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三娘揮雙劍夜戰衛大將軍
作者:沉沐君      更新:2020-03-04 05:30      字數:3567
  “李娘子,既然妳等反心已定、叛意已決,非要忤逆主上,老夫也就沒什麽好說的了。老夫身為主上臣子一刻,就要為至尊盡忠一刻;身為大隋將軍一日,就要為朝廷盡職一日;將士們身為國家戰士一天,就要為國家盡力一天!絕不做像令父那樣的背君逆賊。”

  衛玄麵露慍色。他這句語氣威嚴的話既是說給李三娘聽的,也是說給身後的將士們聽的。為“朝廷盡忠”表明他豁出去的決心。

  其實,因為前軍潰敗,隋軍士氣正低,衛文升本不想在此刻與娘子軍交戰,但一來想到眼前的娘子軍人數不過3千,應該乘著其大部隊尚未前來救援,一舉將其消滅;二來想到娘子軍都已經兵臨城下,如果不戰,豈不是顏麵盡失!故此,他改變了主意。

  他做了個手勢,隋軍後麵大興城樓上立時擂起了震天價響的戰鼓!

  李三娘知道,憑自己這3千黑甲騎要對付衛文升那4萬將士,那無異於找死!而且,兩軍相隔不過一箭之地,戰馬衝鋒的動能優勢也失去了;更何況,自己已經有孕在身4個月,不可過分使力。眼下隻能先打一陣子,打亂對方的陣腳,然後再尋機撤離。

  於是,她先裝出一副一臉不屑的神情,霸氣回道:“衛大將軍不識時務,卻言我父背君悖逆,實在是顛倒黑白。既然你非要決一死戰,小女隻好奉陪!”

  緊接著,李秀寧大喊一聲“殺!”便身先士卒衝向敵陣。黑甲騎的副統領馬三寶見主帥李三娘發出了戰令,他對著背後3千黑甲騎勇士們大喊:“保護主帥!”便一馬當先衝到李三娘和她的10位姐妹保鏢外圍,抵擋隋軍的攻擊。

  衛文升見她衝來,也驅馬向前,但他們並沒有立馬交手,而是仿佛已有默契一般,各自都停在了相隔對方約莫廿尺遠的位置,兩人的目光近距離隔空相撞。

  本來嘛,相互為敵的兩將相遇,理當馬不停蹄地手不發軟地相互廝殺開來,但他們倆卻並沒有落入這種俗套,畢竟已經相互較量好幾個月了,都想瞧瞧對方長得什麽模樣。

  隻見一個美嬌娘,白膚青絲飄飄若仙(其實她頭頂盔帽、身披鎧甲,這隻是他的想象推測而已),雙瞳奕奕泛彩、欲怒卻嬌、遇強更驕;一個美髯公,銀須鶴發凜凜氣勢(其實他頭頂盔帽、身披鎧甲,這也隻是她的想象推測而已),兩眼炯炯有神、寶刀未老、老當益壯。

  衛文升依稀記得,因為與李三娘的父親李淵同朝為官,他們兩家之間時有往來,在十幾年前曾經見過李三娘,不過那時候她還隻是個7~8歲的小蘿莉,如今躍然成為娘子軍主帥,想必是悍婦一個吧,卻沒料想到立馬於他麵前的她竟是個地地道道徹頭徹尾的美人,一個

  文武雙全的“女神”,而且能夠做到處驚不變、處變不驚,不僅在危及之時保持超然的鎮定!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她才區區數千人馬就膽敢直闖他衛大將軍4萬之眾的陣列,真乃女中豪傑是也!

  衛文升內心此刻竟閃過這麽一個念頭:如果不是因為互相為敵,他怎麽地也得想盡辦法讓他的小兒子將這個女人娶回家做兒媳,怎麽輪得到他柴紹呢!遺憾的是,他們不是一路人,各為其主、各走其道,如今沒有任何其它選擇,隻能一戰!

  於是,兩人便開戰了。

  他們在馬背上槊來劍檔、劍來槊挑。

  與此同時,李三娘背後的“兩翼”,就是那排成馬槊尖隊型的十騎更是奮力策馬衝入衛文升背後的隋軍中,一陣廝殺後,反包過來形成一個圓形,將李三娘和衛文升包在圓圈中,抵禦前來救駕衛將軍的隋軍將士,將卒們左衝右突,也難以殺進這個像是被孫悟空金箍棒畫出來的“金光圈”。

  這種戰術精妙之處就在於,若在沒有外圍士卒來衝陣之時,那十騎還可以同時與李三娘合力對付衛文升,造成以多戰一的局麵。¥ 愛奇文學 …&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兩人纏鬥了二十來個回合,仍然不分勝負。他們倆一個是沙場老兵絕代名將、一個是義軍新帥女中豪傑;一個是年逾古稀老當益壯、一個是身懷六甲活力不減;一個是赳赳武夫經驗老道、一個是婷婷嬌娘機敏靈活;一個槊挑獅虎、一個劍舞龍鳳。他們之間誰也沒有勝過對方的絕對優勢,誰也不可能吊打對方,反倒是讓人感覺旗鼓相當。

  咋一看,他們的打鬥技巧有餘、武力不足,有點像花拳繡腿的功夫表演,實則一招一式都暗藏“傷機”,一不留心就有可能被對方挑落馬下,他們之所以都沒有立刻給對方使出殺招,是因為雙方都對對方尚存一絲惻隱之心、憐恤之情,希望隻是打贏對方,而不是打死對方。

  要想取勝隻能比心態、鬥心智了。

  衛文升使出了馬槊諸法,包括劈、蓋、截、攔、撩、衝、帶、挑等等;

  另一邊李秀寧也盡顯其嫻熟的劍法:撩、斬、挑、抹、削、紮、提、擊、刺、點、攪、壓、劈、截、洗、圈等等都用上了,一時間叫人看得眼花繚亂。

  這一邊,李三娘知道衛文升一直是父親所敬重的隋官,而且自己也不想以小欺老,因此她決意對衛文升點到即止,避免傷他性命;

  而那一邊,衛文升也是打內心欽佩甚至喜歡這個文武雙全的年輕娘子,同時,他還清晰地感覺到,李娘子的雙劍對他大多是虛刺軟劈毫無殺氣,所以他在前麵這20來給回合中,也是槊出短三寸、力道弱五分。

  要論戰鬥經驗和戰力,李三娘未必勝過衛文升,衛文升使的是長槊,相對於

  李三娘的雙劍來說,無論是長度還是重量,都占著絕對優勢。而且,李三娘此時已經身懷六甲五月有餘,為了保胎,她不可能拚勁全力。

  然而,衛大將軍畢竟已近耄耋之年,縱然驍勇,奈何體力難以為繼,且反應能力和速度皆已無法與李三娘匹配,這是其“阿喀琉斯之踵”!

  又鬥了10來個回合,衛文升久戰不能取勝,反而漸落下風。他明白憑自己的耐力支撐不了太長時間,不如孤注一擲、一招決勝負,或許尚有僥幸獲勝的機會;

  李三娘心中也開始有些著急,畢竟她的黑甲騎隻有3千人,要想從幾萬官軍包圍中力保無損全身而退,就必須先解決了麵前這個衛大將軍,所謂打蛇打三寸、擒賊先擒王嘛。

  李三娘已經感覺到衛大將軍耐力漸退,有點疲於招架了,再出兩招就可以製服對手了。

  京城安危要緊、國家利益為重,衛文升決意不再猶豫、不存惻隱,尋找對方的破綻一招決勝!

  他感覺到李娘子的力道和速度都漸漸疲軟,機會隨時來臨。

  他瞅準李三娘一次雙劍下沉之際,使出畢生之功、洪荒之力,一槊不偏不倚徑直刺向李三娘的頸項。

  然而,衛大將軍始料不及的是他中招了!

  李三娘雙劍下沉,正是她故意賣的破綻:雙劍留出個空擋,放衛文升的長槊直刺到近前,身子才微微向左側偏轉,避過槊尖,同時右手出劍,刺向衛文升的左胸。

  李三娘這一招本來是完全能夠叫衛大將軍一劍斃命的,但她有意“劍走偏鋒”———將劍鋒向偏離心髒上方三、四公分的位置刺去,而且隻使出了六、七分力道,劍尖穿透衛文升的鎧甲,刺進他的胸膛。

  隻聽衛文升“呀”的一聲,雙手一鬆,長槊落地。

  李三娘緊接著猛夾馬肚,驅使坐下騎往右騰躍一丈多遠,同時順勢從衛文升身上拔出劍來,衛文升“喲”的一聲,從馬背上跌落在地。

  李三娘縱馬回頭,用劍指著衛文升,說到:“衛老將軍,念你與我父曾經同朝為官的份上,我不欲取你之性命,但他日必取大興城!”

  李三娘接著厲聲對著正在酣戰的官軍士兵們喊道:“官軍將士們聽著,現你們的將軍已被我刺傷,若想保住彼性命,就立刻住手!”

  就這樣連喊了幾遍,雙方都漸漸停止打鬥了。

  乘著這個間隙,李三娘躍馬跨到一個舉著火把的隋兵麵前,同時從懷中掏出幾根竹子,順手就在那火把上點燃,竹子焚燒發出“劈劈叭叭“的響聲。

  這是娘子軍撤退的信號和命令!但此刻全體黑甲騎充耳不聞,沒有撤退,依然在與敵奮戰,保護主帥。李三娘見狀大喊:

  “馬三寶,領黑甲騎全數撤出!”

  馬三寶回應:“不!主人,妳先撤,阿奴斷後!”

  李三娘命令道:“聽令,立即撤出!勿要管我,衛玄在我手上。”

  馬三寶隻好領著三千黑甲騎快速撤出戰場

  待他們離去有一裏地之後,李三娘才對著官軍將士喊道:“還不趕緊過來救治衛大將軍!”

  說完,便領著十騎保鏢絕塵而去

  被眼前景象驚呆的隋軍將士們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一擁而上將他們的衛大將軍抬回大興城內

  就在李三娘與衛文升兩位主將單打獨鬥酣戰的時間裏,雙方的手下都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像在觀看武打片一樣,聚精會神地瞧著他倆的一來一回、一招一式。這是因為城樓上的隋軍不敢擂響戰鼓,一來是怕傷著他們的衛大將軍,二來是夜戰難以分辨敵我,衝殺也難說衝向哪、殺向誰。

  同樣,李三娘的10騎娘子護衛和3千黑甲騎亦不敢魯莽造次,隻是在李三娘身後組成半圓保護隊形,隨時能夠以李三娘為中心,合攏成全圓形保護圈,以防隋兵突入。

  此役對於娘子軍來說,算是完勝:刺傷敵軍主帥,自己還毫發無損地全身而退;而對於隋軍來說,則真可謂是奇恥大辱了。雖然官軍數量超過10比1的絕對優勢,有步兵,有弓兵,還有騎兵,而且還是在自家地盤範圍之內,卻沒有占著任何一點主場和勢眾的便宜。前排步兵被李三娘一通洗腦,鬥誌瓦解戰意全無;後排弓兵不敢發箭,因為他們害怕一個不小心將他們的衛大將軍射將下馬;而兩翼的騎兵則更是無用武之地了。隻好全體肅立,木木然眼睜睜地行注目禮,護送李三娘和她的黑甲騎從容離去。

  後人有詩為證《七律?三娘夜戰衛文升》:

  塵起煙生殺氣盈,星藏月避火微明。青瞳挾電穿堅甲,銀發旋風卷旆旌。

  劍舞龍凰揚敵陣,槊撩獅虎護京城。娥眉不讓須眉漢,一就三娘萬古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