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提前布局二
作者:思行000      更新:2020-04-20 16:19      字數:2293
  田豐說道:“董卓不發展經濟,反而製作大量新五銖錢,雖然能解決眼前危急,但卻破壞了治下經濟,因此,董卓能快速恢複軍事實力,卻不能擁有多大的軍事實力,我們今後想攻打董卓,便已經占據了很大優勢。”

  “我們若再削弱董卓實力,會不會讓我們攻打董卓時,別的諸侯跑去支援董卓。”

  賈詡說道:“董卓實力越弱,越不是我們對手,因此諸侯越是不會去支援董卓。我們周圍還沒有完全占據一州之地的諸侯,因此,除非我們敗給董卓,否則其他諸侯不可能去幫助董卓。”

  田豐說道:“河北地區再發展一兩年的話,攻打董卓便輕鬆些。”

  呂布說道:“今年諸侯們先討伐董卓,後儲蓄了些實力,因此明年中原地區必然會有新的變化。如果我們能趁此機會,打殘董卓,獲得新的地盤,那我們實力繼續增大。”

  田豐說道:“主公何不在暗中,出手推動中原局勢,把快爆發戰爭的局勢,拖慢一兩年,這樣一來,中原地區陷入混亂之時,我們便能放心地對付董卓。”

  呂布說道:“你說的方法,要比之前的穩重一些,如此,我們便對董卓和諸侯都進行布局,等修養一年之後,再進攻董卓。”

  戲誌才說道:“對於中原地區的諸侯們,主公可以陳兵威脅,如此他們便會謹慎些。比如袁紹,主公要是大軍駐紮在平原地區,他那裏還能全力對付孔融。”

  呂布一拍大腿,說道:“好!我們給董卓製造混亂,同時陳兵威脅中原地區的諸侯們,隻要有諸侯蠢蠢欲動,我們便派人去警告他。”

  之後,呂布親自給長安城的大臣們寫信,而信中內容各有不同,如果不喜歡董卓的大臣,呂布便說已經收到他的來信,答應帶兵攻打董卓,不過還需要等待時機。

  如果是中立的大臣,呂布便會安慰他,許諾帶兵來解救他,要他耐心等待;若是投靠董卓的大臣,呂布便寫信招攬他,說他是迫不得已才支持董卓的,非他之過。

  當然有部分大臣,呂布是沒有給他們寫信的,比如王允,韓融,楊彪等人。

  第二天,戲誌才奏請天子,說馬騰是伏波將軍馬援後裔,是忠於漢室的,之前的些許劣跡,不過是迫不得已才留下的,因此,應當封為涼州刺史,韓遂可以牽製馬騰,可封為征西將軍,且管涼州軍務。

  劉辯自然不會不允許,因此當場封賞了馬騰和韓遂,至於封賞兩人的聖旨,朝廷隨後會寫好,到時候劉辯蓋上大印,便派人給馬騰兩人送去的。

  之後,大漢時事報報道了朝廷封賞馬騰兩人的事跡,於是,天下間聰明的人,都嗅到別的味道。

  之後,呂布是得到一些人才的投靠,其中比較有名的有閻柔,呂翔,呂礦。呂布對這些人進行一番考較,之後按照特長,任用閻柔為邊關太守,呂翔和呂礦為校尉,軍銜暫時沒有。

  長安城中,董卓看著手中的大漢時事報,憤怒不已。呂布拿他的地盤,來封賞給馬騰和韓遂,他如何不怒,但怒歸怒,董卓卻無法反擊呂布。於是,董卓隻能進入皇宮去發泄怒火。

  長安地區,王越帶著手下屢屢截獲呂布送來的書信,於是,這些截獲的信,都到董卓那裏了。

  董卓看著信件,怒道:“這些個吃裏扒外的大臣,非得弄死幾個,他們才會消停些。”

  不過,董卓已經憤怒貫了,因此憤怒之後,還是找來李儒,把信件給了李儒。其實,李儒早知道這些信件內容,不過他不敢表露,因此董卓並不知道。

  李儒看過信件,說道:“陸續截獲這麽多信件,有點不合常理,而信件的字跡,都是呂布的字跡,便證明了這點。我懷疑這些信件,都是呂布搞的鬼,目的便是要給我們製造混亂。”

  董卓說道:“這麽多信,你能保證沒有一封是真的!”

  李儒說道:“呂布和主公一樣,都是手握天子,號令天下,因此很少有大臣會聯係呂布的。”

  董卓說道:“你這麽說,便是說大臣們可能會投靠呂布了。我看,王允便很有可能。”

  李儒說道:“主公,動王允恐怕呂布會以此出兵,那對我們不利。”

  董卓說道:“不殺幾人,我心頭之恨難消除。”

  今年,董卓被諸侯聯盟打敗,被呂軍趁火打劫,因此,一向隨性而為的董卓,如何能忍受。董卓受挫之後,雖然收斂一些,但心中的怒氣卻更加多了。

  因此,董卓經常有泄憤之舉,在進長安城時,他便故意命令朱儁跪拜迎接,以達到羞辱的目的,最後是直接導致朱儁逃離長安城,在中牟屯兵。

  憤怒多了,董卓為了開懷,會做出一些特殊舉動,比如他乘坐青蓋金華車,爪畫兩轓,時人號曰“竿摩車”。封其弟董旻為左將軍,侄子董璜為侍中,兼任中軍校尉,宗族內外都入朝為官。

  公卿大臣拜見董卓,都需要下車跪拜,而董卓不需要回禮;朝廷各要職部門(如尚書)都需要到董卓的太師府匯報工作。

  董卓的幕僚為了討好他,提出相國可比薑尚,可稱“尚父”。從此之後,董卓便自封為天子尚父。

  李儒說道:“殺大臣影響太大,主公何不殺一些無關緊要的人,來發泄信中怒氣。”

  董卓說道:“你這麽一說,我還非殺幾個大臣不可,我倒要看看,誰能拿我怎麽樣?”

  李儒說道:“呂布最願意看到這種局麵,因此殺大臣,呂布聽聞後一定會笑話主公。”

  董卓深深地看了李儒幾眼,隨後便沒有提及此事,不過,董卓的心裏卻越發想殺那些大臣了。

  董卓來到長安後,經常遭遇各種各樣的刺殺,因此,他早就懷疑這些刺殺是大臣們所做的了。

  其實,董卓大肆收集洛陽及長安兩地,所有的銅人等各種銅製品來鑄造小錢,便得罪很多人。而這種小錢製作非常粗糙,甚至沒有輪廓和文字,百姓都不願意使用,最終導致市場紊亂,物價飛漲,又不知道得罪多少人。

  還有,董卓讓司隸校尉劉囂抓捕“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為吏不清,為弟不順”之人,統統以死刑加沒收全部財產的方式懲辦,結果引發大量的冤案。人是群居生物,因此人與人之間,關係複雜,董卓大量製造冤案,會得罪多少人,這便說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