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作者:假麵的盛宴      更新:2020-05-11 14:02      字數:41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瑤娘打了個哈欠,一隻手撐著下巴,看著晉王用早膳。樂文小說。

  “你去睡。”端著粥碗,晉王第三次這麽說。

  “是啊娘娘,您去睡就是,有老奴在旁邊看著呢。”

  瑤娘來了點精神,好奇問道:“殿下去上值,你也能去?”

  “這——”

  說實話,這件事晉王和福成還沒議過呢。

  不過福成在晉王身邊跟進跟出了幾十年,沒道理現在就變了。其實按理講,晉王去上值,是不能帶著下人去衙署的。如果每個官員去衙署,都前呼後擁地帶著下人,那衙署裏也裝不下。

  “他不去。”晉王簡潔明了道。

  瑤娘給了福成一個眼神,有那麽點兒‘你看你,跟我一樣是呆在家裏的’意思。福成心裏有些急,不過這其中事情自然不能當著瑤娘論,他也就沒開口說話。

  “我覺得陛下真是一個好嚴厲的人。”說完這句,瑤娘忙重申道:“這是褒義的意思,意思就是說陛下內政修明、克己修身……”

  晉王忙頷首表示明白她的意思,不然還不知道她要解釋多久,並示意她往下說。

  瑤娘也就往下說了,“你看你們明明是皇子,他偏偏要你們去做個小官兒,還給你們發個小冊子,讓你們按時點卯,無故不能缺席。不光如此,你連車都不能坐,馬也不能騎,隻能坐轎子抑或步行。可問題是這轎子也有規製,不能僭越。就瞧瞧這尺寸吧,殿下你這麽高,這轎子我算過尺寸了,您坐在裏頭絕對不會舒服……”

  瑤娘發揮她婦人碎嘴的毛病,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其實她也是被愁的,打從昨兒她看完這那本小冊子,她就愁得不行。

  倒不是其他,就是覺得委屈了晉王。

  晉王乃是天潢貴胄的出生,從小哪裏吃過這種苦,受過這種罪。這都是其次,關鍵是條條框框的管製太多,她怕晉王會受不住。

  如今瑤娘也知道晉王以後不回晉州了,就留在京城,在聖上的眼皮子底下。以前作威作福慣了,突然被人管著束著,肯定不能接受。尤其晉王又是個強脾氣的,若是和親爹鬧起來……

  想想,瑤娘就覺得愁得不行。

  晉王有些失笑,很想與她說這本冊子是為官者人人都有一本的,並不是弘景帝刻意給他發了,讓他去按著上麵的做。可很快他就想起瑤娘形容弘景帝的話,內政修明、克己修身……

  他父皇雖有諸多身為帝王者都有的毛病,但認真來說卻是一個好皇帝。不奢侈鋪張,不任用讒臣,待下嚴明,知人善任,躬勤政事。

  起先晉王隻當弘景帝把他們兄弟幾個安排進六部,還隻給了他們這麽底的位置,大抵有壓製他們之意,也有想看他們互鬥的嫌疑,可如今他卻多了一層深思。

  有這種深思的還有小寶。

  他昨晚是和爹娘一同睡的,所以一大早天還沒亮晉王就起了,也把他給吵醒了。晉王去晨練,這邊瑤娘就摸索著起來收拾東西,小寶就跟著也起來了。

  此時,他正坐在一張專門給他做的高腳椅子上,吃著麵前碗裏的粥。

  瑤娘吃不下,可不妨礙他的好胃口,他正長身體呢。瑤娘在那邊和晉王絮絮叨叨說著話,這邊小寶就開始動腦想問題了。

  想出點苗頭的小寶,看著他笨娘的眼中帶著一抹吃驚。

  難道是心思簡單的人,看問題也比較簡單?還是誤打誤撞的?

  小寶更傾向於後者。

  很快晉王就用罷早膳要出門了,瑤娘送他到門口,有些憂心忡忡塞給了他一個青色提囊。並告知他裏麵有些糕點,還有些解暑的藥丸之類雜物等等,他很自然地就接了過去。

  這些東西都是瑤娘問過紅綢她們後,自己琢磨著準備的。大抵就是想著晉王身邊沒有下人服侍,又要去衙署上值,那裏肯定是沒有冰的,晌午不知道供飯不供飯,若是熱了餓了不舒服了,都能暫時緩解一二。

  瑤娘這是當晉王去受苦受難的,她嘴裏雖把弘景帝誇得英明神武乃是當世不可多得的明君,其實心裏還是想著這當爹的太壞,竟然這麽苛責自己的兒子。

  小寶站在瑤娘腿邊,看著晉王,眼神有點同情:“父王,你好好上值,早點回來。”

  以他目前的水平,他也就隻能說出這麽一句安慰之言。其實小寶更想說的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今受的苦在未來都會變成勝利的甘甜。

  隻是這話他才不敢說,沒得被人拉出去燒了。

  “是啊,你早點回來,我和小寶、呃,還有二寶都等著你。”

  呃,這都是以為他去幹什麽的?又不是打仗!

  想了幾息時間,晉王都沒想出所以然來,隻能點點頭就走了。

  出了院門,福成立馬道:“殿下,您可別聽蘇主子的,還是老奴跟在您身邊吧,馬車也準備好了,老奴就不信還有人管著您怎麽去衙署不成。”

  晉王一身青色官袍,長身玉立,顯得清雋非常,別有一番俊逸的味道。

  他搖了搖頭,“聽你家蘇主子的。”

  然後福成便眼睜睜地看著晉王一手提著囊袋,出門上值了,上值了,是步行的。

  雖說晉王府離棋盤大街的工部不遠,走路也就小一刻鍾就到了,可這是走著去!手裏還提著個袋子!

  哎喲喂,他家殿下何曾受過這種罪,這蘇主子可真會折騰人,關鍵他家殿下還就吃這一套!這種小兩口之間的情趣,福成是不懂的,但這並不妨礙他趕緊轉身去吩咐人跟著。

  殿下不讓他去,可沒說不讓別人去。

  於是,小順子便帶著一輛馬車遠遠綴在後麵,一路跟著晉王往工部去了。

  可以想見今兒一天他大抵是要耗在這車裏了,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想要當一個好奴才,自然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不就是天熱,不就是酷暑,他小順子不懼!

  六部衙署位於正陽門裏的棋盤大街,不光六部,光祿寺、欽天監、太醫院等官署也俱都在此,各府部呈相對列街之左右。

  正是上值點卯的點兒,大街上行滿了匆匆而來轎馬行人,因為臨著各府部很近了,所以大街上保持著一種安靜無聲,大家雖步履急促,但很有秩序,該讓則讓,並不顯雜亂。

  時不時就能看見前麵路上行著的藍呢官轎突然停了下來,往旁邊避開一些,不多時就有一頂綠呢官轎匆匆打此經過。

  這轎子也分三六九等,綠呢官轎乃是三品及以上者可坐,四品以下隻能坐藍呢轎子,所以但凡有綠呢官轎經過,不用看標示,這些藍呢官轎便會避開而行。

  以往這條街上都是保持著一種平和的狀態,就算新官上任不懂,抬轎子的轎夫也懂。至於那些不坐轎子的,乃是官之一字中最微末的存在,不用旁人提醒,自己就知道挨著街邊走。

  可今兒也是奇了怪,倒是有個人忒不識趣,占著大街正中行走。逢轎逢馬從不避讓,倒讓後麵的都因他耽誤了速度。

  大家都挺好奇這是哪兒來的一個極品,可為官者講究體麵,自然不可能站在大街上就叫罵出聲。別說自己,下人也不許,沒得損了自己的羽毛。於是紛紛繞開前行,回頭一瞧——

  有些人認識,匆匆在轎中一拱手,就遠遠離開了。心中卻諸多雜亂思緒,暫不言表。有些不認識的,倒是想橫眉怒目,可看見對方一張俊臉,再加上對方的臉比自己還冷,也隻能蔫蔫收回目光,心中忿忿覺得晦氣,打算以後碰見這不懂事的小官,定要給他一個苦頭嚐。

  雖是對此人麵相不熟,但是見他麵前懸著正六品的補子,不過是這京中諸多小官吏中最不起眼的那一掛,想拿捏一二不過是舉手投足之間。

  遠遠的,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傳來,隨同而來還有車聲轔轔。

  這種時候,這種地方,能坐車而來的必定不是等閑之輩。有些眼界的官員紛紛掀開轎簾,示意轎夫往路旁避開了去。又見不遠處那街中心的人,依舊像個木頭似的緩步而行,心中更是充滿了嘲諷。

  有本事你就別讓,咱們不與你計較,自有那達官貴人與你計較!

  年輕人,難道不知道為官者先要為人,為人都不會,合該要吃苦受罪!

  隻是還來不及多想,這種種複雜的心緒就被一陣刺耳的馬車急刹聲打斷了,隻見那輛車突然停在那一身青色官袍的年輕人麵前。

  再定睛去看,那車雖是貌不其揚,但車上徽記明顯就是魯王府的。

  赫,難道是魯王殿下!

  “五哥!”

  掀開的車簾子後,露出魯王吃驚的臉。

  按魯王一貫秉性,他本是騎馬不坐車的,可府中幕僚說他如今乃是文官,文官坐轎,武官騎馬乃是正途,他第一日上值就如此招搖過市,恐有礙官聲。在這朝堂之上,文官才是中流砥柱,武官不過是陪襯,魯王本就打著拉攏文官的主意,自然不能不合群。

  魯王府也與他準備了一頂轎子,可坐進去後魯王就受不了了。他生得人高馬大,這轎子逼仄狹小,完全不相稱嘛。因為這事他大發雷霆,耽誤了不少時候,眼見快遲了,便匆匆擇了輛車就出門了。

  魯王覺得自己已經夠放低身段了,沒想到還有個更放低身段的,他五哥竟用走的。

  “五哥,你晉王府該不會是窮得連輛車都沒有吧?若真沒有,弟弟送你一輛就是。”

  晉王不想理他。

  老六是個混不吝,嘴上沒把門,什麽都敢往外說。關鍵還是個胡攪蠻纏的,跟他纏上,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掉下塊兒肉。

  他眼神清淡地看著魯王:“早食吃得太多,消食。”

  魯王失笑,倒是想說晉王是在忽唬他,可問題是對方表情太正經,他一時竟不知該怎麽說。

  就在這當頭,一頂藍呢官轎停在兩人身側不遠處。

  “這麽早。”

  轎簾子從裏掀開,露出安王的笑臉。

  他看了看魯王,又看了看晉王,“一大早兩位弟弟就在這兒說上了,真是感情極佳。”

  魯王正想刺安王兩句,又一頂藍呢官轎在一旁停下。

  “二哥,老五,老六。”正是永王,“你們說什麽呢?老遠就看見你們杵在路中央,瞅瞅後麵堵了多少人,我估著今兒不少人要遲。”

  晉王回頭看了一眼。

  永王說得並不誇張,後麵大街兩側停了不少轎子,還有不少不知道前麵情況的,悶頭悶腦就往這邊紮過來,卻被堵在了後麵。

  “我先走一步。”晉王一拱手,就往前行去了。

  三人看著他的背影。

  永王意味不明地說了一句:“這老五在搞什麽?”

  也沒人答他,安王的轎子很快就離開了,接著是魯王。不過魯王這會兒已經有些後悔了,且不提晉王,就看安王和永王,他方才就不該意氣用事坐了車。可這會兒後悔已經晚了,現在想倒回去都沒處倒。

  隨著這裏的疏散,棋盤大街又恢複之前的轎馬如流,隻是方才附近那些心存譏諷的官員,卻是驚得半天都合不攏嘴,額上直冒冷汗。

  那木頭人,那呆子,那不識趣的小官兒……

  竟然是晉王殿下!

  老天爺,幸好方才沒不識趣地上前嗬斥,怪不得有句老俗話講,在這棋盤大街上,要睜大眼閉緊嘴,能有多謙和就得多謙和,因為你不知道什麽時候就遇見了鬼。

  嘿,今兒真是遇見鬼了!

  作者有話要說:麽