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蓮
作者:葉落南鄉      更新:2020-05-11 18:07      字數:2500
  “駕!駕!”

  夜幕中,一聲聲馬蹄之聲回蕩在空曠的山路之中。

  “鐺鐺!”

  兩道破空之聲換入耳中,隻見馬車上的木板上兩枚細長的銀色深深的釘在上麵。

  “駕!”

  駕車之人下意識的將手中的馬鞭抽的更重了些,馬背上血痕依稀可見。一鞭鞭的抽下,馬兒吃痛跟發了瘋似得跑的更快。

  “嗖嗖嗖。”

  幾道熒光在月光下掠過。一道死死的打在駕車之人身上,而另一道直直的射進了車廂之內。

  “哇~~哇~~~”

  孩童的哭啼聲傳出,不知是不是那道暗器打到起孩童的身上。

  順著月光照去。數十道黑色的聲影在這夜幕中飛奔著,每個人手上的刀刃在月光之中發出凜冽的寒光。

  “複兒不哭,複兒不哭。”車廂之中。一名美婦人緊緊的抱著繈褓之中的男嬰。雍榮的臉龐上的顯露出極度的惶恐和焦灼。

  “夫人,這馬已經跑不動了。”駕車人虛弱的說道。

  此時的馬已經開始不停的吐著白沫,顯然已經開始體力不支。馬車速度隨即慢了許多,後麵的追兵已經越來越近了。

  “轟”

  說話間,馬兒轟然倒地,已經累死。強大的慣性致使車身甩了出去,車棚四分五落。一陣煙塵揚起。

  “叮!”

  兩道銀光閃過,落進了漆黑的樹林之中,駕車人強忍著身上的傷痛,抽出腰間的劍將兩枚暗器趕在飛向散落的車棚時擊落在地。

  在月光的照落下,數十名黑衣人形成圍剿之勢將殘破的馬車緊緊圍住。

  此刻的駕車人已經是強弩之末,手中的劍插在地上,半個身子倚靠在上麵才能勉強保持站立。身上幾處致命的傷口因為失血過多已經在無多少鮮血可流。似乎沒動一次都需要很大的力氣。

  一隻手截止剛剛從馬車中飛出的繈褓。

  “都殺了,一個不留”

  為首的黑衣人似乎不願意在過多的說些什麽,眼中不摻雜一絲雜念。這是一群死士。

  “哼!”

  一聲冷哼,駕馬人緩緩的將劍拔起,吐出一口濁氣。

  “殺!”

  一道青光從劍中迸發而出,橫掃而開。數百道劍氣直逼眼前這群死士。

  隻見山腰處一道道青芒閃起,伴隨著嬰兒不斷的哭聲。

  隨即,一座巨大的青蓮在半山腰上爆開,山體劇烈的抖動起來。

  …………………………………………………………………

  不知道過來多長時間,夜幕中的戰鬥終於安靜了下來。

  夜幕之中,一名中年道人站在散落的車體旁,彎腰撿起了包裹著嬰兒的繈褓。修長的手指解開嬰兒的繈褓,下一刻,他的眉頭皺了起來。

  “酒祝,這就是你所說的結局嗎”

  “你的命,真的很不好。”他看著繈褓中的嬰兒,憐憫道。

  ……………

  ……………

  大唐南部的一處邊陲上,有一座叫稻香的小村,村外有條小溪,溪旁有座斜斜的茅屋。不時有孩童朗朗的誦文聲傳出。

  村民們也忘了到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名中年道人帶著一個不足月的嬰兒來到此處。淳樸的村民幫著蓋起了這座小小的茅屋。而中年道人則開始變成一名教書先生。教導著村子裏大大小小的孩子門。

  茅屋中間的牆壁上掛在一大一小的兩把劍,大的上麵已經積滿了灰塵。看樣子是有些年頭沒有動過了。而小的則是一塵不染。

  不大的書案上堆積著各種古樸的書籍。看上去有些年月了,但每本書籍上都完好整潔。看的出書籍的主人是十分愛惜這些書籍。

  已過中午時分,結束了這一天的學習。私塾內的孩童三兩成群的與中年道人告別。稚嫩的臉龐上流露出對中年道人的尊愛。似乎這份敬愛已經刻在他們的骨子裏。

  而唯獨一名孩童還在神情專注的背誦著拗口的典籍,一點也不覺得枯燥。這與他的年紀顯得格格不入。

  這名孩童名叫李複。是道人撿回來的孩子,從記事起,李複就與這滿屋的書籍為伴。

  他最開始認識的東西就是這滿屋子泛黃的書籍。學會說話便在夫子的教導下開始學會識字。而後就是開始背誦書籍上的文字。

  各種各樣的書籍,儒家,道家,法家,兵典,國策。一本本的背誦。

  誦而識習之,已至能夠倒背如流。這就是李複的生活。

  李複無聊的時候曾經數了數,各色各樣的書籍加起來共有九千九百本。清晨醒來,他開始背誦。夜幕落下,他也在背誦。春來冬去,他已經捧著手中的書籍不斷的背誦著。

  不過從六歲那年開始,夫子再也不要求李複每日的不停背誦書籍。而是讓他練劍。

  細小的胳膊連拿起那三尺劍都吃力,但依舊還是聽從夫子的話語。對他來說,夫子是他唯一的親人。夫子要求的事情,李複都會很努力的去做。

  寒來暑往,李複每日上午與書籍為伍,下午與青鋒為伴。

  自十二歲那年開始,夫子再也不要求李複背誦屋中的典籍。因為李複已經都記住了,而是給了李複幾側很奇怪的古籍。

  上麵的東西讓李複很是不解。李複曾經問過夫子,為什麽要背書。

  夫子看著李複很久道:“記住,以後對你會有用的”

  這個答案讓李複很是不解,也有些遺憾。但李複也比較不是普通孩童。從懵懂時期就與各種典籍為伍,從中也獲取不少知識。便也不在追問此事。與典籍為伍,性情倒也清淡與灑脫。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暑往寒來,轉眼間李複快到了束發之齡。

  年關將至,按大唐習俗,正月十五將是十五歲男子束發之時。

  這一日,有白鷺飛來。大唐南部的天氣相對溫和些,白鷺在冬季也並不少見。白鷺帶來了一封信和半塊玉碟。

  夫子神情枉然的看著那半塊玉蝶,久久不語。而後將信件一同交予李複。

  李複茫然的接過,一臉不解。信件上道明邀請夫子門生前往大唐東都參加一年一度的元宵會試。而那半塊玉蝶卻不知是何意。

  平靜的生活就這麽被打破了。

  “複兒,你該走了。”

  “去哪?”

  “東都”

  “為什麽要去?”

  “因為你該去了”

  “什麽是該去了?”

  “你不屬於這裏。”

  “可是我生在這裏,長在這裏。我喜歡村中的一磚一瓦、溪流、青山、稻香,還有那稻花釀成的米酒。”

  “你難道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嗎?”

  “想!………又不想。”

  “去吧,去東都一趟。若不喜歡那裏,在回來。”

  東都?李複看著手中的信件,不由的沉思起來…………

  第二日,李複收拾行李,接過夫子遞過來的兩壇子稻香酒。轉身離開。

  十五歲,哦不,這個年關未過,應該是十四歲的少年。離開了生活了十四年的稻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