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韜光養晦 唐國公伺機造反滅大隋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0      字數:4899
  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那裏有壓迫,那裏就有反抗!

  造反,在隋末年間絕對不僅僅是一個最流行的詞匯,也是一個熱門的“行業”,廣大人民紛紛加入到這個時髦“行業”中來,有的僅僅是將造反當成一種職業混口飯吃而已,但也有的將其當作是自己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或者是“造反事業”的“職業經理”。那麽,造反的利潤回報到底有多大呢?最大的能達到一國之總GDP!因為,造反者一不小心就可能一飛衝天,成為新一代開國皇帝。

  但是,經濟規律告訴我們:回報越高,風險也越大。無論是將造反當成事業也好、職業也好,通過經營造反行業有幸成為開國皇帝的,少之又少,那幾率不高於“瞎貓撞到死耗子———碰巧”,也不會高於中一回六合彩頭獎。首先,造反必須有民意,僅僅是出於一己之私利,或僅僅是為了反朝廷反聖上,那是注定要身敗名裂的。其次,造反成功需要個人才能,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四要素,缺一不可,造反“四缺一”就像搓麻將四缺一一樣,玩不了!即使造反有理、即使造反者“四不缺”且有能力、實力和潛力,那還要看造反者的造化,“造反”隻是行為,而“造化”才是天命,造反者須有天命才能成為天子。而大多數造反者沒有天命隻是賭命而已,其宿命就是喪命、就是自己的頭顱與自己的身體說“拜拜,我們各過各的吧”,甚至還會連坐親人好友遭滅族之災,成為自己的豪華陪葬團。所以,造反就是在玩命!

  然而,在隋朝末年(大業七年~十三年間,也就是公元611年~617年),對於許多人來說,造反有可能是找死,但不造反就隻能等死!所以當時在中國這塊48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上,處處是造反者的樂園。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下至庶族百姓,中為地主土豪,上至崗頭澤底、門閥士族、官隴貴族,全國4千6百萬人口,不知道有多少人拿起了刀槊劍戟,揭杆起義、扯旗造反;而還沒有加入造反隊伍的那族人,也都在蠢蠢欲動。

  冷兵器時代就是如此,有刀就是草頭王!楊廣的一朝暴政製造了滿地暴民。

  如果說在楊廣眼裏,草根造反不過是暴民打砸搶的勾當而已,那麽,門閥士族的造反那就是政治地震!必須以暴力鎮壓!楊廣正是以這樣的暴政,開啟了以暴抗暴的惡性循環模式。

  中原大地上雲起龍襄,居然有多達200個造反團夥,正是爾方唱罷我登場、爾方尚未唱罷我也搶著登場,真可謂英雄、梟雄、奸雄,魚龍混雜、嘯聚山林、風雲際會。不少人士屬於有理由要反,沒有理由製造理由也要反的那一族。這其中,有農民領導的農民

  起義,也有官閥領導的“農民起義”,而最終成功推翻隋王朝、開啟一個嶄新紀元的卻是後者!而且是一個當時令所有造反者都意想不到且大跌眼鏡的人(雖然那時候還沒有眼鏡這玩意兒)。按照現今的話說,那就是一匹“黑馬”,逆襲上位、意外拔得頭籌。或者更貼切地說,此人乃是一頭“黑熊”!

  這頭“黑熊”就是隋末唐初大名鼎鼎的唐國公李淵!

  在眾多的造反頭目中,李淵的卡司(官階)和咖位(爵位)都是最高的,絕對算得上是大咖一個。從還隻是一個七歲孩童起,他就襲爵成為唐國公,吃皇糧,擁有一張“長期飯票”,如果非要給這份“飯票”加上一個期限的話,那就是終生乃至世世代代。

  在聖上和朝廷以為李淵心如止水、絕無問鼎天下之意的當頭,他其實早就已經對隋朝心懷異誌、對楊廣“精神出軌”;當各路豪傑都已經像猛虎捕獵、餓狼撲食一般在中原大地互相撕咬、奪食爭地,並與朝廷剿賊大軍拚得爾死我活的時刻,已經成為封疆大吏、官至晉陽(太原)留守的他,卻佛如一頭冬眠的黑熊,淡定地置身於紛爭之外,他將晉陽當作一個冬眠洞穴,乖乖地蟄伏在裏麵,處於一種似睡非睡、欲動還靜的狀態,裝出一副“人畜無害,童叟無欺、男女鹹宜”的熊樣,以他那強大的意誌力和無比的忍耐力,睜隻眼閉隻眼,伺機而動,以圖黑熊出掌,一擊而中,就像他當年“兩箭中的、雀屏中選”,抱得美人歸一般。*…愛奇文學 #…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這一招可以說是從李淵自尊為祖先的李耳(《老子》即《道德經》的作者)那裏學來的。他深諳老子“物競天擇、弱者生存”和“至柔至剛、以柔克剛”的思想精髓。人說“老虎不發威,人往往會把它當作一隻病貓。”同理,黑熊不發威,大夥兒還以為它是頭笨豬呢。而李淵“冬眠蟄伏、韜光養晦”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謂猛虎不處劣勢、雄鷹不立垂枝,他老李需要審時度勢,保持足夠的耐心和耐性,尋找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交集點;不貪小利、不求速得,要想吃到獐鹿,就要放棄麵前的雞肋。

  老李絕對是一個天生的“影帝”,他讓“配角和跑龍套”的先上台,由得他們南麵稱尊,他“無意苦爭春”,待他們相互廝殺把戲唱到高潮,這時候他才作為主角閃亮登場,華麗現身。

  當然,另外一個讓老李猶豫不決、踟躕不前的原因就是自己與當今聖上楊廣乃是親表兄弟關係,他老李家和那老楊家可是近親啊!老李的老媽和小楊的老媽是親姐妹,再加上姑父楊堅一向對他不薄、小楊楊廣也基本上沒有太虧待他,隻是對他頗具疑心或不放心而已。要造他姨夫老楊家的反,他老李還是

  有些自我良心譴責的,畢竟咱老李可不是無賴一個,他是有人性有親情的,他怎麽地也得讓自己良心上過得去、親情上走得開吧!

  這就隻有等待小楊對他犯錯,“逼得”他不得已而為之了,他的良心可以解脫了放手幹。也就是要做到造反有理且造反有禮,才能夠造反有利和造反有立!

  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放在曆史上還是按照當代的理念,老李都算得上是一個老謀深算的“造反派”。

  老李造反之由,有他自己的野心使然(也可以說是理想和心誌),也有他害怕遭到表弟楊廣誅殺的擔憂。應該說後者,也就是為了捍衛自家性命,是他鋌而走險的最主要最關鍵的心理因素和動力,雖然妻子竇氏還在世時對他多有影響,也令他萌生了多少成就霸業的理想。

  然而,從大業九年(613年)開始,老李就感覺到了來自表弟楊廣的一陣陣暗藏的殺氣!生性多疑的表弟已經對他產生了重重的猜忌,而且已經時不時流露出要辦他甚至滅他的想法和行動。李淵感覺到,一旦被表弟惦記上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就有可能朝夕不保,能不能夠眼見到明晨的燦爛陽光、呼吸到明晨的新鮮空氣,到了今夜也是說不準的事情。

  正是從此時開始,老李暗下決心,為了保住自家性命、保住家人活路,唯一的出路就是跟表弟拚命了,拚對了拚好了,保不準還可以將表弟取而代之,弄個皇帝幹幹。

  誠然,既然是以保命為主,那就務必以安全為重,不到時機絕不出手!所以,他將祖宗和曆史給他加持的一道道光環隱匿起來,活生生地將一條潛龍化妝成一頭“黑熊”。

  直到大業十三年(617年)農曆三月,這頭“黑熊”敏銳地感覺到時機已到,“豺狼虎豹”的表演到了該收場的時候、而他“黑熊”就要登場了!那個“親情的心理負擔”的套索也因為他自己有意無意、半醉半醒、裝癡扮傻闖入兩個局子而自動解脫了。

  第一個局子是由楊廣在無意間設計的“問責李淵兵敗突厥”:李淵抗擊突厥入侵不利,楊廣下旨要將李淵綁回京城受審,即使死罪可恕、活罪難饒。

  第二個是由次子李世民與時任晉陽宮副監的裴寂合夥有意設計的“誤睡楊廣宮女”局子,誘使李淵親自給楊廣表弟帶上幾頂綠帽子,犯下必死之罪,目的就是逼使他起兵造反。

  涉入這兩局的任何一局,都夠李淵喝上好幾壺的,不管是在陽世喝還是在陰間喝。這一層,李淵心裏怎會不明白?他隻不過需要一個讓自己和世人都對他起兵造反是出於“不得已而為之了”的認可而已。“自欺欺人,掩耳盜鍾”,這可是老李當時對自己的解嘲,雖然原話出自《呂氏

  春秋·自知》。

  這就是李淵作為一個政治家的本色和本領!

  就這樣,老李終於亮出了那雙肥厚有力的“熊掌”,拍拍胸脯,立下了揭竿晉陽起兵反隋的決心,同時定下了先取大興後攻洛陽的策略。

  這一策略與所有其他叛軍的做法截然相反,他們都將眼睛盯在洛陽城,因為洛陽不僅僅是當下隋朝的陪都、楊廣政權的政治中心,也是之前的九朝都城。這使他們機械地相信“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這麽一條古訓。然而,李淵之所以能夠“爆冷”成為一匹“黑熊”而“意外”勝出,卻恰恰是拋開了這迂腐的信條。

  要知道,從北魏起,官隴貴族就是皇帝和權臣們的人力資源,盡管洛陽乃是中原之中心、中國之中心,大興才是官隴貴族們的搖籃和根據地,是前朝秦、漢及隋三大帝國的基業所在!奪取了大興就等於爭取到了官隴貴族的人心、奪取了龍心,就可以獲得官隴貴族們的支持,之後再圖洛陽,那還不是順手牽羊的事情了嗎?

  還有,大興位於陝西省中部平原,又稱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南界秦嶺,北接渭河北山,土地疏鬆肥沃,加之涇、渭等河流,水源充足,十分適宜農耕。司馬遷在《史記》中指出:關中占華夏大地麵積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國的十分之三,但卻擁有全國十分之六的財富,充分顯示關中在古代中國的經濟地位。

  從軍事上說,關中四麵環山,易守難攻,是個戰略要地。更何況,此時由於各路義軍不是割地為主、占山為王,就是圍繞著洛陽城徘徊轉悠、妄圖東都、意奪中原,以取天下,楊廣自然也就加強了洛陽城的防守力度。相比之下,西都大興城的防守力量就顯得薄弱多了,這正是李淵求之不得的事情。他深知:得關中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關中,方可霸業天下!

  廣結善緣良友、私交誌士賢人,組成“造反”指揮部;暗中招兵買馬、籌集武器裝備,組建起義李家軍;背地結盟突厥胡人、收購胡馬,組成臨時聯盟;設計誅殺楊廣楊小二安插在自己身邊的兩個親信心腹一係列的“違規犯律”的動作在外人毫無覺察之中,悄無聲息地展開。

  為其時,老李感覺自己已是萬事俱備,也不欠東風,隻剩下一個後顧之憂,那就是兒女們的人生安全問題。

  長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五子李智雲等都還在大興城的門戶城河東城內,而女兒們大多居住在大興城內。這是楊廣楊小二為了防止手握兵權鎮守各郡的武將們在外謀反所定下的規矩,也就是將他們的子女家眷變相地當作人質,使他們逃不出朝廷的掌心。特別是長子李

  建成,那可是老李造反尚未開始就已經在心目中預定的未來太子!

  眼下,老李身邊隻有次子李世民。李世民之所以能夠跟隨父親左右,是因為在他還不滿15歲的時候就一直被母親竇氏帶在身邊,未成年人嘛,那是允許跟隨父母的。當然,還有另外一個緣故,那就是老李兩口子都特別喜愛這個二公子,而同是嫡出且年紀更小的四兒子李元吉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當然,老李也非常疼愛他的女兒們,在他心目中,她們可都是未來的公主啊!

  故此,在正式起兵之前,老李務必先將他的親人們接回到身邊,以絕後顧之憂。一來,人家老李可不是那種為了自己的事業,寧願拋妻棄子、毀屋散家的人,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任何一個子女親眷成為他起兵造反的生祭;二來,在老李的心中,自己的兒女各個都是,或將是精英級的人物,有他們在身邊,必定能夠輔佐他打下江山、建成大業;最後,老李眼光看得很長很遠,將來建立霸業,如果沒有兒子接班傳位,意義何在!

  雖然眼下有次子李世民伴隨左右,但他必定要與自己一同征戰,成敗未料、生死難測,保不齊有個什麽冬瓜豆腐的如何是好?畢竟造反這種行當投資大、風險高、勝率低,還要搭進自己和家人的前程,甚至性命!

  為此,老李派出兩路心腹,分別暗中潛入河東郡和大興城。心腹到河東郡是為了急告李建成帶上各位兄弟,立馬動身奔赴晉陽;而前往大興城是為了疏散李秀寧姐妹們。

  既不偷也不搶,為什麽要偷偷摸摸的入城呢?因為,此時的隋帝國,已經是鶴唳風聲、草木皆兵了,如果讓守城長官得知你要轉移家眷疏散親屬,那毫無疑問,你必定會被列入造反那一族了,你的人還走得了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過,那走的可是死路一條!

  特別是,老李作為晉陽留守,乃是這一地區政治、軍事的最高長官,地位尊榮、權勢顯赫,還手握重兵,加上楊小二對這位城府極深的表兄本來就很糾結,既想倚重又心存疑慮。如今大隋風雨飄颻、局勢動蕩,不都是自己原來的重臣親信鬧的嘛!楊小二的心裏的血啊,常常會莫名其妙地湧動出一股股令他心律不齊乃至心力衰竭的渦流出來。

  正因為如此,楊小二早就責令鎮守京城的將領們,除了守好城,還要牢牢地看管好在外為將的將軍們的眷屬,不允許他們離開京城或棲地半步。同時,又給晉陽的李淵安插了兩個名為副將實為監軍的親信。

  在如此這般的情形下,表兄老李的一舉一動都會觸動到小楊那曾經堅強而自負、但如今卻脆弱而過敏的神經。故此老李要想人不知鬼不覺,那一切都得暗地裏行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