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異數
作者:你已經無敵了      更新:2020-05-11 21:46      字數:2724
  就在去年,緝毒局在哥倫比亞,同哥政府軍警一起聯合執行的,對哥倫比亞最大的販毒集團——麥德林卡特爾的打擊取得了一些差強人意的結果。

  麥德林集團的主要首腦包括埃斯科瓦爾、奧喬亞三兄弟等等,紛紛向哥倫比亞政府投降,接受哥倫比亞最高法院的審判和裁決。

  作為投降條件,哥倫比亞政府承諾不會將這些大毒梟們引渡給美國人。

  而其他大量的麥德林集團的中層組織領導和一些忠心的手下,不是逃到國外隱姓埋名,就是死於“巴勃羅反抗組織”追殺和哥倫比亞軍警的掃毒行動中。

  表麵上看起來,哥倫比亞政府在這場掃毒戰爭中獲得了難得的勝利。

  麥德林集團各首腦的入獄給哥倫比亞的禁毒工作和各類恐怖襲擊後的留下的爛攤子有一個喘息和收拾的時機,整個國家在經曆了大規模的動亂後第一次難得恢複了平靜。

  但是實際上,埃斯科瓦爾不但好好的,非常安全的待在他自己修建那座具有假山、溫泉池、直升機場的“大教堂”監獄中。

  而且在躲進他自己的“監獄”後第一件事是重新開始自己的販毒行為。

  但他的販毒網絡在哥倫比亞政府的重創下已經殘破不堪,況且他的弟弟古斯塔沃和麥德林集團的三號人物,綽號“墨西哥人”的加查均死於軍警的槍彈之下。

  他也沒有多少值得信任的人接管他的生意,所以巴勃羅委托了兩個合夥人幫助他重建販毒網絡。

  這就是基科·蒙卡達和他的合夥人費爾南多·加萊亞諾。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的毒品王國繼續運轉了下去。

  不過麥德林集團的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卡利集團的羅德裏格斯兩兄弟可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他們趁著埃斯科瓦爾失勢的大好時機,想要徹底剿滅麥德林集團,侵吞其市場份額。

  卡利集團接受了維克托的建議,大肆收買對巴勃羅強製征收“戰爭稅”不滿的其他麥德林市的大小組織,還派人接觸了基科·蒙卡達和費爾南多·加萊亞諾,並且還想盡辦法將這個消息傳進了大教堂。

  在地下世界中,越是簡單的計策就越是能夠收到奇效。

  這些販毒集團的領導者都是一些從腥風血雨中殺出來的狠人,他們什麽東西也不相信,隻相信“利益”,埃斯科瓦爾也不例外。

  加上麥德林集團財務主管阿加塔·卡利斯托的失蹤,讓埃斯科瓦爾一段時間內有些風聲鶴唳,看誰都像是要謀害他的樣子。

  最終,基科·蒙卡達和費爾南多·加萊亞諾被埃斯科瓦爾親手處決。

  這個消息讓美國人抓住了機會,他們正在為哥倫比亞政府拒絕了美國政府“引渡”麥德林集團的一幹首腦而大為惱怒。

  此刻埃斯科瓦爾在“大教堂”監獄內虐殺“不忠”的手下,他們立刻發動了輿論攻勢,向哥倫比亞政府施加外交壓力,再次提起了引渡埃斯科瓦爾的照會。

  這讓剛剛贏得哥倫比亞大選的比爾希略·巴爾科·巴爾加斯總統大為惱怒,原本應該飛赴馬德裏的總統立刻派出軍隊,計劃將埃斯科瓦爾轉到另一所普通監獄中。

  4月22日,總統的前衛隊長,現任的司法部副部長愛德華多·門多薩和國家監獄局局長納瓦斯·魯維奧上校奉命於當晚22時50分來到了位於艾爾瓦列山的“大教堂”監獄,通知埃斯科瓦爾及其同夥,準備將他們轉移到軍營中去。

  此舉被埃斯科瓦爾視為政府違背了當初不更換監獄的承諾,而是準備將他們交給美國人而引渡到美國受審。他們已不再享受到特殊待遇,也不會得到生命保障。

  哥倫比亞的這些大大小小的毒梟們雙手血腥,這個世界上能夠讓他們恐懼的事物並不多。然而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最怕的一點,就是被引渡到美國,接受審判。

  有這麽一句話,“寧要哥倫比亞的墳墓,也不要美國的監獄”。

  因為隻要留在哥倫比亞國內的監獄內,他們還可以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大量的金錢,達到減刑、赦免的目的。但是去了美國,呆在防守嚴密、管理嚴格的聯邦監獄中,他們將失去自己身上的所有光環,成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囚犯,終身服刑而不可能逃脫。

  於是埃斯科瓦爾立刻下令自己的手下,利索的奪過了在場警衛人員的槍支,並扣押了司法部長門多薩和監獄管理局的魯維奧上校。

  此舉徹底震驚了波哥大政府,巴爾加斯總統立即下令調派了哥倫比亞陸軍特種部隊做好準備,搭乘直升飛機趕往了麥德林市。

  上午八點,戰鬥打響,數百名特種部隊士兵向監獄發動進攻,槍聲和爆炸聲響成一片,經過一場導致2人死亡、2人受傷的激戰,突擊隊員們衝進了埃斯科瓦爾的牢房,捉住了在場的5名毒販,救出了人質。

  然而,他們發現,任務目標埃斯科瓦爾早已經和自己的9名手下“不翼而飛”,數百名士兵通過仔仔細細的反複搜索,最終才發現了一條隱藏的地道,直接通往了艾爾瓦列山的背後。

  埃斯科瓦爾成功的戲耍了所有人。早在準備向波哥大政府投降,修建“大教堂”監獄的時候,他就已經布下了後手,事先準備好了逃生的通道。

  一個被嚴密看守的販毒集團頭目居然輕而易舉的越獄成功,這使得國內外輿論大為震驚,哥倫比亞的鄰國委內瑞拉下令國民警衛隊進入戒備狀態,以防止埃斯科瓦爾及其部下竄入境內。

  巴拿馬總檢察長克魯斯表示,越獄事件是對哥倫比亞法律的公開挑戰,也使整個世界擔憂。

  美國政府一方麵表示繼續支持哥倫比亞政府的掃毒立場,一方麵要求哥倫比亞軍警全力捉拿埃斯科瓦爾,同時再次派遣了一大批的探員前往哥倫比亞。這一次,他們發誓這次一定要抓住這位縱橫南美的毒梟。

  但是和之前的那次代號“黃金行動”的掃毒行動一樣,埃斯科瓦爾再次消失在了茫茫的人海中,麵對著擅於隱藏自己行蹤的毒販,美國人和哥倫比亞軍警毫無頭緒。

  同時美國國內,DEA經過仔細的調查,發現就在他們全力打擊麥德林集團的時候,一個隱藏陰影中的巨人正在默默埋頭,低調的發展自己,它在不聲不響間侵吞了麥德林集團的大部分對美的市場份額。

  美國人悲哀的發現,他們剛剛擊敗了一個“敵人”,卻又出現了另一個,這場同販毒分子之間的較量隻不過是剛剛開始。

  於是DEA開始調整自己的戰略和部署,徹底梳理以前所擁有的一切情報,最終薩爾瓦多這個正在內戰中的中美洲小國進入了緝毒局的視線之中。

  他們發現卡利集團正在利用薩爾瓦多天然的地理位置,將這個中美洲小國作為一個中轉分銷的中心,將可卡因源源不斷的送入美國。

  於是DEA開始在繼續追擊埃斯科瓦爾之餘,抽調力量前往薩爾瓦多,準備切斷這條已經成型的毒品通道。

  恰好,傑弗裏·道格拉斯惹下了大麻煩,DEA的大佬們幹脆將他連同他的拍檔一起,當做災星派遣到了薩爾瓦多。

  但是傑弗裏卻不認為這是流放,而是視為一種挑戰。從本質上來說,他似乎算得上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人,特別是在麵對那些作惡多端的毒販的時候,這種性格特征就特別的強烈。

  這讓他成為了一個誰也看不透的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