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洛陽演變
作者:思行000      更新:2020-03-24 16:49      字數:2675
  何進,出身屠戶,早年喪母。其父何真再娶一妻,生有一子二女。後來,何真去世了,何進便養育著一家五口人。

  由於家境貧寒,何進同父異母的妹妹,被選入宮中,成為貴人,並受寵於劉宏。何進因此被拜為郎中,隨後遷虎賁中郎將,接著任潁川太守。

  光和三年(180年),何貴人被立為皇後,何進也更進一步,被拜為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何進被任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五營士駐紮於都亭,修理器械,以保衛京師。之前,黃巾首領張角的部下馬元義密謀在雒陽起兵,何進將其破獲,因此功而進封慎侯。

  中平四年,滎陽中有幾千賊人暴動,攻打且焚燒郡縣,甚至殺死中牟縣長,詔命何進的弟弟河南尹何苗抗擊,何苗擊敗群賊,平息暴亂還京師。詔派使者至成皋歡迎,授命何苗為車騎將軍,封濟陽侯。

  中平五年,天下的形勢,更加混亂了,大將軍許涼、假司馬伍宕對何進說:“《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事,可以威鎮四方。”

  何進認為很有道理,入朝將此事匯報給劉宏。劉宏同意,詔令何進大發四方兵,講武平樂觀下。蓋了一大壇,上麵建十二層五彩華蓋,十丈高,壇的東北建小壇,再建九層華蓋,九丈高,橫列步兵,騎士幾萬人,結營為陣。

  劉宏親自前去檢閱,劉宏駐大華蓋下,何進駐小華蓋下。禮畢,漢靈帝身披甲介馬,自稱自己為無上將軍,繞陣三圈而還。詔令何進率領全軍駐觀下。

  這時,劉宏設置西園八校尉,劉宏認為蹇碩壯健而有武略,特別親信他任用他,以為元帥,督率司隸校尉以下,大將軍也歸他領導。

  不久之後,蹇碩與各常侍共說劉宏,要劉宏派何進西擊韓遂。劉宏聽了蹇碩的話,於是賞賜何進兵車百輛,虎賁斧鉞。

  何進暗中知道蹇碩的做派,就是在對自己搞陰謀。於是上奏請派袁紹東擊徐、兗二州兵。隨後,何進又要等袁紹返回來,才出兵,借此來拖延時間。

  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後,覺得宦官為天下所共疾惡,再加之痛恨蹇陰謀害他,因此等到掌握朝廷大權後,何進就在暗中布置誅滅宦官。

  早就謀劃著誅殺宦官的袁紹,知道何進有同樣的想法後,便暗中賄賂何進親客張津,請張津去勸何進道說:“黃門常侍權重已很久了,又與長樂太後專通奸利,將軍應當選拔賢良的人才,整頓天下,為國家除害。”

  何進聽了張津的話,認為張津說得對。而且袁氏累世寵貴,得到海內的人擁護。袁詔善於養士,那些豪傑之士,都願為袁紹所用。就連他的從弟,虎賁中郎將袁術也尚氣俠,所以都願意厚相結納豪傑。因此更廣泛地征聘智謀之士逢紀、何顒、荀攸等,與他們結為心腹。

  蹇碩得到一點,何進要滅殺宦官的風聲,因此懷疑不安,便與中常侍趙忠等寫信說:“大將軍兄弟執政專權,現在與天下黨人謀劃誅殺先帝左右親近的我們這些人,不過因為我是統領禁兵的,所以何進暫時猶豫不決。現在應當共同把上閣關閉,急捕殺何進。”

  中常侍郭勝,是何進同郡人。何太後與何進的貴幸,郭勝可是出力不少。所以,郭勝親信何氏,於是便與趙忠等人暗中商議,不依蹇碩計策,甚至把蹇碩寫的信,都交給了何進。

  何進暗中使黃門令逮捕蹇碩,將蹇碩斬殺,自己統率其駐兵。

  這時,袁紹又勸說何進:“從前竇武想誅殺內寵而反為所害,是因為他說的話漏泄出去了,五營百官服從宦官,害怕宦官。現在將軍有大舅這樣的重要地位,兄弟同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都是英俊名士,樂於盡力報命,事情在於掌握,這是天助的時機啊。將軍應當為天下除害,名垂後世。雖周朝的申伯,也不算什麽!現在,人主的靈柩在前殿,將軍受詔統率禁兵,不應該隨便出入宮省。”

  何進深以為然,於是托病不入陪喪,又不送葬。隨即與袁紹定了一些計策,並把所定的計策,告訴了何太後。

  何太後不聽,還說道:“宦官統領禁省,自古到今,漢家老規矩,不可廢。況且先帝剛逝世,我怎麽堂而皇之與士人共事呢?”

  何進不能違反太後意旨,且想誅殺那些為首的。袁紹認為宦官親近皇上,出入號令,現在如果不全部消滅,以後一定要為害。

  何太後的母親舞陽君及何苗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賄賂,曉得何進要殺害他們,多次告訴何太後,要何太後庇護他們。又說:“大將軍擅殺左右親信,專權以弱皇上。”太後懷疑確實是這樣。

  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幾十年,封侯貴寵,且內外勾結極為鞏固。何進新當重任,素來也忌憚他們,雖外有大名,而心中卻不能決斷,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來。袁紹等又為何進謀劃,多召集四方猛將及大批豪傑,使他們都引兵向京城,威脅何太後。何進同意了。

  不過有下人勸說:“《易》稱‘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

  俗話說:‘蒙著眼睛捕雀。’

  微小的東西,尚且不能用得誌來欺騙它,何況國家大事,豈可用詐來取得呢。現在將軍總皇威,掌握兵權,龍驤虎步,或高或下,全在您的心中。這好比燒著火爐子燎毛發,有什麽為難?合於道,違於經,為天人所順。反拋棄利器,尋找外援。

  大兵集合起來,強的為雄,這是所說的幹戈倒拿,把柄給別人,功決不成,徒徒地成為亂惡的台階。”

  何進不聽,因此西召前將軍董卓駐關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發動他所在郡的強弩手,召東郡太守橋瑁駐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光照得城裏通紅,都說要誅殺宦官。何太後還是不同意。

  何苗對何進說:“開始我們一路從南陽來,都因貧賤,依靠宮中獲得貴富。國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我們應當好好考慮,應與宮中保持友好。”

  何進的意思更加狐疑。袁紹擔心何進改變主意,於是,便威脅何進道:“互相結合的形勢,已經露出來了,如果事情不辦,就要發生一些變故,將軍還等待什麽,為什麽不早決定呢?”

  何進於是用袁紹為司隸校尉,持符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袁紹派洛陽方略武吏監視宦官,使董卓等馳驅驛上,準備進兵平樂觀。

  何太後害怕起來,罷退全體小黃門,使還裏舍,隻留何進平素親近的人,守衛省中。

  諸常侍小黃門,都去何進那裏請罪,聽何進怎麽處置。何進對他們說:“天下紛紛擾擾,正是諸君為害啊!如今董卓很快就要到了,諸君為什麽不早日各就國呢?”

  袁紹勸說何進,就在這時處決他們,隻是,一而再,再而三,何進還是不許。

  袁紹又寫信告各州郡,假傳何進的意旨,使逮捕宦官親屬。何進籌謀得太久了,事情泄漏了,宦官害怕有變。

  張讓的子婦(兒媳婦)是何太後的妹妹,張讓向子婦叩頭說:“老臣得罪,應該與新婦都歸私門。思累世受恩,現在要遠離宮殿,戀戀難舍,請再一次進宮,能夠暫時看望太後、皇上顏色,然後回去,死也無遺憾了。”

  隨後,子婦對舞陽君說此事,舞陽君告訴了何太後,於是詔命各常侍都複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