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太廟
作者:葉落南鄉      更新:2020-05-11 18:07      字數:2607
  若是從淩煙閣順著朱雀神道望去,穿過承天街,跨過大理寺。一排排官邸坐落在朱雀神道的兩側。六部、中書省、禦史台、學子監、天策、神策……最後是與皇宮毗鄰的那一大片梅林。

  這處梅花林和東都一處地方都截然不同,沒有高高的圍牆,沒有東都的城中的那種喧鬧,安靜!清幽!

  但從那片梅林中露出的那兩角高闕,顯露出這片梅林顯然不是普通百姓能夠進入的。

  很難想象在皇宮之周,會有如此僻靜的宮殿。沿著一條小路進去,彎彎折折,最後在一處金碧輝煌的殿宇麵前,李君羨的馬車停了下來。

  “到了!”

  太保停下了腳步,望著梅林深處的宮殿,淡淡道。

  李複等三人一眼就看到了梅林深處的那座巨大的宮殿,宮殿上沒有任何的牌匾,隻在距離殿門十餘步外的地方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石碑,但上麵卻是一個字都不曾有,和聖後陵前的那座無字碑如出一轍。

  這就是大唐的太廟!

  這裏麵住著的除了大唐的酒祝,還供奉著大唐曆代皇室的靈位。

  有人說他是太祖皇帝的親弟弟,也有人說,酒祝是前朝末隋皇的小皇子。還有一種說法是:酒祝是玄武門之變那一晚幸存下來的齊王。

  眾說紛紜,沒有人知道酒祝的真實身份,也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活了多久。可大唐士子唯一清楚的是:酒祝雖不問時政,可每次皇權紛爭時,他的一句話勝過千萬大軍!每當東都流血漂櫓時,太廟中酒祝都會出現在那滿地鮮血的太極殿前。

  從聖後、中宗、再到現在。酒祝不下於四次挽救過李唐的皇子們。從青絲到白發,那原本偉岸的背影,也慢慢變為佝僂。

  …………

  李複等三人站在太廟青石階梯前,太廟的大門緊閉著。褪色的門環長久無人前來敲叩也生起了一層綠色的斑點。也無人跟換,或是無人敢去跟換。

  “走吧。”

  太保走上前去,看著街上的這三名少年,親啟門環,而後開口道。

  “太保大人,我們要進去嗎?…”楊子虛看著微微開啟的大門,心裏突然有些發怵。不光是他,薑墨淵也是一樣的想法。

  “酒祝老師要見的是你們三人,進來吧。”太保淡淡笑道。看到這副情緒,讓他想起了自己當年在太廟前也是如此,有些籌措,甚至是迷茫。

  “走吧。”薑墨淵深吸了一口氣。拉著楊子虛的手,邁進太廟的門檻。

  正午的陽光不似夏季那般躁動,但也是極為明亮的。可不知為何,太廟殿中沒有一絲陽光。唯有那一排排的燭火散發著微弱的光芒,略顯昏暗。

  一位老者身著素服,枯瘦的手中拿著一塊布在厚重的供桌上開始輕輕擦拭著。他的氣息若有若無,仿佛和整個大殿,融合在一起,如夢如幻。

  老者就這樣慢慢地擦著供桌,動作很慢很慢,似乎這樣擦拭已經許多年了,不知過了多久,老者鬆開了手中的抹布,顫顫巍巍的點燃三柱清香,然後踏前一步,將手中的香插在供桌上的香爐之中。

  太保等四人靜靜的看著眼前這位老者的動作,不曾開口。

  而後,老者轉過身來,目光落到眼前這三個小家夥的身上。平淡微笑道:“朝氣蓬勃,挺好。這太廟中好久沒來過年輕人了。”

  李複三人並未答話,而是很認真的跪了下來,一絲不苟的對著老者行大禮。

  “都坐下吧,無需如此。”酒祝慢慢的坐在一旁的蒲團上,雙手攏與袖中,微微道。

  三位少年,看了看酒祝,而後又看了看太保。稍稍猶豫了片刻,在酒祝對麵,擺放整齊的三塊蒲團下坐下。

  “那是什麽?”

  就在三人正襟坐下時,酒祝的目光看著李複手中的那一方小壇子。平淡道。

  “回酒祝大人,這是夫子讓我帶給您的…酒。”

  李複小心翼翼的將手中的壇子遞上前去,這是臨來東都時,夫子讓李複帶了兩壇子酒。當時李複以為是夫子給自己喝的,但昨日看到夫子的信才知道。其中一壇子竟然是要送給酒祝的!

  “那個小酒鬼,當時非要離開東都。他這一走倒好,這十五年來音信全無,害的我連壺酒都喝不到了。十五年才給我送來一壺,你回頭寫信告訴他,就說我很不高興。”酒祝搖著頭輕笑道。

  此刻的酒祝,倒像是尋常百姓家中的最為年長的長輩,在兒孫麵前數落著最喜愛的後輩。

  “你叫他夫子?”酒祝的目光落到了李複的臉上,問道。

  “是的,夫子。”李複如實道。

  “你知道他的名諱嗎?”酒祝淡淡道。

  “弟子不知。”李複想了想,夫子從未告訴給自己的名字,哪怕自己知道夫子就是太傅後,也未曾問過太傅的名諱。

  “這孩子,一個名字而已,有什麽好瞞的。”酒祝搖了搖頭,表示不滿。

  “你記住了,他是你的夫子,是兩百年前元宵會試雙榜榜首。是我大唐三公之一,是上林苑的開創者。是青蓮居士李白。”酒祝的嘴角浮現著淡淡的笑容,腦海中浮現出兩百年前那白衣青蓮的聲身影。不禁眼中有些微微欣慰,沉聲道

  “李白。出淤泥而不染,持純白綻放。”

  “上了年紀,總喜歡熱鬧。今日叫你們幾個小家夥來,陪我這個老頭子說說話,解解乏。就是不知道,你們三個願不願意聽我老頭子囉嗦。”酒祝微微閉上眼睛,說道。

  三人一楞,倒也沒敢說不願。能聆聽酒祝的教誨,是大唐多少士族儒生一生的夙願。

  “酒祝大人,是要教導我們三人嗎?”楊子虛仗著膽子問了一句,能得到酒祝的教誨,這是他做夢也不敢想的。

  “楊炳天的孫子吧。那個小滑頭孫子都這麽大了啊。”酒祝眼瞼微微睜開,仔細的打量著楊子虛,似乎對他很滿意。

  “是的,那正是學生祖父。”

  若是旁人這麽說的話,楊子虛恐怕早就沒什麽好臉色給對方了,可麵對著酒祝,楊子虛收起往日那嬉笑的臉皮,絲毫不敢造次。

  “不錯,可為將才,倒也不負那個小滑頭當年的名聲。不過那些煙花之地以後少去微妙,雖說少年風流,可一旦踏入軍伍,還是要以家國為重。”酒祝微微頷首,對著楊子虛說道。

  楊子虛臉上一陣臊紅之色,沒想到自己那點破事不僅在東都傳遍,竟然連身在太廟的酒祝都知道了。

  “聽聞這次北疆一戰,你連斬戎狄三名敵將。巨靈關下,揚我大唐軍威。過些天,兵部冊封你的文書將會下來,但也不要為此驕傲自滿。以後的天策,就看你們這些小輩了。”酒祝看向一旁的薑墨淵,正言道。

  “學生謹記酒祝大人的教誨。”薑墨淵心中大震。此次大戰戎狄,自己的確立下不少功勞,可這點功勞並不至於會得到兵部冊封。而酒祝的這番話,卻是明確告訴自己,不日兵部文書將會發下,這是要封將!而這背後不難發現,這是酒祝的意思。

  “人老了,就是閑話太多。你們三個小家夥若是不嫌煩的話,我在跟你們講個故事吧。”

  酒祝沉默片刻,喟歎一聲,語氣平靜道。

  三人還沒反應過來,酒祝慢慢的講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