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第二道禦旨
作者:葉落南鄉      更新:2020-05-11 18:07      字數:2782
  “這是怎麽回事?入主兵部,難道陛下要將侯爺調走嗎?”

  “入主兵部?那我天策府怎麽半?”

  “為何要入主兵部,不是加封帝武王?讓一位親王入主兵部,為何如此賞賜!”

  ……

  四周圍,人群一片沸騰。如果不是親耳聽到,眾人幾乎都要以為耳朵出了問題。而跪在帝武候一旁的徐長海,望著帝武候的背影,心中更是掀起萬丈波瀾。

  帝武候加封為王,這份嘉獎遠遠超出眾人原本的想象。大唐立國八百年之久,封王之人也不在少數,但大多數都是些無實權的王位。而帝武候現在手握著天策大軍,手中的權利遠遠比那些個親王、郡王高出許多。可現在陛下明旨讓帝武候入主兵部,也就是剝奪了他天策府的權利。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

  “怎麽會是這樣?難道是因為上官家的事情?”

  徐長海圓睜著眼睛,嘴唇顫抖,心中一片混亂。天策府在北疆防線上連番血戰,難道僅僅就是為了一個不入天策府主的位置。一位親王入主六部之一,這是大唐開朝以來的第一次!

  幾乎是本能的,徐長海感覺朝堂上已經出來問題。

  “臣,接旨!”

  寂靜!

  整座天策府周圍一片死寂,已經完全沒有了半點歡樂的氣氛,就連那些對大唐朝政一無所知的普通呼羅珊戰士,都感覺到了異樣。

  “公公,恕本將多嘴,陛下既然加封侯爺為王了,為什麽還要入主兵部呢?這不符合禮法啊?”

  等到聖旨宣告結束,徐長海一個箭步上前,問道。而他問的話,也正是天策府眾人想要問道。

  帝武候自先帝年間就接管天策府,二百年前那場帝位爭奪中,也正是因為帝武侯手中的天策軍,才為陛下登基,贏得了幾大的幾率。但如今卻被剝奪兵權,明升暗降,下放到兵部。

  “徐神將,這是陛下的旨意。難道陛下下旨還要與你商量嗎?”

  那位胖胖的太監,笑眯眯的瞥了一眼徐長海,不冷不熱的說道。

  瞬間,徐長海立即皺起了眉頭。而四周圍,所有人的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作為大唐的重將,天策府的戰神,除了帝武候之外,還不曾有人敢對徐長海如此說話,哪怕對方是人皇的貼身太監也不行。

  “陛下將帝武候下放兵部,難道不會怕我們這些天策眾將士心寒嗎…”

  徐長海的虎眼微微眯起,絲絲寒意綻放,很是不滿這道禦旨。

  然而僅僅是這番話,卻讓右宰相李林甫與眼前這位高公公後背一陣發涼。

  帝武候掌管天策府百年之餘,整個天策軍就如同是帝武候的私軍一般,被深深的打上烙印。雖然帝武候並無任何反意,但若是這道旨意,導致帝武候心中不滿,從而指使天策軍做些什麽的話……到那時,怕是連陛下的禦旨也無法起到多大的效果。

  “長海,退下……”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儒雅的聲音在所有人的耳中響起,一直未曾開口的帝武候突然說話了:

  “陛下禦旨,臣知道了,臣領命。”

  帝武候的話平平淡淡,波瀾不驚,但刹那間,四周圍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落到了帝武候的身上。

  “帝武王,陛下的旨意您也知道了,恭喜您晉封為王!既然陛下有旨,讓您整頓兵部,那麽請您回頭移交天策府兵權吧。”

  就在這個時候,右宰相李林甫,突然開口道。

  他臉色紅潤,有如春風一般,堆滿了微笑。撫須笑道。

  “什麽,移交天策軍權!”

  “侯爺剛剛才接到聖旨,你們現在就讓他交出兵權,究竟是何意!”

  “帝武候千裏支援北疆防線,死傷我天策多少將士,陛下不獎也就罷了,現如今被封王,反而要將原本的兵權剝奪,轉而進入已經是一個空殼子的兵部!”

  ……

  一瞬間,天策府所有的將士全部激動起來,替帝武候打抱不平。

  夠了!”

  帝武候突然開口道:

  “這是朝廷的旨意,是陛下的禦令,君無戲言,豈能隨其更改。徐長海聽令,既然陛下禦旨明令你暫領天策四部,那麽,從即日起,你便是天策的代理府主,直到少府主有能力接掌天策府。”

  說完這番話,帝武候從懷中掏出一塊金黃色的莽龍令牌,遞給徐長海,而後看著眼前這位高公公

  “雖然陛下讓臣領銜兵部,那也要等封王大典儀式過後了。本候今日還是天策府的府主,相比這一點,公公和李宰相是沒什麽意見的吧。”

  帝武候沉聲道。

  “侯爺……”

  身後,徐長海看著手中的那塊天策令牌,心中猛地顫動了一下。從聖旨宣讀到現在,帝武候一直保持著極度的冷靜,但是徐長海跟隨者帝武候這麽久,分明注意到,帝武候那隱藏在袖中的手臂,微不可查的輕輕顫動著。

  徐長海深深知道,這一刻的帝武侯的內心,怕是比場中任何一人都要複雜的多。

  “帝武候大人,這是自然!您現在還是天策府的府主,我隻是提醒下您,不要忘了天策府轉交事宜罷了。那我等先行告退了。”

  李林甫依舊還是那副笑容,眼前天策眾將的憤怒,絲毫不曾對他產生任何影響。

  “混賬東西!”

  天策眾將士看到李林甫的背影,暗自緊握了拳頭。心中憤怒不已。

  “侯爺!您難道就這麽走了嗎!”

  天策府中的議事大殿中,眾人的臉上帶有憤怒,對先前的那道聖旨很是不滿。

  “君命不可違。”

  一個醇厚的聲音從大殿上方傳來,帝武候坐在寶座之上,閉著眼,淡淡道。

  “可您這一走,天策府怎麽辦!”

  “是啊,說的好聽是封王,實際上呢,入主兵部!哼,現在太子攝政,大肆推行節度使製度,各州郡的兵馬已經不在受兵部掣肘,這兵部尚書,等同於一個空架子!除了四大都護府的兵馬之外,誰還聽兵部的命令!”

  “侯爺,您不可去兵部啊,如今的兵部不比以前的兵部了。”

  “話也不能這樣說,兵部雖然不比以前,但各都護府的駐軍還是歸兵部管轄。倒是親王入主兵部,這件事情,確實是件恥辱。”

  “不錯,我認同虎嘯將軍的說法。雖然現在有著節度使製度,但那也都是胡人,也無法就是那麽幾個地方罷了。並不是大唐所以的州郡都是此製度,兵部現在的權利也並未削減多少,起碼,雙府四軍還在兵部的管轄之中。再者侯爺入主兵部,神策府是受侯爺的管轄,這對我天策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個好消息。”

  大殿之中,眾將分為兩派,一派任何不該領這道旨意,另外一派,認為帝武候入主兵部並不是一件壞事。除去那幾位節度使之外,兵部任然掌管著大唐其他地區的兵馬權限。

  “劍秋,你認為呢?”

  帝武候抬了抬手,打斷了雙方的爭論,看著殿內唯一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開口問道。

  “侯爺,陛下久居深宮,如今卻是親下禦旨。看來陛下對您的忌憚任未減弱。除非謀反,否則,兵部尚書一職,您不接也得接了。”

  中年儒生沉聲說道,眉宇間,顯得心事重重。

  最後一句,中年儒生看著帝武候,目光深邃無比。

  帝武候望著那位儒生,陷入了長久的沉默,心中若有所悟。

  “既然如此,那就入主兵部吧。”

  說完這句話,帝武候輕浮衣袖,從座位上站起,慢慢的朝外麵走去。

  ……………………

  “踏踏踏!”

  而就在天策府宣讀聖旨的那一時刻,一匹快馬從中書省內疾馳而出,馬上之人背負這一道令旗,上書禦旨二字,朝著南方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