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遠東的布局
作者:龍靈騎士      更新:2020-05-11 14:11      字數:3221
  “首先,幫我找一個願意為我工作的日本人!不能是日本間諜,要根底清白的日本人,願意為我一個人效忠,願意為我做任何事的日本人。”埃裏克伸出一根手指頭,對西克特說道。

  西克特很是理解的點了點頭:“我明白了,你想在日本安插一個眼線,一個間諜。”

  “差不多吧,我決定在遠東投資,那就繞不開日本。”埃裏克很是鄭重的說道:“你找到這樣一個人之後,就讓他來德國找我。”

  “另外,你和國民黨簽署的武器協議,盡可能的傾向於我們公司生產的武器裝備——1號坦克,大炮,甚至是汽車,都可以從我們公司購買。”埃裏克伸出了第二根手指頭來。

  國民政府在1933年的合作之中,僅僅是毛瑟步槍就進口了1萬支,子彈一億發。而且還購買了包括1號坦克與150口徑重炮在內的重型武器裝備。

  之前這些武器裝備都是要在西門子和克虜伯等老牌公司那裏采購的,價格自然是非常昂貴的。

  現在埃裏克想要把這些軍火生意變成自己的,由他來賺取這筆錢,並且在遠東建立起自己的橋頭堡。

  “用你的經驗,真正的幫助國民政府,並且,帶去我公司的武器還有產品,幫助他們壯大起來。”埃裏克笑著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西克特是一個很有普魯士軍人風範的指揮官,他非常有組織經驗,並且曾經帶領國防軍縮編到10萬人,然後再偷偷擴編起來。

  因為他的經曆太適合1933年的國民政府了,以至於西克特得到埃裏克的資助之後,竟然沒有絲毫阻礙的動身了。

  埃裏克成功邁出了他遠東戰略的第一步,而且沒有改變曆史。在真正的曆史中,國民政府也組建了德械師,並且在1937年打響了抗日戰爭。

  至於埃裏克究竟要在遠東做什麽,那就是他之後的計劃了。他現在忙著擴大自己的產業,忙的不可開交。

  最新的利益增長點是來自汽車行業的,每一個家庭都要有麵包,每一個家庭都要有收音機,每一個家庭都要有汽車——這是國社黨擬定的長期奮鬥目標,其中一個現在就成了埃裏克的奮鬥目標。

  他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有一輛寶馬汽車——所以他把自己的設計思路交給了下屬,然後一款叫做寶馬310家用轎車的產品,就這樣問世了。

  和德國最著名的桶車一樣,這種寶馬汽車也沒有任何性能優勢:它動力一般,結構簡單,甚至連避震器都用的是最簡陋的那一種。

  可是,這輛汽車有一個讓任何人都心動的地方:便宜!它太便宜了,便宜到讓普通家庭都心動的地步。

  埃裏克將生產線概念更加完善化,他親自主持了寶馬汽車公司的生產線改進,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讓寶馬公司的汽車生產線,成了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管理流水線。

  當他把注意力放在了生產線上,並且開始以科學的流水化生產來減少成本支出的時候,他就已經注定要勝出了。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戰後發跡的主要原因,不是在於日本汽車的技術優勢,而是在於優秀的成本控製,還有誘人的銷售價格。

  提前使用了這一套戰略的寶馬公司,在成為奧古斯特集團子公司之後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就大獲成功。

  全新設計的汽車一直到1933年下半年才開始生產,但是開始生產之後,就一口氣將產量提升到了原本預計的十倍。

  德國的平民百姓因為這款汽車,購買汽車的熱情激增。包括出口在內,全世界一口氣需求10萬輛寶馬310汽車。

  這款汽車成為了寶馬公司最成功的一款產品,也成了德國街道上能見到的最多的一種汽車。

  在優化了生產之後,這款汽車的造價低廉到了讓德國陸軍都心動的地步,它被開發出了4輪普通運兵車、4輪牽引車、6輪運兵車,6輪中型牽引車等子係列,成為了德國陸軍的新標配。

  保時捷公司曆史上生產的大名鼎鼎的德國桶車,結果被埃裏克的“新桶車”給擠的胎死腹中。

  而寶馬公司生產的汽車,被人們親切的稱之為“桶車”,成為了德國汽車的符號。

  1933年的8月,在國社黨獲得大選勝利之後的第五個月。德國進入到了炎熱的夏季,埃裏克的成功也越發的勢不可擋。

  投入使用的三條高速公路一下子拉動了德國內需,國內運輸的價格變得低廉,運輸時間被大幅度的縮短。

  希特勒作為德國總理,下令一口氣興建五條新的高速公路,整個德國都變成了一塊大工地。

  東普魯士地區開始修建一個新的造船廠,埃裏克的第10條汽車生產線建成投產,寶馬公司年生產汽車數量,已經達到了讓人畏懼的5萬輛。

  換句話說,僅僅是奧古斯特集團,就可以每年為德國增加可以使用的5萬輛汽車——6年就是整整30萬輛。

  這個數字可不包括大名鼎鼎的歐寶閃電,也不包括讓人耳熟能詳的保時捷和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

  如果算上這些汽車公司,那德國一年製造的汽車,就可以達到10萬輛以上,絕對算得上是這個時代最高產的汽車大國之一了。

  要知道這可是1933年,可不是戰爭動員狀態下的生產能力。美國在1933年沒有經過戰爭動員,生產力並不比此時此刻的德國強太多。

  1933年的德國總理希特勒還是比較克製的,他一邊跟國防軍眉來眼去,一邊謹慎的拉攏著願意歸向於他的大資本家和財團。

  法本公司還有克虜伯公司相繼倒戈,成為了國社黨的忠實擁護者,容克貴族分裂成了保守派和激進派,但是無論哪一派,大家都在等著為推翻《凡爾賽和約》歡呼呐喊。

  炎熱的夏天裏,希姆萊在自己的公寓中,與他的好朋友埃裏克再一次見麵了。

  這一次是希姆萊主動聯係的埃裏克,他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更多資助,黨衛隊在羅姆的衝鋒隊的打壓下,現在有些生活不能自理了。

  原本支持黨衛隊的那些親國社黨的財團,盈利的項目現在都被埃裏克巧取豪奪到了自己的名下。

  保時捷沒有了桶車項目,克虜伯還無法明目張膽的生產大炮,這個時候最有錢的,無疑是橫跨幾個領域,每一個領域都賺錢無比的奧古斯特集團了。

  所以,不管是戈林,還是希姆萊,對埃裏克的態度是越來越好。希姆萊一直都在發展埃裏克成為黨衛隊的成員,甚至不惜開出黨衛隊全國副領袖的價碼。

  戈林也差不多少,他為了獲得埃裏克的資助,把正在秘密組建的空軍部隊的計劃書擺在了埃裏克的案頭上,然後對埃裏克說了一句:“你喜歡生產哪個,我就采購哪個!”

  即便如此,埃裏克因為害怕日後被清算,依舊和這兩個熱情的朋友保持著謹慎的距離。

  “我知道你現在不缺錢,也不缺合作的夥伴。”希姆萊提起這個來,顯得有些沮喪。

  他真的拿不出什麽像樣的籌碼,來獲取埃裏克的支持了。埃裏克現在的經濟實力,已經有點兒讓希姆萊都感到畏懼的地步了。

  論起人脈資本來,埃裏克認識希特勒,認識戈林,隻要他想,兩個小時之內他就能和羅姆混的很熟。

  除去國社黨這邊,興登堡總統曾經和埃裏克有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兩個人雖然不熟,可奧古斯特集團的影響力,在興登堡總統那裏,絕對是排的上號的。

  另外,埃裏克還和國防軍很熟,他和國防軍的古德裏安相交莫逆,和魯茲將軍來往密切,甚至和國防部長勃洛姆堡將軍有許多交集。

  這種情況下,想要用野蠻的手段對付埃裏克,希姆萊還真沒這個膽子。

  所以,希姆萊能夠給埃裏克的好處其實並不多,因為他無法像戈林一樣得到允許,暗地裏玩空軍這麽高大上的東西。

  現在的希姆萊,可以說是最窘迫的階段:在一年之後,他就取代了羅姆,黨衛隊也取代了衝鋒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元首禁衛軍。

  “我現在真的沒有什麽可以和你做交換的東西,我需要武器,需要大量的武器,以擴大黨衛隊的作戰能力,好確保我們在總理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勇敢的站出來。”希姆萊看著埃裏克,開口請求道。

  “手槍,步槍,甚至是機槍,我都有門路,不過你知道的,在國防軍眼皮底下搞小動作,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埃裏克看著希姆萊,開口給出了自己的底線。

  其實此時此刻的希姆萊溫文爾雅,戴著眼鏡文質彬彬,那是一點兒都看不出來他日後瘋魔的樣子。

  如果不是埃裏克知根知底,他還真不介意跟這麽一個“好好先生”合作一次。

  可惜的是,埃裏克知道眼前的希姆萊是個什麽人物,如果沒有好處,他還真不打算太過插手黨衛隊與衝鋒隊之間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