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調動。劍南都護府!
作者:葉落南鄉      更新:2020-05-11 18:07      字數:3122
  “聖武候,你過了!怎能如此與老司空大人說話!”

  此時此刻,最高興的應該當屬上官武了。正好借此機會,順勢打壓聖武候。

  “司空大人年事已高,自先帝年間就為大唐嘔心瀝血,立下不少功勞,滿朝文武哪位重臣無不對其禮讓三分。你竟然當麵羞辱老司空,若是老司空大人出了什麽事情,你擔待的起嗎!”

  說完此番話語,上官武向前踏出一步,望向龍椅上的人皇道:

  “陛下,臣要彈劾聖武候目無尊長,寶殿之上口出穢言,大唐以仁義禮儀治國,聖武候先前言語已是實屬大不敬!臣建議,剝奪聖武候武侯之位,剝奪其兵權。已正我大唐之國本!”

  隨著上官武的這番話一出,朝堂上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微妙起來,上官武的德行在東都中人盡皆知,即便在武將一脈中也不甚待見他,雖然他已不插手朝局事物,但門生故吏遍布朝野,在朝局中的勢力不可小覷

  “哼!”

  聖武候聽聞後,隻是冷笑一聲:

  “陛下,臣也有本奏,臣要彈劾上官大人,太極殿乃是我大唐參議朝政之處,不是什麽教導禮儀之所。上官大人身為國公,可上朝這麽多年,幾乎從不在朝中發表意見。今日難得開尊口,居然是關於微臣目無尊一事。難道魯國公不知道這種事情是歸禮部掌管的嗎?臣認為魯國公屍位素餐,不足以再在朝堂之中擔當大任,請陛下撤去魯國公爵位。讓魯國公回去養老就好了。”

  “你!”

  上官武霍然回首,被聖武候氣得暴跳如雷,沒想到聖武候如同一條瘋狗一般,逮誰咬誰。可這條瘋狗卻是自己惹不起的狠角色。

  “聖武候,你不要胡說八道,信口雌黃!”

  “上官武,你有過什麽功績?需要本候一件件的細說出嗎?,你自己心裏難道不清楚嗎!依本候看,還是禮部比較適合你,本候閑暇之餘,也可以去更好的去與上官大人探討如何才能不在目無尊長!”

  聖武候沉聲道。

  裁撤屯田軍的提議,已經觸及到了大唐所以武將的神經。不管是誰想要在這件事情上動手腳,兵家都就對不會讓其輕易得逞!因為這已經不是普普通通的黨爭,或者朝堂之爭那麽簡單了,而是關係到整個大唐邊疆的防衛,大唐億萬子民的安危!

  “夠了!聖武候,魯國公!朝堂之上不是你們探討這些無關痛癢的地方!”

  九龍階梯前,人皇近侍高力士終於看不下去,忍不住嗬斥道:

  一場關於屯田軍裁撤的朝議,如今被演變成了兒戲一般。而聽到高力士的嗬斥,朝堂上頓時安靜了許多。高力士雖然隻是一個四品內監,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此人跟隨人皇這麽年,如同人皇的影子一般。既然他開口,那麽說明,這場關於屯田軍裁撤的爭執,連人皇都看不下去了。

  “退下吧!”

  大殿上方,人皇突然開口了,威嚴的聲音在整個大殿內回響,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味道。

  “是,陛下!”

  “是,陛下!”

  聖武候和上官武齊齊行禮,退到了一旁。

  聖武候麵帶笑容,顯然對這個局麵很是滿意。但一旁的上官武卻氣得咬牙切齒。

  “聖武候,你等著!”

  上官武眼中掠過一抹瘮人的寒光,本來以為可以抓住聖武候在大殿中出言不遜,頂撞老司空這件事情做點文章,沒想到反被聖武候回懟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還是回到正常的朝議上吧。”

  高力士嚴肅說道:

  “另外,聖武候,大司空大人乃是兩朝元老,還望聖武候能夠大度一點,讓著點老司空,畢竟老司空年事已高。”

  高力士無奈道,身為宮中的老人,聖武候的脾氣,他還是知道的。要是犯起混來,這可是連先皇都懶得去管教的皇子。

  “大司空年事已高,臣明白了!”

  聖武候嘴角微微上揚,一字一句重重說道。

  “陛下!關於裁撤屯田軍的事情,軍部諸位大人的憤怒可以理解,但是微臣同樣也覺得諸位禦史說的也並非沒有道理,北疆一戰後,各荒紛紛呈上書信,願意臣服我大唐,與我大唐交好。蠻族吐蕃也願意重開絲綢之路。往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唐四海升平,確實不需要這麽多的兵力,且各郡州之內的屯田軍每年的軍餉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在戰時也就罷。如今大唐已無戰亂,且國庫告急。的確不需要如此多的兵力。微臣認為,可保留一半的屯田軍在編製之內。”

  就在這個時候,大殿上方,百官前列,一位白首老者,出列開口道。

  隨著這個聲音響起,整座大殿突然寂靜了下來,不管文臣還是武將,都對其投上了尊敬的目光。

  右丞相——張九齡!

  作為大唐右丞相,文官之首張九齡說的話有著非凡的分量。那是一位可敬的老者,當今天下人人景仰的大唐賢相!土一旦他開口,會很大程度的影響著群臣的態度。

  殿中靜悄悄的,良久——

  “嗯。”

  終於,珠簾後,人皇開口了。

  “此事,朕知道了,暫且不議。”

  這一句話,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感情,但是大殿內,所有的武將,卻是心中一沉。人皇對於朝堂上的事情,極少發表意見。向來都是群臣自行頂多,如果群臣能疑難不決,無法定奪此事時,人皇才會金口玉言,降下聖諭。

  如今人皇未說支持,也不曾反對。但其意思像是已經認同了張九齡的建議。

  “劍南都護章仇兼瓊已鎮守劍南多年之久,念其勞苦功高,朕已將他調入東都。軍中不可一日無將,劍南都護府,朕打算派遣忠威神將徐長海寫天策左翼軍前去鎮守,各位愛卿有何意見。”

  就在聖武候退回班列之後,聽到人皇的這番話話,陡的瞳孔一縮,霍的變了臉色。猛地向一旁的帝武王望去。

  望向那道熟悉的身影。從剛才的屯田軍裁撤一事開始,聖武候就隱約覺得帝武王今日有些不對。先前未曾發過一言,而如今陛下要調遣徐長海入主劍南都護府,這很明顯是在拿天策府開刀,將天策的兵力切割分散。更為致命的是,劍南都護府直麵的正是南詔!而南詔一直都對大唐虎視眈眈,其戰力並不比戎狄和吐蕃要差多少,尤其是這幾年,南詔厲兵秣馬,給劍南都護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此刻將天策一部調入劍南都護府,絕非明智之舉!

  而帝武王的眼中瞬息間掠過萬道光芒,神情極其複雜。抬頭向前望去。

  聖武候輕皺眉頭,跟隨著帝武王的目光,看向玉珠之後的人皇,隱隱想到了什麽。

  而就在聖武候思索對策之時,大殿中的文臣們紛紛出列開口道;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聖武候目光一凜,看了看帝武王的神情之後,毫不猶豫的踏了出去:

  “陛下,臣反對!既然隻是調遣章仇兼瓊一人,又何必調遣天策左翼軍前去。且徐長海一直都隸屬於天策府,章仇兼瓊調入東都之中,繼任者必然是從劍南都護府中選出,這是大唐曆來的傳統。”

  聖武候斬釘截鐵道,此話一出,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陛下,臣附議!”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傳來,班列之中,天羽神將也站了出來,天策軍對於大唐來說,幹係重大,無故不可隨意調遣。各荒雖然呈上書信,表示願意交好,但誰又能保證其中並無任何貓膩?

  一旦邊防大戰一起。都護軍無力抵港之時,還是得仰著戰力卓著的天策軍。將天策左翼軍調入劍南都護府,這已經是天策近乎一半的兵力,如此大的調動,必將會使得天策軍戰力大打折扣。這將是軍中多數將領不願看到的事情。

  天羽神將幾乎可以肯定,不管是安西的高仙芝,還是王忠嗣,都不願看到如此的局麵。

  “陛下!臣,同樣反對!”

  一直不曾發言的帝武王,突然之間衣袍一撩,從班列之間走了出來,洪聲道。

  唰!

  一刹那,整個朝堂安靜若死。帝武王、聖武候、天羽神將。這三位可謂是軍中舉足輕重的存在,他們一旦表態,幾乎可以代表軍中三分之一的力量!

  “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看到三位軍中重臣出列,大殿之上剩下的大部分武將,紛紛出列支持。天策軍調動一事,其重要程度,遠比提議裁撤屯田軍要震撼的多!

  兩個提議都有武反對。一場朝會,就此僵滯了下來,所有人紛紛抬頭望向大殿上方,等待人皇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