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購置槍炮
作者:西門慶之      更新:2020-05-11 20:25      字數:2293
  陳明峰原本沒想在澳門逗留太久,打個轉就返回漳州的,遇見了湯若望一眾神父聊得興起,便在澳門住宿了一晚。

  次日見了澳門議事廳行政長官,了解到澳門歸屬香山縣衙管理,每年向縣衙交五百兩的地租和兩萬兩的關稅,最關心的問題當然是火炮。

  曆史上明朝第一批紅夷大炮便是從澳門葡萄牙人手中購入的,因為陳明峰這個穿越者到來的機緣巧合,搶先一步向木匠皇帝進獻了西班牙人的火炮。不過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卜加勞鑄炮廠號稱是遠東最好的鑄炮廠,陳明峰既然來了,當然不會空手而歸。

  吃過早餐,陳明峰便在湯若望和施羅德的陪同下前往萬努行。湯若望在澳門待了近一年,每日誦讀四書,明朝官話說的有模有樣,已經是個十足的明朝通了。而施羅德初來乍到,取了一個中文名叫鄧玉函,他還不大適應。

  其實陳明峰也不大適應,還是習慣稱呼他施羅德神父。

  萬努行位於內港河邊新街的麻雀仔街,地名一聽就很粵風,是卜加勞鑄炮廠的獨家銷售門店,經營者是鑄炮廠老板波多祿-卜加勞的兒子萬努-卜加勞。

  門店並不大,完全的中式房屋,和漳州月港的洋行差不多。卜加勞一家是忠誠的信徒,萬努-卜加勞見到兩位神父聯袂而來,連忙丟下手邊的工作迎了出來,向兩位神父問好。

  萬努-卜加勞大約二十五六歲的模樣,留著濃密的短須,穿著華美的深藍絲綢和黑色布鞋,整個裝束打扮已經完全明朝化了。

  湯若望操著抑揚頓挫的明朝官話介紹道:“總督閣下,這位便是萬努行的老板,萬努-卜加勞,他全權負責鑄炮廠對外銷售事宜。”接著湯若望又向萬努-卜加勞介紹了陳明峰。

  “這位總督閣下是胡建總督陳明峰。”

  萬努-卜加勞經營洋行近十年,早練就了一雙慧眼,一眼見到陳明峰身著蟒袍便知此人必是明朝高官,聽神父介紹說是總督暗道一聲果然如此,當即以明朝的禮節拱手行禮,臉上堆起燦爛的笑容。

  陳明峰說道:“我此來是想找貴行購買火炮,不知道貴行價格如何?”

  萬努-卜加勞陪笑道:“不知總督閣下想要什麽規格的火炮?”

  “我要24磅炮和18磅炮,8磅炮也要一些,貴行可有?”

  萬努-卜加勞爽快的點頭:“有,都有,不知總督閣下要多少門火炮?”

  “你有多少我要多少,”陳明峰豪氣的一擺手,他和西班牙人貿易歸來,船艙全是銀子,說起話來底氣十足,“我奉皇帝旨意督造戰艦購買火炮,你庫存多少火炮我全要,就是不知道貴行的火炮品質如何?”

  萬努-卜加勞揚起下巴,傲然道:“我父親從嘉靖年開設鑄炮廠,火炮彈藥遠銷日本、琉球、呂宋、暹羅等諸多國家,誰都知道我們卜加勞鑄炮廠是遠東最好的鑄炮廠。”

  陳明峰笑道:“若果真如此,日後我會定期采購貴行的火炮,不知24磅加農炮貴行作價多少?”

  萬努-卜加勞瞧了陳明峰一眼,見他氣度雍容,舉手投足間魄力十足,想來對火炮頗為了解,他代表大明朝廷采購火炮,這筆交易達成日後就是大主顧,不敢把價格開的太高,眼珠轉了兩轉開口說道:“總督閣下既是湯若望神父引薦,我便說實話,24磅加農炮因為炮管報廢太多,成本高昂,我們極少鑄造。若總督閣下購買,一門24磅炮至少兩千兩。”

  “兩千兩?”

  倒是比莫雷列當初開出的兩千三百兩便宜了少許,但是顯然還有不少水分,陳明峰笑眯眯的說道:“我剛從呂宋返航,施羅德神父便是從呂宋與我一同來澳門。”說著指了指一直安靜的站在一旁的施羅德,施羅德微微一笑禮節性的點了點頭,陳明峰接著說道:“西班牙人給我報價是一千五百兩。”

  施羅德一點頭,萬努-卜加勞便回錯了意,他以為是施羅德見證了這位總督大人和西班牙的交易,大聲說道:“總督閣下,24磅的青銅炮作價一千五百兩不可能,西班牙人必是以鑄鐵炮欺瞞總督閣下。”

  陳明峰說道:“卜加勞先生,我是代表大明朝廷而來,同時也是帶著誠意來的,希望你也能展現你的誠意。因為澳門近,我才考慮貴行的鑄炮廠,你知道我可以找西班牙人,尼德蘭人或者英格蘭人購買,據我說知英格蘭人的鑄炮工藝是最先進的。”

  “總督閣下,我們卜加勞鑄炮廠的工藝並不輸給英格蘭人,英格蘭人能做的我們也能做。”萬努-卜加勞一咬牙,說道:“這樣,24磅青銅炮作價一千四百兩,鑄鐵炮一千兩。”

  陳明峰笑道:“青銅炮一千兩百兩,鑄鐵炮八百兩。”

  “這……”萬努-卜加勞遲疑的搖頭,他已經給出了心理價位,沒想到對麵的明朝總督還繼續殺價,的確是很讓人為難,“總督閣下,你知道澳門沒有銅礦鐵礦、沒有硫磺,我們需要從日本購買青銅,從琉球購買硫磺,成本價是很高的,而且24磅加農炮失敗率太高……”

  陳明峰點頭道:“卜加勞先生說的也有道理,就按你剛才說的價格,24磅青銅炮一千四百兩,鑄鐵炮八百兩,不過要贈送我一批火槍和彈藥。”

  萬努-卜加勞真的是對年輕的明朝總督刮目相看了,這哪裏是大明朝的朝廷命官,砍起價來比純粹的商人還要商人,錙銖必較寸步不讓啊。

  想到陳明峰代表的明朝官方身份和日後源源不絕的訂單,萬努-卜加勞權衡一番重重的點頭:“好,就按照總督閣下的價格交易。”

  “合作愉快。”

  湯若望和施羅德兩位神父一直沒有說話,他們對火炮行情並不了解,再說也不是利益關係方,不好幫那邊說話,見到陳明峰喜笑顏開達成交易,也跟著高興。

  陳明峰購買火炮是為了裝備新戰艦,24磅和18磅加農炮是作為艦炮的主要火力輸出,而8磅炮他想仿照拿破侖炮改為野戰炮,火槍他並不如何看中。

  這個時代的火槍射速太慢,即便是改進到燧發槍射速也沒有明顯的提高,遠不如火炮的殺傷力和威懾力。

  波拿巴-拿破侖橫掃歐洲大陸靠的就是犀利的火炮和精銳的騎兵。

  戰艦,陳明峰有了,火炮,他也有了,餘下的就是騎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