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梟雄的眼中沒有仇恨隻有利益?
作者:焰火璀璨      更新:2020-05-12 00:38      字數:3259
  孫傳庭剛剛醞釀的氣勢一下全被泄了出去,自古以來,從來任何一個檄文都寫的慷慨激昂,可看看王軒要求的這個……

  您考慮過‘李可灼’的感受嗎!?

  不是……孫傳庭覺得自己的關注點都被王軒給帶跑偏了,這麽一個檄文,簡直如同兒戲,這怎麽取信於人?

  因為這種原因而起兵清君側,這也太過諷刺了,後世之人看這段曆史的時候,怕不是會笑掉大牙。

  不過,有一點孫傳庭倒是可以確認了,王軒確實沒有做皇帝的想法,即便這次徹底控製了京城,把皇帝都拿在手裏,就衝這這份檄文上的內容……這太特麽沒臉沒皮了,皇室的威嚴稀碎稀碎的,撿都撿不起來。

  ……

  三天之後,既沒有盛大的歡送儀式,也有沒莊嚴的點將,王軒就這麽悄悄地帶著五萬大軍坐船北上了。

  這倒不是要搞什麽偷襲,事實上,第二天一早的《新聞周刊》上,相關報道就已經出現。

  不單單是泰昌皇帝的死被公布出來,還有其中涉及的種種謎團,當然,若是平時,酒樓之上一定有人吃著‘惠人腎寶’,一邊大肆品評皇帝駕崩之中涉及到的種種八卦。

  可今天,大家談論的火力卻全部都集中在了那片檄文之上。

  一份華夏史上最奇葩,最不正經的檄文。

  “噗!”看著手裏的報紙,一口‘腎寶’全噴在桌子上,管不了這一口到底噴出去多少兩銀子,男子看著報紙上的內容,臉上表情一時間變的七扭八歪,完全不知道該不該笑出聲。

  這寫的都是什麽東西!

  皇上因無照行醫和曠工而死……這已經不是重於泰山和輕於鴻毛的區別了。

  確定不會被這檄文氣的從棺材板裏爬出來?

  不單單這男子看著報紙發呆,整個福州城都被這消息震了!

  不停有人到《新聞周刊》這邊問詢,“你們是認真的嗎?”

  事實上,在《新聞周刊》主編拿到這個檄文的時候也傻了,他問過孫傳庭同樣的問題,無奈,孫傳庭隻能表示,這是主上親自寫的,要求就要這麽發!

  得了這麽一個確任,主編的一顆心才放回肚子裏,這也不怪他,主要是這檄文寫的太不正經了,《新聞周刊》的名氣不小,他可怕毀在這上麵。

  不過有王軒的大名在上麵,那他就不怕那些牛鬼蛇神了。

  隨著《新聞周刊》一點點傳播開來,漸漸的,整個南方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便是京城裏麵,一周之後,內閣都按時收到了六百裏加急送來的報紙!

  是的,京城裏的大人物們,全部預定了這份報紙,每次都是用六百裏加急運送過去,為此,一份報紙的價值不下餘幾十兩銀子,當然他們不在乎錢!

  因為報紙,現在還產生了幾個新行業,專門朝著那些各個城市販賣報紙的生意也是火的不得了。

  報紙從方從哲顫顫巍巍的雙手中掉落在地,那些理由,在別人看來是奇葩,是搞笑,是戲弄,在他看來,那些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軒起兵了!

  他終於還是起兵了!

  起兵的如此突然,而且連個正了八經的名義口號都懶得喊了,這說明什麽?

  說明王軒已經有了萬全準備,說明王軒連消息都懶得隱藏,而他們這些人,這些代表了天下大世家利益的人,到底該何去何從!

  盛夏之時,天氣又有幾分幹旱,可往日裏燥熱的內閣之中,此刻卻憑空多了幾分冷冽之意。

  方從哲臉色發白地看著其他幾人,高攀龍、楊漣、姚宗文、官應震、吳亮嗣、亓詩教、周永春一群人臉色變化,卻都相顧無言。

  誰都明白,現在已經是最關鍵的時刻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各自家族,黨派,身後支持者的利益,想不慎重都不可能的!

  王軒這一步棋,大大出乎他們的預料,按照之前王軒屢次行動來看,王軒應該是個性格穩重之人,即便要向北發展,也應該是走湖廣或者江西,萬萬沒想到會忽然直接坐船北上,直插京師!

  “此人太過奸詐了,天下人都被他騙了,現在看來,打九州島什麽的,不單單是受雇於魏國公,更多的原因應該是在演練,為了坐船遠征京師做演練!”方從哲恨恨說道。

  “是啊,他王軒是什麽身份,怎麽可能真的受人雇傭,之前上當了啊!”

  “現在說這麽多還有什麽用,他屢次出兵,早已經訓練成熟了,看看這所謂的檄文吧,根本就沒把我等放在眼裏,這已經是有必勝的把握了才會如此!”

  一句話說完,屋子裏又陷入一陣難言的沉默。

  “坐以待斃,還是奮起反抗?”楊漣抬頭,目光在所有人臉上掃過,沉聲問道。

  一旦王軒進京,權利什麽的那時不用想了!

  所有的報紙他們都訂購了,從上麵分析了王軒治下的政治製度。

  相比於現在或者說曆史上各個朝代,這套製度太過精細了,用到的官員也太多,責任細分到每一個角落,別的不說,單單一個軍政分家,就削弱了他們文官集團一半的力量。

  別看現在武官集團被他們壓製的狗屁不是,他們權力之大覆蓋大明全方位,那是因為沒了顧忌才可以肆意妄為,若是軍政徹底分家,他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三思了,別最後引得大軍滅門!

  另外一點,禦史台肯定被撤銷了。

  王軒治下就沒有隨便可以彈劾人的‘禦史台’這個部門,以後那些隨便拿些傳聞便可以攻擊其他反對派的職位不存在了。

  對於文武百官的監督部門改成了垂直管理的反貪部,而且也隻管貪汙等問題,沒有確鑿證據在手,根本不會對官員動手。

  至於司法這方麵,治安部隊隻有抓人的權利,審判歸屬提刑司,大理寺隻負責審核其公正性。

  而六部直接被拆成了十幾個部門,可以說,人多了,權利也分散了,便是科舉製度都特麽改了,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們不滿意,不適應。

  一個個年紀都這麽大了,金錢,女人,已經再不能對他們有多少誘惑力,更多的關注的還是家族傳承和權利。

  現在權利沒了,家族傳承上也受到了重大威脅,重新厘定田畝什麽的先不說,全額上稅什麽的也不說,單單是對那些泥腿子的待遇問題,便讓他們無法認同。

  國家權利延伸到了鄉村,家族會徹底失去對老百姓的威信,教育的普及,也會讓家族在地方徹底失去掌控力,若是一切都靠著自己家裏那些後輩,說實話,他們並不看好家族未來發展。

  別說繼續成長,便是守成都成問題。

  沒人能保證家族代代都出人才,能守住家族,特別,這個人才還要出自自己一脈,若是出自其它脈的話,情況可能更壞!

  反正,王軒改造的這麽一通,形式對他們來說越發的惡劣了。

  之前成熟了幾百年的發展製度,一下被王軒砸了個稀巴爛,而用這套製度發展到頂峰的他們,自然會覺得天塌地陷。

  可以說,一旦被王軒徹底掌控了大明,那套製度全麵實行下來,那麽,最好的結果是他們家族分裂成幾部分,壞的結果便是下降幾個等級,變成最普通的世家了。

  這一點,是他們絕對不準許的,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下對不起後世子孫。

  “你們想過跟那些武勳家族一樣,找那姓王的移居海外嗎?”亓詩教聲音幽幽地說道。

  沉默半響,沒人答話,不言自明,對於他們來說,那是最壞的一條路,他們不像那些武勳家族,早已脫離的權利的核心,在海外有塊根基之地更好,反正不影響他們在大明中心的居住。

  “若是跟他對抗到底那?各位絕對最壞會是如何?”

  “不可能他一到京城我等便舉家投降的,總要過過招,稱稱斤兩,也讓他知道知道我們的力量,能和平共處最好,即便不能,大不了最後再投誠。”

  “對,實在不行,我們便投誠,出海,南邊有大片島嶼,大者超過兩省之地,不比這大明土地差什麽的,隻是需要我等重新開發罷了。”

  “開發沒那麽難了,可以找那姓王的小子嘛,人口罷了,我們缺嗎?”

  “全天下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湖廣,江西,南直隸,和浙江!”

  說著說著,一群人便定好了未來的規劃,先打了再說,不行就投降,這一套東西他們熟的很,總之以保證家族延續為主。

  至於說王軒會不會接受他們的投降,這點根本不需要考慮!

  他們是誰?

  掌控江南的世家大族,有他們的配合,王軒才能最快的完整接收整個江南,對於一個梟雄來說,眼裏哪裏有什麽敵人朋友,隻要有足夠的好處,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而王軒,在這群家夥眼中,便是全天下最大的梟雄,他一定知道如何做對他才是最有利的,再說了,他們都退出中原大陸遠居海外了,王軒即便是為了給自己留個寬宏大量的名頭,也絕對會大大方方送他們出去的。

  “……”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