉的宅子離李秀媛這地兒很近,就在延康坊西南角下的長壽坊。她倆敲開門時驚異地發現,二姐李秀婷已經在五妹家中,還有她們的郎君竇誕和趙慈景。他們四人正一一正襟危坐於正堂客廳,麵部表情嚴肅,似乎一副正在商議什麽大事,又一時無法決斷的模樣。見狀,李琇蜜已經猜得個八九分,必是因如何躲避朝廷官府捉拿之事困惑。

  見到大姐和琇蜜前來,他們四人都連忙立起身來行禮。李秀媛少有地先開口了:“喲,二妹和妹夫也來了,那敢情好,我和四妹突兀登門,剛好是有急事要與你們姐妹和郎君們一塊商議。”

  見大姐心情如此靚麗,他們方才陰鬱的表情開始雲開霧散。

  李秀婷接話頭:“我和竇郎來五妹家,也正是為了商議出走大興城的事情,大夥兒爭議了許久也拿不定主意。現在大姐四妹都來了,再好不過了,我們一塊商量一下吧!”

  “二姐,我們也正是為此事二來,不知你們商量的結果何如?”李琇蜜問道。

  眾人沉吟半晌,李琇娉李五娘率先打破了沉寂說道:“就是心裏沒個底

  兒。兒與二姐都覺得應該早走,走得越早越遠越安全,可二姐夫和趙郎君他們倆都不同意離開大興城。”

  李琇蜜看看大姐,見她沒有要發表意見的意願,便轉向竇誕和趙慈景追問道:“二姐夫五妹夫,你倆為何不願離開呢?現在情勢相當危急,我們再不走的話,都會有性命之憂啊,更難免牢獄之苦。”

  竇誕回道:“我們也明白事理,心頭也犯急,怎奈我和慈景的老母親都在大興城與我們同住,如今年紀大了,腰身衰老跑不動了,這把年紀也不願意離家出逃,做喪家之犬、亡命之徒了。雖則老母親也不想拖累我們,都不停地催促我們攜家帶兒盡快動身,可我們為兒的豈能丟下老母於不顧?所以我和慈景都決意留在城裏陪伴老母親,讓娘子們先外出躲避。可這麽一來,秀婷和秀媛又不依了,她們倆都一致說是‘夫走婦隨、夫留婦陪,寧願同生共死,也不獨自求生。’某實在是佩服你們李家,無論男女,個個都是堅強剛毅的主兒!這讓我們做男人的也陷入兩難,走吧,丟下老母屬不孝不悌;不走吧,讓娘子同處危室,屬不情不義;讓兒女同遭危難,屬不親不善。大姐四妹,你們看怎麽辦才好?”

  李秀媛邊吃奶酪,邊喃喃地說道:“還是讓四妹說吧!她才能給大夥兒說叨個明白。”接著就轉過臉來對著李琇蜜,像是在央求她來解圍一樣。

  李秀媛一貫以來寡言多行,給人一種木訥和呆板的感覺,但是卻深得各位弟妹們包括長兄李建成的尊敬和愛戴,這倒的確不是因為她有什麽超群的才學和能力,也不是因為她有出色的樣貌和身材。作為大姐,李秀媛從小到大都是父親的乖乖女,一直是眾弟妹們的表率。更重要的是,她關愛弟妹們,盡自己的所能關心幫助他們,小時候如果弟妹們哪一個惹來禍、幹了什麽壞事,李秀媛一定會站出來承擔並替弟妹接受父母的責罰,有什麽好吃好玩的,她也總是積攢著,留給弟妹們,從不吝惜。她對弟妹們的好從未中斷,即使在出嫁離家後,她依舊關心他們,時不時回娘家還會帶去一些好玩好吃的分給弟妹們。

  就說李秀媛的郎君馮少帥吧,也跟李秀媛一樣,是個忠厚誠實的人,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雖說他們的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卻也是天命緣分啊!

  後來,李秀媛的生活境況與弟妹們的顯得相形見絀了,想幫他們也覺得有些微不足道和力不從心了,再加上,有了孩子,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相夫育子教子的家庭“事業”中去了。然而,弟妹們從未忘記她的好,對她敬重有加,反過來有什麽好東西,也都會給大姐預留一份。

  李琇蜜知道大姐不善言辭,要她

  將事情原委都說個清楚不太容易,便方才與大姐所言上藍田的事有說了一遍。

  李琇娉難掩喜悅地回道:“兒讚成去藍田,那兒離大興城近,這樣夫君們也都可以攜帶老人一同前往,我們還有機會在那裏過一段田園生活,豈不是愜意之至!”

  五妹李琇娉是一個小清新,她充滿幻想、青春和活力,但同時又秉承淡雅、自然、樸實、超脫、靜謐的理想生活方式。她完全算得上是才女一個,八、九歲時就已經能詩善畫,極俱天賦,這方麵兄弟姐妹們都比不了她,連當代大文豪虞世基(虞世南的兄長)、畫師閻立德(閻立本的兄長)都對她的詩才畫功嘖嘖稱讚,史稱她“聰悟有思,工為詩”。

  李琇娉比四姐琇蜜小了一歲,在她還不及13歲仍然是一個貪玩的小姑娘時,就被父親嫁給了據說是史上都有名的著名美男子趙慈景,他可是李淵經過一番嚴格“選美”之後才擇定的女婿,父親歡喜,李琇娉麵對一個大帥哥自然也是沒有任何抗拒心理的,這不,婚後一年她就給趙帥哥生了個男娃,取名趙節。

  李秀婷笑稱:“妳呀,就是不知道啥叫憂愁。如此危難時刻,妳還滿腦子的詩情畫意,二姐我是佩服至之啊!不過話說回來,四妹的提議和五妹的想法我都讚同。聽四妹的描述,我覺得藍田不僅僅是我們的唯一選擇,而且就是最好的選擇,錯過了此一店,就沒有那一村了。竇郎,你覺得呢?這下我們既可以有個安身之處,也可以保全婆婆,豈不是兩全其美之策!”

  竇誕和趙慈景自然也是喜在心裏,眼看無路可行、走留兩難之際,琇蜜給他們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讓他們有機會走出困境,他們當然是欣然接受這個抉擇了。他倆都表示回家與老母親說明此事,說服她們一同前往,而且表態在安頓好家人之後,如果處境允許的話,他們還會想辦法前往嶽父大人那去建功立業,不要讓自己的娘子在兄弟姐妹們麵前感覺低人一等。

  “那就一言為定!希望大夥兒盡早做好準備,我建議大夥兒都遵循斷舍離的原則,無用之物切勿攜帶,重要的是人都得安全出去。”說著,李琇蜜讓侍女將三姐贈與的金銀首飾交到二姐和五妹手中,並特別說明這些都是三姐的體己之物是她的一份心意。

  兩人接過袋子,激動得不知說什麽好,隻是把那袋子捂在胸口,以表無言之謝意。

  這幾位姐妹們和李琇蜜一樣,都屬於庶出,雖然竇氏對她們的母親都算得上是仁至義盡的好,對她們這些庶出女兒們也給予了不少關照,但畢竟在外人和其他親人麵前嫡庶有別,庶總不如嫡。好在,李淵對他們也基本上算是一視同仁的,大唐立朝沒多久

  就一古腦兒地給她們都冊封了公主諡號,並賜食邑。

  相比之下,除了竇氏為正室外,琇蜜的母親是李淵最寵的一位,遺憾的是她走得最早,應了紅顏命薄的魔咒。因為打小就失去了親生母親,她一貫都是謹小慎微地保全自己,她過去從未像今日這樣對著姐妹們和她們的郎君侃侃而談,儼然成了大姐大。或許今時今日是時勢的抉擇,把她推到了一個有擔當敢作為的位置,舍我其誰!能夠為姐妹們做點事情,琇蜜自己也深感歡喜、安慰和自豪,回家的路上,她不停低聲哼唱著西府秦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