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少女懷春 李秀寧頭回相親遭誨拒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0      字數:3092
  相較之於她的心理成熟程度,李秀寧在生理上的發育比較遲。當其她同齡女孩都已經進入花季而爭相怒放之時,她還如羞澀的花蕾一般含苞待放。

  那年頭,大多數女孩都在11~13歲時就已經發育成熟,13歲這個年紀恰是豆蔻年華,也就是少女青春期,能夠嫁得出去的都在這個年紀為身人妻了。

  而李秀寧在15歲之前,漂亮的臉蛋配上一副女性特征仍然不太明顯的體態,基本上沒有太引起外人的注意,更沒有貴族豪門前來求親,通過媒人衝著李秀寧而來求見李淵的人倒是也不算少,但大多門不當戶不對,沒有一個入得了李淵的法眼、夠的著李淵的標尺。

  正所謂女大十八變,到了大業八年(西元612年),李秀寧15歲過後,她的身體終於並入了青春期發育的“綠色通道”“高速公路”,就像花兒感受到了溫暖的陽光和清潤的甘露而迫不及待地怒放一樣,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出落得個風姿卓越、儀態萬端,更兼玉潔冰清、優雅大方。

  如果說她的同齡人皆如玫瑰月季搶先綻放的話,李秀寧就是一朵華貴清麗國色天香的牡丹!

  人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但關於豪門貴族家裏娘子的八卦,那就是另當別論了,完全可以說是“無事不出門、有事傳千裏。”因為豪門貴族家的事,沒有小事!像李三娘這般與眾不同的一夜之間完成“女大十八變”“大業”的豪門女子,無論有無緋聞,她的事都很快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如台風般一日之內傳遍四方。登時豪門貴族紛至遝來,向李淵求親,家家都指名道姓就要娶李秀寧回家做兒媳。

  這下子老李可樂壞了,也嘚瑟起來了,他和竇夫人絞盡腦汁耗盡心血,左比較右衡量,先將那些不入流不靠譜的人家一一踢出視線,先行斷了他們的念想,然後再進入第二輪篩選。

  老李家的選婿條件有三:其一是對方家庭與李家門當戶對,其二是對方有真才實學,其三是未來女婿英武威猛、相貌出眾。

  門當戶對是必須的,貴族豪門之間聯姻既是一種政治需要,經濟交易,也是一種麵子上的事情;

  真才實學也是必須的,未來女婿不僅要配得上學識高端的三女寧兒,也要具備日後輝煌騰達的潛力;

  相貌出眾也是必須的,因為李淵本人就是外貌協會的忠實一員!相貌身材配不上女兒那仙女臉蛋和魔鬼身材的男兒,絕對刷不開咱李家的門。

  總而言之,對於愛女寧兒的婚事,老李的原則就隻有講究,絕不將就!好不容易,他才從眾多的求親者當中,逐一篩選出五家公子。

  老李首選的人家乃是當朝權臣楊素家,或者說是其親弟楊約家,原因是

  楊素已將三子楊玄挺過繼給楊約當兒子了,因為後者隻有一女而無子,而楊素本人也與數年前就去世了,所以出麵來為楊玄挺求親的是楊約。!…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事情緣起於楊玄挺與朋友們的一次聚會。血氣方剛的男人們聚在一起,少不了談到女人,說到誰家娘子如何如何出色時,年僅13歲的李世民宣稱這大興城內,乃至整個中原,都找不出能夠與他三姐李秀寧比肩的娘子出來。開始,大家認為年紀小小的李世民不過是說笑而已,沒有人相信,隻報以一笑,但後來見李世民那認真的樣子,再加上他本人那出眾的相貌,他們開始偏向於相信了,故紛紛要求李世民想辦法讓他們一睹李秀寧芳顏。

  李世民不允,因為他並不想讓在所有兄弟姐妹們中跟他最親近的三姐,到這幫公子哥們麵前去拋頭露麵。這幫人於是便對李世民群起而攻之,對他發出噓聲,還說他就會吹牛皮。這下子刺激到了李世民的自尊心和虛榮心,他隻好硬著頭皮,允諾了他們。

  他找到了一個機會,約上三姐和四妹李琇蜜一同逛西市,並預先通知楊玄挺他們一幫人。

  結果可想而知,雖然當時李秀寧姐妹都帶著冪蘺(冪蘺當時一種女士帽子,多用皂紗製成,四周有一寬簷,簷下織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垂簾,長及頸部或頜部,即可遮陽隔塵,又可遮蔽麵容,免讓路人窺視,而且上麵的精美圖案還可以作為女性的一種頭飾,女子出門時通常都要帶上這種冪蘺),冪蘺上還有垂簾遮臉,可正是因為那樣才使到兩個美女的麵容若隱若現,更覺俏麗無比,加上此時的李秀寧那惹禍的身段,這幫在暗處跟蹤窺視的家夥一眼見到李秀寧的那一刻,當中沒有一個不似中了魔法般的神魂顛倒、唾涎三尺、仰慕至極。

  楊玄挺心裏明白,那些朋友們必定個個都會對李三娘心生仰慕,自己得捷足先登、先手為強!於是,他回到家裏就跟父親楊約耍了一番身背腰鼓———旁敲側擊的小詭計,暗示楊約替他出麵上唐國公李淵家跑一趟。

  老李對楊素兄弟當然是相當熟悉的了,就是對他們家的五個兒子也略有所聞,知道他們幾位都算得上是青年才俊。根據楊約所言,楊玄挺體貌雄偉,須髯漂亮;喜好讀書,擅長騎射;加上楊素兄弟曾經是楊廣的近臣和權臣、權高位重,盡管楊素已不在世,但其家世與自己李家無疑是門當戶對的。

  為了保持應有的矜持,老李沒有直接允諾下來,但絕對給楊約傳遞了一個極其正能量的信息,讓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當晚,老李和竇夫人就屁顛屁顛的邁著小跑的步伐,進了李三娘的閨房,將此事說與她聽。

  此時的李三娘也已經開始懷春,盡管

  她羞得兩頰泛紅,但並沒有表示反對,也就算是默認了。

  當然,老李對於自己最為鍾愛的三女婚姻大事,是絕對不會草率行事的,他知道在最後確定下來之前,務必找個機會,讓愛女親眼目睹一下這為帥哥,他本人也好有機會當麵證實一下這位才俊是否確有真才實學。

  數日後,他們在老李的府邸見麵了,雖然李三娘在場的時間很短,但楊玄挺給她留下的印象卻是極佳的:高大帥氣,還彬彬有禮,不卑不亢。小娘子第一回相親就見到一個大帥哥,內心免不了一陣悸動接著一陣騷動。

  老李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他心中有數了。

  女兒離開後,老李繼續對楊玄挺進行“麵試”……他最後的打分也是蠻高的:90分以上,事情在老李家這邊就算是定下來了。

  然而,大家都能夠猜到此事必有“然而”,因為李三娘最終嫁的是柴紹,而不是楊玄挺。

  那麽,李三娘與楊玄挺的事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而黃了的呢?

  事情並不複雜,就是在相親之後的兩個月,楊約帶來一車禮品和一臉歉意,來到老李府邸,跟老李說了一聲對不起,楊玄挺不能迎娶李秀寧了,因為他的心已另有所屬。

  聽聞此訊,老李登時變得灰頭土臉的,甚至惱羞成怒:什麽,你楊家竟然反悔?本官如此絕倫無比的女兒,咱家又是這等皇親貴胄,他楊玄挺憑什麽瞧不起我家女兒?簡直就是豈有此理!他算個什麽東西?!

  老李二話不說,將楊素的禮物全數拒絕,並以近日偶染小恙為由,半含蓄半露骨地對他下了逐客令。

  老李後來才打聽到,事情的原委是楊約知道他們楊家在主上楊廣那裏已經失寵,他絞盡腦汁想要挽回這個頹勢,重獲主上青睞。聽聞近期楊廣將其長女南陽公主賜予宇文述三子宇文士及為妻,他立馬想到應該爭取與主上結成親家,家中有個駙馬,既可以保全一家親眷能夠安生度日,又算是為兄長楊素和自己完成了一個心願。他於是想盡辦法為此事而奔波,找了不少老臣子來幫他說親。但是,楊廣因為早先忌憚楊素功高蓋主威脅皇權,已經對他楊家有了心結,根本就沒有過一絲讓楊玄挺做駙馬的念頭。

  之後,楊約再來求李淵,老李連正眼都不瞧了,就一副不屑一顧的表情:哼,劣馬想吃回頭草?當日你對吾女反悔無禮,如今吾叫你高攀不起!

  老李看中的第二家公子乃是京城大戶人家安尚的兒子安千福。當其時,安尚身居從二品光祿大夫,其官階完全碾壓正四品殿內少監的李淵,但其爵位卻遠遠低於世襲的唐國公,兩相扯平,兩家基本上也就算是門當戶對了。

  為了穩妥起見,安尚先托朝中同儕

  好友向唐國公李淵傳遞他的意思,得知老李沒有拒絕的意思,便親自登門“拜訪”李府,為兒子向老李求親,欲娶名滿京城的三娘為兒媳。

  老李對於安家是有好感的,而且聽聞他兒子安千福也是個一表人才的俊郎,據傳向安家求婿的人家還不少呢!他因此一口允諾了,這就相當於李家與安家之間已經定下了一個口頭婚配契約。他隨後就將此事說予愛女寧兒,征詢她的意見,看她是否對安公子有意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