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董卓的應對
作者:思行000      更新:2020-03-31 01:24      字數:2458
  幽州能攻取並州,董卓沒有感到一點意外,幽州經過呂布的治理,招收流民屯田,其底蘊之深厚,董卓都猜測不到,而且幽州有邊境,邊境出精兵,這是很正常的,由此種種,就具備攻並州的能力。

  不過,幽州應該將會平靜一段時間,來消化戰果的,因此,董卓反而放心了些,幽州不犯洛陽,他又有皇帝劉協這張底牌,董卓還是信心滿滿的。

  幽州攻打並州期間,董卓同樣沒有幹看著,他選擇對據守長安的京兆尹蓋勳和左將軍皇甫嵩出手,想趁機解除後患。

  於是,董卓假借朝廷名義,征京兆尹蓋勳為議郎,征皇甫嵩來洛陽喂官,對於皇甫嵩,董卓就沒有明確官職了。董卓和皇甫嵩之間可有恩怨的,因此沒有許諾什麽。

  皇甫嵩統兵三萬駐紮扶風郡,而西涼是董卓自己認的老家,如何能容忍皇甫嵩統兵,皇甫嵩的兵隻能自己的手下統領,因此,他派自己的弟弟董旻前去統領。

  而且,公孫瓚及其部下,董卓也讓朝廷下旨調來洛陽城,為朝廷效力,公孫瓚看起來有點顯老,自從他家族被黑山軍全殺了後,公孫瓚沉默寡言起來,為此,已經成為白馬義從統領的趙雲,已經勸過公孫瓚幾回了。

  手下公孫越,嚴綱,田楷,單經,鄒丹,關靖等人,同樣經常寬慰公孫瓚,不過,公孫瓚這種自信之人,一旦內心被打擊到了,是很難恢複的。

  公孫瓚收到詔書,就立即領兵來到洛陽,聽從朝廷的安排,公孫瓚此時,已經因為屢立戰功,升任鎮西將軍。

  不同於公孫瓚,蓋勳收到朝廷的詔書後,就秘密地找皇甫嵩,想要皇甫嵩和他一起討伐董卓。

  蓋勳說道:“皇甫將軍,董卓在洛陽倒行逆施,就是大漢的蛀蟲,大漢穩固後,除了王莽之外,可從未有過董卓這樣的巨賊,如果我們不趁早斬殺董卓,那麽,大漢就會因為董卓而大亂。”

  皇甫嵩說道:“朝廷讓我去洛陽任職,我已經答應了,如今你讓我起兵討伐董卓,是萬萬不可的。”

  蓋勳說道:“將軍,機不可失。董卓才掌控洛陽,是最容易討伐的時刻。”

  皇甫嵩說道:“身為漢臣,就算朝廷讓我死都行,何況是去為官。”

  於是,皇甫嵩拒絕了蓋勳,自己收拾行李,準備起行,而蓋勳則告別了皇甫嵩。

  皇甫嵩要走的時候,長史梁衍勸道:“董卓居然廢帝,其野心昭然若揭,將軍何不起兵,和幽州朝廷相呼應,迎接天子回洛陽。”

  皇甫嵩說道:“一個國家,怎可有兩個皇帝,既然已經退位了,那麽就不應該重新當皇帝。大漢是漢室的大漢,不是一個人的大漢。”

  隨後,皇甫嵩毅然起行!

  蓋勳聽聞皇甫嵩去洛陽了,忍不住哭泣道:“蒼天啊!大漢天下即將亂了,我卻無能為力!”

  “自古皇室,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而且董卓獨霸洛陽,我去了又能如何?不去去幽州,盡最後的力量吧!”

  於是,蓋勳悄悄棄官,騎馬朝著並州方向而去。

  皇甫嵩一路疾行,來到洛陽城且進了城,不過剛進城,便有官員接去提前準備好的房屋住下。之後那迎接皇甫嵩的官員,到相國府邸向董卓匯報情況。

  董卓聽完後,遣走官員,哈哈大笑著說道:“皇甫嵩啊!你在西涼征討叛軍時,是我的上司,現在,我卻是你的上司了。”

  “當時你屢屢不納我的諫言,那麽我就讓你去死吧!”

  於是,董卓上奏朝廷,言皇甫嵩在西涼專橫跋扈,不采納將士們的精辟意見,因此長久不能平叛。而且皇甫嵩之前征戰黃巾軍,可不是這樣的出事方式。因此,皇甫嵩應該交付審判,看是否圖謀什麽。

  天子劉協反對不成,就下令將皇甫嵩就下獄了,此消息傳來,天下士子一片議論,甚至有士子說,洛陽朝廷不如幽州朝廷。

  這時,幽州唐瑁正讓董卓的幾位使者發言,稱洛陽天子,遣他們向幽州天子問好,同時表示願意,兄弟二人一起治理江山。

  董卓聽聞自己派出的使者反叛自己,氣得住進皇宮,和劉宏的妃子們整天睡在一起,日夜造人,有幾個忍受不住的妃子,還因為掃興而被董卓打死。

  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跟董卓交情篤深,因此,他聽到父親入獄得消息後,立馬從長安騎馬奔到洛陽,來到董卓府邸。

  此時,董卓因為縱欲過度,身體吃不消而出了皇宮,且正擺設著酒宴,大會賓朋。皇甫堅壽進來就搶步向前,與董卓辯理,且責董卓以大義,後叩頭落淚。

  在座的賓客深受感動,紛紛替皇甫嵩求情。董卓這才離席而起,拉皇甫堅壽和自己同坐,並派人釋放皇甫嵩,任命為禦史中丞。

  之後,董卓借朝廷名義,任命韓遂為驃騎將軍,任命馬騰為車騎將軍,讓他們來洛陽為官。不過,韓遂和馬騰是結義兄弟,因此,他們兩人商議之後,決定接受封賞,臣服董卓,但不去洛陽。

  於是,董卓成了涼州之主,再加上牛輔已經駐軍河東防止並州軍南下,長安一帶也被董卓掌控,因此董卓占據的地盤還是不少的。

  ……

  幽州薊縣皇宮中,何皇後因為群臣反對遷都,不得不召見唐姬,對她說道:“呂布還沒有回幽州,他的那些手下,就讓我們難以對付。我本想讓盧植和馬日磾他們對抗呂布的手下,但現在看來,我連這些老臣都控製不住。”

  唐姬說道:“陛下性格弱,因此容易感傷。我們才剛剛安定,就要讓陛下陷入鬥爭之中,這不是為陛下好啊!”

  何皇後說道:“呂布,比董卓還要狡猾,先帝在的時候,就想罷免呂布的了,隻是機會難尋,再加上先帝忙起來容易忘記一些東西,因此呂布才沒有被罷免。”

  何皇後道:“皇宮裏關係複雜,每天這事那事的,先帝忘記一些事情很正常!”

  “不過,唐姬你就不想永遠當皇後嗎?”

  唐姬說道:“隻要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唐姬就算失去皇後位置,又算得了什麽?”

  何皇後氣的不輕,不過還是苦口婆心地說道:“你如此想法,如何能夠母儀天下,聽我的,人就要爭取該爭取的。”

  這時,唐姬哭著說道:“前後不到半年時間,我們就經曆那麽多得波折,那些波折,而都是因為爭奪才發生的。如果我們繼續爭下去,會不會重蹈覆轍。”

  何皇後歎道:“你還是回自己的寢宮吧!”

  何皇後本想讓唐姬給他父親唐瑁帶話的,沒想到這丫頭不願意,如此,何皇後不得不冒險讓自己的心腹小太監,出宮去給唐瑁帶話,讓他去找盧植和馬日磾,說出她遷都並州的具體想法。不然,呂布回幽州了,自己恐怕不能明目張膽地謀劃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