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湯若望
作者:西門慶之      更新:2020-05-11 20:25      字數:2168
  一路揚帆向北,陳明峰每日向施羅德學習西班牙語,越聊越覺得這位德國神父學識淵博,不僅精於哲學、數學,甚至對醫學和生物學都頗有涉獵。

  陳明峰對醫學和生物學沒什麽研究,但是說起數學他掌握的知識遠遠超過這個時代,偶爾說點書本上的知識引得施羅德連聲讚歎,說若是在歐洲,他的好友伽利略、開普勒等人必定可以和陳明峰成為朋友。

  陳明峰大樂,伽利略啊、開普勒啊,這都是名垂青史的大牛人啊,等自己掌權了一定力邀這些大牛來明朝,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

  每日沉浸於西班牙語,不覺時間飛逝,十來天的航程似乎轉眼就到。

  兩艘西班牙護衛艦和一艘福船組成的聯合艦隊在港外四百米的距離遭到了兩艘葡萄牙戰艦的攔截。葡萄牙人並沒有開火,而是要求陳明峰一方表明身份。

  旗艦上懸掛的紅色日月旗,葡萄牙人無法識別。

  施羅德劃著小船靠近葡萄牙戰船,向對方說明情況,葡萄牙人這才撤銷警戒,引領陳明峰的艦隊入港。

  自1606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聯合英國艦隊在馬六甲海峽擊敗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聯合艦隊,掌控了整個東南亞的海域後,葡萄牙人每況愈下,往返歐洲和大明的商船不敢再走馬六甲海峽,而是經過西班牙人的勢力範圍,從香料群島繞遠路出印度尼西亞前往非洲南端,不僅路途遙遠,而且在好望角隨時可能遭遇荷蘭戰艦的攻擊。

  澳門是葡萄牙人在遠東僅有的要塞,防守十分堅固,各處險要地勢皆以巨石修築炮台。島內有教堂、軍營、醫院以及槍炮製作工廠,有超過五百人的士兵駐守。

  施羅德此行便是去聖保祿教堂見與他同來的耶穌教眾多神父。

  澳門第一任總督卡洛告沒有到澳門上任,澳門的大小事務由議事會管理,神父在澳門議事會擁有崇高的地位,施羅德領著陳明峰一行人暢行無阻。

  聖保祿教堂的葡萄牙發音接近粵語的“三巴”,所以也被稱為“大三巴教堂”。聖保祿教堂前後經曆三次焚毀,最後一次大火把教堂燒毀,隻剩下耗費三萬兩白銀修建的巴洛克風格的前壁,便是澳門知名的景點大三巴牌坊。

  踏上十來米的石板階梯,陳明峰隨著施羅德一同走進高高的圓形拱門。

  教堂由葡萄牙商人捐獻,建設的十分華麗,被譽為遠東第一天主教堂。施羅德問過教堂的神職人員,在教堂後院的圖書館見到了耶穌會同伴。

  四名身穿明朝長袍的歐洲人站成一個圓,說著不同的語言,似乎是討論什麽問題。陳明峰側耳聽了一陣,大概聽出了葡萄牙語、德語和法語。

  “我的朋友們,見到你們真是太高興了。”施羅德大聲說著大步向前,加入了耶穌會同伴的圈子。

  “親愛的約翰,你終於來了,感謝上帝,你的身體終於痊愈了。”一名胡須花白的神父說道。

  “是的,感謝主的眷顧,我可以和你們一同傳播主的福音,”施羅德神情激動的說道,轉過身對四名神父介紹道:“親愛的朋友們,請允許我向你們介紹,這位陳明峰大人是明朝官員,由大明皇帝任命巡察胡建。”

  陳明峰走了兩步,拱手道:“諸位神父好,我是陳明峰。”

  四名神父大為驚異,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英語說得如此流利的明朝人,還是明朝官員,連師從利瑪竇的西學派弟子徐光啟都不能流利的說英語,這可真是太令人驚喜了。

  施羅德一一向陳明峰介紹了四名神父:“這是約翰-亞當,這是尼古拉-特力格,這是……”

  施羅德說完了陳明峰隻是記住了四個人的名字,無法把人和名字對上號,都是留著一把胡子,穿著明朝長袍,從外貌上看起來都一樣。

  約翰-亞當開口說道:“親愛的約翰,尊敬的總督閣下,請允許我說明一下,在大明請稱呼我為湯若望。”

  陳明峰一怔,湯若望,這個名字太熟悉,時常出現在清宮戲裏,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湯若望和施羅德一樣是德國人,在羅馬德意誌學院修完了哲學、古典文學、數學和天文學的全部課程,讀到利瑪竇的傳記激動不已,為西方的數學獲得大明皇帝的優利和敬重而欣喜若狂,義無反顧的以傳教士身份東渡前往大明。

  抵達澳門後,湯若望和同行的神父開始精心研習中國語言文化,脫下神父長袍,換上明朝服飾,住進中式房屋,一切完全中式化,連名字都換成中國人的姓名,把德語姓名的亞當改為發音相似的“湯”,約翰改為“若望”,表字“道未”出自《孟子》的“望道而未見之”。

  可以說非常接大明的地氣了。

  陳明峰這個穿越者都沒想著給自己取個表字呢,好在木匠皇帝讀書也不多,直接稱呼他的姓名,沒問他表字。

  另外三名神父也取了中文名字,分別是金尼閣、羅雅穀和龍華民。

  幾名神父一合計,順帶著就為約翰-施羅德取了中文名“鄧玉函”。

  陳明峰聽著怪怪的,前一秒還是施羅德神父,下一秒就是極有內涵的“鄧玉函”了。

  湯若望等人欲效仿先賢利瑪竇的事跡依靠西方先進的數學和天文學獲得大明皇帝認可,繼而在中國傳教,學的都是正宗的明朝官話,對陳明峰這個“胡建總督”極為熱情,甚至統一用“中國話”和陳明峰交流。

  一番交談,陳明峰了解到這次耶穌會神父傳教團從歐洲帶來了四千餘冊歐洲書籍,當即表示待自己回京城麵見皇帝時一定邀請他們北上,爭取在京城建立一座圖書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

  一眾神父大喜過望。若是有明朝高官引薦,他們在明朝的傳教活動無疑便利太多了。

  傳教,陳明峰是不管的,他所處的時代也倡導宗教自由,不過邀請這些西方神父開設課堂,傳授數學和天文學的知識,對大明的文化和科技進步是大有裨益的。

  數學是自然學科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