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適得其反
作者:思行000      更新:2020-03-04 04:17      字數:2956
  到下曲陽後的第二天,早飯畢,呂布把所有將領召集到主帳之中,然後對他們說道:“昨天,我和張梁的對話,你們應該都聽到了。既然狠話都說出去了,我怎麽能夠不依言而行,我聚集起大家,就是想問一問,諸位對此有什麽看法。”

  張遼聞言,說道:“主公,張梁的心思,就是想激怒我們去攻城,這樣他才有機會擺脫我們。”

  魏延讚同道:“主公,依地理位置來看,下曲陽離常山不太遠,如果讓張梁跑去常山西北的大山中,就真是魚入大海了。”

  黃忠道:“我們之前同樣是牽扯住張寶,結果現在,張寶被官兵圍困在軍營中動彈不得。我認為這是張梁的前車之鑒,因此,張梁是不會死守下曲陽的。”

  龐德說道:“我們要看住張梁帶著的黃巾軍容易,但要想看住張梁其人,卻不太容易,因此,我們可以去叫陣張梁,然後逼著他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範圍內。”

  呂布點頭說道:“我看可行,張梁現在還離不開他的部下,不然,我們隻要懸賞張梁的人頭,他就很難逃出懸賞。”

  顏良說道:“張梁是太平道的領袖之一,因此,他在冀州是名人,我們懸賞他,他是很難逃過刺殺。”

  管亥道:“你想太複雜了,我們隻要考慮如何才能看住張梁就行。我認為張梁想要單獨逃跑,必定會帶著一些手下,這樣,他就很可能被我們發現且斬殺。如果他帶著部分部下逃跑,那麽,他就真有可能逃出去。”

  文醜說道:“你如何肯定,張梁會帶手下逃跑,而不是單獨逃跑。”

  管亥道:“這很簡單,主公曾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由儉入奢易,而由奢入儉難。你想想張梁的身份,便不難得知,他一定是過著奢侈的生活,那麽,他怎麽會不得著手下就逃走,那樣可不符合實際情況。”

  呂布道:“嗯,確實如此,我們要做好隨時出戰的準備,還有,要考慮如何才能防止,張梁在戰場上趁著混亂的時候逃跑。”

  這時,張遼看了管亥幾眼,然後忐忑地說道:“管亥將軍,你曾經是張角身邊的重要人物,那麽,你會不會很楚,現在圍在張梁身邊人員的長相,若是知道,那我們在戰場上要找到張梁可就容易了。”

  還沒有等到管亥說話,呂布就先搖頭說道:“這不太好吧!管亥能不回避征戰黃巾軍,跟隨我出戰,就已經有點為難他了。”

  管亥說道:“主公,我之前之所以那樣說,就是想在戰場上指認出張梁來,張角對我是有恩,不過我已經還清恩情了,因此,在戲軍師的勸導下,才會決定跟隨主公。我現在和他們道不同,道不同自然不相為謀,我和他們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可言。”

  呂布聞言,有點為難地道:“管亥你不用這樣,不過,既然你已經做出選擇,那麽,管亥,如果張梁選擇在戰場上逃跑,那你就把他揪出來吧!到時候,再視情況而定,看看該如何處置張梁。”

  成廉說道:“主公,管亥他隻要給我們說說張梁及他心腹之人的身體特征就行了,至於其他的事,就交由我們來完成吧!這樣,張梁的命運,就由上天來決定,若是上天讓我們抓到張梁,那麽,管亥到時候回避就行了。”

  呂布臉色突然難看起來,這種事情,無論如何做,對管亥來說,隻要牽扯進去,都是不光彩的。可是現在已經把話說到這裏了,要是管亥不把張梁的信息全部說出來,那他以後他該如何麵對同僚。

  呂布看向曹性,說道:“我們對於張梁的信息掌握多少。”

  曹性說道:“張梁離開長社,來到廣宗城以後,我們對他的情況就不太了解。他具體和那些屬下關係密切,我們沒有打探出來。”

  呂布無奈地說道:“這樣吧!如果真到戰場上,我們並沒有認出張梁,那麽就讓管亥來確認吧!”

  隨後,呂布讓許褚帶著五百親衛軍,拿著挑戰書前去叫陣張梁,而其他各位將領,都帶著部下,做好隨時迎戰的準備。

  在這次談論之後,呂布對整個局勢的了解更深了,他現在想著如何才能把張梁的部隊解決掉,他對立功的渴望,變得強烈了,他開始貪心起來,他更改了計劃。

  各軍都出動之後,呂布帶著剩下的親衛軍留守大營,有斥候隨時聯絡,呂布對於自己留守營地,並沒有反對。

  許褚領了軍令,便帶著五百親衛軍,向著下曲陽城趕去。

  來到城門前,許褚便讓士兵把呂布寫好的挑戰書綁在箭上,然後射在門樓上之。許褚在這時,大聲喊道:“張梁,君子言而有信,因此我家主公才決定先禮後兵,讓我來下戰書。我家主公還讓我帶話,官賊不兩立,在戰書到達之日,還望能出城一戰,若是連戰鬥的勇氣都沒有了,那麽,還是早降為好。”

  許褚看著黃巾軍中有士兵把信拿走以後,便不再說話,他靜靜地等待著張梁的回信。這是呂布要求他這麽做的,呂布這樣做,就是要給張梁施加壓力,張梁若是因此心神不寧,那麽,張梁就會容易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呂布有點想逼迫張梁在戰場上逃跑,那樣,對呂布來說,就有了獨自立功的機會。有皇甫嵩等人在旁邊,呂布或許不會這樣做,但是隻有呂布一人的話,那立下的功勞就不會存在爭議了。

  沒有爭議的功勞,呂布並不怕別人來搶,即便鎮壓黃巾軍以後,最大的功勞給了何進,第二大的功勞給了皇甫嵩,第三大的功勞給了朱儁…

  但是,隻要呂布單獨斬殺張梁成為事實,那麽,全天下的人,會記得呂布立下的功勞,不得利益,能增大名聲也不錯。

  為此,呂布在挑戰書的第一句話就寫到,普天之下,反賊人人得而誅之!

  呂布相信,張梁即便是再心中慌亂,若是能夠讀到這句話,那麽他一定會意識到,天下想殺他的人很多,若是私自逃跑,隻會讓他死相更加難看。

  這樣,張梁或許會選擇帶著部分兵馬逃山區。之前,張角牛去常山之事,張梁現在不會不記得,這是張角親自安排的,他現在還不會忘記的。張梁來到下曲陽,就證明這是真的。

  這樣一來,張梁一定惦記著,冀州與並州的交接之處的山區,那裏很適合他退守,那樣,張梁要是有機會,就不會放過的。

  不過,呂布的這些想法,隻告訴許褚一人,呂布打算讓許褚試探一下張梁看看,如果可行,就讓各軍將領給張梁製造逃跑機會。

  許褚在送完戰書之後,還留下不走,就是想讓張梁誤認為,呂布的手下已經被張梁昨天的話給激怒了,他們想殺敵泄憤,因此,許褚還留著不走。

  這還是一次試探,呂布清楚,現在的動作,已經與之前追趕張梁時的想法矛盾了,因此,呂布要確認張梁是否看出了這處破綻。

  這些,呂布在許褚出發的時候就告知許褚了,因此,當張梁拿著挑戰書,出現在城牆上的時候,許褚便知道張梁還沒有看出漏洞,張梁之所以出來,是戰書起作用了,他被戰書點醒了。

  張梁站在城牆之上,他直視著前來送信的官兵,此刻,他不再向之前一樣了,他開始重視起敵人,他意識到,他從長社敗北之後,就一蹶不振。

  張梁說道:“呂布讓我出戰,我就是不出戰,呂布懷疑我會離開下曲陽,那我就不再離開。”

  “你去告訴呂布,張梁與下曲陽共存亡。”

  許褚聽了,心跳加速,張梁上城的舉動,和呂布料想的一樣,不過,此時的反應卻和呂布料想的不一樣,這該如何演下去。

  許褚有點慌亂,張梁的反差太大了,看來,呂布已經低估了張梁的反應。

  這時,許褚想到呂布在他出來時給他的信,於是,他從胸中拿去信帛,看了起來。

  仲康,如果你看信,就說明張梁的變化,已經超出了我現在理解的範圍。你不必再理會張梁,立馬離開吧!就當送完挑戰書,返回大營吧!

  當許褚回到營地後,便立馬麵見呂布,他告訴呂布張梁收到戰書後的反應。

  呂布聽後,皺著眉頭沒有說話,他已經開始沉思起來。

  此時,呂布心情糟糕,就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他有明白,張梁的情緒波動,真是不可琢磨,看來臨時起意的計劃要泡湯了。

  呂布見許褚還在等著,便不得不說道:“許褚,現在張梁對我們已經構成了威脅,你去讓大家一定要多留意張梁。”

  “至於我臨時的計劃,就放棄了吧!我們還是按之前的計劃行事。”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