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作者:黃裳瑾瑜      更新:2020-05-11 16:47      字數:3612
  相國府靠近東市,靈馨閣裏出事的時候,正是平康坊一日之中最熱鬧的時候。雖然連年幹旱,作物減少,民不聊生,城外聚集的災民流民與日俱增,可是平康坊的繁華卻有增無減。

  曲坊之內燈火不絕,京華俠少與浪蕩子弟們流連不絕,平康坊內三教九流匯聚,教坊女子錦衣夜行,街上還有各色商鋪,鋪子外麵還有許多搭起的布棚,賣各色宵夜,並各種擺地攤的。

  胭脂水粉,綾羅綢緞,多是女人們喜歡的貨物,還有賣春宮畫冊的。

  前陣子玉嬌嬌跟新科狀元郎的事情,鬧得人盡皆知,便是近來,狀元郎家中老母依然難以釋懷,隔三差五就到玉嬌嬌的百媚千嬌閣鬧一場,大罵玉嬌嬌是個禍害,是個女妖精。這些是市井之徒們最熱衷的,更有不少所謂的江湖術士,直接在百媚千嬌閣附近做起了買賣。

  一個賣各種靈符、護身寶物的攤子,就擺在百媚千嬌閣的旁邊,攤子前麵拉起一塊簡陋的招牌,就是一條髒兮兮的破布條,挑在一根竹竿上。

  上麵寫著兩句口號——重拳出擊降妖除魔功在千秋;打鬼驅邪造福納祉流芳萬代!

  下麵還有一行小字——廣結眾緣,普度眾生,解救眾苦。

  狗屁不通的兩句話,口氣著實大,因為這口氣,這氣勢,倒是吸引不少人關注。

  攤子就是地上鋪一塊布,布上擺著一疊疊黃紙符,上麵朱紅色龍飛鳳舞的字跡,看不出寫的究竟是什麽,還有就是一堆大小各異的葫蘆。

  攤主是個人高馬大的胖子,缽大的一個腦袋,大眼睛,紅臉膛,一副鄉下人模樣,看著傻大憨粗的一坨,一手拿著個大蒲扇,身上背著個碩大葫蘆,袒胸露腹,模樣邋遢,腳下一雙布鞋髒的不能再髒了,也不好好穿,鞋幫子都踩塌了,拖拉在腳下,大腳趾處還被頂了個窟窿。

  已經入秋了,那胖子還穿著夏衣,衣裳顯然不合身,有些小,所以肚子遮不住,隻好胡亂用腰帶捆了起來。這個時節,白天還好,到了夜裏已經落涼,但他依然不住的搖扇子,似乎十分怕熱,當然,也因為他不停的扯著嗓子在吆喝。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一符在手,安全無憂。緣主所求,這裏都有,平安護身,轉運祈福,有求必應嘞——”

  夜裏來平康坊的,都是尋開心找樂子的主,這攤主能說會道,樣子又奇特,招牌寫的也有趣,很快便聚集一群人。

  有湊熱鬧的問他:“怎麽個有求必應法?”

  攤主道:“那要看你求什麽,諸位看官請往這裏看,我這裏有回心轉意感情和合符,男女姻緣符,適合各位大姑娘小媳婦,還有官運貴人符,這個就比較挑緣主了,所有人都適合的,那就是五鬼運財符,要是有最近走背運的,還有轉運呈祥符、斬化小人符,聽聞長安近來怪事多,我這裏還有一種符,不過量很少,不是有錢就能求得到。”

  那人又問:“是什麽符?”

  攤主搖著扇子,頗為驕傲:“至上天尊符,消災避邪,驅妖降魔最有靈威。”

  圍觀中有人嗤笑:“什麽符?聽都沒有聽說過。”

  攤主大眼一橫:“那隻能說明是你太孤陋寡聞。”

  有人接著起哄:“我們隻聽說過元始天尊,這至上天尊又是哪位大神?”

  攤主眼睛不眨,脫口便道:“上古天庭的主宰者,乃是混沌孕育而出的大神,執掌先天,立天規律法,乃三界正統至尊。你們沒有聽說過,也屬正常,畢竟,這原本就不是誰都會知曉的。”

  他說著,呼哧呼哧大力搖兩下扇子。眾人瞧他模樣,不衫不履,貌與常異,說話神態卻十分自若,皆覺有趣,並不反感,甚至有人竊竊私語,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此人敢在玉嬌嬌門口間接叫板,說不定有些能耐。有人這麽一議論,更多的人就產生了認同心理,許多人點頭,想來也是,玉嬌嬌可是盛名在外,又是出了名的潑辣貨,在平康坊,她可算得上是隻紅粉雌虎,前些日子除了新科狀元那件事,百媚千嬌閣裏好像確實鬧了妖怪,大白天的火光衝天,有人說看到長得像人一樣的大鳥,聽說整個園子都被毀了,一連封了許多天大門。可是後來這事不了了之了,玉嬌嬌果然是手眼通天的主兒,誰敢閑著沒事拔她的虎須。

  有幾名女子,上前買了攤主的回心轉意感情和合符,詢問用法,攤主道:“不瞞諸位,這道符適用於剛剛分手,或者感情日漸冷淡疏遠的夫妻與愛侶,使用的方法很簡單,除了將靈符放於對方身上,還需要自身有一些努力,正所謂人不自救天難佑,自助者天助之,隻要你們真的想,投注以念力,我這靈符就能起到如虎添翼的功效。”

  一看客聞言,道:“怎麽證明你的靈符有效?我想發財,你的靈符能讓我如願嗎?要是我買了你的靈符卻發不了財,你包賠嗎?”

  這顯然是有些給難看了,但攤主一點都不氣惱,笑的憨態可掬,不慌不忙道:“符都是一樣的符,但是也要分人的。這就好像藥鋪裏賣的藥,功效都是一樣的,可也不是什麽人都能吃。有的人吃了是治病,有的人吃了是要命。但是醫家講究先清理,後調理,最後才進補,不然補也是白補,就拿這位仁兄來說,一看就是人不壓財,財多傷身的樣子,我說的對還是不對?”

  那看客愣了愣,難堪道:“你……你怎麽知道?”

  攤主搖著扇子,走近那名看客,圍著他繞了一圈。“財多身健便是貴,若是身衰禍便臨,最終閻王會留人啊。別人或許不會告訴你,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你眼下需要的不是求財,而是清理,調理,最後再進補。眼下強行求財,便如同三歲小兒非要挑起百斤重擔,結果會怎樣呢,肯定會出事嘛。”

  那看客態度轉變,語帶求教:“依先生看,我該當如何清理,調理,再進補呢?”

  那攤主嗯了一聲,轉身走回攤子,從地上拿起一個葫蘆,無比真誠的道:“實不相瞞,其實我也跟你一樣,天生就是不壓財的命,見財就有災,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災禍,所以,當我下山曆練的時候,我師父就送了我一件法寶,就是我身上背的這個大葫蘆。”

  眾人七嘴八舌的追問:“不就是葫蘆麽,我家院子裏就有種,你那葫蘆有什麽神奇的功效?”

  “你們院子裏的葫蘆,豈能與我這法寶相提並論?你們種的那叫菜,我這葫蘆能催旺人的運勢,帶來好的財運,吉祥和順,祛除病氣,延年益壽,還能吸取你身上穢煞之氣,化解各種不好的東西,隻要長期佩戴在身上,百利而無一害。最小的一個五枚銅板,大的十個銅板就能請一個,還有更大的,越大的越好,都與我這法寶一脈相連。當年,天下洪水泛濫之際,很多人溺水而亡,唯有伏羲女媧依靠一隻碩大的葫蘆才保住了性命,他倆一路從略陽川的清水河,一路被大葫蘆送到了安福川,沒有那隻葫蘆,也就沒有如今的我們,可以說,正是因為伏羲和女媧依靠葫蘆而得救,這才又有了眼下的人間啊。而我這個法寶,正是當年曾經救過伏羲女媧性命的那隻大葫蘆的後代。”

  攤主掌中托著葫蘆,在眾人麵前晃,他說起故事來,繪聲繪色,很容易感染別人,眾人隻覺無比新奇,一個個甘願掏錢,片刻的功夫,一地大大小小的葫蘆就被搶光了,那些亂七八糟的靈符也賣的七七八八。

  攤主收錢收的喜笑顏開,這時,眾人之中,忽然有個刻板的聲音道:“你怎麽知道當年伏羲女媧是被一個葫蘆救的?”

  那聲音沒有任何情緒色彩,也沒有昂揚頓挫的起伏,就像一瓢涼水兜頭撒下,眾人紛紛“呃”地一聲,盯著攤主同聲追問。

  不等攤主開口,那聲音又道:“要是幾枚銅錢買個葫蘆,就能吉祥和順,祛除病氣,延年益壽,那還要藥鋪做什麽?”

  攤主臉上的肉抖了一抖,尋聲望去,隻見人群中站著一個耷拉著眉眼的中年人,模樣毫不出眾,臉板的像塊木頭,穿一身灰色布衣,望不出深淺和身份。

  “這位大叔……”攤主假笑著靠過去,低聲在那人耳邊道,“你懂不懂江湖規矩?當麵拆人台這種事,可是要結下梁子的。”

  那耷拉著眉眼的人,正是張果。

  張果早就來了,按照長安土地的指示,前來平康坊尋找長安土地口中的小鍾。長安土地說他在這裏擺地攤,就是個滿嘴胡謅,說瞎話忽悠人眼睛都不眨的騙子,張果算是見識到了。他說到伏羲女媧被一個葫蘆救下的時候,張果實在忍不住。

  “這麽說,你根本就不知道伏羲女媧兩位大神是不是被葫蘆救的了?”

  小鍾被張果堵得說不出話,抓了抓大腦門,“你想幹什麽?”

  張果平聲道:“我隻是問問,因為你所說的東西,完全站不住腳,意理不明。”

  小鍾道:“你是來砸場子的吧?看你這樣,莫不是見我生意好,想分點好處?”

  張果微微皺眉,世上什麽樣的人都有,真相這種東西,卻隻有一種。世上的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這世間的一切,都取決於什麽樣的人,願意相信什麽,願意相信什麽,什麽就是真的。他不是來跟小鍾理論的,更不是來砸他場子的,張果早就注意到小鍾賣的那些靈符了,有些筆跡跟那些鬼畫符十分的相似,可以確定那些鬼畫符便是出自他手,長安土地說的都是真的。

  張果索性不再多言,默默從懷裏掏出錢袋,正打算先買一張靈符,先跟小鍾建立一下關係,再慢慢追查鬼畫符的事,沒想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一陣淩亂,旁邊幾個亂擺地攤的攤主呼啦一下收起攤子就跑,邊跑邊喊武侯來了。

  長安各坊皆有武侯鋪子,負責坊內治安與管理。這些亂擺地攤的,專以坑蒙拐騙為生,是武侯們重點整治的對象。

  小鍾一聽旁邊攤主喊武侯來了,當即將地上破布一卷,扛起掛著口號的竹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