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安南造反,入寇大明
作者:焰火璀璨      更新:2020-05-12 00:38      字數:3179
  第一波進攻便攻上了城牆,這確實有些出乎王軒的預料,不過事情已經這樣,王軒也不會刻意讓士卒撤下來。

  “再派三千人上去,一鼓作氣拿下關城,同時傳令特戰隊,配合主攻部隊,一舉覆滅關內所有抵抗力量。”

  吩咐下去之後,王軒也懶得看了,安南的事情差不多就這樣了,後續的事情都交給手下解決即可。

  一萬五安南兵好似沙灘的堡壘,被一舉衝垮,死傷大半,受傷的便沒有救治的必要了,直接補上一刀送他們上西天,省的在人間受苦了。

  這些能保持完好的才有幸加入到偉大而光中的安南‘王協軍’中,為服務大明天朝之人貢獻出自己渺小的力量。

  此戰,一共死傷600多人,而斬殺安南兵過萬,唯獨守城將軍提前感覺不對跑了,根據事後審問得到的消息,應該是跑到思明府胡知府那邊去了。

  範文程站在王軒身邊,畢恭畢敬地匯報著情況。

  王軒微微頷首,閉著眼隨意說道:“俘虜都交給陳新垣吧,擴充下王協軍,剩下與廣東廉州府交界處的那個關卡,讓他去勸降,把王協軍擴充到一萬五千人左右即可,留著以後有用。”

  “屬下明白。”

  “過幾天,會有大船送來建設部和礦業部的人,安頓他們,在這邊探礦,第一期,便建設兩個水泥廠和磚石場,後續還要在這邊建造伐木場和造船廠,這邊的林木資源豐富,修路的事也要提上日程。”

  “留著這麽多安南人,便是用來做苦工的,當然,也不要過分苛待了,餓死累死了便沒人幹活了,薅羊毛這種事,要有可持續發展性。”

  “主上英明。”

  “先這樣吧,人手不大足夠,也沒辦法,等占了廣東廣西之後,慢慢再解決人手問題。”

  “屬下明白,屬下告退了。”

  待範文程走後,王軒才自己思考起後麵的計劃,占領安南隻是完成這次大計劃的前半部分,這部分便涉及到廣東和廣西了。

  這也是當年他特意讓齊弘量到廣東上任的原因,伏筆埋下兩年了,該動一動了,等陳新垣擴充完王協軍後,很多事情便可以開始操作了。

  陳新垣的勸降之旅十分順利,畢竟他背後站著的是血屠軍,能勸降你是給你臉了,還不立刻在祖宗八代裏找個漢人出來,高喊一句老子是漢人後裔。

  ……

  萬曆四十七年,秋,安南再次入寇,匪首陳新垣,起兵兩萬,號‘王協軍’,自廣西思明府,廣東廉州府入侵,一路勢如破竹。

  思明府府衙之內,胡知府一臉急切地看著投奔來的安南將軍說道:“你確定,這次入寇的是那個什麽王軒,而不是你們安南人,為什麽下麵來報的都說是安南兵?”

  “肯定是那該死的王軒麾下血屠軍,什麽安南兵,早就被他收編了,現在叫王協軍!”

  “他怎麽敢,若是在安南鬧騰一下倒是無所謂,竟然敢入侵我大明境內,簡直是要造反不成!”

  我艸,什麽叫在安南鬧騰一下無所謂,媽的,你會不會說話,要不是老子現在寄人籬下,老子直接砍了你!

  不過這話也不算說錯,大明朝廷,對膽敢扯旗造反的,從來都不手軟,要說硬氣這一方麵,大明確實最能剛。

  無論胡知府知不知道內情,上報朝廷的時候,他都隻能寫匪首是陳新垣,畢竟,他的消息來源見不得光,難道告訴朝廷說,這消息老準了,是常年跟我合作搶劫府內的哥們送來,三鐵之一,肯定不騙人……

  這事傳出去,他就離千刀萬剮不遠了。

  這也是王軒之所以收留陳新垣的原因,這替死鬼極其好用。

  此時,分兵兩路進兵的王軒,已經占領了在兩省都占了幾縣之地,兵鋒直指府城,個縣城雪片一樣的奏折送到府城。

  事實上,這裏屬於邊關,按照朝廷設置,無論是思明府還是廉州府,兵力都不下餘三萬之數,畢竟大明號稱邊軍百萬。

  可事實情況確實,在血屠軍的帶領下,王協軍也爆發出了非一般的戰力,以七千之數,麵對名義上三萬大軍,實際上隻有一萬人不到的老弱病殘,一個衝鋒下去便勢如破竹一般攻破了敵陣。

  安南入寇是大事,特別還占領了縣城,有長期盤踞的意思,消息匯聚到巡撫衙門,再從巡撫這裏以六百裏加急的速度直送京師。

  這消息,齊弘量等了好久了,按照計劃,六百裏加急裏麵還有王軒給李善堂的密信,加急送出去之後,他便可以以廣東巡撫的身份,在戰時一攬全省軍政大權。

  “主上,後麵還有什麽安排。”齊弘量扭頭看著坐在一旁,享受著貼身侍女悠悠服侍的王軒,恭敬問道。

  這兩年,隨著王軒勢力一天天擴大,身上的威勢也越發厚重了,之前還稱呼王軒字號載之的齊弘量,這次見到王軒後,也幹脆改口喊起了主上。

  這些都是順其自然的事,王軒早有預料,當然,若是齊弘量還意識不到,那自然會有人提醒他。

  王軒一邊把玩著悠悠的小手,一邊慢條斯理地說道:“給各個衛所發調令,讓他們都滾到廉州府前線去,抵擋安南入侵。”

  “屬下明白,這廣東各地衛所,也早就糜爛了,見慣了咱們福建士卒的精良,再看著廣東兵,實在是不堪入目。”齊弘量點頭應和道:“把他們都調動到前線去,有能力的收編,沒能力的便讓他們為國捐軀吧,也算留個好名聲。”

  王軒呲笑一聲,“你倒是心善,這麽多年,這些家夥吸了多少兵血,大明軍製稀爛,雖然根源不在他們身上,可這些家夥罪責同樣不小,豈是說算便能算了的,這種榜樣立下去,後來人難免存僥幸心理。”

  “此次不必手軟,該怎麽樣,就怎麽樣,也是豎立你福建巡撫威信的時候,軍中法度,要嚴格執行,什麽都不必管,該抓抓,該殺殺,絕不手軟。”

  “這……”齊弘量有些猶豫,眉頭緊緊皺起,畢竟在福建的時候,王軒當時可是徐徐圖之,手段沒這麽酷烈的,“如此一來,必然引起軒然大波,這些軍中之人,若真按照軍法嚴格執行下去,那十之**都是殺頭的罪過,更有甚者,抄家滅族都不為過。”

  “那就抄家滅族,至於軒然大波,嗬嗬,你覺得他們會鬧出什麽事情來。”王軒似笑非笑看著齊弘量,雙腳抬起搭在旁邊的凳子上麵,身體輕輕朝後一靠,躺在悠悠的懷裏。

  王軒這種做派,實在與他現在的身份地位不符,有些太過放浪一些了,按照一些老古董的說法,形容輕佻,一看便不成氣候。

  可問題是,現在王軒成了氣候,那麽隻能說這是真性情,不做作,有魏晉之風……

  齊弘量好像沒看到王軒的動作一樣,依舊規矩地說道:“即便是空餉嚴重,可十一府兵力集中之後,也有兩萬之數,若是真的這麽嚴格,麵對殺身滅族之禍,難保那些軍中將領不起反心,若是鬧將起來,恐怕……”

  後麵的話齊弘量沒說,王軒也明白什麽意思,這也是,朝廷不敢真的下手整頓衛所軍製的原因,就是怕逼反了,導致地方糜爛。

  “哼,這便是讓你把他們都調動出來的原因,離開地方,集中到了一起,想危害地方都沒機會,沒了這些顧忌,想整治他們還不是手到擒來,我可沒工夫耐心向福建時候一樣慢慢梳理軍隊了。”

  “這次封鎖廉州府通往外界的通道,這就是一塊死地,把他們一網打盡,但又不服,一律殺光,咱們大明別的都不多,就是人多!各個衛所軍隊,全部重新招募,整理完這邊,還要整理廣西,那邊少民多,麻煩更多,可沒工夫在這邊耽擱時間。”

  “不出意外,一個多月後,新的旨意便下來了,到時候你就是兩廣總督了,妥妥的封疆大吏,眼光要放長遠,做事要大氣一些,有我在你身後,怕什麽!”

  齊弘量心中震動,心中對那封給李善堂的密信也有了幾分猜想,想到自己馬上要更進一步,心中也火熱起來,這次安南入侵,根本就是一出大戲,完全為了掌控廣東廣西兩省搞出來的,什麽時候平定,也全看王軒的意思。

  不過,無論如何,最後他總督兩省軍務,打退安南的功績都是板上釘釘了,未來進入朝堂之上,入閣輔政的資曆算是積累的差不多了。

  “多謝主上栽培!”這句話確實出自齊弘量肺腑,要知道,沒遇到王軒之前,他隻是一個區區的福州府知府,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這才幾年,就要統管兩省軍務,在整個大明朝廷之中,他也是鼎鼎大名了,人生際遇,實在是不可捉摸。

  “不用謝我,用心辦事即可,這些都是你應該得到的,我從不虧待真正用心辦事的人,天下這麽大,未來,自有你們發展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